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有限公司
- 僑外資、陸資來臺投資國內事業清冊 @ 經濟部

公司名稱觀點有限公司的統一編號是53458771, 核准日期是20111114.

統一編號53458771
公司名稱觀點有限公司
核准日期20111114
同步更新日期2024-01-05

統一編號

53458771

公司名稱

觀點有限公司

核准日期

20111114

同步更新日期

2024-01-05

根據識別碼 53458771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53458771 資料。

[ 搜尋所有 53458771 ... ]

根據名稱 觀點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觀點 ...)

# 觀點 於 其他藝文資訊 - 1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19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 「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19
點閱數: 5

# 觀點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2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15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2023/11/19
點閱數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2d925073f77c62e4370ac3
活動名稱: 「跨域.探索者!」計畫
活動類別: 15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1/18 13:00:00
地址: : (空)
場地名稱: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空)
經度: : (空)
結束時間: : 2023/11/19 09:00: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科學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 The Crossing-fields Project: Let's Be an Explorer - My Plant Observation Report 在日常中動植物充斥在我們周圍,從生產製造、水文發展、飲食文化、環境美化等,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並緊密連結,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邀請想成為生活的觀察家、跨域探索者的你/妳,一同思考我們該以怎麼樣的方式與觀點去認識與紀錄大自然,探索「植物-藝術-科學」與「你/妳」之間的關係。 🌱深藏於我們靈魂深處每個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雙重探險 我們相信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更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為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以藝術、科學的交流與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系列活動,提供民眾理性與感性的美好體驗所開發之課程。「跨域.探索者!」為整個大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以「植物觀察報告」作為本次主題,通過植物園研究人員對於野外植物的定期紀錄為活動發想,期待以植物紀錄為課程任務,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最大武器 觀察+創作技巧+科學思維=探索者 「這顆是什麼植物的果實?我該怎麼認識它?」、「我不會畫畫,那要怎用畫筆記錄植物?」、「紀錄植物、種子有哪幾種方法和方式呢?」「科學繪圖該怎麼做?」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與觀點,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後,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完整的觀察報告(作品、科學繪圖),與藝術、科學的雙重觀點!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出生日2015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2日),共30位。 活動時間: 112年11月18日(六)13:00-17:00、112年11月19日(日)9:00-12:0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2年11月18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2年11月19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2年11月18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1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12:50 13:00 報到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 13:40 單元一、 再靠近一點點 捕抓隱藏在美術館中的植物 當期展示 許璨麟、劉昕昀 13:40 14:20 單元二、 再觀察一點點 藝術測量體驗 精準記錄的秘密 多元學藝廳、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4:20 15:00 單元三、 再嘗試一點點 如果蘋果比101大? 戶外園區 許璨麟、劉昕昀 15:00 17:00 單元四、 再思考一點點 我的植物觀察報告 多元學藝廳 許璨麟 Day2,112年11月19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植物觀察報告」第2日 課程單元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 / 講師 8:50 9:00 報到 報到 科博館立體劇場前 9:00 9:50 單元五、 再深入一點點 觀察殼斗科植物的型態與特徵 植物園 黃瀚嶢、温柔茜 10:00 12:00 單元六、 再設計一點點 從記錄到創作:完成我的科學繪圖 第三科學教室 黃瀚嶢 12:00 12:30 單元七、 再好玩一點點 我的專屬植感提袋 第三科學教室 溫柔茜 講師簡介: 第1日 國美館講師 /許璨麟,畢業於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研究所創作組,現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兼任講師。擅於寫實油畫創作,並長期深耕美術教育、偏鄉教育。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長期研究規劃美感教育與兒童美術推廣活動,期待為大眾帶來全新的美術館/博物館體驗。 第2日 科博館講師 /黃瀚嶢,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森林所,現為生態插畫家與社區大學講師,著有兒童生態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環境教育手冊《野地之眼》,生態解說手冊《霧林蛾書》等。 /溫柔茜,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研究所,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約用服務助理。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植物觀察報告」活動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10/18下午1點起開放報名至10/30晚12點截止,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備取1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第二天科博館植物園觀察活動,請自備帽子與防蚊液。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10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OFA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1/18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1/19
點閱數: 5

# 觀點 於 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集 - 3

許可證字號衛部醫器製字第005598號
註銷狀態已註銷
註銷日期2022/01/24
註銷理由自請註銷
有效日期2025/02/26
發證日期2017/03/31
許可證種類醫 器
舊證字號(空)
醫療器材級數2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空)
中文品名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
英文品名OKmeter Concep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效能(空)
劑型(空)
包裝(空)
醫器主類別一A 臨床化學及臨床毒理學
醫器次類別一A1345 葡萄糖試驗系統
醫器主類別二(空)
醫器次類別二(空)
醫器主類別三(空)
醫器次類別三(空)
主成分略述(空)
醫器規格1.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1、採血針×25、品管液×1。2.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品管液×1。3.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4.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5.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採血針×50。6.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7.歐克觀點血糖試片:50片×1。8.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片×1。9.歐克觀點血糖試片:膠囊包包裝50片,以下空白。
限制項目國 產
申請商名稱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申請商地址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申請商統一編號27453928
製造商名稱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廠廠址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製造廠公司地址(空)
製造廠國別TW
製程(空)
異動日期2022/01/25
製造許可登錄編號GMP1040
許可證字號: 衛部醫器製字第005598號
註銷狀態: 已註銷
註銷日期: 2022/01/24
註銷理由: 自請註銷
有效日期: 2025/02/26
發證日期: 2017/03/31
許可證種類: 醫 器
舊證字號: (空)
醫療器材級數: 2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 (空)
中文品名: 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
英文品名: OKmeter Concep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效能: (空)
劑型: (空)
包裝: (空)
醫器主類別一: A 臨床化學及臨床毒理學
醫器次類別一: A1345 葡萄糖試驗系統
醫器主類別二: (空)
醫器次類別二: (空)
醫器主類別三: (空)
醫器次類別三: (空)
主成分略述: (空)
醫器規格: 1.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1、採血針×25、品管液×1。2.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品管液×1。3.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4.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5.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採血針×50。6.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7.歐克觀點血糖試片:50片×1。8.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片×1。9.歐克觀點血糖試片:膠囊包包裝50片,以下空白。
限制項目: 國 產
申請商名稱: 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申請商地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申請商統一編號: 27453928
製造商名稱: 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廠廠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製造廠公司地址: (空)
製造廠國別: TW
製程: (空)
異動日期: 2022/01/25
製造許可登錄編號: GMP1040

# 觀點 於 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集 - 4

許可證字號衛部醫器製字第005598號
註銷狀態已註銷
註銷日期20220124
註銷理由自請註銷
有效日期20250226
發證日期20170331
許可證種類醫 器
舊證字號(空)
醫療器材級數2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空)
中文品名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
英文品名OKmeter Concep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效能(空)
劑型(空)
包裝(空)
醫器主類別一A 臨床化學及臨床毒理學
醫器次類別一A1345 葡萄糖試驗系統
醫器主類別二(空)
醫器次類別二(空)
醫器主類別三(空)
醫器次類別三(空)
主成分略述(空)
醫器規格1.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1、採血針×25、品管液×1。2.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品管液×1。3.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4.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5.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採血針×50。6.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7.歐克觀點血糖試片:50片×1。8.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片×1。9.歐克觀點血糖試片:膠囊包包裝50片,以下空白。
限制項目國 產
申請商名稱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申請商地址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申請商統一編號27453928
製造商名稱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廠廠址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製造廠公司地址(空)
製造廠國別TW
製程(空)
異動日期20220125
製造許可登錄編號GMP1040
許可證字號: 衛部醫器製字第005598號
註銷狀態: 已註銷
註銷日期: 20220124
註銷理由: 自請註銷
有效日期: 20250226
發證日期: 20170331
許可證種類: 醫 器
舊證字號: (空)
醫療器材級數: 2
通關簽審文件編號: (空)
中文品名: 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
英文品名: OKmeter Concept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效能: (空)
劑型: (空)
包裝: (空)
醫器主類別一: A 臨床化學及臨床毒理學
醫器次類別一: A1345 葡萄糖試驗系統
醫器主類別二: (空)
醫器次類別二: (空)
醫器主類別三: (空)
醫器次類別三: (空)
主成分略述: (空)
醫器規格: 1.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1、採血針×25、品管液×1。2.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品管液×1。3.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1、採血針×10。4.歐克觀點血糖監測系統:歐克觀點血糖儀×1、採血筆×1。5.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採血針×50。6.歐克觀點血糖試片:25片×2。7.歐克觀點血糖試片:50片×1。8.歐克觀點血糖試片:10片×1。9.歐克觀點血糖試片:膠囊包包裝50片,以下空白。
限制項目: 國 產
申請商名稱: 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申請商地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申請商統一編號: 27453928
製造商名稱: 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廠廠址: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2段91號、91號2-6樓
製造廠公司地址: (空)
製造廠國別: TW
製程: (空)
異動日期: 20220125
製造許可登錄編號: GMP1040

