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 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 客家委員會

客家辭義古代的腔調是詔安, 分類是教育文化, 客家音標是gu^toi, 華語辭義是???代, 客語例句是古代?人哪有麼?火車、汽車全部攏係兩腳車。.

分類教育文化
腔調詔安
客家辭義古代
客家音標gu^toi
華語辭義???代
英語辭義ancientage
客語例句古代?人哪有麼?火車、汽車全部攏係兩腳車。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古代的人哪有什麼火車、汽車全都是兩腳車。

分類

教育文化

腔調

詔安

客家辭義

古代

客家音標

gu^toi

華語辭義

???代

英語辭義

ancientage

客語例句

古代?人哪有麼?火車、汽車全部攏係兩腳車。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

古代的人哪有什麼火車、汽車全都是兩腳車。

根據名稱 古代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古代 ...)

# 古代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19881111000010
個案名稱大埔石刻
級別代碼1.1.3
級別名稱縣(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9
name: : 碑碣
歷史沿革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使得明代沈有容抗倭的史實得到進一步的見證。 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上鑴刻41字,分七行,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勁有力。碑文全文如下︰「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彊梧又作強圄,為丁;大荒落為臘,地臘為五月五日(天臘正月一日、道德臘七月七日、十一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侯王臘);挾日是指十日,這些都是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石刻上指明的時間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五月十五日」。由福建連江人的董應舉提字勒石,紀念的是明朝抗倭名將安徽宣城人沈有容在東沙島上生擒倭寇69人,而明軍不傷一卒的英勇事蹟,整起俘倭事件在史冊中熠熠生輝。 此一石刻是明代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其意義在於︰ 一、它是明末中國東南抗擊倭寇俘敵較多的戰役,具有抗倭史的研究價值。 二、它是明代抗倭名將沈有容的事蹟之一,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三、明末名臣文人政治家董應舉的遺筆能留在東莒島上,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顯示馬祖列島在歷史上一直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石刻上的兩位歷史人物更是對明代國家、社稷安危的貢獻載諸史書也長留在邊陲小島上。 四、萬曆年間的倭寇雖不像嘉靖、隆慶年間猖獗,但仍是國家的外患和沿海人民生活的困擾。勝利的戰役確實值得勒石為記,以為士氣的鼓舞。 國軍於發現刻有文字的岩盤,研判可能為重要古蹟,清除覆蓋在岩盤上的泥土,並用鐵絲網圍住予以保護。民國五十五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為防止古蹟遭到雨淋日曬,在石刻上方興建一座仿古涼亭,命名為「懷古亭」,並在旁邊立碑,記載石刻的發現經過與石刻。 由於石刻所具的文化資產價值,內政部於民國77年(1988)11月11日指定為三級古蹟,又於民國97年12月11日指定為縣定古蹟。 如今,大埔石刻已然成為知名名勝,遊人登亭攬勝,遙想當年活捉倭賊之情景,以及國共失和轉進馬祖後的島嶼經營,在戰地政務防衛之餘,仍重視古蹟的維護,為後人留住重要的文化資產。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1.符合文資法指定條件 2.少見之碑碣,具歷史意義也見證馬祖之歷史發展 3.具有歷史保衛鄉土之情操,值得保存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7條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4條、第5條
所屬主管機關連江縣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連江縣
distName: : 莒光鄉
address: : 大坪村大坪段620地號
經度119.96295703711
緯度25.950197704215
主管機關名稱連江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6-1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b0e129f4-b639-42af-9827-ddf3588b25dc/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b0e129f4-b639-42af-9827-ddf3588b25dc/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jpg
name: : 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連江縣政府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81111000010
外觀特徵馬祖大埔石刻是明代遺留的重要文物,不僅有研究價值,並且有紀念價值。
室內特徵(空)
使用情形為明代所留存下來的摩崖石刻,民國55年為保護其免於風化,於其上興建涼亭。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空)
現狀保存良好。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836-22393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
公告日期: : 1988-11-11 00:00:27.14
note: : 內政部指定三級古蹟
2::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連文推字第0970037635號
公告日期: : 2008-12-11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連江縣
distName: : 莒光鄉
landNo: : 大坪段
landSerialNo: : 6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V002 連江縣 大埔石刻 (三級)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453/photo/V002 連江縣 大埔石刻 (三級)01.JPG
