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生
-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文化部

故事標題有機人生的敍述者是潘資洲, 上傳者是蔡政良, 故事類別是家庭/家族,愛, 發佈日期是2015/02/25, 故事摘要是林秀桃出生在玉里的松浦山上,從小就認為當農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長大以後因為不想繼續當農夫,所以和幾個朋友到台北工作。但是到台北工作更忙,連吃飯都不能坐著吃,還要邊走邊吃。在四十歲之前家裏的一切農事還是她的公公作主,一直到四十歲之後,她們夫妻才開始當家。她最主要的農產品是金針,原本金針是以慣習農法製成....

故事類別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2015250
故事標題有機人生
故事摘要林秀桃出生在玉里的松浦山上,從小就認為當農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長大以後因為不想繼續當農夫,所以和幾個朋友到台北工作。但是到台北工作更忙,連吃飯都不能坐著吃,還要邊走邊吃。在四十歲之前家裏的一切農事還是她的公公作主,一直到四十歲之後,她們夫妻才開始當家。她最主要的農產品是金針,原本金針是以慣習農法製成,她說那種金針連我們自己都不敢吃,還要賣給別人吃太沒良心了。於是,她們改行有機農法,不再重視產量、賣相,剛開始很慘,幾乎沒有收成,但是當土地習慣了之後,不僅收成不錯,給她最大的鼓勵是不用再除草了。不用每天工作,可以想去那裏就去那裏,她說:「農夫比任何工作都快樂、自由多了。」
上傳者蔡政良
敍述者潘資洲
敍述的主要人物(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2015/02/25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82967DF17AB85CDB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愛

故事編號

2015250

故事標題

有機人生

故事摘要

林秀桃出生在玉里的松浦山上,從小就認為當農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長大以後因為不想繼續當農夫,所以和幾個朋友到台北工作。但是到台北工作更忙,連吃飯都不能坐著吃,還要邊走邊吃。在四十歲之前家裏的一切農事還是她的公公作主,一直到四十歲之後,她們夫妻才開始當家。她最主要的農產品是金針,原本金針是以慣習農法製成,她說那種金針連我們自己都不敢吃,還要賣給別人吃太沒良心了。於是,她們改行有機農法,不再重視產量、賣相,剛開始很慘,幾乎沒有收成,但是當土地習慣了之後,不僅收成不錯,給她最大的鼓勵是不用再除草了。不用每天工作,可以想去那裏就去那裏,她說:「農夫比任何工作都快樂、自由多了。」

上傳者

蔡政良

敍述者

潘資洲

敍述的主要人物

(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

(空的。未填資料。)

發佈日期

2015/02/25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82967DF17AB85CDB

根據識別碼 2015250 找到的相關資料

瑋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97029947 | 電話號碼: 06-2015250 | 臺南市永康區王行里永科環路275號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瑋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97029947 | 電話號碼: 06-2015250 | 臺南市永康區王行里永科環路275號

@ 出進口廠商登記資料
[ 搜尋所有 2015250 ... ]

根據名稱 有機人生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有機人生 ...)

