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的敍述者是林常容, 上傳者是陳寶堂,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 敍述的主要人物是張淑真, 發佈日期是2014/01/27, 故事摘要是爸爸是張淑真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背唐詩。朋友都說她很會體諒人,她以為是閱讀的力量內化成為她的人格特質。小學時代她常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她們和爺爺、奶奶都說臺語,她的臺語講的很道地。那個「惡補的年代」,父母都很節儉,也可以教她,但還是讓她補習。她記得有補習的人不用掃地。初中畢業本來....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2014247
故事標題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故事摘要爸爸是張淑真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背唐詩。朋友都說她很會體諒人,她以為是閱讀的力量內化成為她的人格特質。小學時代她常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她們和爺爺、奶奶都說臺語,她的臺語講的很道地。那個「惡補的年代」,父母都很節儉,也可以教她,但還是讓她補習。她記得有補習的人不用掃地。初中畢業本來跟七八個好友約好直升「基隆一中」高中部,父母不同意,她只好參加聯考,考上基隆女中。高二那一年,由於「省辦高中、市辦初中」,她那些直升的同學被迫到女中就讀,那種寄人離下的感覺很難受…
上傳者陳寶堂
敍述者林常容
敍述的主要人物張淑真
說故事地點基隆市
發佈日期2014/01/27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E40604C80819EB2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故事編號

2014247

故事標題

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故事摘要

爸爸是張淑真的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開始寫日記,背唐詩。朋友都說她很會體諒人,她以為是閱讀的力量內化成為她的人格特質。小學時代她常被掛上「請說國語」的牌子,她們和爺爺、奶奶都說臺語,她的臺語講的很道地。那個「惡補的年代」,父母都很節儉,也可以教她,但還是讓她補習。她記得有補習的人不用掃地。初中畢業本來跟七八個好友約好直升「基隆一中」高中部,父母不同意,她只好參加聯考,考上基隆女中。高二那一年,由於「省辦高中、市辦初中」,她那些直升的同學被迫到女中就讀,那種寄人離下的感覺很難受…

上傳者

陳寶堂

敍述者

林常容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說故事地點

基隆市

發佈日期

2014/01/27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4E40604C80819EB2

根據識別碼 2014247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14247 資料。

[ 搜尋所有 2014247 ... ]

根據名稱 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資料。

[ 搜尋所有 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 ... ]

根據姓名 張淑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張淑真 ...)

我的教書生涯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民國64年大學畢業,進入中山國中教書,民國93年在大德國中退休,中山國中教兩年,有28年在大德國中,等於教書30年。 在中山國中第一天任教,好緊張,其實在家裡已經準備很久了,要怎麼做開場白,要怎麼經營...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教會․聖靈․上帝的愛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家是拜拜的,65年先生讀研究所時壓力很大,同學帶她去地方教會,那時老大出生很難帶,她們認識上帝度過了困難。79年她和三個孩子在基隆教會受洗。她很喜歡教會生活,詩歌讓她淚流不止,那是開心的眼淚;聖...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我是樂齡老師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9/18 | 故事摘要: 張淑真接觸樂齡志工、服務銀髮族長者已經8年。他說這些長者剛開始來學識字時,拿筆似乎比拿鋤頭還沉重,而課程內容從生活中取材,像是十二生肖或是兒歌等,長者們最喜歡唐詩,用唐詩學認字可以唱可以演,他們都樂在...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樂齡吹口琴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10/30 | 故事摘要: 六旬老婦愛上吹口琴,這是這麼一回事?張淑真從來沒有摸過樂器,看不懂五線譜,五音不全,但一拿起口琴就開心得不得了,她陶醉在優美的經典國臺語老歌,也圓了年少的美夢。原本以為吹口琴,自我陶醉一番就ok了,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樂齡老師苦樂參半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張淑真當了30年的國中老師,現在是樂齡老師,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有不同的引導方式。對13、4歲的孩子要當他們的良師、益友、媽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建立健康的人生觀。對於阿公阿嬤,她搖身一變成...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投入詩歌朗誦教學

敍述者: 許常容 | 上傳者: 新竹生活美學館蒐錄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8/14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喜歡朗誦詩詞,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德國中「詩歌朗誦社」的同學,還有一起配搭的淑清老師。她說唐詩、宋詞、元曲、現代詩都是她的最愛,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少小離家老大回,鄉...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張淑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德真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0370192

@ 董監事資料集

張淑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真旺建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56055