2::
mediaName: : 大埔石刻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11-30/15ae4482-2381-4de4-a12b-3597e192167d/大埔石刻2.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12/6978c28d-ecbf-443c-a1b8-6f9b622b0f7b/大埔石刻公告.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5-26/864f3ada-a6d1-47bc-b512-fbde8e251887/大坪段620地籍圖s.jpg
repImgId110988
案件編號: 19881111000010
個案名稱: 大埔石刻
級別代碼: 1.1.3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9
name: : 碑碣
歷史沿革: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使得明代沈有容抗倭的史實得到進一步的見證。 大埔石刻面積約2.78平方公尺,上鑴刻41字,分七行,每字約為22公分,筆勁有力。碑文全文如下︰「萬曆彊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彊梧又作強圄,為丁;大荒落為臘,地臘為五月五日(天臘正月一日、道德臘七月七日、十一月一日為民歲臘、十二月八日為侯王臘);挾日是指十日,這些都是古代歲星曆法紀年月日的用法,石刻上指明的時間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五月十五日」。由福建連江人的董應舉提字勒石,紀念的是明朝抗倭名將安徽宣城人沈有容在東沙島上生擒倭寇69人,而明軍不傷一卒的英勇事蹟,整起俘倭事件在史冊中熠熠生輝。 此一石刻是明代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其意義在於︰ 一、它是明末中國東南抗擊倭寇俘敵較多的戰役,具有抗倭史的研究價值。 二、它是明代抗倭名將沈有容的事蹟之一,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三、明末名臣文人政治家董應舉的遺筆能留在東莒島上,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顯示馬祖列島在歷史上一直是具有重要地位的。石刻上的兩位歷史人物更是對明代國家、社稷安危的貢獻載諸史書也長留在邊陲小島上。 四、萬曆年間的倭寇雖不像嘉靖、隆慶年間猖獗,但仍是國家的外患和沿海人民生活的困擾。勝利的戰役確實值得勒石為記,以為士氣的鼓舞。 國軍於發現刻有文字的岩盤,研判可能為重要古蹟,清除覆蓋在岩盤上的泥土,並用鐵絲網圍住予以保護。民國五十五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為防止古蹟遭到雨淋日曬,在石刻上方興建一座仿古涼亭,命名為「懷古亭」,並在旁邊立碑,記載石刻的發現經過與石刻。 由於石刻所具的文化資產價值,內政部於民國77年(1988)11月11日指定為三級古蹟,又於民國97年12月11日指定為縣定古蹟。 如今,大埔石刻已然成為知名名勝,遊人登亭攬勝,遙想當年活捉倭賊之情景,以及國共失和轉進馬祖後的島嶼經營,在戰地政務防衛之餘,仍重視古蹟的維護,為後人留住重要的文化資產。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登錄理由: 1.符合文資法指定條件 2.少見之碑碣,具歷史意義也見證馬祖之歷史發展 3.具有歷史保衛鄉土之情操,值得保存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7條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4條、第5條
所屬主管機關: 連江縣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連江縣
distName: : 莒光鄉
address: : 大坪村大坪段620地號
經度: 119.96295703711
緯度: 25.950197704215
主管機關名稱: 連江縣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6-1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b0e129f4-b639-42af-9827-ddf3588b25dc/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05-18/b0e129f4-b639-42af-9827-ddf3588b25dc/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jpg
name: : 03縣定古蹟-大埔石刻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連江縣政府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81111000010
外觀特徵: 馬祖大埔石刻是明代遺留的重要文物,不僅有研究價值,並且有紀念價值。
室內特徵: (空)
使用情形: 為明代所留存下來的摩崖石刻,民國55年為保護其免於風化,於其上興建涼亭。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空)
現狀: 保存良好。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36-22393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
公告日期: : 1988-11-11 00:00:27.14
note: : 內政部指定三級古蹟
2::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連文推字第0970037635號
公告日期: : 2008-12-11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連江縣
distName: : 莒光鄉
landNo: : 大坪段
landSerialNo: : 62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V002 連江縣 大埔石刻 (三級)0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453/photo/V002 連江縣 大埔石刻 (三級)01.JPG
2::
mediaName: : 大埔石刻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2-11-30/15ae4482-2381-4de4-a12b-3597e192167d/大埔石刻2.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12/6978c28d-ecbf-443c-a1b8-6f9b622b0f7b/大埔石刻公告.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5-26/864f3ada-a6d1-47bc-b512-fbde8e251887/大坪段620地籍圖s.jpg
repImgId: 110988