# 有機人生 於 農村田媽媽田園料理及農產加工品 - 1

名稱有機達人黃火盛的樸園人生
故事報導生平事蹟從高薪的銀行員成為了有機蔬果賣菜郎的黃火盛,一路上,挫折、顛簸不斷,但他依舊以自己的步調向前走,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樸園」才有如今的規模,現在,當大家高調的談論有機樂活時,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步調,堅守初衷,創造和諧自然的有機生活。。◎開設「樸園」 全因無心插柳。 早期很多人接觸有機生活大多是因纏疾所苦,沒有其他選擇不得不過有機生活,然而,黃火盛卻非如此,他說:「會有樸園這家有機店純粹是無心插柳,由於自己喜歡單純、自然的生活,常常利用閒暇時間,帶著一家老小往山間田野跑,看見自然與生態之美,不禁讚嘆自然的奧妙,隨著季節的更迭,生態與環境的關係開始產生變化,這種情形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開始認真思考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關係,也就因為如此,我開始覺得生活要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要做起來真的不是那麼簡單。」黃火盛如是說,「自然力量是很偉大的,我們要融入自然生活,不能過分凸顯自己,必須捨棄許多不屬於自然的東西,順應自然,才能與自然和平共處。有了這份體認,於是我開始鑽研人與土地、環境、自然的關係,也就這樣進入了有機人生。」。◎下足功夫 農業門外漢變達人。 從開始是個農業的門外漢,到現在可以教導農友如何種植有機蔬菜,黃火盛花了很多功夫,他從尊重生命,了解自然界不能只有單一物種,維持生態的平衡的重要、尊重土壤,土壤是孕育生命的起源開始,來認識這片土地,進而了解有機,知道有機生活可以讓人與自然的關係更為和諧、舒適,這種簡單淳樸的生活方式,正是心所嚮往的,而有機農業正是表達他想法的一種直接方式,於是他開始賣起有機蔬菜了。。 起初,拿的是一群假日農夫的菜販售,數量雖少,卻心安理得,如今,與固定農場配合更是馬虎不得,三不五時下鄉拜訪農友,了解栽種方式,幫農友檢測蔬果是否符合有機標準,若農場有什麼閃失,他則會馬上換掉,如此用心是為了尊重「生命」與「自然」。。 這種尊重生命與自然的處世原則,也表現在他的經營面,開班授課有機生活哲學並非要增加營業額,而是要讓大家了解有機農業對環境及健康的益處,同時,也常常會帶著客人親臨農場,告訴客人這蔬果是要花多少心力才種得出來,並且也讓栽種的農夫了解原來我的蔬果是哪些人在吃,間接讓農夫多了一份責任。。◎尊重土地非口號 需身體力行。 「尊重土地,不是口號,必須身體力行」,黃火盛說「我最受不了些生活在都會的環保人士,常常說的滿口環保經,但言行卻不一致,來的時候說的口沫橫飛,離開時卻留下滿地垃圾。」對於在梨山的阿寶,黃火盛備感推崇,「很少人會像阿寶一樣到梨山去買塊地,卻什麼都不做,只讓土壤回復原來純淨單純的生命力,要做這樣舉動必須捨得,這一點卻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黃火盛說。。 未來,黃火盛會依然堅持自己的理念,用心做自己,不管樂活之風吹的大或小,都會依照既定步伐,一步一步走下去,風大,表示愈來愈多人知道要尊重生命、關懷自然,值得鼓勵,風小,則必須靠大家多多努力,把這份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散布出去。
景點縣市臺北市
鄉鎮中正區
緯度(空)
經度(空)
名稱: 有機達人黃火盛的樸園人生
故事報導生平事蹟: 從高薪的銀行員成為了有機蔬果賣菜郎的黃火盛,一路上,挫折、顛簸不斷,但他依舊以自己的步調向前走,經過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樸園」才有如今的規模,現在,當大家高調的談論有機樂活時,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步調,堅守初衷,創造和諧自然的有機生活。。◎開設「樸園」 全因無心插柳。 早期很多人接觸有機生活大多是因纏疾所苦,沒有其他選擇不得不過有機生活,然而,黃火盛卻非如此,他說:「會有樸園這家有機店純粹是無心插柳,由於自己喜歡單純、自然的生活,常常利用閒暇時間,帶著一家老小往山間田野跑,看見自然與生態之美,不禁讚嘆自然的奧妙,隨著季節的更迭,生態與環境的關係開始產生變化,這種情形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開始認真思考自然、環境與生態的關係,也就因為如此,我開始覺得生活要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要做起來真的不是那麼簡單。」黃火盛如是說,「自然力量是很偉大的,我們要融入自然生活,不能過分凸顯自己,必須捨棄許多不屬於自然的東西,順應自然,才能與自然和平共處。有了這份體認,於是我開始鑽研人與土地、環境、自然的關係,也就這樣進入了有機人生。」。◎下足功夫 農業門外漢變達人。 從開始是個農業的門外漢,到現在可以教導農友如何種植有機蔬菜,黃火盛花了很多功夫,他從尊重生命,了解自然界不能只有單一物種,維持生態的平衡的重要、尊重土壤,土壤是孕育生命的起源開始,來認識這片土地,進而了解有機,知道有機生活可以讓人與自然的關係更為和諧、舒適,這種簡單淳樸的生活方式,正是心所嚮往的,而有機農業正是表達他想法的一種直接方式,於是他開始賣起有機蔬菜了。。 起初,拿的是一群假日農夫的菜販售,數量雖少,卻心安理得,如今,與固定農場配合更是馬虎不得,三不五時下鄉拜訪農友,了解栽種方式,幫農友檢測蔬果是否符合有機標準,若農場有什麼閃失,他則會馬上換掉,如此用心是為了尊重「生命」與「自然」。。 這種尊重生命與自然的處世原則,也表現在他的經營面,開班授課有機生活哲學並非要增加營業額,而是要讓大家了解有機農業對環境及健康的益處,同時,也常常會帶著客人親臨農場,告訴客人這蔬果是要花多少心力才種得出來,並且也讓栽種的農夫了解原來我的蔬果是哪些人在吃,間接讓農夫多了一份責任。。◎尊重土地非口號 需身體力行。 「尊重土地,不是口號,必須身體力行」,黃火盛說「我最受不了些生活在都會的環保人士,常常說的滿口環保經,但言行卻不一致,來的時候說的口沫橫飛,離開時卻留下滿地垃圾。」對於在梨山的阿寶,黃火盛備感推崇,「很少人會像阿寶一樣到梨山去買塊地,卻什麼都不做,只讓土壤回復原來純淨單純的生命力,要做這樣舉動必須捨得,這一點卻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黃火盛說。。 未來,黃火盛會依然堅持自己的理念,用心做自己,不管樂活之風吹的大或小,都會依照既定步伐,一步一步走下去,風大,表示愈來愈多人知道要尊重生命、關懷自然,值得鼓勵,風小,則必須靠大家多多努力,把這份對自然與生命的尊重散布出去。
景點縣市: 臺北市
鄉鎮: 中正區
緯度: (空)
經度: (空)

