雅美族獨木舟
- 原住民族手工藝 @ 原住民族委員會
作品名稱雅美族獨木舟的民族是雅美族, 創作者是張馬群, 電話是089-732840;0932-387-741, 地址是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創作_傳統是傳統兼具傳統, 概述是拼板舟的船身雕刻顯現獨特的純手工技法,展現自然寫實之美。將舟身體型依比例縮小至方便擺飾的尺寸,舟身亦仿大型拼板舟之雕刻紋飾,而舟座乃一體成型的原木,表現明顯的族群文化特色。.
#雅美族獨木舟的地圖
序號 | 147 |
資料日期 | 20130720 |
民族 | 雅美族 |
作品名稱 | 雅美族獨木舟 |
重量 | (空) |
概述 | 拼板舟的船身雕刻顯現獨特的純手工技法,展現自然寫實之美。將舟身體型依比例縮小至方便擺飾的尺寸,舟身亦仿大型拼板舟之雕刻紋飾,而舟座乃一體成型的原木,表現明顯的族群文化特色。 |
出處 | (空) |
所在地 | 臺東縣蘭嶼鄉 |
地址 |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
電話 | 089-732840;0932-387-741 |
傳真號碼 | (空) |
創作_傳統 | 傳統兼具傳統 |
創作者 | 張馬群 |
類型 | 雕刻類 |
主題 | (空) |
素材 | 烏心石 |
習俗與禁忌 | (空) |
曾獲獎項 | (空) |
獎項類別 | (空) |
序號147 |
資料日期20130720 |
民族雅美族 |
作品名稱雅美族獨木舟 |
重量(空) |
概述拼板舟的船身雕刻顯現獨特的純手工技法,展現自然寫實之美。將舟身體型依比例縮小至方便擺飾的尺寸,舟身亦仿大型拼板舟之雕刻紋飾,而舟座乃一體成型的原木,表現明顯的族群文化特色。 |
出處(空) |
所在地臺東縣蘭嶼鄉 |
地址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
電話089-732840;0932-387-741 |
傳真號碼(空) |
創作_傳統傳統兼具傳統 |
創作者張馬群 |
類型雕刻類 |
主題(空) |
素材烏心石 |
習俗與禁忌(空) |
曾獲獎項(空) |
獎項類別(空) |
雅美族獨木舟地圖 [ 導航 ]
雅美族獨木舟的地址位於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名稱 雅美族獨木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雅美族獨木舟 ...) | 作者: | 關鍵字: 原住民 蘭嶼 雅美族 獨木舟 | 描述: @ 台灣采風翦影 |
| 作者: | 關鍵字: 原住民 蘭嶼 雅美族 獨木舟 | 描述: @ 台灣采風翦影 |
| 創作人: 張馬群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傳統與現代: | 所在地: 臺東縣蘭嶼鄉 | 備註: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精品-認證產品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 @ 原住民族工藝精品 |
作者: | 關鍵字: 原住民 蘭嶼 雅美族 獨木舟 | 描述: @ 台灣采風翦影 |
作者: | 關鍵字: 原住民 蘭嶼 雅美族 獨木舟 | 描述: @ 台灣采風翦影 |
創作人: 張馬群 | 屆別: 第三屆 | 認證類別: 雕刻類 | 傳統與現代: | 所在地: 臺東縣蘭嶼鄉 | 備註: 99年度第三屆原住民族工藝精品-認證產品 | 申請標章期限展延: @ 原住民族工藝精品 |
[ 搜尋所有 雅美族獨木舟 ... ]
根據電話 089-732840 0932-387-741 找到的相關資料
根據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東清村東清6鄰106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原住民族手工藝』資料集內搜尋:
| 民族: 撒奇萊雅族 | 創作者: 吳秀梅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玩色系列以原住民各族特有圖騰及色彩為元素,設計一系列時尚款服飾及包包配件,特色為採用多種材質混搭:皮件、布料、泰雅手工織布等,展現高超的製作和設計功力,在金屬配件的選搭上著墨甚深,圖騰及皮件拼搭展現了...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廖英傑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一顆顆先祖流傳的珍貴琉璃珠,是上天賜予排灣族人的禮物,經過八百度的烈火焠煉,締造出細膩紋彩與閃爍動人的光芒,就這樣帶著祖靈的祝福,將排灣文化源遠流傳。為營造產品獨特性,突顯原住民生活元素,應用了排灣族... |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游慧茹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取自於泰雅族的新娘嫁衣,色彩較鮮紅炫麗,又有其文化背景,轉化為現代作品,以前的泰雅女性要有純熟的織布技術,並織好自己的新娘嫁衣才能結婚。 |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林新義(排灣族)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寫實技法寫歷史,描繪五種不同紋面紋圖,傳達文化習俗不同意涵、地域之不同紋圖各異;用疊式紋面人瑞臉譜表現,強調莊嚴,象徵泰雅族對紋面習俗:神聖性、要聖潔、手巧、持家。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塗南峰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排灣族部落體系裡,佩刀是對個人及家族至高榮耀的象徵,佩刀常刻有家族專屬圖騰,一般平民家族是不可以擁有。本作品展現的是原住民堅忍樸實的生活態度,詮釋原住民在面對不同朝代的洗禮時,亦不失其傳統歷史文化,原... |
