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

個案名稱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的級別名稱是縣(市)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新竹縣政府, 指定登錄理由是林家祠為六張犁聚落核心、饒平六屋總祠,為客家祀祖重要場所,建築形制完整頗有具特色,簷口設置水遮,且有泥塑剪粘,具稀有性。 木構雖經修繕改築為RC柱樑,但為當時工匠技能之展現,且能融入整體風貌,極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的地圖

案件編號20070912000001
個案名稱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
name : 祠堂
歷史沿革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竹北林家祠位於六張犁聚落之中心,為廣東饒平林姓之祠堂,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乾隆五十五(1790)年購買土地作為次聖公祭田,此後又續購入六張犁庄附近土地,收益充作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祭典費用。 由於次聖公嘗財力龐大,光緒八(1882)年際在薰公等人的倡議下興建祠堂,稱次聖公廳。明治四十四(1911)年改建為現今一正堂、兩橫屋、一門樓型式之規模,堂上奉祀太始祖比干公、林氏始祖堅公等宗支祿位,成為六屋祖祠,後改稱林家祠,日後所設之九牧公、五十九公、觀吾公、拱寰公等祭祀公業概設於林家祠內。 民國九十五年新竹縣政府將林家祠指定為縣定古蹟。指定的理由為祠堂內主祀林姓列祖列宗,亦祭祀媽祖與義民爺,每年春秋二祭,充分表現出客家族群敬祖睦宗之文化特色,林家祠在歷史、文化、建築格局與工藝上均具特色,具保存價值。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民國五十五年,新竹縣林姓宗親會成立,民國六十七年改為台灣省林姓宗親會新竹分會,與次聖公忌辰合併舉行奉祭大典,九牧公學田之收入當作六屋派下裔孫之獎學金,亦在該日發放。民國七十年,林家祠創建百週年,管理人林祺熾等發起舉行百年紀念大典。 民國八十八年因縣治二期都市計畫之進行,六張犁聚落劃為民俗公園用地,並進行區域徵收作業,林家祠及區內傳統建築徵收為新竹縣政府財產,聚落內之老舊建物全數保存,林家祠仍作為祠堂之用,以保留本地饒平客家之宗族及祭祀文化。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竹北林家祠為新竹竹北地區發展的代表性家族—饒平林家六屋派下在台灣的總祠,也可說是清代饒平客家林姓族人來台的重要發展基地,林氏一族不但對地方開墾、社會經濟、慈善公益乃至宗教發展均有重要的影響力,同時,林家祠亦是見證客家宗族文化、嘗會(祭祀公業)發展、社會脈絡的重要空間。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林家祠為六張犁聚落核心、饒平六屋總祠,為客家祀祖重要場所,建築形制完整頗有具特色,簷口設置水遮,且有泥塑剪粘,具稀有性。 木構雖經修繕改築為RC柱樑,但為當時工匠技能之展現,且能融入整體風貌,極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文資保存法14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暨新竹縣文化局96年7月26日召開之「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議」決議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新竹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縣
distName : 竹北市
address : 東平里2鄰16號
經度121.02374788755
緯度24.811304496314
主管機關名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4/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4/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JPG

name

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新竹縣政府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70912000001
外觀特徵一堂二屋規模
室內特徵林家公廳
使用情形除祭祀用外,亦接受預約開放參觀,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管理。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清潔、防火、防水、防盜
現狀民國九十五(2006)年新竹縣政府將林家祠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指定的理由為祠堂內主祀林姓列祖列宗,亦祭祀媽祖與義民爺,每年春秋二祭,充分表現出客家族群敬祖睦宗之文化特色,林家祠無論是歷史、文化、建築格局與工藝上均具特色,具保存價值。 民國八十八(1999)年因縣治二期都市計畫之進行,六張犁聚落劃為民俗公園用地,並進行區域徵收作業,林家祠徵收為新竹縣政府財產,但為保留客家文化,聚落內之老舊建物全數保存,林家祠仍作為祠堂之用。惟祠堂徵收之後,因乏人管理維護,致使加速祠堂之毀損,至民國九十三(2004)年,祠內漏水及白蟻嚴重為害,經新竹縣文化局向客委會爭取維護經費,進行保護措施及局部屋面拆卸工作,於民國九十四(2005)年12月完工。
網站名稱客家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網
網址https://hch.hakka.gov.tw/theme/%E5%82%B3%E7%B5%B1%E5%BB%BA%E7%AF%89%E7%B6%B2/construction.asp?cotype=%E6%A1%83%E7%AB%B9%E8%8B%97&coid=105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5510201分機600~61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文字第0960130452號
公告日期 : 2007-09-12 15:44:46.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縣
distName : 竹北市
landNo : 公園段
landSerialNo : 394-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外觀入口處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5/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2).JPG