# 古代 於 文資局古蹟 - 2

案件編號19831228000005
個案名稱鹿港龍山寺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台灣清領時期較著名的龍山寺共有五座,由北至南依序為咸豐8 年(1858 年)年的淡水龍山寺、乾隆3 年(1738 年)年的萬華龍山寺、乾隆41 年(1776 年)年的鹿港龍山寺、雍正年間的台南龍山寺及乾隆年間的鳳山龍山寺,這其中以鹿港龍山寺規模最大,為台灣少數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寺廟建築,有「台灣紫禁城」與「台灣藝術殿堂」之稱。 鹿港龍山寺前身為一形制狹小的廟寺,主祀觀世音,由台灣佛教開山祖肇善禪師於1653 年創建,原址位於鹿仔港舊河道邊(今鹿港大有街一帶),1661 年改建為磚造建築。乾隆51 年(1786 年)中國泉州人士陳邦光倡議遷建龍山寺於現址(彰化縣鹿港鎮龍山裡金門巷81 號),由鹿港泉郊商賈日茂行林振嵩及仕紳許樂三實際負責籌建經營,乾隆57 年(1792 年)台灣中部地震使龍山寺建築受損,於是乾隆60 年(1795 年)發起重修至嘉慶3年(1798 年)完工。歷經三十餘載,屋頂及構架有頹壞之虞,道光9 年(1829 年)舉人林廷璋發起重修山門、五門及戲台、正殿、後殿等建築,道光11 年(1831 年)完工,基地面積約1600 餘坪,自此奠定了龍山寺三進二落的規模。道光28(1848 年)年11 月再次受到地震災害,於咸豐2 年(1852 年)進行大規模整修並增建拜殿,至咸豐8 年(1858 年)告完工。 光緒20 年(1894 年)甲午戰爭,翌年台灣割讓日本,鹿港龍山寺由日方接管,明治30 年(1897 年)在寺內設立「敬愛學校」,明治37 年(1904 年)將龍山寺名廢除,正式改為日本真宗本願寺分寺。大正10 年(1921 年) 後殿右廂房遭回祿之災,建築與文物幾近全毀。昭和10 年(1935 年)中部大地震,龍山寺再度受損,次年(1936 年)動工重建後殿,於昭和13 年(1938 年)12 月完工。 二戰後,民國38 年至54 年(1949 年~1965 年)期間,兩廊撥借作為鹿港中學教職員宿舍,於右廊近正殿處增設洗手台一座,大殿左後將軍柱、步道木質腐朽,修理時改為鋼筋混凝土柱樑「落款為民國47 年(1958 年)」,民國46 年(1957年)龍山寺管理人黃秋等人倡議重修寺內建築,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於民國47 年(1958 年)至49 年(1960 年)依序重作拜殿、正殿及後殿彩繪,民國49 年(1960 年)龍山寺成立管理委員會後進行整修,於民國53 年(1964 年)完工。 民國52 年(1963 年)及53 年(1964 年)先後施作五門及戲台彩繪,並將戲台的「出將」及「入相」木架拆除,同時將五門簷柱及大通改成鋼筋混凝土柱樑,另有漢寶德教授推論民國53 年(1964年)增砌山門內側洗石子花台、民國54 年五門屋頂填土並改為舉架、民國61 年(1972 年)山門左前方增作九龍池一座。 民國72 年(1983 年)12 月28 日,內政部以(72)台內民字第202452 號函指定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民國94年文資法修法後稱國定古蹟),民國75 年(1986 年)內政部主導修復工程,於民國80 年(1991 年)完工,歷經五年之久。民國88 年(1999 年)9 月21 日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 地震,鹿港龍山寺山門、正殿發生嚴重受損,被列為需立即修復對象。民國89 年(2000 年)內政部及彰化縣政府積極規劃大規模整修,整修工作於90 年(2001 年)動工,97 年正式完工,本次修復工程歷經七年,此乃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具規模的一次修復工程。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1.鹿港龍山寺是一個大型建築物,被認為是現在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領時期建築物。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例如:五門殿前有一對精緻的龍柱,每根龍柱各有五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五門殿兩旁的龍、虎堵石雕,均採深浮雕方式,龍堵的石雕構圖中,龍在空中騰雲駕霧,下方雕飾有二隻鯉魚,並以岩石做成禹門的造型,象徵「魚躍龍門」、五門殿正門兩旁有一幅木刻對聯,這幅對聯說明了鹿港的開港、龍山寺創寺、重興的意義等等。具是代表龍山寺所代表的歷史古蹟意義及文化傳承價值。 2.鹿港龍山寺佔地一千六百多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分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鹿港龍山寺戲台上方藻井結構,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7、18、19、22及27條第1款。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至5條。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address: : 龍山街100號
經度120.43493066283
緯度24.0503663871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JPG
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龍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5
外觀特徵鹿港龍山寺建築配置採座東朝西,仿中國泉州開元寺規模興建,佔地1600 餘坪,為四進九開間殿堂式建築,大木作出自泉州溪底匠派。由鹿港商民集資新建,為結合民間信仰需求,其空間功能與正規佛寺以靜修兼道場的性質不盡相同,乃是介於純粹佛寺與世俗佛寺之間的寺院建築鹿港龍山寺日治時期被日方接管,由於二戰後並未形成地方信仰中心,因此未遭受如其他寺廟被「精修」的浩劫,仍保留原有外觀簡潔明朗、結構古拙樸實的建築風貌,如泉州建築特色的碗型斗、關刀栱及長條形瓜筒(俗稱木瓜筒)等構件,在五門、戲台及正殿的大木構架上大放異彩。整體建築空間由前至後依序為前埕、山門、內埕、五門與戲台、中庭、拜殿與正殿、後庭、後殿及左右二廂迴廊。鹿港龍山寺自始建三百餘年間曾二次遷建,雖歷經四個朝代無數次的浩劫,仍能保有創建時之寺貌,而成為台灣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寺院,尤以建築藝術備受世界專家學者推崇。