# 有機人生 於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 2

故事類別其他
故事編號201411741
故事標題我的有機人生
故事摘要臺東有很多好的產品,卻無法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李奇軍擔任有機協會總幹事之後,希望帶領有機協會的會員,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產品。他認為好產品需要好的加工,更少不了行銷和包裝,因此致力於行銷臺東有機產品。
上傳者台東縣卑南鄉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站上傳者
敍述者黃士杰.周世民
敍述的主要人物(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臺東縣
發佈日期2014/11/28
資料來源網址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9F0F6097C3C47019
故事類別: 其他
故事編號: 201411741
故事標題: 我的有機人生
故事摘要: 臺東有很多好的產品,卻無法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李奇軍擔任有機協會總幹事之後,希望帶領有機協會的會員,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產品。他認為好產品需要好的加工,更少不了行銷和包裝,因此致力於行銷臺東有機產品。
上傳者: 台東縣卑南鄉生活美學協會故事蒐錄站上傳者
敍述者: 黃士杰.周世民
敍述的主要人物: (空的。未填資料。)
說故事地點: 臺東縣
發佈日期: 2014/11/28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torytaiwan.tw/Story_Detail_c.aspx?n=7D4DCAAB8887E4FD&s=9F0F6097C3C47019
[ 搜尋所有 有機人生 ... ]

與有機人生同分類的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遊子返鄉

敍述者: 臺南駐地採訪 | 上傳者: 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明振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34年前創業的謝明振,雖因缺工到海外投資設廠,但身為台南人卻一心想要回到家鄉奉獻。靠著政府相關的配套政策,再次回台灣設廠發展。他也鼓勵政府盡快成立跨部會部門,讓有心的台商能盡早回台投資。為了臺灣,為了...

走過921,我還能做什麼?