# 觀點 於 展覽資訊 - 5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ac73f77c8e1cc86937
活動名稱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1 11:15: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場地名稱: : 臺博館南門館小白宮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331483
經度: : 121.5159774
結束時間: : 2023/12/01 11:15: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位於城門之南的南門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經修復活化納入臺灣博物館系統並於2013年11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成為推展臺灣產業文化、關懷生活環境的重要媒介。 2023年適逢南門館開館屆滿十週年、常設展更新~喜拾臨門:臺博館集結四館活動同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包含臺博館吉祥物親子音樂劇《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演出、穿越時光的親子活動、生態觀察、主題導覽、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以及與果陀劇場合辦「時光餐桌X故事」、與馬來西亞文化節團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友會、寬柔台灣校友會及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MayCham))合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等。精彩多樣活動與陪伴南門館十歲的大家一起同樂~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單日活動行事曆 (標註※※者,可於本頁面報名)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1/ 18 →1000~1200 「船」遞永續:「洋洋和慢慢鯨」繪本推廣(古生物館) →1400~1500 搭乘時光寶盒變身小腦丁(南門館) 19 →1000~1130 小鳥研究員(本館) →1000~1700 在南門,逛逛彎腰市集(南門館) 20 21 22 23 24 25 →0940~1700 「原來如此」馬來西亞傳統藝文培力工作坊(南門館) 26 27 28 29 30 12/ 01 12/ ② →0740~1040 有點鳥的初體驗(植物園 / 本館) →0930~1600 馬來西亞文化日X表演X市集X論壇(南門館) →1400 /1510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1400~1500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 (南門館) →1115~1200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南門館) →1300~2100 [館慶活動暨夜間開館] 光拾夜(南門館) 12/ 03 →1000~1200 [時光餐桌X故事] 語你共享(南門館) →1330~1430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1530~1630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南門館) 活動內容:臺灣樟腦產業的歷史與全臺灣唯一公營、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及鴉片加工廠:台北南門工場到臺博館南門館的變遷過程,結合10/24完成展示更新對外開放的「煎熬時代:樟腦、鴉片產業及南門工場常設展」與戶外現地展示,藉由導覽活動連結南門的過去與現在。 時間:11/29(三) 1400-1500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現場報名亦可;皆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戶外園區、南門館常設展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 (南門館 / 加場演出) 活動內容:臺博館經典館藏~藍地黃虎旗、臺灣水鹿、臺灣雲豹、黑長尾帝雉、銅牛、臺灣狐蝠、以及臺灣樟樹花,化身七位超臺博物館精靈,不同性格的牠們來到臺博館與觀眾們見面。現場除了帶來主題歌舞的表演,也將打破演員與觀眾的界線,帶著大家隨著劇情搭配遊戲互動,一起趣味認識展覽情境及特色典藏,傳遞珍惜擁有、愛護土地的觀念~ 演出:國立臺灣博物館 時間:12/01(五) 1115-1200 • 演出約45分鐘,無中場休息 • 報到:演出前20分鐘 開放報到;演出開始後恕不開放報到及入場 • 演出同步攝、錄影,如需保留肖像權請預先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繫 對象:親子觀眾 (建議4歲以上)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及現場候補,需購票或持當日有效票券入館 一般觀眾網路報名: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 臺博館會員網路報名:https://reurl.cc/V4x7WN,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報名後須審核會員資格) 🌳🌱🍃✨🌱🌱✨🍃🌱🌳 憶拾光: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線上活動) 活動內容: 南門館自2013年開「樟」大吉,已陪伴大家滿十週年!不論是假日與家人的親密時光、市集活動的熱鬧氣氛,展示空間貼近臺灣土地的知識饗宴、晨間午間傍晚時分於小白宮或四百石的悠閒漫步,抑或紅樓前洋溢幸福氛圍的新人身影、專注描繪古蹟建物之美的繪畫團體、參與臺博館各式多樣活動的體驗記憶……在值得紀念的這十年一刻,臺博館募集民眾過去與南門館合影的相片,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與南門館的特殊回憶或連結。 募集時間:11/20(一)至11/30(四) 參加方式:提交報名資料、授權書及參與募集照片檔案 (三者缺一不可),透過以下管道提供 (二選一)。 ① Google表單上傳 ( https://forms.gle/oGETYvBkXp1QZPub6 ) ② e-mail至 NTMeduBA@gmail.com *授權書及報名表,請由此下載 (採Google表單上傳者,免提交報名表)。 † 募集徵求一般大眾與南門館之回憶影像: ① 2013/11/30-2023/11/30起民眾於南門館參觀體驗、參加活動或具有回憶事件之合影。 ② 合影中須含「南門館」及「人物影像」兩元素。 † 參與募集並完整提供報名資料及授權書者,將有機會獲贈臺博文創商品組: ①+②+③ ① 臺博好書一本:《覕相揣[臺語版]》 或 《沉睡的老樟樹國王》 ② 繪自然馬克杯一個: 「藍腹鷴款」 或 「蓪草款」 ③ 臺博系統矽膠杯墊一組 *①及②隨機發送,不挑款 參與募集每人限得一次抽獎機會;於12/11(一)前抽出獲獎者並通知,獲獎者須自e-mail通知日起一個月內,至臺灣博物館南門館核對身分證件後領取 (逾時視同放棄)。 🌳🌱🍃✨🌱🌱✨🍃🌱🌳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活動內容:咻!咻!咻!時光飛快來到12月,古生物館最受歡迎的「地球You & Me」系列活動,透過紙芝居互動故事以及實物觀察,帶領孩子們一起輕鬆認識恐龍,透過探索地球感受自然萬物的美麗與奧妙,快跟著石光跡一起全速前進~~ 時間:11/26(日) 1400 / 1510,共兩場 對象:5組親子觀眾(建議6-12歲學童參加,歡迎家長一同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每組親子獨立個體皆須填寫參與者姓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古生物館鯨豚平台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活動內容:夏天到了樟爺爺身上長出一顆一顆黑色的果實!樟小弟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南門館當植物特派員,認識它的家人,幫忙樟爺爺做健康檢查。 運用情境教學,引導觀眾認識樟樹的器官、特徵。藉由認識大自然的植物,以達到推廣友善環境,如何永續運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時間:12/3(日) 1330-14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活動內容:大大的眼睛、光滑的皮膚、下巴像氣球一樣鼓起、並發出苟、苟、苟的聲音。weeken移動博物館透過介紹這個神祕的小生物、摺紙DIY與競賽方式,讓你認識生性害羞的「小貢」,這隻迷你可愛的音樂家是誰呢? 時間:12/3(日) 1530-16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臺灣地形多樣,有高山、平原、濕地等,提供不同鳥類生活所需,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臺灣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讓我們一同認識這群美麗的訪客,並探討候鳥與環境保育的相關議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西展間 「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魯凱的對話」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透過展覽特展的深度導覽,一揭霧臺魯凱族文化智慧。經部落年輕學者田野踏查的口述歷史,一步一腳印的紀錄著即將被遺忘的大武山歷史,串聯著部落的食、衣、住、信仰與人的交流,來聽聽特展導覽,你會發現與印象中原住民文化截然不同喔!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東展間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導覽(南門館) 活動內容: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透過導覽一同認識「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演變樣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紅樓2樓 🌳🌱🍃✨🌱🌱✨🍃🌱🌳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4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01
點閱數4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ac73f77c8e1cc86937
活動名稱: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1 11:15: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場地名稱: : 臺博館南門館小白宮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331483
經度: : 121.5159774
結束時間: : 2023/12/01 11:15: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位於城門之南的南門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經修復活化納入臺灣博物館系統並於2013年11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成為推展臺灣產業文化、關懷生活環境的重要媒介。 2023年適逢南門館開館屆滿十週年、常設展更新~喜拾臨門:臺博館集結四館活動同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包含臺博館吉祥物親子音樂劇《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演出、穿越時光的親子活動、生態觀察、主題導覽、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以及與果陀劇場合辦「時光餐桌X故事」、與馬來西亞文化節團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友會、寬柔台灣校友會及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MayCham))合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等。精彩多樣活動與陪伴南門館十歲的大家一起同樂~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單日活動行事曆 (標註※※者,可於本頁面報名)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1/ 18 →1000~1200 「船」遞永續:「洋洋和慢慢鯨」繪本推廣(古生物館) →1400~1500 搭乘時光寶盒變身小腦丁(南門館) 19 →1000~1130 小鳥研究員(本館) →1000~1700 在南門,逛逛彎腰市集(南門館) 20 21 22 23 24 25 →0940~1700 「原來如此」馬來西亞傳統藝文培力工作坊(南門館) 26 27 28 29 30 12/ 01 12/ ② →0740~1040 有點鳥的初體驗(植物園 / 本館) →0930~1600 馬來西亞文化日X表演X市集X論壇(南門館) →1400 /1510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1400~1500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 (南門館) →1115~1200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南門館) →1300~2100 [館慶活動暨夜間開館] 光拾夜(南門館) 12/ 03 →1000~1200 [時光餐桌X故事] 語你共享(南門館) →1330~1430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1530~1630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南門館) 活動內容:臺灣樟腦產業的歷史與全臺灣唯一公營、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及鴉片加工廠:台北南門工場到臺博館南門館的變遷過程,結合10/24完成展示更新對外開放的「煎熬時代:樟腦、鴉片產業及南門工場常設展」與戶外現地展示,藉由導覽活動連結南門的過去與現在。 時間:11/29(三) 1400-1500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現場報名亦可;皆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戶外園區、南門館常設展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 (南門館 / 加場演出) 活動內容:臺博館經典館藏~藍地黃虎旗、臺灣水鹿、臺灣雲豹、黑長尾帝雉、銅牛、臺灣狐蝠、以及臺灣樟樹花,化身七位超臺博物館精靈,不同性格的牠們來到臺博館與觀眾們見面。現場除了帶來主題歌舞的表演,也將打破演員與觀眾的界線,帶著大家隨著劇情搭配遊戲互動,一起趣味認識展覽情境及特色典藏,傳遞珍惜擁有、愛護土地的觀念~ 演出:國立臺灣博物館 時間:12/01(五) 1115-1200 • 演出約45分鐘,無中場休息 • 報到:演出前20分鐘 開放報到;演出開始後恕不開放報到及入場 • 演出同步攝、錄影,如需保留肖像權請預先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繫 對象:親子觀眾 (建議4歲以上)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及現場候補,需購票或持當日有效票券入館 一般觀眾網路報名: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 臺博館會員網路報名:https://reurl.cc/V4x7WN,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報名後須審核會員資格) 🌳🌱🍃✨🌱🌱✨🍃🌱🌳 憶拾光: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線上活動) 活動內容: 南門館自2013年開「樟」大吉,已陪伴大家滿十週年!不論是假日與家人的親密時光、市集活動的熱鬧氣氛,展示空間貼近臺灣土地的知識饗宴、晨間午間傍晚時分於小白宮或四百石的悠閒漫步,抑或紅樓前洋溢幸福氛圍的新人身影、專注描繪古蹟建物之美的繪畫團體、參與臺博館各式多樣活動的體驗記憶……在值得紀念的這十年一刻,臺博館募集民眾過去與南門館合影的相片,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與南門館的特殊回憶或連結。 募集時間:11/20(一)至11/30(四) 參加方式:提交報名資料、授權書及參與募集照片檔案 (三者缺一不可),透過以下管道提供 (二選一)。 ① Google表單上傳 ( https://forms.gle/oGETYvBkXp1QZPub6 ) ② e-mail至 NTMeduBA@gmail.com *授權書及報名表,請由此下載 (採Google表單上傳者,免提交報名表)。 † 募集徵求一般大眾與南門館之回憶影像: ① 2013/11/30-2023/11/30起民眾於南門館參觀體驗、參加活動或具有回憶事件之合影。 ② 合影中須含「南門館」及「人物影像」兩元素。 † 參與募集並完整提供報名資料及授權書者,將有機會獲贈臺博文創商品組: ①+②+③ ① 臺博好書一本:《覕相揣[臺語版]》 或 《沉睡的老樟樹國王》 ② 繪自然馬克杯一個: 「藍腹鷴款」 或 「蓪草款」 ③ 臺博系統矽膠杯墊一組 *①及②隨機發送,不挑款 參與募集每人限得一次抽獎機會;於12/11(一)前抽出獲獎者並通知,獲獎者須自e-mail通知日起一個月內,至臺灣博物館南門館核對身分證件後領取 (逾時視同放棄)。 🌳🌱🍃✨🌱🌱✨🍃🌱🌳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活動內容:咻!咻!咻!時光飛快來到12月,古生物館最受歡迎的「地球You & Me」系列活動,透過紙芝居互動故事以及實物觀察,帶領孩子們一起輕鬆認識恐龍,透過探索地球感受自然萬物的美麗與奧妙,快跟著石光跡一起全速前進~~ 時間:11/26(日) 1400 / 1510,共兩場 對象:5組親子觀眾(建議6-12歲學童參加,歡迎家長一同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每組親子獨立個體皆須填寫參與者姓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古生物館鯨豚平台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活動內容:夏天到了樟爺爺身上長出一顆一顆黑色的果實!樟小弟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南門館當植物特派員,認識它的家人,幫忙樟爺爺做健康檢查。 運用情境教學,引導觀眾認識樟樹的器官、特徵。藉由認識大自然的植物,以達到推廣友善環境,如何永續運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時間:12/3(日) 1330-14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活動內容:大大的眼睛、光滑的皮膚、下巴像氣球一樣鼓起、並發出苟、苟、苟的聲音。weeken移動博物館透過介紹這個神祕的小生物、摺紙DIY與競賽方式,讓你認識生性害羞的「小貢」,這隻迷你可愛的音樂家是誰呢? 時間:12/3(日) 1530-16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臺灣地形多樣,有高山、平原、濕地等,提供不同鳥類生活所需,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臺灣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讓我們一同認識這群美麗的訪客,並探討候鳥與環境保育的相關議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西展間 「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魯凱的對話」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透過展覽特展的深度導覽,一揭霧臺魯凱族文化智慧。經部落年輕學者田野踏查的口述歷史,一步一腳印的紀錄著即將被遺忘的大武山歷史,串聯著部落的食、衣、住、信仰與人的交流,來聽聽特展導覽,你會發現與印象中原住民文化截然不同喔!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東展間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導覽(南門館) 活動內容: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透過導覽一同認識「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演變樣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紅樓2樓 🌳🌱🍃✨🌱🌱✨🍃🌱🌳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4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1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01
點閱數: 45