室內特徵山門 鹿港龍山寺的山門為三開間建築,重簷歇山屋頂由14支木柱支撐,簷口至地面高約4 公尺,建築縱深2 公尺餘,門楣上方大木疊升斗栱高度達1.7公尺,組構簡潔明快,支承屋脊三架樑,由角樑、中脊桁及瓜柱三者構成的結構槓桿原理,是台灣傳統建築中罕見的佳作。屋頂正脊剪黏泥塑題材為牡丹、鳳凰、獅座及水族等,前後垂脊題材有八仙、呂洞賓及鍾離權等,形態栩栩如生,工藝價值極高。 五門 五門面闊七開間,其左右翼廊與前方八字牆約呈45度夾角,具圍護內埕的意象,亦使整體立面氣勢恢宏。五門前簷為單龍蟠柱,是道光11年(1831年)重修時的作品,台灣僅有兩對此種造型龍柱,另一是在屏東內埔天後宮。民國50年(1961年)五門木柱腐朽,由大木匠師施水龍先生執行整修,抽換六支木柱而以混凝土柱代之。 五門牆身水車堵交趾陶內容為書劍江山及四書百文,無年代及落款,但由鳳山寺史料得知龍山寺交趾陶作品是於咸豐2年(1852年)至8年(1858年)重修時施作。昭和13年(1938年)五門重修由張金山先生承包,將交趾陶改為石雕作品,材料以台產安山巖(觀音山石)為主,雕刻內容有龍虎堵、博古花卉及四大天王等,其他諸如櫃檯、石鼓及門枕等部位的雕刻皆具故事寓意,雕工細緻、線條優美,為龍山寺重要文化資產。五門與戲台之另一特色是在地坪花崗石條的鋪砌變化與建築牆身構造極具對應關係,為台灣少見佳例。 戲台 戲台屋頂形式為重簷歇山斷簷升箭,屋面與五門相連並突出於中埕。屋架八卦藻井的作法是由16組斗栱上疊組構呈穹窿狀,尺寸大於宋法式標準,整體構架高度6.5公尺,直徑5.5公尺,就中國官式建築標準而言,此等尺度表徵空間具相當地位。藻井雖常見於其他廟宇,但鹿港龍山寺藻井的規模及結構美學,可稱為全台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屋頂剪黏泥塑紋案以花草為主,垂脊排頭有仙女童子騎鶴、飛天及關羽等造型題材,前簷下方特有的大象泥塑,為鹿港土水匠師劉訓於民國50年(1961年)的佳作。 拜殿與正殿 正殿及拜殿屋頂分別採歇山重簷及歇山捲棚形式,二殿的屋頂及空間構架相連,共以52支柱子支承屋頂,為台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寺廟空間。正殿中脊桁高約12公尺,屋架採舉架結構(俗稱假厝或暗厝),與拜殿捲棚抬樑構架之間搭接完美,堪稱該時期木結構建築的經典。正殿牆身構造及用材豐富,有石砌、斗子砌及清水磚砌等。拜殿的鏤雕蟠龍石柱是由船頭行泰順號於咸豐3年(1852年)年捐贈,此柱造型為清領中期台灣龍柱代表作之一。柱楹及木雕的落款分別為咸豐2年(1852年)年及「咸豐通寶」,由此推判拜殿為咸豐時期的建築。 正殿與拜殿木雕多是道光11年(1831年)年李克鳩7等匠師的作品,昭和13年(1938年)年拜殿重修時由李煥美、李松林及李棟樑等匠師抽換重作部分的雀替,李氏門徒作品有拜殿前簷下方雀替、正殿神龕、後殿的門屏及神龕等,皆為龍山寺重要文化資產。 正殿正脊脊腹剪黏泥塑為雙龍搶珠、兩端為山水及花草,脊上中央有民國76年(1987年)修復時的剪黏泥塑作品「雙龍護塔」,此塔在民國50年(1961年)重修前為五層寶塔。四處垂脊排頭有人物塑像各一座,因風化嚴重,殘蹟依稀可辨,其為披甲武裝文物坐像,但面貌以無法辨識,一般傳說為陶質「四聖朝天」的文聖張亞子、武聖關公、巧聖魯班及樂聖師曠。鹿港龍山寺自乾隆至咸豐年間的數次重修皆由日茂行林家出資倡議修建,正殿背牆上方重簷之間的牆面有「大觀在上」泥塑字樣,與日茂行古厝正廳「大觀」匾,同取其意。 後殿 大正10年(1921年)年後殿火災,僅龍邊未受波及,全部付之一炬,昭和11年(1936年)年重建五開間格局,昭和13年(1938年)完工。屋頂為單簷硬山式、前簷廊捲棚頂,興建時經費拮据,僅施髹漆,未予彩繪,這種上漆未施彩繪的風格保持至今。民國49年(1960年)彩繪匠師郭新林繪贈「哼哈二將」門神一對,三通五瓜抬梁架構由鹿港匠師黃神通施作,棟架雕刻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門屏為鹿港木雕匠師李煥美及李松林的佳作。後殿木料大量採用台灣山區檜木,整體構架的秩序及比例、雕刻題材及手法,皆受日本人影響,富含高度藝術價值,為同類建築所罕見。 後殿前步口龍柱為泉州石雕匠師蔣馨之女婿張金山於昭和11年(1936年)的作品,具日治時期龍柱特色,材料為台灣北部觀音山石。後殿左右洞門兩旁牆面上仍存留深度約0.5公分的淺雕花卉圖案,為手法細膩非凡的磚雕作品。
使用情形祭祀參拜。廟寺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寺廟火源多,應加強控管,防止災害發生。
現狀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嚴重受損,為鹿港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大的修復工程。目前已修復完畢開放民眾參祀祭拜。
網站名稱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全球資訊網
網址http://mus.bocach.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6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1:35:5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landNo: : 龍山段
landSerialNo: : 117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landNo: : 龍山段
landSerialNo: : 117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JPG
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3).JPG
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4).JPG
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5).JPG
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6).JPG
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9/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7).JPG
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0/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8).JPG
8::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9).JPG
9::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0).JPG
10::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1).JPG