| 民族: 賽德克族 | 創作者: 錢美芳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本作品採用原住民擅長的鮮明色彩圖騰元素,以天為彩、大地為縷,並以多元化拼布圖騰效果,加上永不退流行的黑色系作為底色搭配,使作品充份展現現代時尚設計,充滿堅毅、自然、美麗、奔放精神象徵,讓作品更適合每位... |
| 民族: 賽德克族 | 創作者: 錢美芳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傳統的文化創作意念,植入生活化用品工能,使人們在使用創作商品時,時時體驗復古創意,處處品味文化意涵,讓現今平淡平靜的生活,也能成為文化的展伸,讓國人的生活品質,能更在地化、更富有、更充實。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美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古老阿美族部落傳統節技法,是早期製作石杵及藤編等器具的方式,獨特且牢固的接合物,隨著原住民文化的流失而逐漸被遺忘,直到在家中古物堆中,重新發現Otal的美,重新追隨祖先編織智慧的蹤跡,深深吸引著我,期...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楊玉娟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竹藤草編為台灣原住民阿美族傳統技藝,為家裡長者於農閒時編織為家庭生活所用,常用來置物與搬運物資,技藝上講求精細與堅固耐用。此作品沿用阿美族傳統編織技藝,結合傳統物飾之幾何圖騰元素,改用現代大膽且富多樣... |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梁秀娟(太魯閣族)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運用模型設計原住民娃娃,設計泰雅族特有的服飾及顏色劃分,將其精神活化起來,希望藉由這樣簡單的鋪陳設計能夠表達出屬於多樣貌的風情,藉此賦予精品新的價值及推廣特色之美。 |
| 民族: 卑南族 | 創作者: 陳靜姝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一個個年輕卑南族人穿著傳統原住民服飾,背著掛著傳遞訊息的臀鈴,雄赳赳氣昂昂喊著口號,穿梭在部落中只為了用最傳統的方式,將卑南族聯合祭典訊息傳遞到其他部落,所以當您看到(臀鈴鎖屋)時,代表豐年祭慶歡的時...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李美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本作品採用全牛皮製作,其特徵在於雙口袋的把手,除將特殊的圖騰鑲嵌在皮革上,更凸顯原住民精神,不但功能好、容量大,也符合現代大部份工作和需要造型的女性使用需求。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胡銀祿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傳統原住民阿美族粗獷與細緻刀法相互運用,刻劃出漁獵族人身強力壯的生命力表現。一位阿美族父親在多天辛苦等待漁訊中,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喜獲兩條肥美的鮪魚,對於能帶給家庭孩子們溫飽的滿足之心溢於表情,這... |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張金水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仿造原住民先民古老傳統造屋方式,以竹藤以交叉編綁,用劍竹牢固牆面和門窗及屋頂架構,全程皆未使用任何的一枝鐵釘與鐵絲,皆以竹藤編綁方法固定。茅草屋的正名是:撒巴勒奧(Su_La_La_Dan),是指長老... |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李吳秀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琉璃珠是排灣族人婚禮中不可或缺的聘禮,也是族人參加喜慶祭典的必備裝飾,琉璃珠,不但有歷史悠久的美麗傳說,而每一顆珠子也各有不同的名字及代表特別的意義。 |