2: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6/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3).JPG

3: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修復前樣貌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548/photo/942835ea-bfac-4d9b-ab5e-d960e0380d82.JPG

4: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入口對聯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8d8da0ed-acd3-42de-a683-fae337b118ae/林家祠堂 (3).jpg

5: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右護龍與雀替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0e3f8d3e-c400-4f64-a009-4fdd1af6d617/林家祠堂 (4).jpg

6: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內埕與正廳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0d8f3e23-2c14-4f68-b691-882f398b82bc/林家祠堂 (6).jpg

7: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氣孔、花紋與屋脊型式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1bb9e7fe-3e2a-4d26-bd26-fae557e10605/林家祠堂 (7).jpg

8: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燕尾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a6d24875-c0ec-4ba9-99c4-793b6eb02736/林家祠堂 (8).jpg

9: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雀替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3f92fdfe-dfdc-4743-9698-cdfa719d33f5/林家祠堂 (10).jpg

10: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屋簷剪粘與梁柱彩繪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23f569ae-c1d0-4ee1-aacf-07fea25242c8/林家祠堂 (11).jpg

11: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3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fef8fa55-8245-40ec-be68-6accc9f5052e/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30度)2.jpg

12: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6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a9864cd6-2ab6-42ee-bc74-9f27df46d794/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60度)2.jpg

13: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9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0cee2176-f055-430a-afb9-a6d9914af6ff/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90度)2.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8-23/e237d9b5-3b19-4e2c-89de-da871477d170/府授文文字第0960130452號_公告_竹北六張犁林家祠.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5-19/8e94fceb-8900-42b3-95e1-4ab4029f1c5c/竹北六張犁林家祠.jpg
repImgId623

案件編號

20070912000001

個案名稱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
name : 祠堂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竹北林家祠位於六張犁聚落之中心,為廣東饒平林姓之祠堂,林家祠的建立,淵源於林家次聖公嘗的設置。林先坤在乾隆年間聯合族人組織林次聖嘗會,乾隆五十五(1790)年購買土地作為次聖公祭田,此後又續購入六張犁庄附近土地,收益充作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祭典費用。 由於次聖公嘗財力龐大,光緒八(1882)年際在薰公等人的倡議下興建祠堂,稱次聖公廳。明治四十四(1911)年改建為現今一正堂、兩橫屋、一門樓型式之規模,堂上奉祀太始祖比干公、林氏始祖堅公等宗支祿位,成為六屋祖祠,後改稱林家祠,日後所設之九牧公、五十九公、觀吾公、拱寰公等祭祀公業概設於林家祠內。 民國九十五年新竹縣政府將林家祠指定為縣定古蹟。指定的理由為祠堂內主祀林姓列祖列宗,亦祭祀媽祖與義民爺,每年春秋二祭,充分表現出客家族群敬祖睦宗之文化特色,林家祠在歷史、文化、建築格局與工藝上均具特色,具保存價值。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民國五十五年,新竹縣林姓宗親會成立,民國六十七年改為台灣省林姓宗親會新竹分會,與次聖公忌辰合併舉行奉祭大典,九牧公學田之收入當作六屋派下裔孫之獎學金,亦在該日發放。民國七十年,林家祠創建百週年,管理人林祺熾等發起舉行百年紀念大典。 民國八十八年因縣治二期都市計畫之進行,六張犁聚落劃為民俗公園用地,並進行區域徵收作業,林家祠及區內傳統建築徵收為新竹縣政府財產,聚落內之老舊建物全數保存,林家祠仍作為祠堂之用,以保留本地饒平客家之宗族及祭祀文化。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竹北林家祠為新竹竹北地區發展的代表性家族—饒平林家六屋派下在台灣的總祠,也可說是清代饒平客家林姓族人來台的重要發展基地,林氏一族不但對地方開墾、社會經濟、慈善公益乃至宗教發展均有重要的影響力,同時,林家祠亦是見證客家宗族文化、嘗會(祭祀公業)發展、社會脈絡的重要空間。