@ 董監事資料集

我的教書生涯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13 | 故事摘要: 民國64年大學畢業,進入中山國中教書,民國93年在大德國中退休,中山國中教兩年,有28年在大德國中,等於教書30年。 在中山國中第一天任教,好緊張,其實在家裡已經準備很久了,要怎麼做開場白,要怎麼經營...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教會․聖靈․上帝的愛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1/27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家是拜拜的,65年先生讀研究所時壓力很大,同學帶她去地方教會,那時老大出生很難帶,她們認識上帝度過了困難。79年她和三個孩子在基隆教會受洗。她很喜歡教會生活,詩歌讓她淚流不止,那是開心的眼淚;聖...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我是樂齡老師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09/18 | 故事摘要: 張淑真接觸樂齡志工、服務銀髮族長者已經8年。他說這些長者剛開始來學識字時,拿筆似乎比拿鋤頭還沉重,而課程內容從生活中取材,像是十二生肖或是兒歌等,長者們最喜歡唐詩,用唐詩學認字可以唱可以演,他們都樂在...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樂齡吹口琴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10/30 | 故事摘要: 六旬老婦愛上吹口琴,這是這麼一回事?張淑真從來沒有摸過樂器,看不懂五線譜,五音不全,但一拿起口琴就開心得不得了,她陶醉在優美的經典國臺語老歌,也圓了年少的美夢。原本以為吹口琴,自我陶醉一番就ok了,但...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樂齡老師苦樂參半

敍述者: 林常容 | 上傳者: 陳寶堂 | 故事類別: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淑真 | 發佈日期: 2014/10/31 | 故事摘要: 張淑真當了30年的國中老師,現在是樂齡老師,對於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有不同的引導方式。對13、4歲的孩子要當他們的良師、益友、媽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建立健康的人生觀。對於阿公阿嬤,她搖身一變成...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投入詩歌朗誦教學

敍述者: 許常容 | 上傳者: 新竹生活美學館蒐錄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5/08/14 | 故事摘要: 張淑真喜歡朗誦詩詞,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德國中「詩歌朗誦社」的同學,還有一起配搭的淑清老師。她說唐詩、宋詞、元曲、現代詩都是她的最愛,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少小離家老大回,鄉...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張淑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德真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0370192

@ 董監事資料集

張淑真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真旺建設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00156055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張淑真 ... ]

姓名 張淑真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張淑真)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中市豐原區南陽里南陽路299之13號3樓
張淑真00156055核准設立

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173巷11號
張淑真47978660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5243128)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42號
張淑真54017725核准設立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1段63號5樓之1
張淑真80742321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1-09-03)

新北市板橋區僑中?0街?002巷5弄?7號?0樓
沈張淑真01923690歇業/撤銷 - 獨資

新北市板橋區滿平街84巷88號(1樓)
張淑真02126201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5238064)

臺中市北屯區平田里昌平路一段80號一樓
張淑真02962903歇業 - 獨資

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2段52號1樓
張淑真04852500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中市豐原區南陽里南陽路299之13號3樓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0015605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民權路173巷11號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47978660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55243128)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42號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5401772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1段63號5樓之1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80742321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1-09-03)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僑中?0街?002巷5弄?7號?0樓 | 負責人: 沈張淑真 | 統編: 01923690 | 歇業/撤銷 - 獨資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滿平街84巷88號(1樓)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02126201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45238064)

登記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平田里昌平路一段80號一樓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02962903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2段52號1樓 | 負責人: 張淑真 | 統編: 04852500 | 歇業 - 獨資

[ 查詢所有 張淑真 ... ]

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資料集內搜尋:


與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我經歷的八二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景川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24年出生的李景川,21歲的時候入伍當兵,在兩個月的特種兵訓練之後,一下部隊就被分配到金門服役,也因為這個緣故,讓他遇到了人生第一次的國際戰爭-823砲戰,由於親身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慘烈及恐怖,所以...

我的手工製被歲月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陳金玉自幼生長的環境不是很好,16歲的時候就開始和舅舅學習製作棉被的技術,拜師學藝了3年後,終於開始自己出來維生。從19歲起到現在,製作棉被這行也做了將近57年的時間,現在的棉被業手工製作越來越少,幾...

致力國際化的原住民藝術家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馮志正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48年出生的馮志正,生長於屏東的山地門鄉,從小就熱愛美術。求學過程中,也不停的參與學校裡各種美術比賽創作,在某次偶然的機會下,讓他參與了一場原住民藝術的比賽,成為全國第一名。這時候,他發現到原住民...

圓自己的夢

敍述者: | 上傳者: 高雄市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在地青年陳圓雅,年紀輕輕返鄉運用自身的專才開創事業,在地開創一個富具藝文的空間,希望給在地人與外地來的遊客一種家的感覺,也結合一群有志的青年共同為家鄉打拼。

家族事業的延續

敍述者: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畢業於逢甲工業工程系的巫欣霖,為了家族事業的延續,放棄了工程師的夢想,而繼承碾米廠的家族事業,剛開始遇到了許多挫折,尋找新客戶時,代表自己的名片,被丟棄了數十張,直到遇到一位便當店老闆,向他訂了大量的...

