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
- 文資局古蹟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個案名稱大龍峒保安宮的級別名稱是國定古蹟, 所屬主管機關是文化部, 指定登錄理由是(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領時期以來大龍峒地區泉州同安移民拓墾的發展與信仰的演變: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人之鄉土信仰,又具有醫藥神的特性,符合臺灣開發過程中移民的需要,因而大龍峒保安宮成為北臺灣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保安宮發展至今,在歷史傳承、社區教育、社會福利....

#大龍峒保安宮的地圖

案件編號20181206000002
個案名稱大龍峒保安宮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同組成的合股式開墾組織。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墾照,共同開發現今臺北市萬華、中正、大同與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等地區。陳賴章墾號不僅是開發大臺北地區的先行者,更是漢人開發臺北盆地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漢人墾殖範圍的擴大,原居於此地的平埔族逐漸向外遷徙或漢化。大龍峒的漢人聚落由泉州同安人組成,並以保安宮作為信仰中心,向周邊發展出街市。十九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保安宮重建,四十四坎街、陳悅記祖宅、樹人書院等在大龍峒地區陸續興建而成,吸引更多漢人移民聚居於此。清咸豐3 年(1853)頂下郊拼中失利的同安人遷徙至本地,促成本地大幅開發。 鄰近保安宮西側的四十四坎街,其興建時間與保安宮屬同一時期,是由王、鄭、高、陳四姓共同籌備而成的商店街,這條街分為南北兩側,每側各有二十二間街屋,共計四十四間。這些街屋經過統一規劃建造的店鋪,格局相同,街道東西兩側設有隘門作為防禦設施。保安宮位於四十四坎街屋的頂端,成為當時臺北盆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 二、 大龍峒保安宮與保生大帝的信仰 大龍峒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信奉的醫神,有「大道公」、「吳真人」或「花橋公」等稱謂。保生大帝在世時以醫術聞名於世,明代時更流傳保生大帝以絲線診脈的方式,醫治明成祖文皇后的事蹟,因此得到明仁宗加封號為「保生大帝」。 移民來臺的漢人,因為需要橫渡黑水溝,加上海上常有颱風或颶風,航程危機四伏,這些移民心中產生恐懼,因此常會攜帶家鄉廟宇的香火或將神像奉請來臺,以祈求航行平安。移民平安抵達臺灣之後,等到生活穩定、經濟條件許可後,便會於移居地興建廟宇,祀奉家鄉或祖籍地的神祇。 保生大帝就是渡海來臺的同安人所信奉的重要守護神。保生大帝屬於醫療神,傳統社會醫藥不發達,閩南地區長期飽受瘴癘瘟疫所苦,因此民眾常常借助神佛求取丹藥方劑以為醫治之方。因此被視為醫神的保生大帝,就佔有重要地位。泉、漳二府各縣,到處皆建有保生大帝廟宇,其他的廟宇若非主祀也常將其配祀於廟中,而遠至汀州、長樂,甚至廣東等地也都建有專祀廟宇。早期先民至臺灣開墾,因臺灣潮濕的自然環境,移民水土不服與瘴癘疫病的流行,造成許多人的病故,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技術落後,同安移民很自然的將保生大帝信仰移入新居地。在臺灣的保生大帝廟數量非常多,除基隆市與連江縣沒有保生大帝廟外,其餘縣市合計約三百多間左右,集中於臺灣南部。 北臺灣主祀保生大帝之廟宇僅有九座,以大龍峒保安宮為臺北盆地同安縣移民的主要信仰中心,清乾隆7 年(1742),移居大龍峒的漢人因瘴癘爆發,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臺灣,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而該神祇正是保生大帝,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龍峒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於18 世紀末,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清嘉慶9年(1804),四十四坎街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兼有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經過多年施工後,於清道光10 年(1830)完工,將原本的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保生大帝誕辰,全臺灣主祀保生大帝的公廟,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以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最為著名。自1994 年起,保安宮將這種傳統的廟會活動,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使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活力,於是開始發展了「保生文化祭」的活動。 保生文化祭由繞境踩街、藝陣表演、家姓戲、祝聖祭典等組成。從農曆三月十四日的遶境岀巡開始,到三月十五日舉行三獻禮、過火、放火獅作為整場祭典的高峰。還有為酬神演出的家姓戲,透過歌仔戲、北管、布袋戲等傳統戲曲,彰顯臺灣民俗藝術之美。 三、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所在地區自清領時期以來文風鼎盛,考取功名的人數,在臺北地區向來數一數二。知名教育家陳維英就住在大龍峒,陳家共有陳維藻、陳維英、陳樹藍三人中舉,考取功名者共二十二人,可謂書香世家。陳維英在道光年間曾任福建閩縣的縣學教諭,清咸豐9 年(1859)中舉後,就任艋舺學海書院及明志書院講席,並在大龍峒保安宮內創立「樹人書院」。 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仍積極參與社會事業,日治明治29 年(1896)因總督府欲推廣臺北文教事業,於臺北地區設置國語學校,下轄三處附屬學校,分別選定八芝林芝山巖、艋舺學海書院與大稻埕。因大稻埕地區無適當建築可用,當時大龍峒保安宮由管理人陳玉輝出面,同意無償租借保安宮內部分房舍予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創設學校使用。直到日治明治31 年(1898)頒佈公學校令創設大龍峒公學校前,擔負起教育本地學生的重責大任。
評定基準

1: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領時期以來大龍峒地區泉州同安移民拓墾的發展與信仰的演變: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人之鄉土信仰,又具有醫藥神的特性,符合臺灣開發過程中移民的需要,因而大龍峒保安宮成為北臺灣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保安宮發展至今,在歷史傳承、社區教育、社會福利等面向,具體發揮其多元的功能,乃同安移民最具代表性的神明,在地方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清領時期分類械鬥與族群遷徙的重要見證:1853年艋舺發生泉州人內部的「頂下郊拚」事件,同安籍民為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所敗,退至大稻埕、大龍峒另謀發展。同時在1853-1859年間,斷斷續續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造成臺北盆地內移民的再遷徙。大龍峒保安宮作為臺北盆地泉州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成為泉州人的議事中心之一,是清代臺北各籍移民分類械鬥的重要見證。 (3)大龍峒保安宮與臺北最早整體開發的商業市街四十四坎街同一時期創建,僅保安宮與鄰近的臺北孔子廟仍維持原址。保安宮位於街屋頂端,在臺北地區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見證近三百年的臺北開發史與地區的都市紋理。 2.藝術價值:重建於清嘉慶9年(1804)的保安宮,現仍留存頗多嘉慶時期的石柱、石雕、石獅等原物,大正時期修建留存的對場競技木作、交趾燒。二戰後的壁畫,也皆出自於當代名家之手。近年的古蹟修復,完整地保存了各時期的作品,以及價值甚高的原有構材,在臺灣傳統建築史上有極高的代表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3.科學價值:大龍峒保安宮與臺灣早期泉州同安籍移民關係密切,是地方發展拓墾的重要的因素,具有社會科學上的意義。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民間,透過保安宮的推廣而更普遍,也具有宗教科學上的意義。 (二)表現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重建於清嘉慶9年(1804)的保安宮,歷經多次修復,見證不同時代的工匠技藝與藝術表現,日治大正時期的對場競技、二戰後的壁畫,都是各時期最具特色的代表匠師之作品。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大龍峒保安宮的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表現,均為興建或修建時之代表,且完整保存維護至今,在臺灣民間信仰寺廟中,甚為罕見。 (四)具重要性:大龍峒保安宮之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相較於同類型臺灣其他的民間信仰寺廟,在見證清領時期北臺地區分類械鬥與族群遷徙、建築配置與多元多樣藝術表現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意義,以及延續至今的保生文化祭與藥籤文化在文化宣揚上,都有極高的重要性。 (五)保存完整:大龍峒保安宮現況仍維持清嘉慶9年(1804)重建時的回字形格局建築,主要建築仍全數保存日治大正時期大修時名匠陳應彬等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大龍峒保安宮長期推動相關的學術研究,包括保生大帝信仰的發展、組織、節慶活動(如保生文化祭包含「放火獅」、「宴王祭」、「家姓戲」;及中元祭包含「豎燈篙」、「牽(車藏)」、「中元普渡」)與藥籤文化的轉型等;對於保生大帝信仰保存與相關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發揚,著力極大,是臺灣傳統廟宇在文化資產保存上,最具完整性的代表,也是文化傳承重要示範。 (六)類型之典範:大龍峒保安宮作為臺灣保生大帝信仰中心,與地區社經的連結,以及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的表現,甚至是對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維護,都是臺灣保生大帝信仰廟宇及其他諸多民間信仰廟宇的典範。 (七)大龍峒保安宮管理單位永續經營,對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揚、社會公益的投入(如舉辦醫療奉獻獎)、教育文化(如宗教學院)的推廣以及古蹟的盡心保存維護,都是使大龍峒保安宮文化資產價值永續長存的重要力量。並於民國84年(1995)進行大規模的古蹟修復工程,以科學性的檢測、工法執行修復工作,其修復成果受國際肯定,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係國內唯一獲得此殊榮者,有助於提高我國文化資產保存的國際能見度,為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民間信仰廟宇之典範。
法令依據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address : 哈密街61號
經度121.515553
緯度25.073105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f03166da-2289-4db3-9188-a27da21fe24f/P_20181109_105250_vHDR_On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f03166da-2289-4db3-9188-a27da21fe24f/P_20181109_105250_vHDR_On.jpg

name

P_20181109_105250_vHDR_O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2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122421號
公告日期 : 2018-11-12 10:15:47.609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12-06/17ac751e-757c-44c4-8029-405740f8a562/大龍公告用印後PDF.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12-06/e1860b5a-2b9b-46c3-bc71-3046a1889c62/地籍資料.pdf
repImgId52057