1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2).JPG
1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3).JPG
1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4).JPG
1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5).JPG
1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6).JPG
1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7).JPG
1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8).JPG
18::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9).JPG
19::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0).JPG
20::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1).JPG
2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9/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2).JPG
2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0/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3).JPG
2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4).JPG
2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5).JPG
2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6).JPG
2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7).JPG
2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8).JPG
28::
mediaName: : 39b8c2fe-0159-4d29-a6df-5a5ac7c9c6e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612/photo/39b8c2fe-0159-4d29-a6df-5a5ac7c9c6e6.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29/f3c353db-220f-40ce-b6db-2b3f477329d3/鹿港龍山寺公告公文.jpg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9/cdf541c5-119d-4bd4-875e-ecfd12dc0625/地籍資料.jpg
repImgId814
案件編號: 19831228000005
個案名稱: 鹿港龍山寺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台灣清領時期較著名的龍山寺共有五座,由北至南依序為咸豐8 年(1858 年)年的淡水龍山寺、乾隆3 年(1738 年)年的萬華龍山寺、乾隆41 年(1776 年)年的鹿港龍山寺、雍正年間的台南龍山寺及乾隆年間的鳳山龍山寺,這其中以鹿港龍山寺規模最大,為台灣少數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寺廟建築,有「台灣紫禁城」與「台灣藝術殿堂」之稱。 鹿港龍山寺前身為一形制狹小的廟寺,主祀觀世音,由台灣佛教開山祖肇善禪師於1653 年創建,原址位於鹿仔港舊河道邊(今鹿港大有街一帶),1661 年改建為磚造建築。乾隆51 年(1786 年)中國泉州人士陳邦光倡議遷建龍山寺於現址(彰化縣鹿港鎮龍山裡金門巷81 號),由鹿港泉郊商賈日茂行林振嵩及仕紳許樂三實際負責籌建經營,乾隆57 年(1792 年)台灣中部地震使龍山寺建築受損,於是乾隆60 年(1795 年)發起重修至嘉慶3年(1798 年)完工。歷經三十餘載,屋頂及構架有頹壞之虞,道光9 年(1829 年)舉人林廷璋發起重修山門、五門及戲台、正殿、後殿等建築,道光11 年(1831 年)完工,基地面積約1600 餘坪,自此奠定了龍山寺三進二落的規模。道光28(1848 年)年11 月再次受到地震災害,於咸豐2 年(1852 年)進行大規模整修並增建拜殿,至咸豐8 年(1858 年)告完工。 光緒20 年(1894 年)甲午戰爭,翌年台灣割讓日本,鹿港龍山寺由日方接管,明治30 年(1897 年)在寺內設立「敬愛學校」,明治37 年(1904 年)將龍山寺名廢除,正式改為日本真宗本願寺分寺。大正10 年(1921 年) 後殿右廂房遭回祿之災,建築與文物幾近全毀。昭和10 年(1935 年)中部大地震,龍山寺再度受損,次年(1936 年)動工重建後殿,於昭和13 年(1938 年)12 月完工。 二戰後,民國38 年至54 年(1949 年~1965 年)期間,兩廊撥借作為鹿港中學教職員宿舍,於右廊近正殿處增設洗手台一座,大殿左後將軍柱、步道木質腐朽,修理時改為鋼筋混凝土柱樑「落款為民國47 年(1958 年)」,民國46 年(1957年)龍山寺管理人黃秋等人倡議重修寺內建築,聘請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於民國47 年(1958 年)至49 年(1960 年)依序重作拜殿、正殿及後殿彩繪,民國49 年(1960 年)龍山寺成立管理委員會後進行整修,於民國53 年(1964 年)完工。 民國52 年(1963 年)及53 年(1964 年)先後施作五門及戲台彩繪,並將戲台的「出將」及「入相」木架拆除,同時將五門簷柱及大通改成鋼筋混凝土柱樑,另有漢寶德教授推論民國53 年(1964年)增砌山門內側洗石子花台、民國54 年五門屋頂填土並改為舉架、民國61 年(1972 年)山門左前方增作九龍池一座。 民國72 年(1983 年)12 月28 日,內政部以(72)台內民字第202452 號函指定公告為國家一級古蹟(民國94年文資法修法後稱國定古蹟),民國75 年(1986 年)內政部主導修復工程,於民國80 年(1991 年)完工,歷經五年之久。民國88 年(1999 年)9 月21 日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3 地震,鹿港龍山寺山門、正殿發生嚴重受損,被列為需立即修復對象。民國89 年(2000 年)內政部及彰化縣政府積極規劃大規模整修,整修工作於90 年(2001 年)動工,97 年正式完工,本次修復工程歷經七年,此乃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具規模的一次修復工程。