# 觀點 於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6

發行版本1.4
唯一辨識碼655c74ac73f77c8e1cc86937
活動名稱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活動類別6
活動場次資訊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1 11:15: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場地名稱: : 臺博館南門館小白宮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331483
經度: : 121.5159774
結束時間: : 2023/12/01 11:15:00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折扣資訊(空)
簡介說明位於城門之南的南門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經修復活化納入臺灣博物館系統並於2013年11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成為推展臺灣產業文化、關懷生活環境的重要媒介。 2023年適逢南門館開館屆滿十週年、常設展更新~喜拾臨門:臺博館集結四館活動同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包含臺博館吉祥物親子音樂劇《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演出、穿越時光的親子活動、生態觀察、主題導覽、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以及與果陀劇場合辦「時光餐桌X故事」、與馬來西亞文化節團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友會、寬柔台灣校友會及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MayCham))合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等。精彩多樣活動與陪伴南門館十歲的大家一起同樂~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單日活動行事曆 (標註※※者,可於本頁面報名)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1/ 18 →1000~1200 「船」遞永續:「洋洋和慢慢鯨」繪本推廣(古生物館) →1400~1500 搭乘時光寶盒變身小腦丁(南門館) 19 →1000~1130 小鳥研究員(本館) →1000~1700 在南門,逛逛彎腰市集(南門館) 20 21 22 23 24 25 →0940~1700 「原來如此」馬來西亞傳統藝文培力工作坊(南門館) 26 27 28 29 30 12/ 01 12/ ② →0740~1040 有點鳥的初體驗(植物園 / 本館) →0930~1600 馬來西亞文化日X表演X市集X論壇(南門館) →1400 /1510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1400~1500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 (南門館) →1115~1200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南門館) →1300~2100 [館慶活動暨夜間開館] 光拾夜(南門館) 12/ 03 →1000~1200 [時光餐桌X故事] 語你共享(南門館) →1330~1430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1530~1630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南門館) 活動內容:臺灣樟腦產業的歷史與全臺灣唯一公營、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及鴉片加工廠:台北南門工場到臺博館南門館的變遷過程,結合10/24完成展示更新對外開放的「煎熬時代:樟腦、鴉片產業及南門工場常設展」與戶外現地展示,藉由導覽活動連結南門的過去與現在。 時間:11/29(三) 1400-1500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現場報名亦可;皆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戶外園區、南門館常設展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 (南門館 / 加場演出) 活動內容:臺博館經典館藏~藍地黃虎旗、臺灣水鹿、臺灣雲豹、黑長尾帝雉、銅牛、臺灣狐蝠、以及臺灣樟樹花,化身七位超臺博物館精靈,不同性格的牠們來到臺博館與觀眾們見面。現場除了帶來主題歌舞的表演,也將打破演員與觀眾的界線,帶著大家隨著劇情搭配遊戲互動,一起趣味認識展覽情境及特色典藏,傳遞珍惜擁有、愛護土地的觀念~ 演出:國立臺灣博物館 時間:12/01(五) 1115-1200 • 演出約45分鐘,無中場休息 • 報到:演出前20分鐘 開放報到;演出開始後恕不開放報到及入場 • 演出同步攝、錄影,如需保留肖像權請預先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繫 對象:親子觀眾 (建議4歲以上)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及現場候補,需購票或持當日有效票券入館 一般觀眾網路報名: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 臺博館會員網路報名:https://reurl.cc/V4x7WN,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報名後須審核會員資格) 🌳🌱🍃✨🌱🌱✨🍃🌱🌳 憶拾光: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線上活動) 活動內容: 南門館自2013年開「樟」大吉,已陪伴大家滿十週年!不論是假日與家人的親密時光、市集活動的熱鬧氣氛,展示空間貼近臺灣土地的知識饗宴、晨間午間傍晚時分於小白宮或四百石的悠閒漫步,抑或紅樓前洋溢幸福氛圍的新人身影、專注描繪古蹟建物之美的繪畫團體、參與臺博館各式多樣活動的體驗記憶……在值得紀念的這十年一刻,臺博館募集民眾過去與南門館合影的相片,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與南門館的特殊回憶或連結。 募集時間:11/20(一)至11/30(四) 參加方式:提交報名資料、授權書及參與募集照片檔案 (三者缺一不可),透過以下管道提供 (二選一)。 ① Google表單上傳 ( https://forms.gle/oGETYvBkXp1QZPub6 ) ② e-mail至 NTMeduBA@gmail.com *授權書及報名表,請由此下載 (採Google表單上傳者,免提交報名表)。 † 募集徵求一般大眾與南門館之回憶影像: ① 2013/11/30-2023/11/30起民眾於南門館參觀體驗、參加活動或具有回憶事件之合影。 ② 合影中須含「南門館」及「人物影像」兩元素。 † 參與募集並完整提供報名資料及授權書者,將有機會獲贈臺博文創商品組: ①+②+③ ① 臺博好書一本:《覕相揣[臺語版]》 或 《沉睡的老樟樹國王》 ② 繪自然馬克杯一個: 「藍腹鷴款」 或 「蓪草款」 ③ 臺博系統矽膠杯墊一組 *①及②隨機發送,不挑款 參與募集每人限得一次抽獎機會;於12/11(一)前抽出獲獎者並通知,獲獎者須自e-mail通知日起一個月內,至臺灣博物館南門館核對身分證件後領取 (逾時視同放棄)。 🌳🌱🍃✨🌱🌱✨🍃🌱🌳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活動內容:咻!咻!咻!時光飛快來到12月,古生物館最受歡迎的「地球You & Me」系列活動,透過紙芝居互動故事以及實物觀察,帶領孩子們一起輕鬆認識恐龍,透過探索地球感受自然萬物的美麗與奧妙,快跟著石光跡一起全速前進~~ 時間:11/26(日) 1400 / 1510,共兩場 對象:5組親子觀眾(建議6-12歲學童參加,歡迎家長一同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每組親子獨立個體皆須填寫參與者姓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古生物館鯨豚平台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活動內容:夏天到了樟爺爺身上長出一顆一顆黑色的果實!樟小弟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南門館當植物特派員,認識它的家人,幫忙樟爺爺做健康檢查。 運用情境教學,引導觀眾認識樟樹的器官、特徵。藉由認識大自然的植物,以達到推廣友善環境,如何永續運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時間:12/3(日) 1330-14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活動內容:大大的眼睛、光滑的皮膚、下巴像氣球一樣鼓起、並發出苟、苟、苟的聲音。weeken移動博物館透過介紹這個神祕的小生物、摺紙DIY與競賽方式,讓你認識生性害羞的「小貢」,這隻迷你可愛的音樂家是誰呢? 時間:12/3(日) 1530-16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臺灣地形多樣,有高山、平原、濕地等,提供不同鳥類生活所需,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臺灣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讓我們一同認識這群美麗的訪客,並探討候鳥與環境保育的相關議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西展間 「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魯凱的對話」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透過展覽特展的深度導覽,一揭霧臺魯凱族文化智慧。經部落年輕學者田野踏查的口述歷史,一步一腳印的紀錄著即將被遺忘的大武山歷史,串聯著部落的食、衣、住、信仰與人的交流,來聽聽特展導覽,你會發現與印象中原住民文化截然不同喔!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東展間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導覽(南門館) 活動內容: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透過導覽一同認識「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演變樣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紅樓2樓 🌳🌱🍃✨🌱🌱✨🍃🌱🌳
圖片連結(空)
主辦單位1:: :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4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NTM
備註(空)
編輯時間(空)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2023/12/01