案件編號

20181206000002

個案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同組成的合股式開墾組織。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墾照,共同開發現今臺北市萬華、中正、大同與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等地區。陳賴章墾號不僅是開發大臺北地區的先行者,更是漢人開發臺北盆地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漢人墾殖範圍的擴大,原居於此地的平埔族逐漸向外遷徙或漢化。大龍峒的漢人聚落由泉州同安人組成,並以保安宮作為信仰中心,向周邊發展出街市。十九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保安宮重建,四十四坎街、陳悅記祖宅、樹人書院等在大龍峒地區陸續興建而成,吸引更多漢人移民聚居於此。清咸豐3 年(1853)頂下郊拼中失利的同安人遷徙至本地,促成本地大幅開發。 鄰近保安宮西側的四十四坎街,其興建時間與保安宮屬同一時期,是由王、鄭、高、陳四姓共同籌備而成的商店街,這條街分為南北兩側,每側各有二十二間街屋,共計四十四間。這些街屋經過統一規劃建造的店鋪,格局相同,街道東西兩側設有隘門作為防禦設施。保安宮位於四十四坎街屋的頂端,成為當時臺北盆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 二、 大龍峒保安宮與保生大帝的信仰 大龍峒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信奉的醫神,有「大道公」、「吳真人」或「花橋公」等稱謂。保生大帝在世時以醫術聞名於世,明代時更流傳保生大帝以絲線診脈的方式,醫治明成祖文皇后的事蹟,因此得到明仁宗加封號為「保生大帝」。 移民來臺的漢人,因為需要橫渡黑水溝,加上海上常有颱風或颶風,航程危機四伏,這些移民心中產生恐懼,因此常會攜帶家鄉廟宇的香火或將神像奉請來臺,以祈求航行平安。移民平安抵達臺灣之後,等到生活穩定、經濟條件許可後,便會於移居地興建廟宇,祀奉家鄉或祖籍地的神祇。 保生大帝就是渡海來臺的同安人所信奉的重要守護神。保生大帝屬於醫療神,傳統社會醫藥不發達,閩南地區長期飽受瘴癘瘟疫所苦,因此民眾常常借助神佛求取丹藥方劑以為醫治之方。因此被視為醫神的保生大帝,就佔有重要地位。泉、漳二府各縣,到處皆建有保生大帝廟宇,其他的廟宇若非主祀也常將其配祀於廟中,而遠至汀州、長樂,甚至廣東等地也都建有專祀廟宇。早期先民至臺灣開墾,因臺灣潮濕的自然環境,移民水土不服與瘴癘疫病的流行,造成許多人的病故,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技術落後,同安移民很自然的將保生大帝信仰移入新居地。在臺灣的保生大帝廟數量非常多,除基隆市與連江縣沒有保生大帝廟外,其餘縣市合計約三百多間左右,集中於臺灣南部。 北臺灣主祀保生大帝之廟宇僅有九座,以大龍峒保安宮為臺北盆地同安縣移民的主要信仰中心,清乾隆7 年(1742),移居大龍峒的漢人因瘴癘爆發,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臺灣,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而該神祇正是保生大帝,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龍峒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於18 世紀末,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清嘉慶9年(1804),四十四坎街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兼有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經過多年施工後,於清道光10 年(1830)完工,將原本的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保生大帝誕辰,全臺灣主祀保生大帝的公廟,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以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最為著名。自1994 年起,保安宮將這種傳統的廟會活動,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使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活力,於是開始發展了「保生文化祭」的活動。 保生文化祭由繞境踩街、藝陣表演、家姓戲、祝聖祭典等組成。從農曆三月十四日的遶境岀巡開始,到三月十五日舉行三獻禮、過火、放火獅作為整場祭典的高峰。還有為酬神演出的家姓戲,透過歌仔戲、北管、布袋戲等傳統戲曲,彰顯臺灣民俗藝術之美。 三、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所在地區自清領時期以來文風鼎盛,考取功名的人數,在臺北地區向來數一數二。知名教育家陳維英就住在大龍峒,陳家共有陳維藻、陳維英、陳樹藍三人中舉,考取功名者共二十二人,可謂書香世家。陳維英在道光年間曾任福建閩縣的縣學教諭,清咸豐9 年(1859)中舉後,就任艋舺學海書院及明志書院講席,並在大龍峒保安宮內創立「樹人書院」。 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仍積極參與社會事業,日治明治29 年(1896)因總督府欲推廣臺北文教事業,於臺北地區設置國語學校,下轄三處附屬學校,分別選定八芝林芝山巖、艋舺學海書院與大稻埕。因大稻埕地區無適當建築可用,當時大龍峒保安宮由管理人陳玉輝出面,同意無償租借保安宮內部分房舍予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創設學校使用。直到日治明治31 年(1898)頒佈公學校令創設大龍峒公學校前,擔負起教育本地學生的重責大任。

評定基準

1: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領時期以來大龍峒地區泉州同安移民拓墾的發展與信仰的演變: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人之鄉土信仰,又具有醫藥神的特性,符合臺灣開發過程中移民的需要,因而大龍峒保安宮成為北臺灣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保安宮發展至今,在歷史傳承、社區教育、社會福利等面向,具體發揮其多元的功能,乃同安移民最具代表性的神明,在地方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清領時期分類械鬥與族群遷徙的重要見證:1853年艋舺發生泉州人內部的「頂下郊拚」事件,同安籍民為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所敗,退至大稻埕、大龍峒另謀發展。同時在1853-1859年間,斷斷續續發生大規模的漳泉械鬥,造成臺北盆地內移民的再遷徙。大龍峒保安宮作為臺北盆地泉州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成為泉州人的議事中心之一,是清代臺北各籍移民分類械鬥的重要見證。 (3)大龍峒保安宮與臺北最早整體開發的商業市街四十四坎街同一時期創建,僅保安宮與鄰近的臺北孔子廟仍維持原址。保安宮位於街屋頂端,在臺北地區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見證近三百年的臺北開發史與地區的都市紋理。 2.藝術價值:重建於清嘉慶9年(1804)的保安宮,現仍留存頗多嘉慶時期的石柱、石雕、石獅等原物,大正時期修建留存的對場競技木作、交趾燒。二戰後的壁畫,也皆出自於當代名家之手。近年的古蹟修復,完整地保存了各時期的作品,以及價值甚高的原有構材,在臺灣傳統建築史上有極高的代表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3.科學價值:大龍峒保安宮與臺灣早期泉州同安籍移民關係密切,是地方發展拓墾的重要的因素,具有社會科學上的意義。保生大帝信仰在臺灣民間,透過保安宮的推廣而更普遍,也具有宗教科學上的意義。 (二)表現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重建於清嘉慶9年(1804)的保安宮,歷經多次修復,見證不同時代的工匠技藝與藝術表現,日治大正時期的對場競技、二戰後的壁畫,都是各時期最具特色的代表匠師之作品。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大龍峒保安宮的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表現,均為興建或修建時之代表,且完整保存維護至今,在臺灣民間信仰寺廟中,甚為罕見。 (四)具重要性:大龍峒保安宮之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相較於同類型臺灣其他的民間信仰寺廟,在見證清領時期北臺地區分類械鬥與族群遷徙、建築配置與多元多樣藝術表現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意義,以及延續至今的保生文化祭與藥籤文化在文化宣揚上,都有極高的重要性。 (五)保存完整:大龍峒保安宮現況仍維持清嘉慶9年(1804)重建時的回字形格局建築,主要建築仍全數保存日治大正時期大修時名匠陳應彬等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大龍峒保安宮長期推動相關的學術研究,包括保生大帝信仰的發展、組織、節慶活動(如保生文化祭包含「放火獅」、「宴王祭」、「家姓戲」;及中元祭包含「豎燈篙」、「牽(車藏)」、「中元普渡」)與藥籤文化的轉型等;對於保生大帝信仰保存與相關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發揚,著力極大,是臺灣傳統廟宇在文化資產保存上,最具完整性的代表,也是文化傳承重要示範。 (六)類型之典範:大龍峒保安宮作為臺灣保生大帝信仰中心,與地區社經的連結,以及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的表現,甚至是對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維護,都是臺灣保生大帝信仰廟宇及其他諸多民間信仰廟宇的典範。 (七)大龍峒保安宮管理單位永續經營,對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揚、社會公益的投入(如舉辦醫療奉獻獎)、教育文化(如宗教學院)的推廣以及古蹟的盡心保存維護,都是使大龍峒保安宮文化資產價值永續長存的重要力量。並於民國84年(1995)進行大規模的古蹟修復工程,以科學性的檢測、工法執行修復工作,其修復成果受國際肯定,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係國內唯一獲得此殊榮者,有助於提高我國文化資產保存的國際能見度,為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民間信仰廟宇之典範。

法令依據

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address : 哈密街61號

經度

121.515553

緯度

25.073105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f03166da-2289-4db3-9188-a27da21fe24f/P_20181109_105250_vHDR_On_c.jpg

original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f03166da-2289-4db3-9188-a27da21fe24f/P_20181109_105250_vHDR_On.jpg

name

P_20181109_105250_vHDR_O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2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122421號
公告日期 : 2018-11-12 10:15:47.609

公告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12-06/17ac751e-757c-44c4-8029-405740f8a562/大龍公告用印後PDF.pdf

地籍資料

1: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12-06/e1860b5a-2b9b-46c3-bc71-3046a1889c62/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52057