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6: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林家祠為六張犁聚落核心、饒平六屋總祠,為客家祀祖重要場所,建築形制完整頗有具特色,簷口設置水遮,且有泥塑剪粘,具稀有性。 木構雖經修繕改築為RC柱樑,但為當時工匠技能之展現,且能融入整體風貌,極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法令依據

文資保存法14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暨新竹縣文化局96年7月26日召開之「新竹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議」決議辦理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縣
distName : 竹北市
address : 東平里2鄰16號

經度

121.02374788755

緯度

24.811304496314

主管機關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302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4/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4/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JPG

name

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新竹縣政府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70912000001

外觀特徵

一堂二屋規模

室內特徵

林家公廳

使用情形

除祭祀用外,亦接受預約開放參觀,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管理。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清潔、防火、防水、防盜

現狀

民國九十五(2006)年新竹縣政府將林家祠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指定的理由為祠堂內主祀林姓列祖列宗,亦祭祀媽祖與義民爺,每年春秋二祭,充分表現出客家族群敬祖睦宗之文化特色,林家祠無論是歷史、文化、建築格局與工藝上均具特色,具保存價值。 民國八十八(1999)年因縣治二期都市計畫之進行,六張犁聚落劃為民俗公園用地,並進行區域徵收作業,林家祠徵收為新竹縣政府財產,但為保留客家文化,聚落內之老舊建物全數保存,林家祠仍作為祠堂之用。惟祠堂徵收之後,因乏人管理維護,致使加速祠堂之毀損,至民國九十三(2004)年,祠內漏水及白蟻嚴重為害,經新竹縣文化局向客委會爭取維護經費,進行保護措施及局部屋面拆卸工作,於民國九十四(2005)年12月完工。

網站名稱

客家傳統建築影像數位典藏網

網址

https://hch.hakka.gov.tw/theme/%E5%82%B3%E7%B5%B1%E5%BB%BA%E7%AF%89%E7%B6%B2/construction.asp?cotype=%E6%A1%83%E7%AB%B9%E8%8B%97&coid=105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授文文字第0960130452號
公告日期 : 2007-09-12 15:44:46.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竹縣
distName : 竹北市
landNo : 公園段
landSerialNo : 394-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外觀入口處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5/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2).JPG

2: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5326/photo/E012新竹縣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縣市定)(3).JPG

3: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修復前樣貌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548/photo/942835ea-bfac-4d9b-ab5e-d960e0380d82.JPG

4: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入口對聯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8d8da0ed-acd3-42de-a683-fae337b118ae/林家祠堂 (3).jpg

5: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右護龍與雀替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0e3f8d3e-c400-4f64-a009-4fdd1af6d617/林家祠堂 (4).jpg

6: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內埕與正廳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0d8f3e23-2c14-4f68-b691-882f398b82bc/林家祠堂 (6).jpg

7: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氣孔、花紋與屋脊型式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1bb9e7fe-3e2a-4d26-bd26-fae557e10605/林家祠堂 (7).jpg

8: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燕尾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a6d24875-c0ec-4ba9-99c4-793b6eb02736/林家祠堂 (8).jpg

9: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雀替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3f92fdfe-dfdc-4743-9698-cdfa719d33f5/林家祠堂 (10).jpg

10:

mediaName :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_屋簷剪粘與梁柱彩繪
author : 戴瑋萱
takePhotoDate : 20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5-23/23f569ae-c1d0-4ee1-aacf-07fea25242c8/林家祠堂 (11).jpg

11: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3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fef8fa55-8245-40ec-be68-6accc9f5052e/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30度)2.jpg

12: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6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a9864cd6-2ab6-42ee-bc74-9f27df46d794/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60度)2.jpg