活動結束日期2023/12/01
點閱數45
發行版本: 1.4
唯一辨識碼: 655c74ac73f77c8e1cc86937
活動名稱: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活動類別: 6
活動場次資訊: 1::
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3/12/01 11:15:00
地址: : 100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場地名稱: : 臺博館南門館小白宮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空)
緯度: : 25.0331483
經度: : 121.5159774
結束時間: : 2023/12/01 11:15:00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折扣資訊: (空)
簡介說明: 位於城門之南的南門館,前身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經修復活化納入臺灣博物館系統並於2013年11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如今成為推展臺灣產業文化、關懷生活環境的重要媒介。 2023年適逢南門館開館屆滿十週年、常設展更新~喜拾臨門:臺博館集結四館活動同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包含臺博館吉祥物親子音樂劇《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演出、穿越時光的親子活動、生態觀察、主題導覽、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以及與果陀劇場合辦「時光餐桌X故事」、與馬來西亞文化節團隊(馬來西亞培風中學校友會、寬柔台灣校友會及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MayCham))合辦「馬來西亞文化日」等。精彩多樣活動與陪伴南門館十歲的大家一起同樂~ 喜拾臨門—南門館十週年館慶 x 臺博系列活動 單日活動行事曆 (標註※※者,可於本頁面報名)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1/ 18 →1000~1200 「船」遞永續:「洋洋和慢慢鯨」繪本推廣(古生物館) →1400~1500 搭乘時光寶盒變身小腦丁(南門館) 19 →1000~1130 小鳥研究員(本館) →1000~1700 在南門,逛逛彎腰市集(南門館) 20 21 22 23 24 25 →0940~1700 「原來如此」馬來西亞傳統藝文培力工作坊(南門館) 26 27 28 29 30 12/ 01 12/ ② →0740~1040 有點鳥的初體驗(植物園 / 本館) →0930~1600 馬來西亞文化日X表演X市集X論壇(南門館) →1400 /1510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1400~1500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 (南門館) →1115~1200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南門館) →1300~2100 [館慶活動暨夜間開館] 光拾夜(南門館) 12/ 03 →1000~1200 [時光餐桌X故事] 語你共享(南門館) →1330~1430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1530~1630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 搭乘時光機回到南門館園區(南門館) 活動內容:臺灣樟腦產業的歷史與全臺灣唯一公營、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及鴉片加工廠:台北南門工場到臺博館南門館的變遷過程,結合10/24完成展示更新對外開放的「煎熬時代:樟腦、鴉片產業及南門工場常設展」與戶外現地展示,藉由導覽活動連結南門的過去與現在。 時間:11/29(三) 1400-1500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現場報名亦可;皆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戶外園區、南門館常設展 ※※ [親子音樂劇] 守護精靈的時光旅行 (南門館 / 加場演出) 活動內容:臺博館經典館藏~藍地黃虎旗、臺灣水鹿、臺灣雲豹、黑長尾帝雉、銅牛、臺灣狐蝠、以及臺灣樟樹花,化身七位超臺博物館精靈,不同性格的牠們來到臺博館與觀眾們見面。現場除了帶來主題歌舞的表演,也將打破演員與觀眾的界線,帶著大家隨著劇情搭配遊戲互動,一起趣味認識展覽情境及特色典藏,傳遞珍惜擁有、愛護土地的觀念~ 演出:國立臺灣博物館 時間:12/01(五) 1115-1200 • 演出約45分鐘,無中場休息 • 報到:演出前20分鐘 開放報到;演出開始後恕不開放報到及入場 • 演出同步攝、錄影,如需保留肖像權請預先與現場工作人員聯繫 對象:親子觀眾 (建議4歲以上)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及現場候補,需購票或持當日有效票券入館 一般觀眾網路報名:於本頁面最上方場次資料進行網路報名;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 臺博館會員網路報名:https://reurl.cc/V4x7WN,每人報名最多可索取4位名額(報名後須審核會員資格) 🌳🌱🍃✨🌱🌱✨🍃🌱🌳 憶拾光:南門館10週年相片募集活動(線上活動) 活動內容: 南門館自2013年開「樟」大吉,已陪伴大家滿十週年!不論是假日與家人的親密時光、市集活動的熱鬧氣氛,展示空間貼近臺灣土地的知識饗宴、晨間午間傍晚時分於小白宮或四百石的悠閒漫步,抑或紅樓前洋溢幸福氛圍的新人身影、專注描繪古蹟建物之美的繪畫團體、參與臺博館各式多樣活動的體驗記憶……在值得紀念的這十年一刻,臺博館募集民眾過去與南門館合影的相片,誠摯邀請大家與我們分享你與南門館的特殊回憶或連結。 募集時間:11/20(一)至11/30(四) 參加方式:提交報名資料、授權書及參與募集照片檔案 (三者缺一不可),透過以下管道提供 (二選一)。 ① Google表單上傳 ( https://forms.gle/oGETYvBkXp1QZPub6 ) ② e-mail至 NTMeduBA@gmail.com *授權書及報名表,請由此下載 (採Google表單上傳者,免提交報名表)。 † 募集徵求一般大眾與南門館之回憶影像: ① 2013/11/30-2023/11/30起民眾於南門館參觀體驗、參加活動或具有回憶事件之合影。 ② 合影中須含「南門館」及「人物影像」兩元素。 † 參與募集並完整提供報名資料及授權書者,將有機會獲贈臺博文創商品組: ①+②+③ ① 臺博好書一本:《覕相揣[臺語版]》 或 《沉睡的老樟樹國王》 ② 繪自然馬克杯一個: 「藍腹鷴款」 或 「蓪草款」 ③ 臺博系統矽膠杯墊一組 *①及②隨機發送,不挑款 參與募集每人限得一次抽獎機會;於12/11(一)前抽出獲獎者並通知,獲獎者須自e-mail通知日起一個月內,至臺灣博物館南門館核對身分證件後領取 (逾時視同放棄)。 🌳🌱🍃✨🌱🌱✨🍃🌱🌳 地球You & Me前進吧!石光跡(古生物館) 活動內容:咻!咻!咻!時光飛快來到12月,古生物館最受歡迎的「地球You & Me」系列活動,透過紙芝居互動故事以及實物觀察,帶領孩子們一起輕鬆認識恐龍,透過探索地球感受自然萬物的美麗與奧妙,快跟著石光跡一起全速前進~~ 時間:11/26(日) 1400 / 1510,共兩場 對象:5組親子觀眾(建議6-12歲學童參加,歡迎家長一同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每組親子獨立個體皆須填寫參與者姓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古生物館鯨豚平台 喜拾臨門: 尋找樟小弟(南門館) 活動內容:夏天到了樟爺爺身上長出一顆一顆黑色的果實!樟小弟邀請大家一起來到南門館當植物特派員,認識它的家人,幫忙樟爺爺做健康檢查。 運用情境教學,引導觀眾認識樟樹的器官、特徵。藉由認識大自然的植物,以達到推廣友善環境,如何永續運用自然資源的目的? 時間:12/3(日) 1330-14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喜拾臨門: 田園音樂家小貢(南門館) 活動內容:大大的眼睛、光滑的皮膚、下巴像氣球一樣鼓起、並發出苟、苟、苟的聲音。weeken移動博物館透過介紹這個神祕的小生物、摺紙DIY與競賽方式,讓你認識生性害羞的「小貢」,這隻迷你可愛的音樂家是誰呢? 時間:12/3(日) 1530-1630 對象:建議6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報名方式: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小白宮 🌳🌱🍃✨🌱🌱✨🍃🌱🌳 「漂鳥.集—臺灣候鳥展」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臺灣地形多樣,有高山、平原、濕地等,提供不同鳥類生活所需,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臺灣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停靠站或目的地,讓我們一同認識這群美麗的訪客,並探討候鳥與環境保育的相關議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西展間 「重返霧臺:臺博與當代魯凱的對話」特展導覽(本館) 活動內容:透過展覽特展的深度導覽,一揭霧臺魯凱族文化智慧。經部落年輕學者田野踏查的口述歷史,一步一腳印的紀錄著即將被遺忘的大武山歷史,串聯著部落的食、衣、住、信仰與人的交流,來聽聽特展導覽,你會發現與印象中原住民文化截然不同喔!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本館1樓東展間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導覽(南門館) 活動內容:百餘年前,電力引進臺灣,一切的建設都象徵著文明與進步的現代化觀點,自此全島燈火通明、華燈絢爛。從早期畫家眼眸中對於「電」的風景描繪開始,進而闡述臺灣來電後的文明發展,從第一盞電燈亮起、電廠設立、電網蔓延到再生能源的展露,透過導覽一同認識「電」在臺灣發展下與土地共譜的時代演變樣貌。 時間:詳見臺博館官網頁面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報名方式:網路及現場報名;需購票入館 地點:南門館紅樓2樓 🌳🌱🍃✨🌱🌱✨🍃🌱🌳
圖片連結: (空)
主辦單位: 1:: : 國立臺灣博物館
協辦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贊助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其他單位: (空的。未填資料。)
售票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actId=30124
推廣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NTM
備註: (空)
編輯時間: (空)
來源網站名稱: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活動起始日期: 2023/12/01
活動結束日期: 2023/12/01
點閱數: 45