大龍峒保安宮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大龍峒保安宮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識別碼 201812060000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 20181206000002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名稱大龍峒保安宮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2/cbdd5676b6b93a788131c0d9b50fcb139cc535a6.jpg
簡介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同組成的合股式開墾組織。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墾照,共同開發現今臺北市萬華、中正、大同與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等地區。陳賴章墾號不僅是開發大臺北地區的先行者,更是漢人開發臺北盆地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漢人墾殖範圍的擴大,原居於此地的平埔族逐漸向外遷徙或漢化。大龍峒的漢人聚落由泉州同安人組成,並以保安宮作為信仰中心,向周邊發展出街市。十九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保安宮重建,四十四坎街、陳悅記祖宅、樹人書院等在大龍峒地區陸續興建而成,吸引更多漢人移民聚居於此。清咸豐3 年(1853)頂下郊拼中失利的同安人遷徙至本地,促成本地大幅開發。 鄰近保安宮西側的四十四坎街,其興建時間與保安宮屬同一時期,是由王、鄭、高、陳四姓共同籌備而成的商店街,這條街分為南北兩側,每側各有二十二間街屋,共計四十四間。這些街屋經過統一規劃建造的店鋪,格局相同,街道東西兩側設有隘門作為防禦設施。保安宮位於四十四坎街屋的頂端,成為當時臺北盆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 二、 大龍峒保安宮與保生大帝的信仰 大龍峒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信奉的醫神,有「大道公」、「吳真人」或「花橋公」等稱謂。保生大帝在世時以醫術聞名於世,明代時更流傳保生大帝以絲線診脈的方式,醫治明成祖文皇后的事蹟,因此得到明仁宗加封號為「保生大帝」。 移民來臺的漢人,因為需要橫渡黑水溝,加上海上常有颱風或颶風,航程危機四伏,這些移民心中產生恐懼,因此常會攜帶家鄉廟宇的香火或將神像奉請來臺,以祈求航行平安。移民平安抵達臺灣之後,等到生活穩定、經濟條件許可後,便會於移居地興建廟宇,祀奉家鄉或祖籍地的神祇。 保生大帝就是渡海來臺的同安人所信奉的重要守護神。保生大帝屬於醫療神,傳統社會醫藥不發達,閩南地區長期飽受瘴癘瘟疫所苦,因此民眾常常借助神佛求取丹藥方劑以為醫治之方。因此被視為醫神的保生大帝,就佔有重要地位。泉、漳二府各縣,到處皆建有保生大帝廟宇,其他的廟宇若非主祀也常將其配祀於廟中,而遠至汀州、長樂,甚至廣東等地也都建有專祀廟宇。早期先民至臺灣開墾,因臺灣潮濕的自然環境,移民水土不服與瘴癘疫病的流行,造成許多人的病故,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技術落後,同安移民很自然的將保生大帝信仰移入新居地。在臺灣的保生大帝廟數量非常多,除基隆市與連江縣沒有保生大帝廟外,其餘縣市合計約三百多間左右,集中於臺灣南部。 北臺灣主祀保生大帝之廟宇僅有九座,以大龍峒保安宮為臺北盆地同安縣移民的主要信仰中心,清乾隆7 年(1742),移居大龍峒的漢人因瘴癘爆發,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臺灣,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而該神祇正是保生大帝,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龍峒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於18 世紀末,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清嘉慶9年(1804),四十四坎街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兼有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經過多年施工後,於清道光10 年(1830)完工,將原本的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保生大帝誕辰,全臺灣主祀保生大帝的公廟,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以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最為著名。自1994 年起,保安宮將這種傳統的廟會活動,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使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活力,於是開始發展了「保生文化祭」的活動。 保生文化祭由繞境踩街、藝陣表演、家姓戲、祝聖祭典等組成。從農曆三月十四日的遶境岀巡開始,到三月十五日舉行三獻禮、過火、放火獅作為整場祭典的高峰。還有為酬神演出的家姓戲,透過歌仔戲、北管、布袋戲等傳統戲曲,彰顯臺灣民俗藝術之美。 三、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所在地區自清領時期以來文風鼎盛,考取功名的人數,在臺北地區向來數一數二。知名教育家陳維英就住在大龍峒,陳家共有陳維藻、陳維英、陳樹藍三人中舉,考取功名者共二十二人,可謂書香世家。陳維英在道光年間曾任福建閩縣的縣學教諭,清咸豐9 年(1859)中舉後,就任艋舺學海書院及明志書院講席,並在大龍峒保安宮內創立「樹人書院」。 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仍積極參與社會事業,日治明治29 年(1896)因總督府欲推廣臺北文教事業,於臺北地區設置國語學校,下轄三處附屬學校,分別選定八芝林芝山巖、艋舺學海書院與大稻埕。因大稻埕地區無適當建築可用,當時大龍峒保安宮由管理人陳玉輝出面,同意無償租借保安宮內部分房舍予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創設學校使用。直到日治明治31 年(1898)頒佈公學校令創設大龍峒公學校前,擔負起教育本地學生的重責大任。
種類1.1
等級國定古蹟
地址哈密街61號
經度座標121.515553
緯度座標25.073105
註冊時間2018-11-12
管理單位文化部
來源網站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2
Register Date2018-11-12
種類名稱古蹟
主類別文化資產
縣市臺北市
群組類別文化資產
主分類PK20181206000002
版本1.0
點閱數2038
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2/cbdd5676b6b93a788131c0d9b50fcb139cc535a6.jpg
簡介: 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同組成的合股式開墾組織。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墾照,共同開發現今臺北市萬華、中正、大同與新北市新莊、三重、蘆洲等地區。陳賴章墾號不僅是開發大臺北地區的先行者,更是漢人開發臺北盆地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漢人墾殖範圍的擴大,原居於此地的平埔族逐漸向外遷徙或漢化。大龍峒的漢人聚落由泉州同安人組成,並以保安宮作為信仰中心,向周邊發展出街市。十九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保安宮重建,四十四坎街、陳悅記祖宅、樹人書院等在大龍峒地區陸續興建而成,吸引更多漢人移民聚居於此。清咸豐3 年(1853)頂下郊拼中失利的同安人遷徙至本地,促成本地大幅開發。 鄰近保安宮西側的四十四坎街,其興建時間與保安宮屬同一時期,是由王、鄭、高、陳四姓共同籌備而成的商店街,這條街分為南北兩側,每側各有二十二間街屋,共計四十四間。這些街屋經過統一規劃建造的店鋪,格局相同,街道東西兩側設有隘門作為防禦設施。保安宮位於四十四坎街屋的頂端,成為當時臺北盆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 二、 大龍峒保安宮與保生大帝的信仰 大龍峒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地區信奉的醫神,有「大道公」、「吳真人」或「花橋公」等稱謂。保生大帝在世時以醫術聞名於世,明代時更流傳保生大帝以絲線診脈的方式,醫治明成祖文皇后的事蹟,因此得到明仁宗加封號為「保生大帝」。 移民來臺的漢人,因為需要橫渡黑水溝,加上海上常有颱風或颶風,航程危機四伏,這些移民心中產生恐懼,因此常會攜帶家鄉廟宇的香火或將神像奉請來臺,以祈求航行平安。移民平安抵達臺灣之後,等到生活穩定、經濟條件許可後,便會於移居地興建廟宇,祀奉家鄉或祖籍地的神祇。 保生大帝就是渡海來臺的同安人所信奉的重要守護神。保生大帝屬於醫療神,傳統社會醫藥不發達,閩南地區長期飽受瘴癘瘟疫所苦,因此民眾常常借助神佛求取丹藥方劑以為醫治之方。因此被視為醫神的保生大帝,就佔有重要地位。泉、漳二府各縣,到處皆建有保生大帝廟宇,其他的廟宇若非主祀也常將其配祀於廟中,而遠至汀州、長樂,甚至廣東等地也都建有專祀廟宇。早期先民至臺灣開墾,因臺灣潮濕的自然環境,移民水土不服與瘴癘疫病的流行,造成許多人的病故,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技術落後,同安移民很自然的將保生大帝信仰移入新居地。在臺灣的保生大帝廟數量非常多,除基隆市與連江縣沒有保生大帝廟外,其餘縣市合計約三百多間左右,集中於臺灣南部。 北臺灣主祀保生大帝之廟宇僅有九座,以大龍峒保安宮為臺北盆地同安縣移民的主要信仰中心,清乾隆7 年(1742),移居大龍峒的漢人因瘴癘爆發,特由福建泉州同安白礁鄉慈濟宮乞靈分火來臺灣,希望能壓制當地所生瘴癘。而該神祇正是保生大帝,取名為保安宮的這座小廟於大龍峒落成,並迅速成為當地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其後經過兩次小幅度整修後,於18 世紀末,仍為一小型木造廟宇。清嘉慶9年(1804),四十四坎街商人集資擴建該街道兼有東側的該保生大帝廟,經過多年施工後,於清道光10 年(1830)完工,將原本的木造小廟擴建成三殿三進,左右各五開間的廟宇。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保生大帝誕辰,全臺灣主祀保生大帝的公廟,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以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最為著名。自1994 年起,保安宮將這種傳統的廟會活動,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使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活力,於是開始發展了「保生文化祭」的活動。 保生文化祭由繞境踩街、藝陣表演、家姓戲、祝聖祭典等組成。從農曆三月十四日的遶境岀巡開始,到三月十五日舉行三獻禮、過火、放火獅作為整場祭典的高峰。還有為酬神演出的家姓戲,透過歌仔戲、北管、布袋戲等傳統戲曲,彰顯臺灣民俗藝術之美。 三、 積極參與社會建設的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所在地區自清領時期以來文風鼎盛,考取功名的人數,在臺北地區向來數一數二。知名教育家陳維英就住在大龍峒,陳家共有陳維藻、陳維英、陳樹藍三人中舉,考取功名者共二十二人,可謂書香世家。陳維英在道光年間曾任福建閩縣的縣學教諭,清咸豐9 年(1859)中舉後,就任艋舺學海書院及明志書院講席,並在大龍峒保安宮內創立「樹人書院」。 日治時期大龍峒保安宮仍積極參與社會事業,日治明治29 年(1896)因總督府欲推廣臺北文教事業,於臺北地區設置國語學校,下轄三處附屬學校,分別選定八芝林芝山巖、艋舺學海書院與大稻埕。因大稻埕地區無適當建築可用,當時大龍峒保安宮由管理人陳玉輝出面,同意無償租借保安宮內部分房舍予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創設學校使用。直到日治明治31 年(1898)頒佈公學校令創設大龍峒公學校前,擔負起教育本地學生的重責大任。
種類: 1.1
等級: 國定古蹟
地址: 哈密街61號
經度座標: 121.515553
緯度座標: 25.073105
註冊時間: 2018-11-12
管理單位: 文化部
來源網站: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2
Register Date: 2018-11-12
種類名稱: 古蹟
主類別: 文化資產
縣市: 臺北市
群組類別: 文化資產
主分類PK: 20181206000002
版本: 1.0
點閱數: 2038
[ 搜尋所有 20181206000002 ... ]

根據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大龍峒保安宮 ...)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1