13:

mediaName : 空拍影像(仰角)90度
author : 采義科技有限公司
takePhotoDate : 2024/5/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4-09-30/0cee2176-f055-430a-afb9-a6d9914af6ff/空拍-竹北六張犁林家祠(仰角90度)2.jpg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08-23/e237d9b5-3b19-4e2c-89de-da871477d170/府授文文字第0960130452號_公告_竹北六張犁林家祠.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5-19/8e94fceb-8900-42b3-95e1-4ab4029f1c5c/竹北六張犁林家祠.jpg

repImgId

623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竹北六張犁林家祠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07091200000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070912000001 資料。

[ 搜尋所有 20070912000001 ... ]

根據名稱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

新北、新竹小學跨藝跨域認識北管及客家八音

訊息發送時間: 2023/10/03T14:00:26.0 | 發布者單位: 文化局 | 發布者姓名: 戴維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新北市訊】新北市文化局與新竹縣文化局合作辦理「北臺八縣市校園瘋文資」,今(3)日媒合新北市林口區林口國民小學國樂團師生與新竹老字號的客家八音團「田屋北管八音團」進行跨藝交流,隨後至六家民俗公園參訪新...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2鄰16號 | 電話: | 開放時間:

@ 新竹縣景點資料

新北、新竹小學跨藝跨域認識北管及客家八音

訊息發送時間: 2023/10/03T14:00:26.0 | 發布者單位: 文化局 | 發布者姓名: 戴維 | 發布者電話: | 公告內容: 【新北市訊】新北市文化局與新竹縣文化局合作辦理「北臺八縣市校園瘋文資」,今(3)日媒合新北市林口區林口國民小學國樂團師生與新竹老字號的客家八音團「田屋北管八音團」進行跨藝交流,隨後至六家民俗公園參訪新...

@ 新北市政府新聞稿_下載附件版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2鄰16號 | 電話: | 開放時間:

@ 新竹縣景點資料

[ 搜尋所有 竹北六張犁林家祠 ... ]

根據電話 03-5510201分機600~612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3-5510201分機600~612 ...)

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全日對外開放 | 現狀: 河道橋樑,連接芎林街和新鳳村,於橋邊設置步道樓梯以利民眾可至河面處欣賞三拱式石橋橋身。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呈甘橋原名積德橋,位於芎林高梘頭,跨越九芎溪,其歷史可追溯至嘉慶二十三(1818)年,由林先坤等地方仕紳捐錢建造木造便橋,提供居民通行。但因材料構造較不耐久,每遇颱風難免損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芎林金玉豐精米所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芎林金玉豐精米所」是一座結合「下山圳」以水礱為主體的精米廠。昭和十(1935)年,農民陳玉慶登記成立「金玉豐精米所」,此時正逢臺灣米外銷日本的高峰,精米所結合既有的下山圳,透...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

1 |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AM10:00-PM 12: 00 PM 13:00-PM 17: 00(週四、五、六、日)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位於北埔國民小學,明治三十五(1902)年因「姜義豐」代表人姜振乾捐地並興建教室及辦公室,學校遷移現址,並逐年逐步增建拓展校園,更於嗣後逐步增建磚造教室、木造...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關西分駐所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日治時期警務地方建築之官廳及官舍,其分駐所與所長宿舍及員警宿舍形成完整區域,為新竹縣內唯一保留完整的警察聚落。 分駐所除一小部分增改建外,保存原建物形貌百分之九十以上,具地方特色及關西警政體系之歷史意...

@ 文資局古蹟

新湖口公學校講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講堂之創設具社會性意義,其形式外觀表現興建當時之現代化風格,且講堂建築與老樹共構具歷史與環境美學教育意義,整體具文化資產價值。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本講堂約...

@ 文資局古蹟

北埔忠恕堂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忠恕堂建於1922年,為「一堂二橫屋」格局的傳統三合院民宅。其建築配置上仍以中軸對稱為原則,但順應建築基地的形狀,其左橫屋則逐漸向內偏移,呈現有機形態的佈局。後來因地理師勘查,...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竹東曉江亭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曉江亭於1926年落成,由地方人士所捐建,是客家人提供過往路人停留休息之茶亭及輕便車站,為當時庶民公益性建築。其形式具西洋風格,結合本土工藝、泥塑,表現民間藝術品味。曉江亭與福德祠及旁東寧橋之建設有其...