# 觀點 於 文資局古蹟 - 7

案件編號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118.2384
緯度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254038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 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 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 118.2384
緯度: 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 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 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 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 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 254038

# 觀點 於 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8

活動識別碼C2_315080000H_502290
活動名稱2022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
描述計畫緣起:我國國土在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之中,四面環海,獨特的是台灣除本島外,周圍有21處離島及64個澎湖列島,在3,561座大小山縱列中,台灣共有268座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國際級的高山,其中最高峰是玉山海拔3,952公尺,全島高山密度傲居世界之冠,其中高山縱谷間之峽谷Canyon地勢壯闊秀麗,其磅礡動人之地質地景又堪稱世界稀有。全島面積超過百分之七十八為山林,森林青翠,林相極豐富,又為世界奇觀之一。再者,台灣面積雖僅占全 球百分之0.025,但是海洋生物種類佔全球10%,陸域的物種數量約佔全球2.5%,生態多樣性,物種密度分布是居世界之首,令人讚嘆的Formosa在世界第一大洋之太平洋之中的一座 海島上,這高山大海如此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環境場域,加上交通便利發展,每年不但能吸引眾 多國外旅客、賞鳥客前來旅遊,也是發展國際面山面海教育訓練中心具絕佳條件。近年來戶外運動風潮逐漸興盛,但在基礎教育是缺乏的學習及準備下,台灣發生山難海 難的比例不減反增,使得面山面教育(T.W.N.Education)的推展及實行更顯得重要;惟如何讓國 內外旅客在享受美景之餘,亦能確保自身安全及落實環境永續,則是刻不容緩之實施方向。 爰此,年復一年不間斷地積極推動各級學校面山面海大會師及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 壇,希冀能透過學識分享及實際操作,培育莘莘學子從小具備親近山海的知識技能及面對廣 大世界之堅毅心志,讓面山面海教育在國內能由下至上、從學校至家庭層層深根,進而落實 面山面海教育推展之廣度及深度,不僅是培育社會之精英強民更是國家永續之基礎。壹、計畫項目一、 活動名稱:2022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二、 活動日期:中華民國111年09月16日起至111年12月30日止。三、活動目的:生長在台灣的子民,仳鄰高山,居處深海上,亙古千萬年來,面山面海。因此,我們應具有高度、有深度、有謙卑態度的國際公民素質。2019年山禁解除後,海域水域及空域,政府 高瞻遠矚看見未來,禁錮等於耗損等待枯竭而已。實際上台灣有獨特的高山大海環境,擁有 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物種單位面積密度又居世界之冠,人文更是多元族群融合的文化,這 正揭示了面山面海教育的重要性。面對全球環境之災難風險,除應參考國際救援能量整合及風險管理意識之提升,還包括國 內戶外緊急救護能量之建置,主責單位需建置為瞻,各縣市區域應逐步成立 Emergency Service 緊急救援服務與社區服務和各種災難救援與疏散支援,能透過產、官、學合作讓全 民能具備知識、認知與技能。得以應付大自然災變,因此,如何提升政府與民間救難隊員保 險制度之建立和討論策進之方案,如何有效整合及充分運用民力,促進社區互助與訓練,政 府應輔導成立台灣TRA(TaiwanRescueAssociation)實為重要且當然之重要目標。因此論壇的推展,終極目標是讓國人能追求超然卓越,迎接新世紀拓展生活智慧與藝術,國家邁向新 瑞士之國度。 貳、計畫目標: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是一場關注於山海環境、技能知識、身心靈啟發及安全 機制並主倡緊急救難應有主責單位之全方位發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從2011年 起推廣至今,透過舉辦論壇不間斷的努力,廣邀國內外領域專家、學者、政府單位代表及民 眾共同分享對談,從不同觀點進行深度思考與觀念突破,將山海知識普及化並融入生活,提 升各界對潛在風險及自我保護Ask Yourself的意識。歷年舉辦論壇,是一個關注於環境適應、提升技能知識與國民素養(面山學習高度,面海學 習深度,體驗生活的溫度,矜持生命的態度)之傳播。另一,則是安全機制之配套機制之建 置。藉由論壇引進多元素整合,培育上山下海勞動機會與帶動全方位之產、官、學以用發 展,帶給國人新視野新拓展,知往鑒今之論壇主軸:包括第一屆【往山走】、第二屆【我的山 脈。我的家。】、第三屆【登山管理、教育與自律】、第四屆【追求卓越。探索登山生活美 學】、第五屆【山海。我的家】、第六屆【面山面海教育】、第七屆【面山面海教育齊步走。國 家大發展往山海看】。第八屆【面山面海-安全先講究、安全早準備、平安回到家】、第九屆【我的生命價值來自土地倫理與文化根源】、第十屆【人類求生存與大自然原力HumanSurvivalandTheForceofNature】、今年2022年,第十一屆論壇主軸【完美台灣完整呈現】一 步一腳印運籌帷幄,每一步雖艱辛,但一步就有一腳印的改變契機可能。叁、論壇主軸:2022論壇的教育傳播具四大面向,當然山海安全是主軸是首要,反思過去到現在山海 因安全的理由或偏見而無法開放,使社會大眾对山海活動有疑慮及怯步,因此論壇的目的在 深植土地倫理與正確山海活動時之安全觀念及做法。接著第二面向即是保護生態也著實重 要。第三面向文化藝術及第四面向產業創新經濟產脈之營造。我們透過論壇的舉辦,邀約到 文化藝術,產業界的學者專家,針對台灣的山林與海洋在文化方面,產業方面提出各方面的 論述,推動山林海洋的文化藝術及產業創新,使台灣的山海教育更加完善。人人親山林,人 人近海洋,山海安全機制更臻完備。詳細說明如下:一、山海安全著重國內戶外活動安全機制之推廣,諸如專業技能認證及戶外活動装備教學等,藉由論壇宣導,引領專業技能的發展與裝備需要與管道。使安全條件及風險意識的提升以保障生命安全。二、謙敬生態倡議土地倫理、環境教育及文化素養等深耕觀念,使各界重新省思「敬山敬海」的意識,共同守護美麗的山林及大海,留給下一代秀麗壯闊的自然生態與永續。 三、文化藝術 原住民文化的探究與發展是山海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歷年來論壇邀集眾多原民專家學者進 行演講及分享,諸如「重新學習成為山海民族」、「山域安全與原住民揹工之權益維護」、「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山林環境河川保育」等,以多元廣泛的面向重新審視國民基礎教育。四、產業創新營造發展山海事業發展與臺灣文化及產業有著深厚的連結,隨著2020年山林解禁,山海相關產業將迎來轉型,希冀透過國內山海新潛力、產業創新思維等講座,為相關事業開啟永續發展新視野。肆、說帖(主軸活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說帖本會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發展山域、水域之教育 促進面海面山教育訓練機構之設立,傳播生命價值與正確進山親海之觀念和知識及技能,提 昇國人健康的身心靈及了解本身生活的土地倫理並促進國際戶外領域交流為宗旨。2022年三大主要推展事項包括:一、定向越野活動二、個人指位無線電示標(PLB) 三、全身安全簡易吊帶Fullbodywebbing harness。說明如下:一、定向越野活動。簡介:Orienteering「定向越野」運動,是一種由參與活動的人員憑藉著定向地圖及各種定 向導航技術的正確使用,在活動區域內從起點逐一的到訪各個檢查點並完成註記後回到終 點,以全程使用時間最少而且正確到訪各檢查點的紀錄,作為活動競賽的依據。 效益:促進民眾了解文化、在地認同感,達到親子互動及方位認知。 補充說明:(以下定向越野資料來源:澎湖西嶼二崁定向越野活動規劃-作者中華民國定向越 野協會賴韋綸)二、個人指位無線電示標(PLB)。何謂個人遇險指標器(PLB)PLB是遇險無線電信標,可將有關個人的位置資訊直接傳輸到搜索和救援部隊,讓他們知道 所有求救者處於嚴重和迫在眉睫的危險之中。為什麼如此重要?註冊 EPIRB、ELT 或PLB是美國和大多數國家/地區的法律要求。註冊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您的信標被啟動,搜索和救援隊將如何知道您是誰,並且提供的聯繫人可能能夠提供有關您的 特定旅行計劃的資訊。在沒有信息的情況下,搜索和救援行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開始。三、全身安全簡易吊帶Fullbodywebbing harness:市面常見制式全身式或半身式吊帶,取得價格高且重量較重不易攜帶,因個人自救確保應著重輕便、取得方便、價位低,安全性質高,所以推廣全身式簡易吊帶,普及於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及山林工作者。當Fullbodywebbingharness全身安全吊帶你進行有繩索確保安全的攀岩、上登、下降、高繞危險地形通過及需要吊掛在安全吊帶上時,增加安全確保及舒適度至關重要。尺寸對照建議表身高及體重 扁帶上下半身尺寸長度建議150~16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30CM,下半身約330CM160~17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50CM,下半身約350CM170~18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70CM,下半身約370CM伍、特別說明的是原住民文化的探究與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根本一環《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救難機制論壇)》2013-2021,第2~10屆,原住民相關論文或文章及歌詞和儀式等。1.一好 二、2014年第2屆《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全蔣清,〈布農族和台灣山難救援〉2.Jim Duff,〈揹工安全〉3.亞榮隆•撒可努,〈飛鼠大學課程分享〉4.史添發,〈獵人與我〉5.馬躍.比吼,〈話談原住民〉三、2015年第3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6.張雅慈、史添發,〈南二段及全國步道管理-以玉山為例、揹工角色〉7.邦卡兒.海放南,〈原住民登山挑戰與發展〉8.全蔣清、方良吉,〈高山揹工發展與挑戰〉9.田金城、亞榮隆.撒可努、卡法司.達紀斯島嵐,〈部落文化與台灣登山發展〉 四、2016年第4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洪天送,〈原住民起源與琉璃珠〉 2.打琥,〈淺談布農族的生活禁忌〉3.邦卡兒.海放南,〈玉山國家公園與布農族〉 4.全蔣清,〈布農卡里布灣登山社發 展經驗與挑戰〉 5.史添發,〈獵人文化與時代的衝擊〉 6.內本鹿文化工作室,〈重返 內本鹿〉紀錄片欣賞討論 7.馬男,〈台東布農族登山發展經驗與挑戰〉8. Ramesh Raj Simkhada,〈尼泊爾經驗分享:嚮導養成與揹工勞顧關係〉9.乜寇.索克魯曼,〈綜合座談:獵人文化、嚮導養成、規範管理、策略聯盟〉10.高俊宏,〈神鬼獵人與原住民〉五、2017年第5屆《面山面海教育與救難機制論壇》1.Jim Duff,〈山域安全與原住民揹工〉 2.許傳盛,〈重新學習成為山海民族〉3.邦卡兒.海放南,〈原住民神話傳說與故事〉六、2018年第6屆《面山面海教育與救難機制論壇》1. 邦卡兒.海放男,〈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山林環境河川保育〉 七、2020年第九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 史添發 , 2. 史添發 獵人的成長教育 3. 全慈豪(NieqoSoqluman)-人與山的距離 4.布農族詩人沙力浪(SalizanTakisvilainan)- 用頭袋背起一座座山 5.黃雅憶(panay)布農族的女人與山的關係. 6.劉曼儀 山裡 有Bunun,以部落為師-內本鹿pasnanavan山林教育推動經驗之分享 7.乜寇.索克魯曼-東谷沙飛傳奇 8. 山裡有Bunun,以部落為師 -內本鹿pasnanavan山林教育推 動經驗之分享八、2021年第十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 乜寇NeqouMalas台灣生態與原住民2. 卜窘 人權與法治教育課程-獵人議題與部落返鄉認同: a.卡那卡那富族祈福福儀式及布農族報戰功b. 祭儀儀式步驟與典故 陸、特聘國外專業講師: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在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 民航組織(ICAO)股、國際電信聯盟(ITU)、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MSO)..等國際組織推 動下建立全球海上預險及安全系統GMDSS,搜救通信中一環,提供陸(PLB)、海(EPIRB)、空(ELT)災難之國際級衛星定位搜救系統,是陸海空搜救最後一道防線,不能以 商用行動通信完全替代的,這是正確觀念必須反正。再者山區廣設基地台,這是追逐20年 前的需求,現今未來衛星快速發展及環保意識高升,起碼的判斷力不能再因懶惰而誤判, 釀成的後果是災難。因此,特聘專家來台交流溝通。