識別碼C1_379000000A_000061
名稱大龍峒保安宮
區域(空)
簡述大龍峒保安宮,肇建於1742年,1805年重建,主祀保生大帝,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為國定古蹟。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特別舉辦為期2個月,結合宗教祭祀、民俗技藝、古蹟導覽、藝文研習、美學競賽、家姓戲、遶境踩街、過火、健康關懷與學術研討會的「保生文化祭」活動;是北臺灣最盛大、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廟會活動,也使大龍峒成為北臺灣重要的文化重鎮。大龍峒保安宮廟宇的裝飾藝術,如石獅、龍柱、花鳥、剪黏、泥塑、交趾陶、木雕、彩繪壁畫等,這些遠近馳名的藝術瑰寶,每一件都具有歷史及藝術的價值。保安宮在興建時,就聘請郭塔及陳應彬兩位匠師,各自創作木雕,這種良性競爭就是當時流行的對場作。因此欣賞保安宮的裝飾藝術時,可同時欣賞左右兩邊,不同匠師的作品。正殿迴廊的7幅壁畫,是國寶級彩繪大師潘麗水的作品,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流連忘返,讚嘆不已。大龍峒保安宮已從地方宮廟,轉型為集宗教、文化、教育、藝術於一身的廟宇,對於臺北市大同區地方文化的活化,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古蹟建築與修復更是深受國內外矚目。保安宮重建以來雖經過多次整修增建,但由於建造年代已久,更遭風吹、日曬、蟲噬,嚴重影響建築本體,不復昔日丰采,更有安全之虞。為了維護文化資產,1995年,保安宮進行重建以來規模最大的修復工程,保安宮自力籌措全部經費,並自行統籌、監造,成為全國首宗民間籌資主導古蹟修復的案例;修復工程更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並於民國108指定為國定古蹟。
描述(空)
電話886-2-25951676
地址(空)
郵政區碼(Zipcode)103
Region臺北市
Town大同區
旅遊資訊(空)
開放時間每日06:00~22:00
圖一https://www.travel.taipei/image/208665
圖一描述大龍峒保安宮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79000000A
經度座標121.51554
緯度座標25.07321
原分類(空)
分類14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9
網站http://www.baoan.org.tw/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4-03-20T16:21:53+08:00
識別碼: C1_379000000A_000061
名稱: 大龍峒保安宮
區域: (空)
簡述: 大龍峒保安宮,肇建於1742年,1805年重建,主祀保生大帝,俗稱「大浪泵宮」或「大道公廟」,為國定古蹟。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慶祝保生大帝聖誕,特別舉辦為期2個月,結合宗教祭祀、民俗技藝、古蹟導覽、藝文研習、美學競賽、家姓戲、遶境踩街、過火、健康關懷與學術研討會的「保生文化祭」活動;是北臺灣最盛大、最熱鬧,人氣最旺的廟會活動,也使大龍峒成為北臺灣重要的文化重鎮。大龍峒保安宮廟宇的裝飾藝術,如石獅、龍柱、花鳥、剪黏、泥塑、交趾陶、木雕、彩繪壁畫等,這些遠近馳名的藝術瑰寶,每一件都具有歷史及藝術的價值。保安宮在興建時,就聘請郭塔及陳應彬兩位匠師,各自創作木雕,這種良性競爭就是當時流行的對場作。因此欣賞保安宮的裝飾藝術時,可同時欣賞左右兩邊,不同匠師的作品。正殿迴廊的7幅壁畫,是國寶級彩繪大師潘麗水的作品,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流連忘返,讚嘆不已。大龍峒保安宮已從地方宮廟,轉型為集宗教、文化、教育、藝術於一身的廟宇,對於臺北市大同區地方文化的活化,產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古蹟建築與修復更是深受國內外矚目。保安宮重建以來雖經過多次整修增建,但由於建造年代已久,更遭風吹、日曬、蟲噬,嚴重影響建築本體,不復昔日丰采,更有安全之虞。為了維護文化資產,1995年,保安宮進行重建以來規模最大的修復工程,保安宮自力籌措全部經費,並自行統籌、監造,成為全國首宗民間籌資主導古蹟修復的案例;修復工程更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並於民國108指定為國定古蹟。
描述: (空)
電話: 886-2-25951676
地址: (空)
郵政區碼(Zipcode): 103
Region: 臺北市
Town: 大同區
旅遊資訊: (空)
開放時間: 每日06:00~22:00
圖一: https://www.travel.taipei/image/208665
圖一描述: 大龍峒保安宮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79000000A
經度座標: 121.51554
緯度座標: 25.07321
原分類: (空)
分類1: 4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9
網站: http://www.baoan.org.tw/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4-03-20T16:21:53+08:00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歷史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2

活動識別碼C2_315080000H_045192
活動名稱2018保生文化祭
描述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5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空)
地點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哈密街61號
電話(空)
單位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開始時間2018/4/20
結束時間2018/6/30
Cycle(空)
Noncycle(空)
網站http://www.baoan.org.tw/html/brief/brief.a
圖1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0/D0/E6/F988/2ec33780-6896-48a6-940c-da8fddc66ef7.jpg
圖1描述保生文化祭03
圖2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2/D-52/E-359/F-36/4b41b183-7246-4f18-ab37-4a42decb4553.jpg
圖2描述5銅牌-恭迎聖駕-裴啟瑜
圖3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1/D-760/E-244/F-810/9a5ff319-22f0-447d-ac47-87224e02e0ea.jpg
圖3描述2008-紀錄-利勝章-繞境表演2
經度座標121.515499
緯度座標25.0731
類別11
類別23
活動分類0
地圖(空)
旅遊資訊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往庫倫街直走右轉大龍街,步行約15分鐘近孔廟旁 公車:重慶北路酒泉街口站:2、9、21、223、246、250、255、302、304副線、601、669、紅33 大龍峒保安宮站:41、288
停車資訊(空)
收費(空)
備註(空)
組織名稱315080000H
更新時間2018/12/28
改變時間2018/7/23
縣市臺北市
縣市碼A
鄉鎮市區大同區
活動識別碼: C2_315080000H_045192
活動名稱: 2018保生文化祭
描述: 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5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 (空)
地點: 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 哈密街61號
電話: (空)
單位: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開始時間: 2018/4/20
結束時間: 2018/6/30
Cycle: (空)
Noncycle: (空)
網站: http://www.baoan.org.tw/html/brief/brief.a
圖1: 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0/D0/E6/F988/2ec33780-6896-48a6-940c-da8fddc66ef7.jpg
圖1描述: 保生文化祭03
圖2: 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2/D-52/E-359/F-36/4b41b183-7246-4f18-ab37-4a42decb4553.jpg
圖2描述: 5銅牌-恭迎聖駕-裴啟瑜
圖3: http://www.eventaiwan.tw/d_upload_tour100/activity/image/A0/B0/C-1/D-760/E-244/F-810/9a5ff319-22f0-447d-ac47-87224e02e0ea.jpg
圖3描述: 2008-紀錄-利勝章-繞境表演2
經度座標: 121.515499
緯度座標: 25.0731
類別1: 1
類別2: 3
活動分類: 0
地圖: (空)
旅遊資訊: 捷運:圓山站2號出口,往庫倫街直走右轉大龍街,步行約15分鐘近孔廟旁 公車:重慶北路酒泉街口站:2、9、21、223、246、250、255、302、304副線、601、669、紅33 大龍峒保安宮站:41、288
停車資訊: (空)
收費: (空)
備註: (空)
組織名稱: 315080000H
更新時間: 2018/12/28
改變時間: 2018/7/23
縣市: 臺北市
縣市碼: A
鄉鎮市區: 大同區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3