@ 文資局古蹟

峨眉富興製茶工廠含魯國世第、曾正章宅

1 |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 上午9:00 - 下午5:00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峨眉鄉富興村,鄰近苗栗三灣,東方美人茶是本地最富盛名的特產。曾家的富興茶工廠約於光緒九(1883)年開始創建茶寮生產,現址多為昭和十(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所重建。從整個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

1 |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全日對外開放 | 現狀: 河道橋樑,連接芎林街和新鳳村,於橋邊設置步道樓梯以利民眾可至河面處欣賞三拱式石橋橋身。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呈甘橋原名積德橋,位於芎林高梘頭,跨越九芎溪,其歷史可追溯至嘉慶二十三(1818)年,由林先坤等地方仕紳捐錢建造木造便橋,提供居民通行。但因材料構造較不耐久,每遇颱風難免損毀,...

@ 文資局歷史建築

芎林金玉豐精米所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芎林金玉豐精米所」是一座結合「下山圳」以水礱為主體的精米廠。昭和十(1935)年,農民陳玉慶登記成立「金玉豐精米所」,此時正逢臺灣米外銷日本的高峰,精米所結合既有的下山圳,透...

@ 文資局歷史建築

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

1 |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AM10:00-PM 12: 00 PM 13:00-PM 17: 00(週四、五、六、日)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北埔公學校日式宿舍位於北埔國民小學,明治三十五(1902)年因「姜義豐」代表人姜振乾捐地並興建教室及辦公室,學校遷移現址,並逐年逐步增建拓展校園,更於嗣後逐步增建磚造教室、木造...

@ 文資局歷史建築

關西分駐所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日治時期警務地方建築之官廳及官舍,其分駐所與所長宿舍及員警宿舍形成完整區域,為新竹縣內唯一保留完整的警察聚落。 分駐所除一小部分增改建外,保存原建物形貌百分之九十以上,具地方特色及關西警政體系之歷史意...

@ 文資局古蹟

新湖口公學校講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講堂之創設具社會性意義,其形式外觀表現興建當時之現代化風格,且講堂建築與老樹共構具歷史與環境美學教育意義,整體具文化資產價值。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本講堂約...

@ 文資局古蹟

北埔忠恕堂

1 | 開放時間: 預約開放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忠恕堂建於1922年,為「一堂二橫屋」格局的傳統三合院民宅。其建築配置上仍以中軸對稱為原則,但順應建築基地的形狀,其左橫屋則逐漸向內偏移,呈現有機形態的佈局。後來因地理師勘查,...

@ 文資局歷史建築

竹東曉江亭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曉江亭於1926年落成,由地方人士所捐建,是客家人提供過往路人停留休息之茶亭及輕便車站,為當時庶民公益性建築。其形式具西洋風格,結合本土工藝、泥塑,表現民間藝術品味。曉江亭與福德祠及旁東寧橋之建設有其...

@ 文資局古蹟

峨眉富興製茶工廠含魯國世第、曾正章宅

1 |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 上午9:00 - 下午5:00 | 現狀: | 歷史沿革: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峨眉鄉富興村,鄰近苗栗三灣,東方美人茶是本地最富盛名的特產。曾家的富興茶工廠約於光緒九(1883)年開始創建茶寮生產,現址多為昭和十(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所重建。從整個茶...

@ 文資局歷史建築

[ 搜尋所有 03-5510201分機600~612 ... ]

在『文資局古蹟』資料集內搜尋:


與竹北六張犁林家祠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陳文瀾古墓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陳家為北臺灣清代中後期重要家族,陳氏祖厝亦為國定古蹟, 本墓葬群補充陳氏家族之發展歷程,見證道光年間以後,大龍峒陳氏崛起的歷史發展,具歷史價值。 2.陳氏家族墓塚位處舊內湖大陂所在,來龍自金山面東...

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真言宗石窟建築群主窟包含「弘法大師巖石窟」及「波切不動明王石窟」,主窟鑿石壁為神龕,分別奉祀弘法大師及波切不動明王。周邊尚有奉獻石柱、參道、弘法大師紀念碑、石燈籠遺跡等附屬設施物,呈現日治時期之...

大稻埕變電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本建物為本市僅存之日治時期現代化電力變電所,為本市近代化過程及電力發展之見證,亦為都市發展史的代表案例。 2. 建物保有日治時期原貌,外牆為淺綠色溝紋「二丁掛」面磚,街角採圓弧處理,女兒牆外側尚...