Biography - Jim KingJim King is Vice President of Ovik Inc., a consulting engineering firm in Ottawa, Canada. He is part of a team developing and tes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satellite systemfor search and rescue, known as MEOSAR. He has over 40years experience on various satellite systems, including those used for Search and Rescue, for maritime vessel tracking an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avigation and Internet services.In his previous jobs, Mr. King was the Director of Maj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Programs at CRC Canada, where he managed a number of satellite projects for the Canadian Space Agency, he had worked in London for 10 years in the Cospas-Sarsat Secretariat, and before that had worked on military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the Canadian Department of NationalDefence. In 1979 he started workingon designing, building and testing abrand new satellite systemfor search and rescue, called Cospas-Sarsat, and has now worked on it for over 40 years, initially developing the LEOSAR, then GEOSAR and now MEOSAR system. He has given several seminars and training courses and wrote chapters about Cospas-Sarsat in some books and magazines.Mr. Kinghasa Bachelor and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was a Canadian delegate atinternational meetings of Cospas-Sarsat,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nd the United Nations. He also obtained an aircraft private pilot's licence and was an Astronaut candidate in the 1980s.JimKing是加拿大渥太華OvikInc.的顧問。他參與開發和測試下一代用於搜索和救援的衛星系統,即MEOSAR。他在用於搜索和救援、海事和資產跟踪以及寬帶衛星通信的衛星系統方面擁有30多年的經驗。King先生曾擔任加拿大通信研究中心(CRC) 的主要衛星通信項目主任,在此之前曾在英國倫敦的Inmarsat工作了10年。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Jim曾在加拿大國防部從事軍事導航和通信系統工作,並在1980年代在CRC 設計、建造和測試用於搜索和救援的新衛星系統,稱為Cospas-Sarsat。30多年來,他參加了100多次國際Cospas-Sarsat會議,並主持了其中幾次。他為這些會議撰寫並提交了200 多篇論文,舉辦了多次關於Cospas-Sarsat和MEOSAR的研討會和培訓課程,還撰寫了許多關於其他衛星系統的論文。King先生擁有工程學士學位(1971年,薩斯克大學)和工程碩士學位(1986年,渥太華大學),專攻衛星通信,並擁有飛機私人飛行員執照。他是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PEO)和 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OSPE)的成員,並且是Cospas-Sarsat、歐洲航天局和聯合國國際會議的加拿大代表。柒、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花蓮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澎湖縣政府教育處、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住民族委員會。(消防署、文化部、立法院、教育部、等邀約中)。捌、主辦單位: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屏東縣政府、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國立臺東大學、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澎湖縣風櫃國民小學、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嘉義縣政府教育局(邀約中)、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研議中)。玖、協辦單位:國立金門農工職校、金門縣政府消防局、基隆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雪霸公園管理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屏東林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茂林區公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交通部航港局、消防署等邀約中)。拾、補助單位: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教育部體育署、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內政部營建署、台東林區管理處、海洋委員會、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經濟部水利署、交通部觀光局、臺東縣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外交部、文化部等邀約中)
參與者經常從事登山活動之各界人士經常從事水域活動之各界人士各界社會人士大專院校師長學生大專高中社團高中高職師長學生
地點澎湖遊客中心、金門國家公園、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國立體育大學、南投水里工商職校、臺北市消防訓練中心、體育署、臺東大學 、基隆市消防局、花蓮玉里、東華大學、茂林國家風景區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金門縣金寧鄉、屏東縣恆春鎮、桃園市龜山區、南投縣水里鄉、臺北市內湖區、臺北市中山區、臺東市大學路二段、基隆市安樂區、高雄市茂林區
Region臺北市
Town中山區
電話886-953547199
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
開始時間2022-09-16T08:00:00+08:00
結束時間2022-11-27T16:00:00+08:00
Cycle(空)
Noncycle(空)
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twn2022
圖1(空)
圖1描述(空)
圖2(空)
圖2描述(空)
圖3(空)
圖3描述(空)
經度座標119.606864
緯度座標23.556017
類別109
類別209
地圖(空)
旅遊資訊參考活動(報名)網址
停車資訊參考活動(報名)網址
收費不收費
備註拾肆、報名注意事項:於報名表及網路資訊註明下列事項:1. 請各參與人員自行依需要投保旅遊平安險。2. 本活動無報名費,報名後如因故未能參與,亦無退款事宜。3. 所填報名參加本活動之個人資料,僅供本活動相關用途使用。4. 報名者本人同意所提個人資料作為大會活動使用。拾伍、活動保險:本活動全程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請各參與人員自行依需要投保人身險)保險範圍含本論壇活動所有場地及參與人員1. 每一個人身體傷亡:NT*3,000,000元2. 每一意外事故傷亡:NT15,000,000元3. 每一意外財物損失:NT*2,000,000元拾陸、防疫措施:1.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規範辦理。2.落實防疫安全措施。3.控管參與人數。4.隨時掌握疫情發展。5.視疫情狀況某些場次可能取消或延期舉辦。
活動識別碼: C2_315080000H_502290
活動名稱: 2022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
描述: 計畫緣起:我國國土在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之中,四面環海,獨特的是台灣除本島外,周圍有21處離島及64個澎湖列島,在3,561座大小山縱列中,台灣共有268座海拔超過3,000公尺的國際級的高山,其中最高峰是玉山海拔3,952公尺,全島高山密度傲居世界之冠,其中高山縱谷間之峽谷Canyon地勢壯闊秀麗,其磅礡動人之地質地景又堪稱世界稀有。全島面積超過百分之七十八為山林,森林青翠,林相極豐富,又為世界奇觀之一。再者,台灣面積雖僅占全 球百分之0.025,但是海洋生物種類佔全球10%,陸域的物種數量約佔全球2.5%,生態多樣性,物種密度分布是居世界之首,令人讚嘆的Formosa在世界第一大洋之太平洋之中的一座 海島上,這高山大海如此得天獨厚的大自然環境場域,加上交通便利發展,每年不但能吸引眾 多國外旅客、賞鳥客前來旅遊,也是發展國際面山面海教育訓練中心具絕佳條件。近年來戶外運動風潮逐漸興盛,但在基礎教育是缺乏的學習及準備下,台灣發生山難海 難的比例不減反增,使得面山面教育(T.W.N.Education)的推展及實行更顯得重要;惟如何讓國 內外旅客在享受美景之餘,亦能確保自身安全及落實環境永續,則是刻不容緩之實施方向。 爰此,年復一年不間斷地積極推動各級學校面山面海大會師及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 壇,希冀能透過學識分享及實際操作,培育莘莘學子從小具備親近山海的知識技能及面對廣 大世界之堅毅心志,讓面山面海教育在國內能由下至上、從學校至家庭層層深根,進而落實 面山面海教育推展之廣度及深度,不僅是培育社會之精英強民更是國家永續之基礎。壹、計畫項目一、 活動名稱:2022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二、 活動日期:中華民國111年09月16日起至111年12月30日止。三、活動目的:生長在台灣的子民,仳鄰高山,居處深海上,亙古千萬年來,面山面海。因此,我們應具有高度、有深度、有謙卑態度的國際公民素質。2019年山禁解除後,海域水域及空域,政府 高瞻遠矚看見未來,禁錮等於耗損等待枯竭而已。實際上台灣有獨特的高山大海環境,擁有 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物種單位面積密度又居世界之冠,人文更是多元族群融合的文化,這 正揭示了面山面海教育的重要性。面對全球環境之災難風險,除應參考國際救援能量整合及風險管理意識之提升,還包括國 內戶外緊急救護能量之建置,主責單位需建置為瞻,各縣市區域應逐步成立 Emergency Service 緊急救援服務與社區服務和各種災難救援與疏散支援,能透過產、官、學合作讓全 民能具備知識、認知與技能。得以應付大自然災變,因此,如何提升政府與民間救難隊員保 險制度之建立和討論策進之方案,如何有效整合及充分運用民力,促進社區互助與訓練,政 府應輔導成立台灣TRA(TaiwanRescueAssociation)實為重要且當然之重要目標。因此論壇的推展,終極目標是讓國人能追求超然卓越,迎接新世紀拓展生活智慧與藝術,國家邁向新 瑞士之國度。 貳、計畫目標: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論壇是一場關注於山海環境、技能知識、身心靈啟發及安全 機制並主倡緊急救難應有主責單位之全方位發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從2011年 起推廣至今,透過舉辦論壇不間斷的努力,廣邀國內外領域專家、學者、政府單位代表及民 眾共同分享對談,從不同觀點進行深度思考與觀念突破,將山海知識普及化並融入生活,提 升各界對潛在風險及自我保護Ask Yourself的意識。歷年舉辦論壇,是一個關注於環境適應、提升技能知識與國民素養(面山學習高度,面海學 習深度,體驗生活的溫度,矜持生命的態度)之傳播。另一,則是安全機制之配套機制之建 置。藉由論壇引進多元素整合,培育上山下海勞動機會與帶動全方位之產、官、學以用發 展,帶給國人新視野新拓展,知往鑒今之論壇主軸:包括第一屆【往山走】、第二屆【我的山 脈。我的家。】、第三屆【登山管理、教育與自律】、第四屆【追求卓越。探索登山生活美 學】、第五屆【山海。我的家】、第六屆【面山面海教育】、第七屆【面山面海教育齊步走。國 家大發展往山海看】。第八屆【面山面海-安全先講究、安全早準備、平安回到家】、第九屆【我的生命價值來自土地倫理與文化根源】、第十屆【人類求生存與大自然原力HumanSurvivalandTheForceofNature】、今年2022年,第十一屆論壇主軸【完美台灣完整呈現】一 步一腳印運籌帷幄,每一步雖艱辛,但一步就有一腳印的改變契機可能。叁、論壇主軸:2022論壇的教育傳播具四大面向,當然山海安全是主軸是首要,反思過去到現在山海 因安全的理由或偏見而無法開放,使社會大眾对山海活動有疑慮及怯步,因此論壇的目的在 深植土地倫理與正確山海活動時之安全觀念及做法。接著第二面向即是保護生態也著實重 要。第三面向文化藝術及第四面向產業創新經濟產脈之營造。我們透過論壇的舉辦,邀約到 文化藝術,產業界的學者專家,針對台灣的山林與海洋在文化方面,產業方面提出各方面的 論述,推動山林海洋的文化藝術及產業創新,使台灣的山海教育更加完善。人人親山林,人 人近海洋,山海安全機制更臻完備。詳細說明如下:一、山海安全著重國內戶外活動安全機制之推廣,諸如專業技能認證及戶外活動装備教學等,藉由論壇宣導,引領專業技能的發展與裝備需要與管道。使安全條件及風險意識的提升以保障生命安全。二、謙敬生態倡議土地倫理、環境教育及文化素養等深耕觀念,使各界重新省思「敬山敬海」的意識,共同守護美麗的山林及大海,留給下一代秀麗壯闊的自然生態與永續。 三、文化藝術 原住民文化的探究與發展是山海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歷年來論壇邀集眾多原民專家學者進 行演講及分享,諸如「重新學習成為山海民族」、「山域安全與原住民揹工之權益維護」、「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山林環境河川保育」等,以多元廣泛的面向重新審視國民基礎教育。四、產業創新營造發展山海事業發展與臺灣文化及產業有著深厚的連結,隨著2020年山林解禁,山海相關產業將迎來轉型,希冀透過國內山海新潛力、產業創新思維等講座,為相關事業開啟永續發展新視野。肆、說帖(主軸活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說帖本會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發展山域、水域之教育 促進面海面山教育訓練機構之設立,傳播生命價值與正確進山親海之觀念和知識及技能,提 昇國人健康的身心靈及了解本身生活的土地倫理並促進國際戶外領域交流為宗旨。