識別碼C1_382000000A_110192
名稱保福宮
區域(空)
簡述永和保福宮主要奉祀為保生大帝,由大龍峒保安宮分靈已有二百年歷史,香火鼎盛,是雙和地區信眾祈安納福、寧靜心靈的神聖寶地。於民國100年時重建,建築以重簷歇山式廟構,宮頂的剪花藝術、廟內的藻井木雕藝術、龍柱的石雕、殿內牆上的繪畫,皆栩栩如生、作功精細。展現濃厚之文化藝術價值。永和區的早期移民多為泉州人,因此篤信保生大帝,當時永和居民要祭拜保生大帝都要步行至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不僅路途遙遠,且當時尚未建橋,居民還需涉水而過。因此永和居民東籌西籌終於籌到建廟基金,遂將保安宮的保生大帝分靈至永和保福宮。
描述自大龍峒分靈至此,永和泉州移民的信仰中心
電話886-2-29227524
地址新北市234永和區仁愛路202巷11號
郵政區碼(Zipcode)234
Region新北市
Town永和區
旅遊資訊【大眾運輸】1.搭乘捷運蘆洲線於頂溪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或搭乘橘3於中溪里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2.捷運中和線於「頂溪站」下,轉乘F521,於「仁愛路口」站下車步行即到。【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於中和交流道出口下,續走中正路至106縣道,於橋和路左轉至環河西路二段,後接保安路至仁愛路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05:00–21:00
圖一https://newtaipei.travel/content/images/attractions/39451/640x480_attractions-image-jyj3hbodc0ixjic9l97-eq.jpg
圖一描述保福宮
圖二(空)
圖二描述(空)
圖三(空)
圖三描述(空)
地圖(空)
Gov382000000A
經度座標121.5087
緯度座標25.01312
原分類(空)
分類118
分類2(空)
分類3(空)
Level(空)
網站(空)
停車資訊(空)
停車經度座標(空)
停車緯度座標(空)
售票資訊(空)
備註(空)
關鍵字(空)
更改時間2022-12-05T16:12:27+08:00
識別碼: C1_382000000A_110192
名稱: 保福宮
區域: (空)
簡述: 永和保福宮主要奉祀為保生大帝,由大龍峒保安宮分靈已有二百年歷史,香火鼎盛,是雙和地區信眾祈安納福、寧靜心靈的神聖寶地。於民國100年時重建,建築以重簷歇山式廟構,宮頂的剪花藝術、廟內的藻井木雕藝術、龍柱的石雕、殿內牆上的繪畫,皆栩栩如生、作功精細。展現濃厚之文化藝術價值。永和區的早期移民多為泉州人,因此篤信保生大帝,當時永和居民要祭拜保生大帝都要步行至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不僅路途遙遠,且當時尚未建橋,居民還需涉水而過。因此永和居民東籌西籌終於籌到建廟基金,遂將保安宮的保生大帝分靈至永和保福宮。
描述: 自大龍峒分靈至此,永和泉州移民的信仰中心
電話: 886-2-29227524
地址: 新北市234永和區仁愛路202巷11號
郵政區碼(Zipcode): 234
Region: 新北市
Town: 永和區
旅遊資訊: 【大眾運輸】1.搭乘捷運蘆洲線於頂溪站下車,步行約10分鐘或搭乘橘3於中溪里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2.捷運中和線於「頂溪站」下,轉乘F521,於「仁愛路口」站下車步行即到。【自行開車】1.國道三號於中和交流道出口下,續走中正路至106縣道,於橋和路左轉至環河西路二段,後接保安路至仁愛路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 05:00–21:00
圖一: https://newtaipei.travel/content/images/attractions/39451/640x480_attractions-image-jyj3hbodc0ixjic9l97-eq.jpg
圖一描述: 保福宮
圖二: (空)
圖二描述: (空)
圖三: (空)
圖三描述: (空)
地圖: (空)
Gov: 382000000A
經度座標: 121.5087
緯度座標: 25.01312
原分類: (空)
分類1: 18
分類2: (空)
分類3: (空)
Level: (空)
網站: (空)
停車資訊: (空)
停車經度座標: (空)
停車緯度座標: (空)
售票資訊: (空)
備註: (空)
關鍵字: (空)
更改時間: 2022-12-05T16:12:27+08:00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講座資訊 - 4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7224cf73f77c8e1cc86f32
活動名稱【劇場Art 報馬仔系列講座】傳統在當代: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9 14:30:00
地址: :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場地名稱: : 臺南文化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09 16: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張啟豐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相傳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臺灣民間保存字姓戲傳統最具代表性的宮廟之一。透過對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字姓戲」此一具宗教性質的戲劇活動發展特色,以及保安宮字姓戲的形式與性質的遞嬗,亦可藉此探明保安宮字姓戲在當代社會的「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動中,所具有的文化特質。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1:: : (策劃)那個劇團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空)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09
點閱數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7224cf73f77c8e1cc86f32
活動名稱: 【劇場Art 報馬仔系列講座】傳統在當代: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9 14:30:00
地址: :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場地名稱: : 臺南文化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09 16: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啟豐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相傳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臺灣民間保存字姓戲傳統最具代表性的宮廟之一。透過對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字姓戲」此一具宗教性質的戲劇活動發展特色,以及保安宮字姓戲的形式與性質的遞嬗,亦可藉此探明保安宮字姓戲在當代社會的「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動中,所具有的文化特質。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1:: : (策劃)那個劇團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空)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09
點閱數: 1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7224cf73f77c8e1cc86f32
活動名稱【劇場Art 報馬仔系列講座】傳統在當代: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
活動類別7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9 14:30:00
地址: :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場地名稱: : 臺南文化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09 16:30:00
演出單位(中華民國)張啟豐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相傳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臺灣民間保存字姓戲傳統最具代表性的宮廟之一。透過對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字姓戲」此一具宗教性質的戲劇活動發展特色,以及保安宮字姓戲的形式與性質的遞嬗,亦可藉此探明保安宮字姓戲在當代社會的「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動中,所具有的文化特質。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1:: : (策劃)那個劇團
售票網址(空)
推廣網址(空)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9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09
點閱數1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7224cf73f77c8e1cc86f32
活動名稱: 【劇場Art 報馬仔系列講座】傳統在當代: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
活動類別: 7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9 14:30:00
地址: : 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
場地名稱: : 臺南文化中心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2/09 16:30:00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啟豐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臺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相傳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臺灣民間保存字姓戲傳統最具代表性的宮廟之一。透過對大龍峒保安宮字姓戲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字姓戲」此一具宗教性質的戲劇活動發展特色,以及保安宮字姓戲的形式與性質的遞嬗,亦可藉此探明保安宮字姓戲在當代社會的「保生文化祭」系列活動中,所具有的文化特質。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1:: : (策劃)那個劇團
售票網址: (空)
推廣網址: (空)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全國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9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09
點閱數: 1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6

活動識別碼C2_315080000H_080030
活動名稱2019保生文化祭
描述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6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空)
地點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哈密街61號
Region臺北市
Town大同區
電話(空)
單位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開始時間2019-04-09T00:00:00+08:00
結束時間2019-06-30T00:00:00+08:00
Cycle(空)
Noncycle(空)
網站(空)
圖1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dea451aa-4a9a-48f4-b8b4-5ec8a9ddae80.jpg
圖1描述銅牌-四脩舞表演
圖2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2e06508b-d3a2-434d-83a6-6be5710c871d.jpg
圖2描述紀錄-保生大帝聖誕祭典
圖3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b68fc2e7-5819-4114-803e-84814d2c6ee9.jpg
圖3描述佳作-舞之禮讚
經度座標121.515539
緯度座標25.073206
類別101
類別202
地圖(空)
旅遊資訊(空)
停車資訊(空)
收費(空)
備註(空)
活動識別碼: C2_315080000H_080030
活動名稱: 2019保生文化祭
描述: 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6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 (空)
地點: 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 哈密街61號
Region: 臺北市
Town: 大同區
電話: (空)
單位: 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開始時間: 2019-04-09T00:00:00+08:00
結束時間: 2019-06-30T00:00:00+08:00
Cycle: (空)
Noncycle: (空)
網站: (空)
圖1: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dea451aa-4a9a-48f4-b8b4-5ec8a9ddae80.jpg
圖1描述: 銅牌-四脩舞表演
圖2: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2e06508b-d3a2-434d-83a6-6be5710c871d.jpg
圖2描述: 紀錄-保生大帝聖誕祭典
圖3: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b68fc2e7-5819-4114-803e-84814d2c6ee9.jpg
圖3描述: 佳作-舞之禮讚
經度座標: 121.515539
緯度座標: 25.073206
類別1: 01
類別2: 02
地圖: (空)
旅遊資訊: (空)
停車資訊: (空)
收費: (空)
備註: (空)

# 大龍峒保安宮 於 歷史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7

活動識別碼C2_315080000H_080030
活動名稱2019保生文化祭
描述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6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空)
地點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哈密街61號
電話(空)
單位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開始時間2019/04/09
結束時間2019/06/30
Cycle(空)
Noncycle(空)
網站(空)
圖1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dea451aa-4a9a-48f4-b8b4-5ec8a9ddae80.jpg
圖1描述銅牌-四脩舞表演
圖2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2e06508b-d3a2-434d-83a6-6be5710c871d.jpg
圖2描述紀錄-保生大帝聖誕祭典
圖3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b68fc2e7-5819-4114-803e-84814d2c6ee9.jpg
圖3描述佳作-舞之禮讚
經度座標121.515539
緯度座標25.073206
類別11
類別22
活動分類0
地圖(空)
旅遊資訊(空)
停車資訊(空)
收費(空)
備註(空)
組織名稱315080000H
更新時間2020/01/01
改變時間2019/12/13
縣市臺北市
縣市碼A
鄉鎮市區大同區
活動識別碼: C2_315080000H_080030
活動名稱: 2019保生文化祭
描述: 走過2百多年歷史的大龍峒,以保安宮為中心,周邊老宅、古廟林立,是臺北市少數文化保存完整的傳統街區,據民俗學家林衡道調查,全臺供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300多座,大龍峒保安宮是其中最壯盛、香火最興旺的廟宇。保安宮以發揚「傳統」宗教民俗、建立開故顯新的「願景」及發展融合「新文化」循環,不斷在傳統的架構下創新是保安宮的目標,保安宮的廟宇建築、裝飾藝術與空間,用藝術的思維與方法,已創造了另一面向的生活美學空間;而保安宮的古蹟修復更獲200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資產保存獎,獲得國際上的肯定。保安宮每年舉辦的「保生文化祭」民俗節慶活動,不但是臺灣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的代表,並將臺灣的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舉辦近廿年來,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參與,活動時間更從4月延長到6月底,讓更多民眾認識宗教生活美學的多樣層面,也改變了臺灣廟會文化,此外亦帶動中國大陸、新加坡宮廟跟隨舉行保生文化祭,發揮臺灣正信宗教的文化感染力,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特色活動。
參與者: (空)
地點: 臺北市 大同區
地址: 哈密街61號
電話: (空)
單位: 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
開始時間: 2019/04/09
結束時間: 2019/06/30
Cycle: (空)
Noncycle: (空)
網站: (空)
圖1: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dea451aa-4a9a-48f4-b8b4-5ec8a9ddae80.jpg
圖1描述: 銅牌-四脩舞表演
圖2: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2e06508b-d3a2-434d-83a6-6be5710c871d.jpg
圖2描述: 紀錄-保生大帝聖誕祭典
圖3: https://www.taiwan.net.tw/att/event/b68fc2e7-5819-4114-803e-84814d2c6ee9.jpg
圖3描述: 佳作-舞之禮讚
經度座標: 121.515539
緯度座標: 25.073206
類別1: 1
類別2: 2
活動分類: 0
地圖: (空)
旅遊資訊: (空)
停車資訊: (空)
收費: (空)
備註: (空)
組織名稱: 315080000H
更新時間: 2020/01/01
改變時間: 2019/12/13
縣市: 臺北市
縣市碼: A
鄉鎮市區: 大同區
[ 搜尋所有 大龍峒保安宮 ... ]

根據電話 0422177661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0422177661 ...)