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 1.鹿港龍山寺是一個大型建築物,被認為是現在在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領時期建築物。整個廟宇最重要的是其建築和雕刻。例如:五門殿前有一對精緻的龍柱,每根龍柱各有五隻鶴飛翔其上,象徵「十全十美」、五門殿兩旁的龍、虎堵石雕,均採深浮雕方式,龍堵的石雕構圖中,龍在空中騰雲駕霧,下方雕飾有二隻鯉魚,並以岩石做成禹門的造型,象徵「魚躍龍門」、五門殿正門兩旁有一幅木刻對聯,這幅對聯說明了鹿港的開港、龍山寺創寺、重興的意義等等。具是代表龍山寺所代表的歷史古蹟意義及文化傳承價值。 2.鹿港龍山寺佔地一千六百多坪,為三進二院七開間的建築格局,分為山門、五門殿(含戲台)、正殿(含拜殿)、後殿。鹿港龍山寺戲台上方藻井結構,是台灣保存年代最早且最大的作品。八卦藻井設立於戲台上方,具有演戲時共鳴的效果。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7、18、19、22及27條第1款。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至5條。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address: : 龍山街100號
經度: 120.43493066283
緯度: 24.0503663871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JPG
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龍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5
外觀特徵: 鹿港龍山寺建築配置採座東朝西,仿中國泉州開元寺規模興建,佔地1600 餘坪,為四進九開間殿堂式建築,大木作出自泉州溪底匠派。由鹿港商民集資新建,為結合民間信仰需求,其空間功能與正規佛寺以靜修兼道場的性質不盡相同,乃是介於純粹佛寺與世俗佛寺之間的寺院建築鹿港龍山寺日治時期被日方接管,由於二戰後並未形成地方信仰中心,因此未遭受如其他寺廟被「精修」的浩劫,仍保留原有外觀簡潔明朗、結構古拙樸實的建築風貌,如泉州建築特色的碗型斗、關刀栱及長條形瓜筒(俗稱木瓜筒)等構件,在五門、戲台及正殿的大木構架上大放異彩。整體建築空間由前至後依序為前埕、山門、內埕、五門與戲台、中庭、拜殿與正殿、後庭、後殿及左右二廂迴廊。鹿港龍山寺自始建三百餘年間曾二次遷建,雖歷經四個朝代無數次的浩劫,仍能保有創建時之寺貌,而成為台灣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寺院,尤以建築藝術備受世界專家學者推崇。
室內特徵: 山門 鹿港龍山寺的山門為三開間建築,重簷歇山屋頂由14支木柱支撐,簷口至地面高約4 公尺,建築縱深2 公尺餘,門楣上方大木疊升斗栱高度達1.7公尺,組構簡潔明快,支承屋脊三架樑,由角樑、中脊桁及瓜柱三者構成的結構槓桿原理,是台灣傳統建築中罕見的佳作。屋頂正脊剪黏泥塑題材為牡丹、鳳凰、獅座及水族等,前後垂脊題材有八仙、呂洞賓及鍾離權等,形態栩栩如生,工藝價值極高。 五門 五門面闊七開間,其左右翼廊與前方八字牆約呈45度夾角,具圍護內埕的意象,亦使整體立面氣勢恢宏。五門前簷為單龍蟠柱,是道光11年(1831年)重修時的作品,台灣僅有兩對此種造型龍柱,另一是在屏東內埔天後宮。民國50年(1961年)五門木柱腐朽,由大木匠師施水龍先生執行整修,抽換六支木柱而以混凝土柱代之。 五門牆身水車堵交趾陶內容為書劍江山及四書百文,無年代及落款,但由鳳山寺史料得知龍山寺交趾陶作品是於咸豐2年(1852年)至8年(1858年)重修時施作。昭和13年(1938年)五門重修由張金山先生承包,將交趾陶改為石雕作品,材料以台產安山巖(觀音山石)為主,雕刻內容有龍虎堵、博古花卉及四大天王等,其他諸如櫃檯、石鼓及門枕等部位的雕刻皆具故事寓意,雕工細緻、線條優美,為龍山寺重要文化資產。五門與戲台之另一特色是在地坪花崗石條的鋪砌變化與建築牆身構造極具對應關係,為台灣少見佳例。 戲台 戲台屋頂形式為重簷歇山斷簷升箭,屋面與五門相連並突出於中埕。屋架八卦藻井的作法是由16組斗栱上疊組構呈穹窿狀,尺寸大於宋法式標準,整體構架高度6.5公尺,直徑5.5公尺,就中國官式建築標準而言,此等尺度表徵空間具相當地位。藻井雖常見於其他廟宇,但鹿港龍山寺藻井的規模及結構美學,可稱為全台首屈一指的建築藝術作品。屋頂剪黏泥塑紋案以花草為主,垂脊排頭有仙女童子騎鶴、飛天及關羽等造型題材,前簷下方特有的大象泥塑,為鹿港土水匠師劉訓於民國50年(1961年)的佳作。 拜殿與正殿 正殿及拜殿屋頂分別採歇山重簷及歇山捲棚形式,二殿的屋頂及空間構架相連,共以52支柱子支承屋頂,為台灣傳統建築中使用最多柱子的寺廟空間。正殿中脊桁高約12公尺,屋架採舉架結構(俗稱假厝或暗厝),與拜殿捲棚抬樑構架之間搭接完美,堪稱該時期木結構建築的經典。正殿牆身構造及用材豐富,有石砌、斗子砌及清水磚砌等。拜殿的鏤雕蟠龍石柱是由船頭行泰順號於咸豐3年(1852年)年捐贈,此柱造型為清領中期台灣龍柱代表作之一。柱楹及木雕的落款分別為咸豐2年(1852年)年及「咸豐通寶」,由此推判拜殿為咸豐時期的建築。 正殿與拜殿木雕多是道光11年(1831年)年李克鳩7等匠師的作品,昭和13年(1938年)年拜殿重修時由李煥美、李松林及李棟樑等匠師抽換重作部分的雀替,李氏門徒作品有拜殿前簷下方雀替、正殿神龕、後殿的門屏及神龕等,皆為龍山寺重要文化資產。 正殿正脊脊腹剪黏泥塑為雙龍搶珠、兩端為山水及花草,脊上中央有民國76年(1987年)修復時的剪黏泥塑作品「雙龍護塔」,此塔在民國50年(1961年)重修前為五層寶塔。四處垂脊排頭有人物塑像各一座,因風化嚴重,殘蹟依稀可辨,其為披甲武裝文物坐像,但面貌以無法辨識,一般傳說為陶質「四聖朝天」的文聖張亞子、武聖關公、巧聖魯班及樂聖師曠。鹿港龍山寺自乾隆至咸豐年間的數次重修皆由日茂行林家出資倡議修建,正殿背牆上方重簷之間的牆面有「大觀在上」泥塑字樣,與日茂行古厝正廳「大觀」匾,同取其意。 後殿 大正10年(1921年)年後殿火災,僅龍邊未受波及,全部付之一炬,昭和11年(1936年)年重建五開間格局,昭和13年(1938年)完工。屋頂為單簷硬山式、前簷廊捲棚頂,興建時經費拮据,僅施髹漆,未予彩繪,這種上漆未施彩繪的風格保持至今。民國49年(1960年)彩繪匠師郭新林繪贈「哼哈二將」門神一對,三通五瓜抬梁架構由鹿港匠師黃神通施作,棟架雕刻為鹿港匠師施金福的作品,門屏為鹿港木雕匠師李煥美及李松林的佳作。後殿木料大量採用台灣山區檜木,整體構架的秩序及比例、雕刻題材及手法,皆受日本人影響,富含高度藝術價值,為同類建築所罕見。 後殿前步口龍柱為泉州石雕匠師蔣馨之女婿張金山於昭和11年(1936年)的作品,具日治時期龍柱特色,材料為台灣北部觀音山石。後殿左右洞門兩旁牆面上仍存留深度約0.5公分的淺雕花卉圖案,為手法細膩非凡的磚雕作品。
使用情形: 祭祀參拜。廟寺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寺廟火源多,應加強控管,防止災害發生。