後浦頭黃卓彬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後浦頭黃卓彬洋樓位居榮湖畔的汶浦水岸,為金沙鎮最為顯著的水岸地標建築。興建者黃卓彬早年隨親長落番,於印尼蘇門答臘和新加坡經商貿易,委託大陸內地匠師施工,於1923年竣工。全屋落成後,黃卓彬曾親率...

元太武山築寨砌路摩崖石刻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太武山元代摩崖石刻為一天然巨巖,位於蔡厝古道上,鄰近海印寺與石門關,巖體朝東南一側為較平滑面,上刻五行楷體文字,旨為說明元代忠翊校尉浯洲場塩司令陳元澤募款建築山寨、鋪設石路之事,並記錄與此事相關的人物...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係目前確知曾在國共戰爭中遭共軍佔領之建築,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重大歷史現場,承載了古寧頭戰役之後兩岸壁壘清明分治至今之重大歷史意義。二落大厝後寮牆與洋樓左側外牆,至今仍清晰可見彼時猛...

金門雙乳山坑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雙乳山坑道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4年九三砲戰後所興建之大型軍事防禦工事,因應彼時戰情緊繃、轉為地下化以保存戰力、強化火力之目的。坑道四通八達,貫串了旅部、營部、連級部隊、砲兵觀測所、環形陣地、...

鹿港天后宮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甲、鹿港天后宮除見證鹿港鎮早期貿易興盛、文化薈萃及聚落發展歷史的密切關係外,亦具有與港口、河運不可分的地理特色。對於鹿港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體表現,有很重要的影...

鹿港天后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重要性: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鹿港天后宮位於昔日鹿港溪口,掌控對中國泉州海上交通的樞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及地區發展上的意義。其在河口及聚落關係位置說明了媽祖廟與聚落發展的密切關...

七海寓所(蔣經國故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指定理由: (1)本建物乃影響戰後臺灣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政治領袖蔣經國先生寓所,經國先生是反共抗俄體制的主要推動者,晚年又進行解嚴與民主化工作。在經濟建設方面,他推動十大建設,闢建科學園區,積極推展...

花蓮港高爾夫球俱樂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藝術上具備現代主義之表現主義造型特徵,彰顯摩登時代精神,為當時前衛的設計構想,充分表現建築設計者的想像力,其外型獨特較為罕見,極具稀少性。 建築本體採鋼筋混凝土構造牆身,以西式木桁架支撐圓弧形屋頂,整...

許聰敏故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許聰敏為花蓮地區近代文人,經歷日治及戰後兩個時期,為當時實業界及佛教界關鍵人物,影響本地商業及佛教發展甚大,具高度歷史價值。 2.該建物位於街角,兩棟建築沿街立面,立面語彙豐富又簡潔,室內柱頭具...

西園西宅黃氏開基祖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西園約於北宋時期由金姓開基,後有莊、葉兩姓入居,宋末至明初之際,黃姓族人由三支四位始遷祖陸續遷入西園定居,開枝散葉,現今西園成為以黃氏為主的單姓聚落。 時守公於元末明初自南安下店遷浯,定居西園西宅,繁...

盤山翁氏家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文獻記載,盤山翁氏家廟於1772年(乾隆37年)遷至現址,距今已近250年。後於1834-1862年間(道光14年至同治元年間)進行重修,歷時近30年。其後至今雖經歷次修建及國軍佔用,家廟之建築構...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許獬既是金門、也是同安唯一的「會元」,故有「許同安」之稱。俗傳「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金門第一才子」,其文采獲一致公認。以金門文人歷史價值面向觀之,無第二人。其個性耿直,民間故事傳說豐沛,舊時讀...

陳文瀾古墓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陳家為北臺灣清代中後期重要家族,陳氏祖厝亦為國定古蹟, 本墓葬群補充陳氏家族之發展歷程,見證道光年間以後,大龍峒陳氏崛起的歷史發展,具歷史價值。 2.陳氏家族墓塚位處舊內湖大陂所在,來龍自金山面東...