敍述者: 謝憲宗,戴珍珶 | 上傳者: 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原住民,社區,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玉蘭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臺中霧峰花東新村,有46戶200多人來自花蓮臺東的阿美族,他們原本住在草湖溪畔,13年前的921地震,摧毀我們的臨時屋,如今來到對岸的現址-佔地0.6公頃的國有河川地上。這個組合屋坐落的地方雖然存在合...

歷經大陳島撤退的王小林

敍述者: 屏東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小林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生於大陳島的王小林,小時候的記憶就是時常躲著共軍的轟炸砲彈。從9歲跟著蔣夫人來臺定居,經歷過大陳島上的戰亂、顛沛流離,到撤退至臺灣後的安居樂業,他的內心有著莫大的感觸。到臺之際政府照顧有加,針對既有謀...

念念潘武昌的屏東眷村生活

敍述者: 屏東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愛,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武昌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潘武昌出生在民國三十八年,那一年剛出生,就跟著父母來到臺灣,臺灣一開始就落腳在屏東的眷村裡面,潘武昌從小就跟著父母在眷村裡串門子,長大之後,因為人緣好,被選成里長,眼看著眷村的人家開枝散葉,但是最近,...

阿里山公路的藝術家

敍述者: 嘉義縣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翁朝勇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往阿里山的路上,在省道旁有一整排都在賣石刻猴的商店,在這裡面有一個藝術家翁朝勇,他不是科班出身,他的手法和技巧,都是自己憑空摸索而來,他說小時候就不愛唸書,所以四處打工,還當過紡織廠的男工,那時候同事...

他用奶粉罐二胡走入人群,克服憂鬱

敍述者: 嘉義縣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龍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10多年前,因生意失敗而得了憂鬱症的陳振龍,在妻子的陪伴與鼓勵下,開始走入人群,投入社區活動。無師自通的他,不但將奶粉罐廢物利用做成環保二胡,還在社區教起了二胡。對建築熱愛的他,拜師3年習得古建築工法...

我在古寧頭戰役激戰56小時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災難,生老病死/退休,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玉龍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我在金門古寧頭戰役,與共軍激戰56小時,共軍從海上登入一個,我們就打一個,殲滅共軍兩萬多人,戰役期間,我充滿許多回憶,恐怖、艱苦,與憶起出征夥伴的情感,這些回憶是無法抹滅的,當然最後也成功守住臺灣的領...

我的戰火餘生錄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馮紹武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我曾目睹27年日軍重慶大轟炸,戰役期間,數千人悶死隧道內,這種慘狀看了令人悲傷,期間種種戰爭事件,與百姓人民的心情轉換,讓人看了餘心不忍,希望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不要戰爭的發生,平安與和平才是國家與百姓...

三進三出鬼門關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災難,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盧冠軍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我曾罹患心肌梗塞三次,面臨三次生死關頭,但我卻不放棄,不放棄繼續活下去的生活,因為最不捨得離開我身邊所有的親人,想活下去為他們繼續付出,老天也聽到我的請求,讓我遇到外丹功,練功運動後,漸漸身體比較好,...

人老了,有個伴就好!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愛,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郭秀里 | 發佈日期: 2013/11/17 | 故事摘要: 劉郭秀里阿嬤是大甲人,透過姑媽的介紹,與榮民先生結為連理。早年因語言不通與先生的爭執、養兒育女的辛酸與艱苦、替人洗衣做手工攢錢的總總,都在她一句句的「都很好啦!」成為平淡的過往,她認為自己就是嫁雞隨雞...

施伯母,妳就是我的恩人

敍述者: 台北駐地記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季蕉森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1949年還是中學生的季蕉森跟隨著國民政府來臺,那時政府為了怕這群播遷來臺的學生無法繼續升學,當時要求臺北五個省中開辦了春季聯合招生,讓季蕉森能順利進入成功高中就讀,後來季蕉森考上臺大機械工程學系,在...

我的幸福婚姻發源地

敍述者: 張盈盈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盈盈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張盈盈於1940年出生於重慶,1949年和家人遷移至臺灣,1962年畢業於臺大,隨後去美國留學並與張紹進結婚,婚後在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微生物學系展開30年的教學生涯。此外,很感謝臺大培育了張教授,因此...