現狀: 民國88年九二一地震,龍山寺嚴重受損,為鹿港龍山寺近百年來最大的修復工程。目前已修復完畢開放民眾參祀祭拜。
網站名稱: 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全球資訊網
網址: http://mus.bocach.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6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11:35:5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landNo: : 龍山段
landSerialNo: : 1170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鹿港鎮
landNo: : 龍山段
landSerialNo: : 117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JPG
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3).JPG
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4).JPG
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5).JPG
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6).JPG
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49/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7).JPG
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0/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8).JPG
8::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9).JPG
9::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0).JPG
10::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1).JPG
1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2).JPG
1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3).JPG
1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4).JPG
1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5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5).JPG
1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6).JPG
1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7).JPG
1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3/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8).JPG
18::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4/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19).JPG
19::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5/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0).JPG
20::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1).JPG
21::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69/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2).JPG
22::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0/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3).JPG
23::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1/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4).JPG
24::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2/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5).JPG
25::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6/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6).JPG
26::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7/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7).JPG
27::
mediaName: : 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78/photo/I002彰化縣鹿港龍山寺(28).JPG
28::
mediaName: : 39b8c2fe-0159-4d29-a6df-5a5ac7c9c6e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612/photo/39b8c2fe-0159-4d29-a6df-5a5ac7c9c6e6.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29/f3c353db-220f-40ce-b6db-2b3f477329d3/鹿港龍山寺公告公文.jpg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0-29/cdf541c5-119d-4bd4-875e-ecfd12dc0625/地籍資料.jpg
repImgId: 814