北投真言宗石窟建築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真言宗石窟建築群主窟包含「弘法大師巖石窟」及「波切不動明王石窟」,主窟鑿石壁為神龕,分別奉祀弘法大師及波切不動明王。周邊尚有奉獻石柱、參道、弘法大師紀念碑、石燈籠遺跡等附屬設施物,呈現日治時期之...

大稻埕變電所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本建物為本市僅存之日治時期現代化電力變電所,為本市近代化過程及電力發展之見證,亦為都市發展史的代表案例。 2. 建物保有日治時期原貌,外牆為淺綠色溝紋「二丁掛」面磚,街角採圓弧處理,女兒牆外側尚...

後浦頭黃卓彬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後浦頭黃卓彬洋樓位居榮湖畔的汶浦水岸,為金沙鎮最為顯著的水岸地標建築。興建者黃卓彬早年隨親長落番,於印尼蘇門答臘和新加坡經商貿易,委託大陸內地匠師施工,於1923年竣工。全屋落成後,黃卓彬曾親率...

元太武山築寨砌路摩崖石刻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太武山元代摩崖石刻為一天然巨巖,位於蔡厝古道上,鄰近海印寺與石門關,巖體朝東南一側為較平滑面,上刻五行楷體文字,旨為說明元代忠翊校尉浯洲場塩司令陳元澤募款建築山寨、鋪設石路之事,並記錄與此事相關的人物...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係目前確知曾在國共戰爭中遭共軍佔領之建築,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重大歷史現場,承載了古寧頭戰役之後兩岸壁壘清明分治至今之重大歷史意義。二落大厝後寮牆與洋樓左側外牆,至今仍清晰可見彼時猛...

金門雙乳山坑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雙乳山坑道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4年九三砲戰後所興建之大型軍事防禦工事,因應彼時戰情緊繃、轉為地下化以保存戰力、強化火力之目的。坑道四通八達,貫串了旅部、營部、連級部隊、砲兵觀測所、環形陣地、...

鹿港天后宮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甲、鹿港天后宮除見證鹿港鎮早期貿易興盛、文化薈萃及聚落發展歷史的密切關係外,亦具有與港口、河運不可分的地理特色。對於鹿港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實體表現,有很重要的影...

鹿港天后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重要性: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鹿港天后宮位於昔日鹿港溪口,掌控對中國泉州海上交通的樞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及地區發展上的意義。其在河口及聚落關係位置說明了媽祖廟與聚落發展的密切關...

七海寓所(蔣經國故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指定理由: (1)本建物乃影響戰後臺灣歷史發展最重要的政治領袖蔣經國先生寓所,經國先生是反共抗俄體制的主要推動者,晚年又進行解嚴與民主化工作。在經濟建設方面,他推動十大建設,闢建科學園區,積極推展...

花蓮港高爾夫球俱樂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藝術上具備現代主義之表現主義造型特徵,彰顯摩登時代精神,為當時前衛的設計構想,充分表現建築設計者的想像力,其外型獨特較為罕見,極具稀少性。 建築本體採鋼筋混凝土構造牆身,以西式木桁架支撐圓弧形屋頂,整...

許聰敏故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花蓮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許聰敏為花蓮地區近代文人,經歷日治及戰後兩個時期,為當時實業界及佛教界關鍵人物,影響本地商業及佛教發展甚大,具高度歷史價值。 2.該建物位於街角,兩棟建築沿街立面,立面語彙豐富又簡潔,室內柱頭具...

西園西宅黃氏開基祖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西園約於北宋時期由金姓開基,後有莊、葉兩姓入居,宋末至明初之際,黃姓族人由三支四位始遷祖陸續遷入西園定居,開枝散葉,現今西園成為以黃氏為主的單姓聚落。 時守公於元末明初自南安下店遷浯,定居西園西宅,繁...

盤山翁氏家廟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文獻記載,盤山翁氏家廟於1772年(乾隆37年)遷至現址,距今已近250年。後於1834-1862年間(道光14年至同治元年間)進行重修,歷時近30年。其後至今雖經歷次修建及國軍佔用,家廟之建築構...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許獬既是金門、也是同安唯一的「會元」,故有「許同安」之稱。俗傳「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金門第一才子」,其文采獲一致公認。以金門文人歷史價值面向觀之,無第二人。其個性耿直,民間故事傳說豐沛,舊時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