放學後去瑞穗街上看電影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玉珍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玉珍出生在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太魯族的家庭,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么,所以大家都疼她ㄧ人。國小時她當過班長,是同學的好榜樣,學校放學時,老爸已經在國小門口接她去瑞穗街上看電影,記憶中有武打、俠義片等等。漸...

38年教會生涯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復興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復興先生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現年70歲,是一位退休牧師。他從小生長在萬榮村部落,兄弟姐妹眾多,家中生活清苦,培養出刻苦耐勞的生活態度。民國56年接受神的呼召,進入玉山神學院就讀,畢業後經過13年的歴練...

社區導覽的生活趣味

敍述者: | 上傳者: 高雄市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淑貌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李淑貌在自己的故鄉從沒離開超過10天,在生活中發現社區導覽的美麗,也將導覽這件事情帶到自己的生活中,與家人朋友分享,並深耕在地,將故鄉美好用自己的力量推廣給大家。

令人難忘的塔山之戰

敍述者: 台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明之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李明之民國39年撤退到臺灣,就定居在臺南。從軍時,加入了當時的獨立95師,到東北參戰。其中,令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當時的塔山戰役。此役的目的是,解救被圍的錦州,於塔山一帶與林彪部隊發生戰爭,血流成河。...

夜市人生~沙鍋魚頭創業史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嘉義市文化路夜市從53年白河大地震時,把大通、二通一些商家震垮了,所以商家把攤位遷移至文化路開始販賣,才開始有嘉義市知名文化夜市。 林聰明沙鍋魚頭,是傳承三代知名美食小吃,從爸爸愛釣魚不知如何處理這麼...

殘酷的戰爭,卻團結了全國人民的心

敍述者: 台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達鑫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對於抗日時期的回憶,鄧達鑫至今仍舊深刻。當時愛國青年學生大約可分為三種:一是自願照護傷兵,協助後勤的女學生;二是走上街頭為戰事募款的青年學生;三是挺身前線的敢死隊,那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操,軍民團結一心的...

感謝恩人~劉傳來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朋友,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食衣住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傳來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沒有劉傳來幫助,就沒有林聰明沙鍋魚頭」,中正路老店是已故國代劉傳來生前檜木建築「振山眼科醫院」 改裝,林聰明飲水思源,感念恩人,傳承嘉義「情義」精神,保留檜木結構,店門防盜木窗及取藥窗口都未更動,主...

雙胞胎姊妹趣事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素玲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潘素玲跟妹妹是雙胞胎,在三星國小的時候原本她應就讀六年級,但她因為中間曾經休學,乃就讀四年級。有一次學校遊藝會表演,她跟妹妹都有上臺表演,她表演四個節目,她妹妹也表演四個節目,日本小學校校長夫人來參觀...

帶孫子很快樂啦!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桂蔥 | 黃正文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黃正文當老師薪水並不是很多,文書的工作他不會,勞力的他可以做,幫忙賺錢持家,給孩子讀書。陳桂蔥曾經幫人帶小孩,前後帶四個,每一個她都好疼,她丈夫也是,要帶回去的時候他們都好捨不得。 後來自己的孫子出生...

三森有幸憶百年~守著森鐵~翁幸昭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翁幸昭 | 翁春傳 | 翁秀興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翁幸昭從小在奮起湖長大,看著爺爺及爸爸在阿里山森林鐵路工作,用蒸汽老火車載著旅客來來往往,因此從小就立志要坐上蒸汽老火車駕駛位上。有幸在爸爸的引荐下到森鐵當學工,從此一家三代守護著森鐵。

我經歷的八二三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景川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24年出生的李景川,21歲的時候入伍當兵,在兩個月的特種兵訓練之後,一下部隊就被分配到金門服役,也因為這個緣故,讓他遇到了人生第一次的國際戰爭-823砲戰,由於親身感受到當時戰爭的慘烈及恐怖,所以...

我的手工製被歲月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金玉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陳金玉自幼生長的環境不是很好,16歲的時候就開始和舅舅學習製作棉被的技術,拜師學藝了3年後,終於開始自己出來維生。從19歲起到現在,製作棉被這行也做了將近57年的時間,現在的棉被業手工製作越來越少,幾...

致力國際化的原住民藝術家

敍述者: 屏東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馮志正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民國48年出生的馮志正,生長於屏東的山地門鄉,從小就熱愛美術。求學過程中,也不停的參與學校裡各種美術比賽創作,在某次偶然的機會下,讓他參與了一場原住民藝術的比賽,成為全國第一名。這時候,他發現到原住民...