# 0422177661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20180909000001
個案名稱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所在之大龍峒,早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其中一支的聚落,其社名在荷蘭時代以Pourompon 表記,至清領初期則用漢字寫做巴琅泵或大浪泵。隨著18世紀初漢人開始大規模墾拓臺北盆地,大浪泵逐漸有漢人落腳定居,1742(乾隆7)年由同安籍的居民返為故里,迎回白礁鄉慈濟宮的分靈,確立當地漢人的信仰中心保安宮。1803(嘉慶8)年,由同安人合資的「金同成」公號於保安宮邊興建了南北各22間的店舖,形成計畫性的市街「四十四坎」,即大隆同街之雛形。 1807(嘉慶12)年,與街上居民同屬同安人的陳悅記家族,興建大厝於大隆同街西邊的港仔墘。陳家科名輩出並致力於文教,造就大隆同文風鼎盛,而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之美譽。為彰顯地方之文風形象,故由聚落東側的龍峒山(今圓山)之名,衍生出大龍峒之雅稱。 根據《登瀛文瀾渡台始祖族譜》之記載,陳悅記家族的祖先在福建泉州同安登瀛的開基可追溯至宋代,1260(景定元)年正月1 日出生的陳均用為其一世祖。至清領初期,其十二世陳炳望遷居灌口,亦即族譜所記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炳望五子陳埰海(字文瀾) ,生於1745(乾隆10)年2 月4 日,1780(乾隆45)年36 歲時隻身來臺,卜居淡水行醫為生,是為渡臺始祖。其後,長子陳遜言、次子陳遜朗、三子陳遜陶也先後於1788(乾隆53)年20 歲時、1799(嘉慶4)年25 歲時、1800(嘉慶5)年20 歲時陸續來臺營生。 當時臺北的大龍峒是同安人聚居之處,長子遜言在1807(嘉慶12)年興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此即陳悅記祖宅之起源;次子遜朗在1810(嘉慶15)年興建公厝於瓦筒厝;三子遜陶原居中庄子務農,至1874(同治13)年,由其長孫陳植柳(即舉人陳樹藍)興建陳謙記公厝於現今之酒泉街。 陳遜言因善於經商而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並創設了陳悅記公號,故族人稱之為「賺錢祖」。居於港子墘的陳氏一族遂成大龍峒的豪門殷戶之一。致富後的陳遜言仍事親至孝,扶持手足,且樂善好施,熱心文教,《淡水廳志》列傳中有其行誼之介紹。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較具重要性: 陳悅記家族做為清領時期淡北重要的士紳家族,擁有廣闊的交際人脈,反映在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空間需求上,先後興建公媽廳及公館廳兩大建築組群,前者為陳家祖先祭祀的中心、後者為社交中心,組成臺灣少見雙軸線配置。陳家的崛起與發展和當時的社會脈動息息相關,對於清領時期北臺灣的歷史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陳家多人積極的致力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故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為大龍峒地區清領時期文風鼎盛的象徵。 (二)保存完整性: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在清領時期已形成公媽廳、公館廳之雙軸配置,並發展成前後各4落,帶有左、中、右3道護龍之規模,目前仍大致保留了當時的格局。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係採公媽廳、公館廳雙軸平行、對稱之配置,再由護龍組合成一體,在宅第配置上具有特殊性。在兩廳的軸線上懸掛了各類匾額,並因先後考上三位舉人而於前埕設置3對旗竿,具體呈現了獲取科舉功名、享有社會聲譽的士紳家族宅第之空間特徵。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內現存2對旗竿座,其中1對仍完整保存舊有的石旗竿,另1對僅留下夾竿石及旗竿座,第1對石旗竿可謂是認識臺灣清領時期科舉制度中旗竿形制的完整典範。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項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address: : 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經度121.511934
緯度25.075541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8-23/836973a2-35e3-4a66-b1ea-b87a7ce205e1/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8-23/836973a2-35e3-4a66-b1ea-b87a7ce205e1/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jpg
name: : 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祭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090900000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1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093661號
公告日期: : 2018-08-22 15:57:01.19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88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88-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2-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2-5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23/340028b0-0480-4112-b4b7-0ce5fb322b14/陳悅記祖宅公告用印後PDF.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9-09/53b811dc-e5c8-4065-9a32-6ef0d8e0692c/740819內政部民政司三級古蹟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9-09/65307564-3e52-4086-932a-33d20ddc03a3/保存區11筆地號.pn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9-09/1d7d8af5-ec0b-45fa-96cc-dc0c546040d3/陳悅記11筆地籍資料.pdf
repImgId49692
案件編號: 20180909000001
個案名稱: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3
name: : 宅第
歷史沿革: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所在之大龍峒,早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其中一支的聚落,其社名在荷蘭時代以Pourompon 表記,至清領初期則用漢字寫做巴琅泵或大浪泵。隨著18世紀初漢人開始大規模墾拓臺北盆地,大浪泵逐漸有漢人落腳定居,1742(乾隆7)年由同安籍的居民返為故里,迎回白礁鄉慈濟宮的分靈,確立當地漢人的信仰中心保安宮。1803(嘉慶8)年,由同安人合資的「金同成」公號於保安宮邊興建了南北各22間的店舖,形成計畫性的市街「四十四坎」,即大隆同街之雛形。 1807(嘉慶12)年,與街上居民同屬同安人的陳悅記家族,興建大厝於大隆同街西邊的港仔墘。陳家科名輩出並致力於文教,造就大隆同文風鼎盛,而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之美譽。為彰顯地方之文風形象,故由聚落東側的龍峒山(今圓山)之名,衍生出大龍峒之雅稱。 根據《登瀛文瀾渡台始祖族譜》之記載,陳悅記家族的祖先在福建泉州同安登瀛的開基可追溯至宋代,1260(景定元)年正月1 日出生的陳均用為其一世祖。至清領初期,其十二世陳炳望遷居灌口,亦即族譜所記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炳望五子陳埰海(字文瀾) ,生於1745(乾隆10)年2 月4 日,1780(乾隆45)年36 歲時隻身來臺,卜居淡水行醫為生,是為渡臺始祖。其後,長子陳遜言、次子陳遜朗、三子陳遜陶也先後於1788(乾隆53)年20 歲時、1799(嘉慶4)年25 歲時、1800(嘉慶5)年20 歲時陸續來臺營生。 當時臺北的大龍峒是同安人聚居之處,長子遜言在1807(嘉慶12)年興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此即陳悅記祖宅之起源;次子遜朗在1810(嘉慶15)年興建公厝於瓦筒厝;三子遜陶原居中庄子務農,至1874(同治13)年,由其長孫陳植柳(即舉人陳樹藍)興建陳謙記公厝於現今之酒泉街。 陳遜言因善於經商而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並創設了陳悅記公號,故族人稱之為「賺錢祖」。居於港子墘的陳氏一族遂成大龍峒的豪門殷戶之一。致富後的陳遜言仍事親至孝,扶持手足,且樂善好施,熱心文教,《淡水廳志》列傳中有其行誼之介紹。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較具重要性: 陳悅記家族做為清領時期淡北重要的士紳家族,擁有廣闊的交際人脈,反映在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空間需求上,先後興建公媽廳及公館廳兩大建築組群,前者為陳家祖先祭祀的中心、後者為社交中心,組成臺灣少見雙軸線配置。陳家的崛起與發展和當時的社會脈動息息相關,對於清領時期北臺灣的歷史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陳家多人積極的致力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故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為大龍峒地區清領時期文風鼎盛的象徵。 (二)保存完整性: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在清領時期已形成公媽廳、公館廳之雙軸配置,並發展成前後各4落,帶有左、中、右3道護龍之規模,目前仍大致保留了當時的格局。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係採公媽廳、公館廳雙軸平行、對稱之配置,再由護龍組合成一體,在宅第配置上具有特殊性。在兩廳的軸線上懸掛了各類匾額,並因先後考上三位舉人而於前埕設置3對旗竿,具體呈現了獲取科舉功名、享有社會聲譽的士紳家族宅第之空間特徵。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內現存2對旗竿座,其中1對仍完整保存舊有的石旗竿,另1對僅留下夾竿石及旗竿座,第1對石旗竿可謂是認識臺灣清領時期科舉制度中旗竿形制的完整典範。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項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address: : 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經度: 121.511934
緯度: 25.075541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8-23/836973a2-35e3-4a66-b1ea-b87a7ce205e1/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8-23/836973a2-35e3-4a66-b1ea-b87a7ce205e1/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jpg
name: : 陳悅記祖宅-公媽廳第一進前廳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祭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090900000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093661號
公告日期: : 2018-08-22 15:57:01.19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88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88-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2-2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2-5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6::
itemNo: : 6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7::
itemNo: : 7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大同區
landNo: : 文昌段一小段
landSerialNo: : 93-1
landownership: : 私有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8-23/340028b0-0480-4112-b4b7-0ce5fb322b14/陳悅記祖宅公告用印後PDF.pdf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09-09/53b811dc-e5c8-4065-9a32-6ef0d8e0692c/740819內政部民政司三級古蹟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9-09/65307564-3e52-4086-932a-33d20ddc03a3/保存區11筆地號.png
2::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09-09/1d7d8af5-ec0b-45fa-96cc-dc0c546040d3/陳悅記11筆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49692