2022年三大主要推展事項包括:一、定向越野活動二、個人指位無線電示標(PLB) 三、全身安全簡易吊帶Fullbodywebbing harness。說明如下:一、定向越野活動。簡介:Orienteering「定向越野」運動,是一種由參與活動的人員憑藉著定向地圖及各種定 向導航技術的正確使用,在活動區域內從起點逐一的到訪各個檢查點並完成註記後回到終 點,以全程使用時間最少而且正確到訪各檢查點的紀錄,作為活動競賽的依據。 效益:促進民眾了解文化、在地認同感,達到親子互動及方位認知。 補充說明:(以下定向越野資料來源:澎湖西嶼二崁定向越野活動規劃-作者中華民國定向越 野協會賴韋綸)二、個人指位無線電示標(PLB)。何謂個人遇險指標器(PLB)PLB是遇險無線電信標,可將有關個人的位置資訊直接傳輸到搜索和救援部隊,讓他們知道 所有求救者處於嚴重和迫在眉睫的危險之中。為什麼如此重要?註冊 EPIRB、ELT 或PLB是美國和大多數國家/地區的法律要求。註冊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您的信標被啟動,搜索和救援隊將如何知道您是誰,並且提供的聯繫人可能能夠提供有關您的 特定旅行計劃的資訊。在沒有信息的情況下,搜索和救援行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開始。三、全身安全簡易吊帶Fullbodywebbing harness:市面常見制式全身式或半身式吊帶,取得價格高且重量較重不易攜帶,因個人自救確保應著重輕便、取得方便、價位低,安全性質高,所以推廣全身式簡易吊帶,普及於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及山林工作者。當Fullbodywebbingharness全身安全吊帶你進行有繩索確保安全的攀岩、上登、下降、高繞危險地形通過及需要吊掛在安全吊帶上時,增加安全確保及舒適度至關重要。尺寸對照建議表身高及體重 扁帶上下半身尺寸長度建議150~16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30CM,下半身約330CM160~17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50CM,下半身約350CM170~180CM/正常體重 上半身約270CM,下半身約370CM伍、特別說明的是原住民文化的探究與發展是極為重要的根本一環《面山面海教育與安全機制(救難機制論壇)》2013-2021,第2~10屆,原住民相關論文或文章及歌詞和儀式等。1.一好 二、2014年第2屆《全國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全蔣清,〈布農族和台灣山難救援〉2.Jim Duff,〈揹工安全〉3.亞榮隆•撒可努,〈飛鼠大學課程分享〉4.史添發,〈獵人與我〉5.馬躍.比吼,〈話談原住民〉三、2015年第3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6.張雅慈、史添發,〈南二段及全國步道管理-以玉山為例、揹工角色〉7.邦卡兒.海放南,〈原住民登山挑戰與發展〉8.全蔣清、方良吉,〈高山揹工發展與挑戰〉9.田金城、亞榮隆.撒可努、卡法司.達紀斯島嵐,〈部落文化與台灣登山發展〉 四、2016年第4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洪天送,〈原住民起源與琉璃珠〉 2.打琥,〈淺談布農族的生活禁忌〉3.邦卡兒.海放南,〈玉山國家公園與布農族〉 4.全蔣清,〈布農卡里布灣登山社發 展經驗與挑戰〉 5.史添發,〈獵人文化與時代的衝擊〉 6.內本鹿文化工作室,〈重返 內本鹿〉紀錄片欣賞討論 7.馬男,〈台東布農族登山發展經驗與挑戰〉8. Ramesh Raj Simkhada,〈尼泊爾經驗分享:嚮導養成與揹工勞顧關係〉9.乜寇.索克魯曼,〈綜合座談:獵人文化、嚮導養成、規範管理、策略聯盟〉10.高俊宏,〈神鬼獵人與原住民〉五、2017年第5屆《面山面海教育與救難機制論壇》1.Jim Duff,〈山域安全與原住民揹工〉 2.許傳盛,〈重新學習成為山海民族〉3.邦卡兒.海放南,〈原住民神話傳說與故事〉六、2018年第6屆《面山面海教育與救難機制論壇》1. 邦卡兒.海放男,〈原住民的生態智慧與山林環境河川保育〉 七、2020年第九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 史添發 , 2. 史添發 獵人的成長教育 3. 全慈豪(NieqoSoqluman)-人與山的距離 4.布農族詩人沙力浪(SalizanTakisvilainan)- 用頭袋背起一座座山 5.黃雅憶(panay)布農族的女人與山的關係. 6.劉曼儀 山裡 有Bunun,以部落為師-內本鹿pasnanavan山林教育推動經驗之分享 7.乜寇.索克魯曼-東谷沙飛傳奇 8. 山裡有Bunun,以部落為師 -內本鹿pasnanavan山林教育推 動經驗之分享八、2021年第十屆《面山教育與救難機制國際論壇》1. 乜寇NeqouMalas台灣生態與原住民2. 卜窘 人權與法治教育課程-獵人議題與部落返鄉認同: a.卡那卡那富族祈福福儀式及布農族報戰功b. 祭儀儀式步驟與典故 陸、特聘國外專業講師:國際衛星輔助搜救組織(International Cospas-Sarsat)在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 民航組織(ICAO)股、國際電信聯盟(ITU)、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MSO)..等國際組織推 動下建立全球海上預險及安全系統GMDSS,搜救通信中一環,提供陸(PLB)、海(EPIRB)、空(ELT)災難之國際級衛星定位搜救系統,是陸海空搜救最後一道防線,不能以 商用行動通信完全替代的,這是正確觀念必須反正。再者山區廣設基地台,這是追逐20年 前的需求,現今未來衛星快速發展及環保意識高升,起碼的判斷力不能再因懶惰而誤判, 釀成的後果是災難。因此,特聘專家來台交流溝通。Biography - Jim KingJim King is Vice President of Ovik Inc., a consulting engineering firm in Ottawa, Canada. He is part of a team developing and tes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satellite systemfor search and rescue, known as MEOSAR. He has over 40years experience on various satellite systems, including those used for Search and Rescue, for maritime vessel tracking an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navigation and Internet services.In his previous jobs, Mr. King was the Director of Maj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Programs at CRC Canada, where he managed a number of satellite projects for the Canadian Space Agency, he had worked in London for 10 years in the Cospas-Sarsat Secretariat, and before that had worked on military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for the Canadian Department of NationalDefence. In 1979 he started workingon designing, building and testing abrand new satellite systemfor search and rescue, called Cospas-Sarsat, and has now worked on it for over 40 years, initially developing the LEOSAR, then GEOSAR and now MEOSAR system. He has given several seminars and training courses and wrote chapters about Cospas-Sarsat in some books and magazines.Mr. Kinghasa Bachelor and Master’s degree in Engineering, was a Canadian delegate atinternational meetings of Cospas-Sarsat,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and the United Nations. He also obtained an aircraft private pilot's licence and was an Astronaut candidate in the 1980s.JimKing是加拿大渥太華OvikInc.的顧問。他參與開發和測試下一代用於搜索和救援的衛星系統,即MEOSAR。他在用於搜索和救援、海事和資產跟踪以及寬帶衛星通信的衛星系統方面擁有30多年的經驗。King先生曾擔任加拿大通信研究中心(CRC) 的主要衛星通信項目主任,在此之前曾在英國倫敦的Inmarsat工作了10年。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Jim曾在加拿大國防部從事軍事導航和通信系統工作,並在1980年代在CRC 設計、建造和測試用於搜索和救援的新衛星系統,稱為Cospas-Sarsat。30多年來,他參加了100多次國際Cospas-Sarsat會議,並主持了其中幾次。他為這些會議撰寫並提交了200 多篇論文,舉辦了多次關於Cospas-Sarsat和MEOSAR的研討會和培訓課程,還撰寫了許多關於其他衛星系統的論文。King先生擁有工程學士學位(1971年,薩斯克大學)和工程碩士學位(1986年,渥太華大學),專攻衛星通信,並擁有飛機私人飛行員執照。他是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PEO)和 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OSPE)的成員,並且是Cospas-Sarsat、歐洲航天局和聯合國國際會議的加拿大代表。柒、指導單位:海洋委員會、內政部營建署、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花蓮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澎湖縣政府教育處、基隆市政府教育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住民族委員會。(消防署、文化部、立法院、教育部、等邀約中)。捌、主辦單位: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屏東縣政府、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國立臺東大學、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國立東華大學、澎湖縣風櫃國民小學、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嘉義縣政府教育局(邀約中)、花蓮縣政府教育處(研議中)。玖、協辦單位:國立金門農工職校、金門縣政府消防局、基隆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雪霸公園管理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屏東林區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茂林區公所。(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交通部航港局、消防署等邀約中)。拾、補助單位: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教育部體育署、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內政部營建署、台東林區管理處、海洋委員會、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經濟部水利署、交通部觀光局、臺東縣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外交部、文化部等邀約中)
參與者: 經常從事登山活動之各界人士經常從事水域活動之各界人士各界社會人士大專院校師長學生大專高中社團高中高職師長學生
地點: 澎湖遊客中心、金門國家公園、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 國立體育大學、南投水里工商職校、臺北市消防訓練中心、體育署、臺東大學 、基隆市消防局、花蓮玉里、東華大學、茂林國家風景區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金門縣金寧鄉、屏東縣恆春鎮、桃園市龜山區、南投縣水里鄉、臺北市內湖區、臺北市中山區、臺東市大學路二段、基隆市安樂區、高雄市茂林區
Region: 臺北市
Town: 中山區
電話: 886-953547199
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
開始時間: 2022-09-16T08:00:00+08:00
結束時間: 2022-11-27T16:00:00+08:00
Cycle: (空)
Noncycle: (空)
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wn2022
圖1: (空)
圖1描述: (空)
圖2: (空)
圖2描述: (空)
圖3: (空)
圖3描述: (空)
經度座標: 119.606864
緯度座標: 23.556017
類別1: 09
類別2: 09
地圖: (空)
旅遊資訊: 參考活動(報名)網址
停車資訊: 參考活動(報名)網址
收費: 不收費
備註: 拾肆、報名注意事項:於報名表及網路資訊註明下列事項:1. 請各參與人員自行依需要投保旅遊平安險。2. 本活動無報名費,報名後如因故未能參與,亦無退款事宜。3. 所填報名參加本活動之個人資料,僅供本活動相關用途使用。4. 報名者本人同意所提個人資料作為大會活動使用。拾伍、活動保險:本活動全程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請各參與人員自行依需要投保人身險)保險範圍含本論壇活動所有場地及參與人員1. 每一個人身體傷亡:NT*3,000,000元2. 每一意外事故傷亡:NT15,000,000元3. 每一意外財物損失:NT*2,000,000元拾陸、防疫措施:1.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規範辦理。2.落實防疫安全措施。3.控管參與人數。4.隨時掌握疫情發展。5.視疫情狀況某些場次可能取消或延期舉辦。
[ 搜尋所有 觀點 ... ]