難忘的校園點滴

敍述者: 張紹進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紹進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有數學天分的張紹進,在文山國中有著難忘的回憶,夏天跟著友人一起跳進碧潭游泳,划著小船渡過快樂的兒少時光,考上大學後有著精采的生活,當時就讀臺大物理系,臺灣沒有很大的望遠鏡,因此有個夢想就是做個大...

劉家神桌上的第四個神茶杯,背後一段水草女神救命的奇遇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劉彥辰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姓人家的祖先,水草女神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四」對客家人而言,並非吉利數字。一般人家神桌上擺三個神茶杯,苗栗不只一處劉姓人家卻放四個神茶杯,背後有段感念水草女神拯救先人的故事,第四個神茶杯是專拜「水草神」,且一路從漢朝相傳迄今。自幼,劉炳均不...

颱風天的回憶

敍述者: 張關評 | 上傳者: 康定街2號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我與我的家人 | 發佈日期: 2014/01/10 | 故事摘要: 來自屏東的施百俊表示,民國50-60年代,屏東常因颱風來臨而飽嚐淹水之苦。颱風警報發布前,大家緊張地進行防災作業;颱風來時,全家緊緊相靠的親密感,以及事後清理家園的辛苦,對於那個年代的屏東人而言,如今...

遊子返鄉

敍述者: 臺南駐地採訪 | 上傳者: 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謝明振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34年前創業的謝明振,雖因缺工到海外投資設廠,但身為台南人卻一心想要回到家鄉奉獻。靠著政府相關的配套政策,再次回台灣設廠發展。他也鼓勵政府盡快成立跨部會部門,讓有心的台商能盡早回台投資。為了臺灣,為了...

走過921,我還能做什麼?

敍述者: 謝憲宗,戴珍珶 | 上傳者: 管理者 | 故事類別: 愛,原住民,社區,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玉蘭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臺中霧峰花東新村,有46戶200多人來自花蓮臺東的阿美族,他們原本住在草湖溪畔,13年前的921地震,摧毀我們的臨時屋,如今來到對岸的現址-佔地0.6公頃的國有河川地上。這個組合屋坐落的地方雖然存在合...

歷經大陳島撤退的王小林

敍述者: 屏東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王小林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生於大陳島的王小林,小時候的記憶就是時常躲著共軍的轟炸砲彈。從9歲跟著蔣夫人來臺定居,經歷過大陳島上的戰亂、顛沛流離,到撤退至臺灣後的安居樂業,他的內心有著莫大的感觸。到臺之際政府照顧有加,針對既有謀...

念念潘武昌的屏東眷村生活

敍述者: 屏東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愛,社區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潘武昌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潘武昌出生在民國三十八年,那一年剛出生,就跟著父母來到臺灣,臺灣一開始就落腳在屏東的眷村裡面,潘武昌從小就跟著父母在眷村裡串門子,長大之後,因為人緣好,被選成里長,眼看著眷村的人家開枝散葉,但是最近,...

阿里山公路的藝術家

敍述者: 嘉義縣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翁朝勇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往阿里山的路上,在省道旁有一整排都在賣石刻猴的商店,在這裡面有一個藝術家翁朝勇,他不是科班出身,他的手法和技巧,都是自己憑空摸索而來,他說小時候就不愛唸書,所以四處打工,還當過紡織廠的男工,那時候同事...

他用奶粉罐二胡走入人群,克服憂鬱

敍述者: 嘉義縣駐地採訪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振龍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10多年前,因生意失敗而得了憂鬱症的陳振龍,在妻子的陪伴與鼓勵下,開始走入人群,投入社區活動。無師自通的他,不但將奶粉罐廢物利用做成環保二胡,還在社區教起了二胡。對建築熱愛的他,拜師3年習得古建築工法...

我在古寧頭戰役激戰56小時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災難,生老病死/退休,軍旅,朋友,戰爭/兩岸/世界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陳玉龍 | 發佈日期: 2013/11/26 | 故事摘要: 我在金門古寧頭戰役,與共軍激戰56小時,共軍從海上登入一個,我們就打一個,殲滅共軍兩萬多人,戰役期間,我充滿許多回憶,恐怖、艱苦,與憶起出征夥伴的情感,這些回憶是無法抹滅的,當然最後也成功守住臺灣的領...