# 0422177661 於 文資局古蹟 - 2

案件編號20181206000001
個案名稱艋舺龍山寺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一、 艋舺龍山寺與萬華的開發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與同安移民所組成的聚落。其開發之始為清康熙48 年(1709)陳賴章墾照招募漳泉移民開墾臺北盆地時,艋舺作為臺北盆地重要的河港,平埔族人以蕃薯和漢人移民交易形成的蕃薯市街,為艋舺市區的發端。 自清乾隆到嘉慶年間,艋舺逐漸取代竹塹、新莊,發展成臺灣北部經濟中心,擁有規模最大的市街。同時期臺北地區的聚落,大多以一至兩條市街為商業主軸,成帶狀發展,如八芝蘭、大龍峒。艋舺卻發展出六條商業主軸,街市縱橫交錯,形成面狀的核心區域。 艋舺舊市街的發展與寺廟的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雖兩者發展不見得一致,但大體上依照舊街名的先後順序,也能跟周遭廟宇形成連結。 因寺廟與郊行及地方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在爆發重大事件時,廟宇也成為主要舞台。清代的臺灣移民間,常因劃分勢力範圍而陷入緊張關係,閩客之爭、漳泉之爭乃至異姓之間,常常有所衝突,甚至演變成械鬥事件。清咸豐3 年(1853),艋舺爆發「頂下郊拼」。以林佑藻為首的同安人,對於黃龍安領軍的三邑人長期佔據艋舺碼頭經營權,並抽取價稅不滿,為了爭奪商業利益械鬥,最終三邑人攻入同安人的據點,使其敗走大稻埕,影響了清代臺北的聚落格局。 二、 龍山寺與臺灣的觀音信仰 艋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雖發源自佛教神祇,在臺灣民間信仰中頗為盛行。臺灣不但主祀觀音的廟宇眾多,在家供奉者也相當普遍。臺灣各地在清代興建完成的龍山寺,是由泉州安海龍山寺直接分靈到臺灣的,除了艋舺龍山寺外,還有臺南龍山寺(清康熙54 年,1715 年)、鳳山龍山寺(清乾隆25 年,1760 年)、鹿港龍山寺(清乾隆50 年,1786 年)等。 艋舺龍山寺在創寺之初,由艋舺三邑移民共同建廟經營,主事者多為當地商界聞人,因此具有濃厚地方宮廟色彩。龍山寺內除了供奉佛教的觀音,也奉祀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月老等神明,因此與正統佛教不甚相同。雖然如此,艋舺龍山寺的董事會仍聘請僧侶到廟中主持,維持龍山寺的運作。這在臺灣成為普遍而有特色的宗教信仰形式,也稱之為「民間佛教」,龍山寺可說是這種寺院的代表。 龍山寺在重建落成安座時,特聘中國高僧圓瑛到寺內講學。之後更發行《臺灣佛教新報》、《亞光新報》等。此外「臺灣佛教會」、「臺灣阿彌陀佛會」、「觀音會」等佛教組織也在艋舺龍山寺陸續成立。 二戰後國民政府主政臺灣,許多政治、社會改造運動的推行必須借用公共場所、寺廟等地,龍山寺以其廣大的廟地,再度扮演了這種公共角色。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從大陸來了大批國軍士兵、百姓,龍山寺的東西廊房室被國軍借用為宿舍,並提供「全民友愛互助會」作診療所之用,其宗教活動也因此大受影響。 民國52 年(1963)龍山寺成立財團法人,以善盡弘揚佛法、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為宗旨,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具體宣揚傳統民俗文化。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泉州三邑移民的拓墾與信仰遷移的過程:隨著清代臺北盆地的開發,艋舺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各行業並組成不同的同業公會「行郊」,以發揮彼此合作,維護地方秩序、建設、教育等功能,在地方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價值。創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艋舺龍山寺,除了是臺北地區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外,也見證了艋舺行郊的發展過程。作為艋舺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的祭祀儀典與組織及影響範圍,不僅在萬華地區的祭祀圈而已,更推展到北臺灣其他地區的泉州三邑移民,具有跨區域的信仰特質。 (2)見證頂下郊拚與移民遷徙,並在各個時代皆是影響臺灣至關重要的歷史事件場所:艋舺龍山寺扮演泉州三邑移民議事核心場所,也是清代北臺灣頂下郊拚(1853)械鬥事件見證;在創建至今的不同時代裡,都在歷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包含了移民拓墾、中法戰爭、日人治臺時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臺灣移民開發史與近現代過程的最佳見證。 2.藝術價值:艋舺龍山寺歷經不同時期的創建與修建,跨時代的發展在不同匠師主持下,不同的工種完美地被整合於一座廟宇殿堂,展現高度的傳統建築藝術成就。 3.科學價值: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源自於早期移民原鄉的安海龍山寺,透過分靈原鄉神祇來安定移民拓墾,具有社會科學上的意義。而觀音信仰作為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佛教,也使艋舺龍山寺具有特別的宗教科學價值。 (二)表現該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艋舺龍山寺從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和歷次修建,現存形貌大部分是日大正9年(1920)修建成果,主要由泉州惠安溪底匠派主持,見證該匠派營建體系在臺灣建築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影響力。艋舺龍山寺現況集結了臺灣傳統建築藝術的精華,反映了不同時代臺灣傳統建築中,結合木、磚、石等多元營建技術之特色,在臺灣傳統建築史上有極高的代表性與藝術價值。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艋舺龍山寺保存部分源自清朝的傳統建築工藝,以及日治時期修建的銅鑄龍柱、西洋古典式樣的柱頭,可以說是臺灣寺廟建築中,充分反映與時俱進的營建技術、流行紋樣與傳統體系融合的代表作品,也是傳統匠師面臨新材料、新語彙嘗試的一個重要例證,此種兼容傳統與創新思維之作,在臺灣並不多見。 (四)具重要性:艋舺龍山寺之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相較於同類型臺灣其他的龍山寺或民間佛教寺廟,在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拓墾過程與信仰中心連結、不同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重要場所,及作為泉州惠安溪底匠派在台灣的代表作品,甚至是各工項的主持營建匠師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意義,都有極高的重要性。 (五)保存完整:艋舺龍山寺完整的保存了從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以來至今,具有高度價值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包括空間規制、歷代修復下的建築藝術精華、歷代宗教文物、傳統信仰習俗與相關祭祀儀典,是臺灣「民間佛教」寺廟保存最完整者代表之一。 (六)類型之典範:艋舺龍山寺在作為移民信仰中心、與地方及社會政經中心,以及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表現上,都是臺灣寺廟文化遺產的典範。 (七)艋舺龍山寺的管理組織以在家人為主體,與地方族群關係密切、宗教活動多為民間信仰的特質,包含了相關神明會、各項祭祀活動與文物,係清代臺灣的「民間佛教」寺廟的重要例證;艋舺龍山寺管理單位對信仰的發揚、社會公益的投入、教育文化的推廣及國際觀光的交流,是古蹟保存的維護的支柱,也是確保艋舺龍山寺文化資產價值永續的重要力量,為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典範。
法令依據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萬華區
address: : 廣州街211號
經度121.499934
緯度25.036778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946cf57e-21bf-420d-a20c-b4ac17f44a45/DSC_8430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946cf57e-21bf-420d-a20c-b4ac17f44a45/DSC_8430.jpg
name: : DSC_8430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1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122031號
公告日期: : 2018-11-12 09:34:01.314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12-06/481e6223-ac04-4ff6-b7e3-a2e0c1233e31/艋舺公告用印後PDF.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12-06/a9a15e99-5335-43da-91b8-f7a4096921ec/地籍資料.pdf
repImgId52051
案件編號: 20181206000001
個案名稱: 艋舺龍山寺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一、 艋舺龍山寺與萬華的開發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與同安移民所組成的聚落。其開發之始為清康熙48 年(1709)陳賴章墾照招募漳泉移民開墾臺北盆地時,艋舺作為臺北盆地重要的河港,平埔族人以蕃薯和漢人移民交易形成的蕃薯市街,為艋舺市區的發端。 自清乾隆到嘉慶年間,艋舺逐漸取代竹塹、新莊,發展成臺灣北部經濟中心,擁有規模最大的市街。同時期臺北地區的聚落,大多以一至兩條市街為商業主軸,成帶狀發展,如八芝蘭、大龍峒。艋舺卻發展出六條商業主軸,街市縱橫交錯,形成面狀的核心區域。 艋舺舊市街的發展與寺廟的發展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雖兩者發展不見得一致,但大體上依照舊街名的先後順序,也能跟周遭廟宇形成連結。 因寺廟與郊行及地方發展密不可分,因此在爆發重大事件時,廟宇也成為主要舞台。清代的臺灣移民間,常因劃分勢力範圍而陷入緊張關係,閩客之爭、漳泉之爭乃至異姓之間,常常有所衝突,甚至演變成械鬥事件。清咸豐3 年(1853),艋舺爆發「頂下郊拼」。以林佑藻為首的同安人,對於黃龍安領軍的三邑人長期佔據艋舺碼頭經營權,並抽取價稅不滿,為了爭奪商業利益械鬥,最終三邑人攻入同安人的據點,使其敗走大稻埕,影響了清代臺北的聚落格局。 二、 龍山寺與臺灣的觀音信仰 艋舺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雖發源自佛教神祇,在臺灣民間信仰中頗為盛行。臺灣不但主祀觀音的廟宇眾多,在家供奉者也相當普遍。臺灣各地在清代興建完成的龍山寺,是由泉州安海龍山寺直接分靈到臺灣的,除了艋舺龍山寺外,還有臺南龍山寺(清康熙54 年,1715 年)、鳳山龍山寺(清乾隆25 年,1760 年)、鹿港龍山寺(清乾隆50 年,1786 年)等。 艋舺龍山寺在創寺之初,由艋舺三邑移民共同建廟經營,主事者多為當地商界聞人,因此具有濃厚地方宮廟色彩。龍山寺內除了供奉佛教的觀音,也奉祀民間信仰的媽祖、關聖帝君、文昌帝君、月老等神明,因此與正統佛教不甚相同。雖然如此,艋舺龍山寺的董事會仍聘請僧侶到廟中主持,維持龍山寺的運作。這在臺灣成為普遍而有特色的宗教信仰形式,也稱之為「民間佛教」,龍山寺可說是這種寺院的代表。 龍山寺在重建落成安座時,特聘中國高僧圓瑛到寺內講學。之後更發行《臺灣佛教新報》、《亞光新報》等。此外「臺灣佛教會」、「臺灣阿彌陀佛會」、「觀音會」等佛教組織也在艋舺龍山寺陸續成立。 二戰後國民政府主政臺灣,許多政治、社會改造運動的推行必須借用公共場所、寺廟等地,龍山寺以其廣大的廟地,再度扮演了這種公共角色。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從大陸來了大批國軍士兵、百姓,龍山寺的東西廊房室被國軍借用為宿舍,並提供「全民友愛互助會」作診療所之用,其宗教活動也因此大受影響。 民國52 年(1963)龍山寺成立財團法人,以善盡弘揚佛法、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為宗旨,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具體宣揚傳統民俗文化。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泉州三邑移民的拓墾與信仰遷移的過程:隨著清代臺北盆地的開發,艋舺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各行業並組成不同的同業公會「行郊」,以發揮彼此合作,維護地方秩序、建設、教育等功能,在地方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價值。創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艋舺龍山寺,除了是臺北地區泉州三邑人的信仰中心外,也見證了艋舺行郊的發展過程。作為艋舺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的祭祀儀典與組織及影響範圍,不僅在萬華地區的祭祀圈而已,更推展到北臺灣其他地區的泉州三邑移民,具有跨區域的信仰特質。 (2)見證頂下郊拚與移民遷徙,並在各個時代皆是影響臺灣至關重要的歷史事件場所:艋舺龍山寺扮演泉州三邑移民議事核心場所,也是清代北臺灣頂下郊拚(1853)械鬥事件見證;在創建至今的不同時代裡,都在歷史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包含了移民拓墾、中法戰爭、日人治臺時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臺灣移民開發史與近現代過程的最佳見證。 2.藝術價值:艋舺龍山寺歷經不同時期的創建與修建,跨時代的發展在不同匠師主持下,不同的工種完美地被整合於一座廟宇殿堂,展現高度的傳統建築藝術成就。 3.科學價值:艋舺龍山寺的觀音信仰,源自於早期移民原鄉的安海龍山寺,透過分靈原鄉神祇來安定移民拓墾,具有社會科學上的意義。而觀音信仰作為臺灣最普遍的民間佛教,也使艋舺龍山寺具有特別的宗教科學價值。 (二)表現該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艋舺龍山寺從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和歷次修建,現存形貌大部分是日大正9年(1920)修建成果,主要由泉州惠安溪底匠派主持,見證該匠派營建體系在臺灣建築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影響力。艋舺龍山寺現況集結了臺灣傳統建築藝術的精華,反映了不同時代臺灣傳統建築中,結合木、磚、石等多元營建技術之特色,在臺灣傳統建築史上有極高的代表性與藝術價值。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艋舺龍山寺保存部分源自清朝的傳統建築工藝,以及日治時期修建的銅鑄龍柱、西洋古典式樣的柱頭,可以說是臺灣寺廟建築中,充分反映與時俱進的營建技術、流行紋樣與傳統體系融合的代表作品,也是傳統匠師面臨新材料、新語彙嘗試的一個重要例證,此種兼容傳統與創新思維之作,在臺灣並不多見。 (四)具重要性:艋舺龍山寺之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相較於同類型臺灣其他的龍山寺或民間佛教寺廟,在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拓墾過程與信仰中心連結、不同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重要場所,及作為泉州惠安溪底匠派在台灣的代表作品,甚至是各工項的主持營建匠師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意義,都有極高的重要性。 (五)保存完整:艋舺龍山寺完整的保存了從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以來至今,具有高度價值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包括空間規制、歷代修復下的建築藝術精華、歷代宗教文物、傳統信仰習俗與相關祭祀儀典,是臺灣「民間佛教」寺廟保存最完整者代表之一。 (六)類型之典範:艋舺龍山寺在作為移民信仰中心、與地方及社會政經中心,以及建築型制與建築藝術表現上,都是臺灣寺廟文化遺產的典範。 (七)艋舺龍山寺的管理組織以在家人為主體,與地方族群關係密切、宗教活動多為民間信仰的特質,包含了相關神明會、各項祭祀活動與文物,係清代臺灣的「民間佛教」寺廟的重要例證;艋舺龍山寺管理單位對信仰的發揚、社會公益的投入、教育文化的推廣及國際觀光的交流,是古蹟保存的維護的支柱,也是確保艋舺龍山寺文化資產價值永續的重要力量,為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民間佛教信仰的重要典範。
法令依據: 第2條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臺北市
distName: : 萬華區
address: : 廣州街211號
經度: 121.499934
緯度: 25.036778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946cf57e-21bf-420d-a20c-b4ac17f44a45/DSC_8430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12-06/946cf57e-21bf-420d-a20c-b4ac17f44a45/DSC_8430.jpg
name: : DSC_8430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8120600000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1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730122031號
公告日期: : 2018-11-12 09:34:01.314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8-12-06/481e6223-ac04-4ff6-b7e3-a2e0c1233e31/艋舺公告用印後PDF.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18-12-06/a9a15e99-5335-43da-91b8-f7a4096921ec/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52051
[ 搜尋所有 0422177661 ... ]