觀點的黃頁資料

(以下顯示 9 筆)

欣觀點企業有限公司 |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水源街一段1號 | 電話: 02-2621-2541

流浪觀點 |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福壽街13號 | 電話: 02-2838-2619

觀點古文物 |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育仁路37號 | 電話: 02-2896-4123

觀點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高雄市苓雅區光華一路206號6樓之4 | 電話: 07-227-3007

觀點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71號2樓 | 電話: 02-2500-7111

觀點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7號 | 電話: 02-2523-0045

觀點企畫整合有限公司 | 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路一段52號 | 電話: 05-536-1215

東極觀點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88號3樓 | 電話: 02-2371-2998

觀點實業有限公司 | 地址: 台中市豐原區成功路596號1樓 | 電話: 04-2528-9463

名稱 觀點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觀點)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北市板橋區觀光街56之1號3樓
張仲月50853931核准設立

臺北市中正區懷寧街92號3樓、92之1號3樓
詹睿欽83166765核准設立

臺中市南屯區春社里永春路60之5號一樓
鄭聰明18356761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875385)

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2段62巷12號4樓
王敬智29220171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8119005)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2段51號8樓之7
許文馨52893184核准設立

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段147號6樓之5
張志豪73772453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8155735)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255之1號9樓
謝昌佑82835943核准設立

臺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73號7樓之1
周睿峰83172160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觀光街56之1號3樓 | 負責人: 張仲月 | 統編: 50853931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懷寧街92號3樓、92之1號3樓 | 負責人: 詹睿欽 | 統編: 83166765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春社里永春路60之5號一樓 | 負責人: 鄭聰明 | 統編: 18356761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875385)

登記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汐萬路2段62巷12號4樓 | 負責人: 王敬智 | 統編: 29220171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8119005)

登記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基隆路2段51號8樓之7 | 負責人: 許文馨 | 統編: 52893184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2段147號6樓之5 | 負責人: 張志豪 | 統編: 73772453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8155735)

登記地址: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255之1號9樓 | 負責人: 謝昌佑 | 統編: 82835943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73號7樓之1 | 負責人: 周睿峰 | 統編: 83172160 | 核准設立

與觀點有限公司同分類的僑外資、陸資來臺投資國內事業清冊

金百利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52128 | 核准日期: 19750731

葵芳織造廠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34067937 | 核准日期: 19750812

開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5305524 | 核准日期: 19751009

迪愛禧佳龍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57221 | 核准日期: 19751113

台灣鐽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49711169 | 核准日期: 19760207

台灣笠井釉藥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2167540 | 核准日期: 19760316

高雄塑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5803825 | 核准日期: 19760506

誠華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84254 | 核准日期: 19760702

加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5914885 | 核准日期: 19760728

欣合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30821779 | 核准日期: 19760804

華岡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1661317 | 核准日期: 19760804

高隆田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5907364 | 核准日期: 19760827

台灣日電產日新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2100433 | 核准日期: 19760920

源盛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04925243 | 核准日期: 19730507

順新企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1658299 | 核准日期: 19730511

金百利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52128 | 核准日期: 19750731

葵芳織造廠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34067937 | 核准日期: 19750812

開發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5305524 | 核准日期: 19751009

迪愛禧佳龍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57221 | 核准日期: 19751113

台灣鐽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49711169 | 核准日期: 19760207

台灣笠井釉藥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2167540 | 核准日期: 19760316

高雄塑酯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85803825 | 核准日期: 19760506

誠華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4084254 | 核准日期: 19760702

加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5914885 | 核准日期: 19760728

欣合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30821779 | 核准日期: 19760804

華岡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1661317 | 核准日期: 19760804

高隆田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75907364 | 核准日期: 19760827

台灣日電產日新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2100433 | 核准日期: 19760920

源盛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04925243 | 核准日期: 19730507

順新企業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 11658299 | 核准日期: 1973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