我的戰火餘生錄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災難 | 敍述的主要人物: 馮紹武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我曾目睹27年日軍重慶大轟炸,戰役期間,數千人悶死隧道內,這種慘狀看了令人悲傷,期間種種戰爭事件,與百姓人民的心情轉換,讓人看了餘心不忍,希望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不要戰爭的發生,平安與和平才是國家與百姓...

三進三出鬼門關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生老病死/退休,災難,節慶育樂 | 敍述的主要人物: 盧冠軍 | 發佈日期: 2013/11/16 | 故事摘要: 我曾罹患心肌梗塞三次,面臨三次生死關頭,但我卻不放棄,不放棄繼續活下去的生活,因為最不捨得離開我身邊所有的親人,想活下去為他們繼續付出,老天也聽到我的請求,讓我遇到外丹功,練功運動後,漸漸身體比較好,...

人老了,有個伴就好!

敍述者: 中部駐點記者 | 上傳者: 中視團隊 | 故事類別: 愛,生老病死/退休,家庭/家族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郭秀里 | 發佈日期: 2013/11/17 | 故事摘要: 劉郭秀里阿嬤是大甲人,透過姑媽的介紹,與榮民先生結為連理。早年因語言不通與先生的爭執、養兒育女的辛酸與艱苦、替人洗衣做手工攢錢的總總,都在她一句句的「都很好啦!」成為平淡的過往,她認為自己就是嫁雞隨雞...

施伯母,妳就是我的恩人

敍述者: 台北駐地記者 | 上傳者: 執行團隊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季蕉森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1949年還是中學生的季蕉森跟隨著國民政府來臺,那時政府為了怕這群播遷來臺的學生無法繼續升學,當時要求臺北五個省中開辦了春季聯合招生,讓季蕉森能順利進入成功高中就讀,後來季蕉森考上臺大機械工程學系,在...

我的幸福婚姻發源地

敍述者: 張盈盈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盈盈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張盈盈於1940年出生於重慶,1949年和家人遷移至臺灣,1962年畢業於臺大,隨後去美國留學並與張紹進結婚,婚後在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微生物學系展開30年的教學生涯。此外,很感謝臺大培育了張教授,因此...

難忘的校園點滴

敍述者: 張紹進 | 上傳者: 陳國峰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張紹進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從小就有數學天分的張紹進,在文山國中有著難忘的回憶,夏天跟著友人一起跳進碧潭游泳,划著小船渡過快樂的兒少時光,考上大學後有著精采的生活,當時就讀臺大物理系,臺灣沒有很大的望遠鏡,因此有個夢想就是做個大...

劉家神桌上的第四個神茶杯,背後一段水草女神救命的奇遇

敍述者: 劉榮春、吳秋美、劉彥辰 | 上傳者: 劉榮春 | 故事類別: 感恩與尋人(舊項,勿選) | 敍述的主要人物: 劉姓人家的祖先,水草女神 | 發佈日期: 2013/11/28 | 故事摘要: 「四」對客家人而言,並非吉利數字。一般人家神桌上擺三個神茶杯,苗栗不只一處劉姓人家卻放四個神茶杯,背後有段感念水草女神拯救先人的故事,第四個神茶杯是專拜「水草神」,且一路從漢朝相傳迄今。自幼,劉炳均不...

颱風天的回憶

敍述者: 張關評 | 上傳者: 康定街2號站管理者 | 故事類別: 家庭/家族,其他 | 敍述的主要人物: 我與我的家人 | 發佈日期: 2014/01/10 | 故事摘要: 來自屏東的施百俊表示,民國50-60年代,屏東常因颱風來臨而飽嚐淹水之苦。颱風警報發布前,大家緊張地進行防災作業;颱風來時,全家緊緊相靠的親密感,以及事後清理家園的辛苦,對於那個年代的屏東人而言,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