圓自己的夢

敍述者: | 上傳者: 高雄市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在地青年陳圓雅,年紀輕輕返鄉運用自身的專才開創事業,在地開創一個富具藝文的空間,希望給在地人與外地來的遊客一種家的感覺,也結合一群有志的青年共同為家鄉打拼。

家族事業的延續

敍述者: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畢業於逢甲工業工程系的巫欣霖,為了家族事業的延續,放棄了工程師的夢想,而繼承碾米廠的家族事業,剛開始遇到了許多挫折,尋找新客戶時,代表自己的名片,被丟棄了數十張,直到遇到一位便當店老闆,向他訂了大量的...

放學後去瑞穗街上看電影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玉珍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玉珍出生在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太魯族的家庭,兄弟姐妹,她排行老么,所以大家都疼她ㄧ人。國小時她當過班長,是同學的好榜樣,學校放學時,老爸已經在國小門口接她去瑞穗街上看電影,記憶中有武打、俠義片等等。漸...

38年教會生涯

敍述者: | 上傳者: 花蓮縣馬里巴西生活美學協會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原住民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復興 | 發佈日期: 2014/01/29 | 故事摘要: 王復興先生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現年70歲,是一位退休牧師。他從小生長在萬榮村部落,兄弟姐妹眾多,家中生活清苦,培養出刻苦耐勞的生活態度。民國56年接受神的呼召,進入玉山神學院就讀,畢業後經過13年的歴練...

社區導覽的生活趣味

敍述者: | 上傳者: 高雄市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淑貌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李淑貌在自己的故鄉從沒離開超過10天,在生活中發現社區導覽的美麗,也將導覽這件事情帶到自己的生活中,與家人朋友分享,並深耕在地,將故鄉美好用自己的力量推廣給大家。

令人難忘的塔山之戰

敍述者: 台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李明之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李明之民國39年撤退到臺灣,就定居在臺南。從軍時,加入了當時的獨立95師,到東北參戰。其中,令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當時的塔山戰役。此役的目的是,解救被圍的錦州,於塔山一帶與林彪部隊發生戰爭,血流成河。...

夜市人生~沙鍋魚頭創業史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嘉義市文化路夜市從53年白河大地震時,把大通、二通一些商家震垮了,所以商家把攤位遷移至文化路開始販賣,才開始有嘉義市知名文化夜市。 林聰明沙鍋魚頭,是傳承三代知名美食小吃,從爸爸愛釣魚不知如何處理這麼...

殘酷的戰爭,卻團結了全國人民的心

敍述者: 台南駐地攝影 | 上傳者: 執行團隊(南部) | 故事類別: 其他,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鄧達鑫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對於抗日時期的回憶,鄧達鑫至今仍舊深刻。當時愛國青年學生大約可分為三種:一是自願照護傷兵,協助後勤的女學生;二是走上街頭為戰事募款的青年學生;三是挺身前線的敢死隊,那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操,軍民團結一心的...

感謝恩人~劉傳來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朋友,愛,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食衣住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傳來 | 發佈日期: 2014/01/02 | 故事摘要: 「沒有劉傳來幫助,就沒有林聰明沙鍋魚頭」,中正路老店是已故國代劉傳來生前檜木建築「振山眼科醫院」 改裝,林聰明飲水思源,感念恩人,傳承嘉義「情義」精神,保留檜木結構,店門防盜木窗及取藥窗口都未更動,主...

雙胞胎姊妹趣事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素玲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潘素玲跟妹妹是雙胞胎,在三星國小的時候原本她應就讀六年級,但她因為中間曾經休學,乃就讀四年級。有一次學校遊藝會表演,她跟妹妹都有上臺表演,她表演四個節目,她妹妹也表演四個節目,日本小學校校長夫人來參觀...

帶孫子很快樂啦!

敍述者: 訪談人(引言):張美鳳、攝影師:吳凰、宜蘭縣史館 |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桂蔥 | 黃正文 | 發佈日期: 2014/01/06 | 故事摘要: 黃正文當老師薪水並不是很多,文書的工作他不會,勞力的他可以做,幫忙賺錢持家,給孩子讀書。陳桂蔥曾經幫人帶小孩,前後帶四個,每一個她都好疼,她丈夫也是,要帶回去的時候他們都好捨不得。 後來自己的孫子出生...

三森有幸憶百年~守著森鐵~翁幸昭

敍述者: 陳青秀 | 上傳者: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站上傳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翁幸昭 | 翁春傳 | 翁秀興 | 發佈日期: 2014/01/08 | 故事摘要: 翁幸昭從小在奮起湖長大,看著爺爺及爸爸在阿里山森林鐵路工作,用蒸汽老火車載著旅客來來往往,因此從小就立志要坐上蒸汽老火車駕駛位上。有幸在爸爸的引荐下到森鐵當學工,從此一家三代守護著森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