民族: 撒奇萊雅族 | 創作者: 吳秀梅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玩色系列以原住民各族特有圖騰及色彩為元素,設計一系列時尚款服飾及包包配件,特色為採用多種材質混搭:皮件、布料、泰雅手工織布等,展現高超的製作和設計功力,在金屬配件的選搭上著墨甚深,圖騰及皮件拼搭展現了...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廖英傑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一顆顆先祖流傳的珍貴琉璃珠,是上天賜予排灣族人的禮物,經過八百度的烈火焠煉,締造出細膩紋彩與閃爍動人的光芒,就這樣帶著祖靈的祝福,將排灣文化源遠流傳。為營造產品獨特性,突顯原住民生活元素,應用了排灣族...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游慧茹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取自於泰雅族的新娘嫁衣,色彩較鮮紅炫麗,又有其文化背景,轉化為現代作品,以前的泰雅女性要有純熟的織布技術,並織好自己的新娘嫁衣才能結婚。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林新義(排灣族)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寫實技法寫歷史,描繪五種不同紋面紋圖,傳達文化習俗不同意涵、地域之不同紋圖各異;用疊式紋面人瑞臉譜表現,強調莊嚴,象徵泰雅族對紋面習俗:神聖性、要聖潔、手巧、持家。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塗南峰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排灣族部落體系裡,佩刀是對個人及家族至高榮耀的象徵,佩刀常刻有家族專屬圖騰,一般平民家族是不可以擁有。本作品展現的是原住民堅忍樸實的生活態度,詮釋原住民在面對不同朝代的洗禮時,亦不失其傳統歷史文化,原... |
民族: 賽德克族 | 創作者: 錢美芳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本作品採用原住民擅長的鮮明色彩圖騰元素,以天為彩、大地為縷,並以多元化拼布圖騰效果,加上永不退流行的黑色系作為底色搭配,使作品充份展現現代時尚設計,充滿堅毅、自然、美麗、奔放精神象徵,讓作品更適合每位... |
民族: 賽德克族 | 創作者: 錢美芳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傳統的文化創作意念,植入生活化用品工能,使人們在使用創作商品時,時時體驗復古創意,處處品味文化意涵,讓現今平淡平靜的生活,也能成為文化的展伸,讓國人的生活品質,能更在地化、更富有、更充實。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黃美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古老阿美族部落傳統節技法,是早期製作石杵及藤編等器具的方式,獨特且牢固的接合物,隨著原住民文化的流失而逐漸被遺忘,直到在家中古物堆中,重新發現Otal的美,重新追隨祖先編織智慧的蹤跡,深深吸引著我,期...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楊玉娟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竹藤草編為台灣原住民阿美族傳統技藝,為家裡長者於農閒時編織為家庭生活所用,常用來置物與搬運物資,技藝上講求精細與堅固耐用。此作品沿用阿美族傳統編織技藝,結合傳統物飾之幾何圖騰元素,改用現代大膽且富多樣... |
民族: 泰雅族 | 創作者: 梁秀娟(太魯閣族)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運用模型設計原住民娃娃,設計泰雅族特有的服飾及顏色劃分,將其精神活化起來,希望藉由這樣簡單的鋪陳設計能夠表達出屬於多樣貌的風情,藉此賦予精品新的價值及推廣特色之美。 |
民族: 卑南族 | 創作者: 陳靜姝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一個個年輕卑南族人穿著傳統原住民服飾,背著掛著傳遞訊息的臀鈴,雄赳赳氣昂昂喊著口號,穿梭在部落中只為了用最傳統的方式,將卑南族聯合祭典訊息傳遞到其他部落,所以當您看到(臀鈴鎖屋)時,代表豐年祭慶歡的時...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李美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本作品採用全牛皮製作,其特徵在於雙口袋的把手,除將特殊的圖騰鑲嵌在皮革上,更凸顯原住民精神,不但功能好、容量大,也符合現代大部份工作和需要造型的女性使用需求。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胡銀祿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以傳統原住民阿美族粗獷與細緻刀法相互運用,刻劃出漁獵族人身強力壯的生命力表現。一位阿美族父親在多天辛苦等待漁訊中,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喜獲兩條肥美的鮪魚,對於能帶給家庭孩子們溫飽的滿足之心溢於表情,這... |
民族: 阿美族 | 創作者: 張金水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仿造原住民先民古老傳統造屋方式,以竹藤以交叉編綁,用劍竹牢固牆面和門窗及屋頂架構,全程皆未使用任何的一枝鐵釘與鐵絲,皆以竹藤編綁方法固定。茅草屋的正名是:撒巴勒奧(Su_La_La_Dan),是指長老... |
民族: 排灣族 | 創作者: 李吳秀花 | 電話: | 地址: | 創作_傳統: 創作 | 概述: 琉璃珠是排灣族人婚禮中不可或缺的聘禮,也是族人參加喜慶祭典的必備裝飾,琉璃珠,不但有歷史悠久的美麗傳說,而每一顆珠子也各有不同的名字及代表特別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