與大龍峒保安宮同分類的文資局古蹟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較具重要性: 大同之家創建於民國42(1953)年,由當時美援運用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先生為爭取美援而規劃,交臺灣銀行與聯勤總部外事處合建,作為接待美軍援華顧問團之用;1975年轉為嚴家淦總統接...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大安溪鐵橋位於臺鐵舊山線,興建於1903年,1908年竣工,曾是日治時期運送物產及南北間連絡的重要橋梁,見證鐵路發展史。橋梁本體為磚石混砌構造體,鋼桁架結構屬「下承式曲弦桁樑」,除具歷史文化價值外,並...

許嵩煙故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約建於1930年代,原屋主許嵩煙先生為第一屆臺南市議會議員。本建築為西洋歷史式樣街屋,其中建物女兒牆、柱頭及立面浮雕皆工藝精美且細緻,為裝飾主義中後期之風格;二樓明間為傳統穿鬪大木棟架,楹端雞舌...

溪口曾氏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曾氏先人移民臺灣,曾任官務,從清代至日治均為地方重要人士,見證地方開發之史實,具有歷史人物價值,為溪口地方史研究不可或缺;彩繪壁畫工法特殊、筆法細膩,為昭和年間作法,...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清光緒年間中舉的李氏族人所建之「旗桿厝」,為臺灣北部淡水地區少見的官紳宅第,深具歷史文化價值,見證燕樓李氏之科舉功名成就。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之指定基準。 2.建築...

后水頭黃奕本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后水頭黃奕本古厝為一落四攑頭並結合洋樓式迴向之格局,五腳基洋樓採傳統磚砌和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展現了金門在地營造技術與特色。其前迴向洋樓,為后水頭聚落唯一洋樓,可代表金門典型的地方僑匯建築發展歷程,見...

竹東甘屋渤海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約建於1916年,大木及彩繪匠師均為客家名匠,建築裝飾華麗,表現日治大正時期的營造技術。建築空間復合了漢式與日式居住文化,漢式合院建築並混合洋式建築外觀風格,堂屋為兩層樓,橫屋有西式弧形拱廊,為...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蔡氏宗族對新埔地方公共事務有重要貢獻,而蔡蔭棠為臺灣重要前輩畫家。蔡屋左橫屋雖僅餘三分之二,但其泥塑、彩繪、門窗石雕精美;和洋風建築細膩而優美,深具藝術價值。 2....

艋舺龍山寺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泉州三邑移民的拓墾與信仰遷移的過程:隨著清代臺北盆地的開發,艋舺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各行業並組成不同的同業公會「行郊」,...

大龍峒保安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領時期以來大龍峒地區泉州同安移民拓墾的發展與信仰的演變: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人之鄉土信仰,又具有醫藥神的特性,符合臺灣開發過程中移民...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本案建築見證新竹市消防系統的發展歷史,日治時期公共設施的表徵。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本案建築高塔之瞭望設施、現代設計之造型,立面貼面磚裝飾皆具日治時期之...

麻豆林家三房祖厝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麻豆林家為麻豆地區重要且具代表性之家族,家族成員在地方商業及文武功名之發展殊為可觀,祖厝見證家族在麻豆地區之經略及地方文史發展,具高度歷史價值。 (2)表現各時代...

麻豆護濟宮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護濟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作為地區信仰的中心,保存麻豆地區特有的傳統文化活動「十八媱」,其二百多年間的廟宇歷史,見證地方發展過程,具有重要文化及歷史意義。建築裝飾包...

原新營糖廠塑膠工廠辦公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民國37年(1948)啟用,曾作為塑膠工廠辦公室使用,民國90年新營糖廠蔗糖停壓以後閒置至今,為新營糖廠發展歷史進程之重要見證。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該...

大同之家(含網球場)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較具重要性: 大同之家創建於民國42(1953)年,由當時美援運用委員會主任委員嚴家淦先生為爭取美援而規劃,交臺灣銀行與聯勤總部外事處合建,作為接待美軍援華顧問團之用;1975年轉為嚴家淦總統接...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中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大安溪鐵橋位於臺鐵舊山線,興建於1903年,1908年竣工,曾是日治時期運送物產及南北間連絡的重要橋梁,見證鐵路發展史。橋梁本體為磚石混砌構造體,鋼桁架結構屬「下承式曲弦桁樑」,除具歷史文化價值外,並...

許嵩煙故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約建於1930年代,原屋主許嵩煙先生為第一屆臺南市議會議員。本建築為西洋歷史式樣街屋,其中建物女兒牆、柱頭及立面浮雕皆工藝精美且細緻,為裝飾主義中後期之風格;二樓明間為傳統穿鬪大木棟架,楹端雞舌...

溪口曾氏洋樓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嘉義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曾氏先人移民臺灣,曾任官務,從清代至日治均為地方重要人士,見證地方開發之史實,具有歷史人物價值,為溪口地方史研究不可或缺;彩繪壁畫工法特殊、筆法細膩,為昭和年間作法,...

原彰化市甲種學校職員宿舍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彰化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此建築見證日本統治時期校長及教職員之生活空間,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在空間場域當中具歷史之意義。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建築為和洋折衷式,屋架採用和...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清光緒年間中舉的李氏族人所建之「旗桿厝」,為臺灣北部淡水地區少見的官紳宅第,深具歷史文化價值,見證燕樓李氏之科舉功名成就。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之指定基準。 2.建築...

后水頭黃奕本古厝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后水頭黃奕本古厝為一落四攑頭並結合洋樓式迴向之格局,五腳基洋樓採傳統磚砌和鋼筋混凝土混合構造,展現了金門在地營造技術與特色。其前迴向洋樓,為后水頭聚落唯一洋樓,可代表金門典型的地方僑匯建築發展歷程,見...

竹東甘屋渤海堂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約建於1916年,大木及彩繪匠師均為客家名匠,建築裝飾華麗,表現日治大正時期的營造技術。建築空間復合了漢式與日式居住文化,漢式合院建築並混合洋式建築外觀風格,堂屋為兩層樓,橫屋有西式弧形拱廊,為...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蔡氏宗族對新埔地方公共事務有重要貢獻,而蔡蔭棠為臺灣重要前輩畫家。蔡屋左橫屋雖僅餘三分之二,但其泥塑、彩繪、門窗石雕精美;和洋風建築細膩而優美,深具藝術價值。 2....

艋舺龍山寺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代以來艋舺地區泉州三邑移民的拓墾與信仰遷移的過程:隨著清代臺北盆地的開發,艋舺逐漸成為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各行業並組成不同的同業公會「行郊」,...

大龍峒保安宮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反映清領時期以來大龍峒地區泉州同安移民拓墾的發展與信仰的演變: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泉州同安人之鄉土信仰,又具有醫藥神的特性,符合臺灣開發過程中移民...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本案建築見證新竹市消防系統的發展歷史,日治時期公共設施的表徵。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本案建築高塔之瞭望設施、現代設計之造型,立面貼面磚裝飾皆具日治時期之...

麻豆林家三房祖厝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麻豆林家為麻豆地區重要且具代表性之家族,家族成員在地方商業及文武功名之發展殊為可觀,祖厝見證家族在麻豆地區之經略及地方文史發展,具高度歷史價值。 (2)表現各時代...

麻豆護濟宮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護濟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作為地區信仰的中心,保存麻豆地區特有的傳統文化活動「十八媱」,其二百多年間的廟宇歷史,見證地方發展過程,具有重要文化及歷史意義。建築裝飾包...

原新營糖廠塑膠工廠辦公室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指定登錄理由: 1、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民國37年(1948)啟用,曾作為塑膠工廠辦公室使用,民國90年新營糖廠蔗糖停壓以後閒置至今,為新營糖廠發展歷史進程之重要見證。 2、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