# 古代 於 文資局古蹟 - 3

案件編號19831228000004
個案名稱彰化孔子廟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雍正4年(1726)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建學立師,以彰雅化,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清乾隆16年(1751)士紳施士齡等人倡議重修,各方捐資響應,知縣程運青具情以報,准予重修,後因故中輟,至乾隆18年(1753)由知縣王鴞主持重修工事,但由於資金缺乏,重修範圍僅止於大成門。 清乾隆23年(1758)孔廟傾頹,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以磚砌甬道,移禮門、義路於大成門左右,並在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於泮池題石曰:「芹泉」,取「泮水採芹」之意。明倫堂依原址一併重修,地基增高二尺,規模宏敞。明倫堂之後新建訓導署,訓導署左方建教諭署,孔廟的規模俱全。此次重修工程自乾隆24年(1759)10月興工,乾隆25年(1760)5月完工。 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彰化縣城遭兵燹之災,明倫堂與學署毀於戰亂。清嘉慶2年(1797)貢生鄭士模倡議重修孔廟,工程因故並未完成。直至嘉慶16年(1811)知縣楊桂森倡議重修,增建大成殿前露台石欄杆,自東、西兩廡至大成門,增建短垣,於泮池上新建「登瀛橋」,毀於戰亂的明倫堂則改建至孔廟的左側。知縣楊桂森並置禮樂器,招佾舞生,於春秋二季舉行祀典。嘉慶17年(1812)職員王松修泮池,嘉慶21年(1816)吳性誠在明倫堂舊址興建文昌祠並重修白沙書院。 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刻臥碑石,置明倫堂的左側,又建福德祠於明倫堂大門內側。道光10年(1830)知縣李廷壁倡議重修夫子廟,編修縣志,並由接任知縣託克通阿力勸地方士紳,商賈踴躍捐資,募得資金一萬餘元。 清道光11年(1831)李廷壁知縣回任,乃於明倫堂後方開闢靜室,鳩工庀材,重修夫子廟。此次重修,將基地墊高二尺二寸,殿前改用龍柱二支及石柱二十支,露台亦增高二尺二寸,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樂器庫,道光11年的重修,歷時二年七月,奠定今日孔廟的規模與格局。 清光緒4年(1878)知縣傅端銓見聖廟傾頹,乃捐廉養銀倡義重修,並得到士紳張春華等人,急公好義,相繼捐資,孔廟建築得以煥然一新,至光緒5年(1879)完成孔廟的修護。 明治30年(1897)日人將鹿港國語(日語)傳習所遷移至彰化,當時於孔廟做為上課的場所,至明治31年(1898)10月1日廢止,國語傳習所改設立「彰化公學校」,直至大正4年(1915)才搬離孔廟。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拆照牆並將泮池填平,拓寬東門大通(今孔門路),做為通往彰化神社的道路。 昭和8年(1933)孔廟戟門及大成門受風雨侵襲而頹圮,幸經市民李程慷慨捐資一千圓,並倡議募款修護,總計募得一千九百六十五圓,不足費用由孔廟存款支應,孔廟管理人李崇禮鳩工庀材,負責修護工程,恢復大成門與戟門舊貌。 民國41年士紳吳上花等人請彰化縣長陳錫卿向省政府商請補助,重修孔廟。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廟拆除,遷建至八卦山上,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民國67年重修,民國72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1.彰化孔廟的建築,大成殿採四面走馬廊,屋簷開展如翼,曲線流暢。殿內用「三通五瓜」棟架,空間高敞,樑上懸掛數座清國皇帝所賜匾額,以知縣楊桂森所鑄之銅製大鏞及雍正帝「生民未有」、乾隆帝「與天地參」巨匾最具歷史價值。 2.供桌上擺設形式古樸的五供,極為莊嚴。裝飾方面,大成殿台基四周以花磚砌成,御路的莽龍造型栩栩如生,戟門牆垛嵌以花鳥磚雕,櫺星門脊上置以六支「通天筒」,為全臺孔廟僅見。由於全臺如鳳山、諸羅、淡水等地孔廟皆不存或不完整,彰化孔廟的建築可視為清領中期臺灣官建孔廟之代表作。
法令依據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7、18、19、22及27條第1款。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至5條。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address: : 彰化縣彰化市孔門路30號
經度120.54357303461
緯度24.078541641993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4-18/57adc466-1ae6-40ba-ad3f-df77c3e13cf7/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4-18/57adc466-1ae6-40ba-ad3f-df77c3e13cf7/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jpg
name: : 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政府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灣省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4
外觀特徵彰化孔子廟類似傳統宮殿式建築式樣,直接把臺南的承重磚結構外加一環迴廊,空間配置與已毀的嘉義文廟相近,較接近中國各地的文廟,唯一可見到臺灣的手法是在大成殿後的崇聖祠,在兩翼加出了鄉賢祠及明宦祠。同時彰化孔廟與臺灣其他各廟一樣,明倫堂設在殿的左邊,而他地設明倫堂之處均設崇聖祠,這是漳州、泉州府學的傳統。
室內特徵彰化孔廟為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分別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與崇聖祠。目前孔廟的建築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0年(1830)重修時的規模。孔廟正門稱為大成門或欞星門,有「取士、得士」之意。正門入口兩旁有一對石雕精緻的石鼓,石鼓的基座與門柱後方的門臼為同一塊石材,為鞏固門柱的功能。石鼓上方雕刻有螺紋圖案,為倣傚龍生九子之「椒圖」,其性好閉,所以立於門口。 大成門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貫古今。道光版《彰化縣志》聖廟木刻圖顯示,當時孔廟已有此六根通天筒,代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是滿、漢文的「下馬碑」,其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虎邊牆垣是「萬仞宮牆」碑,清乾隆24年(1759)重修彰化縣儒學時,於泮池前建照牆,即是「萬仞宮牆」。「萬仞宮牆」語出論語:「…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依周制一仞為八尺,萬仞之意為象徵孔子學問深厚。 彰化孔廟第二進為戟門,是台灣孔廟建築的首例。「戟」乃古代武器,昔時士宦的門戶設有戟門,為訪客拜訪時,卸下隨身兵器的門廳。戟門屋脊上方有一對「龍頭魚尾」造型的動物,稱為「螭吻」,為龍生九子之一,其性好吐水,置於屋頂上,有避火災的意涵。 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鼓,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鏞鐘為清嘉慶16年(1811)彰化知縣楊桂森及生員吳瓊華、增生王雲鼎、訓導葉文載、教諭陳鯉青、典史徐延俊、生員鄭維謙等所敬獻。 位於龍邊牆垣的「臥碑」,為孔廟特有的碑文,由於石碑是橫置,所以稱為「臥碑」。清順治9年(1652)禮部奉題於明倫堂左側置立臥碑,臥碑內有八條教規,告誡生員上當報效國家,下立人品。彰化孔廟的臥碑為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敬立,原碑置於彰化孔廟明倫堂,因明倫堂已毀損,目前此臥碑置於戟門內。 彰化孔廟東、西廡為獨立的建築, 無迴廊與戟門或大成殿相連接,是彰化孔廟的特色。兩廡分別奉祀孔子的弟子及歷代賢明的學者,東廡祀先賢40位、先儒33位,西廡祀先賢38位、先儒37位,共148位。 孔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人。四配則為復聖顏子(顏回),宗聖曾子(曾參),亞聖孟子(孟軻),述聖子思子(孔子之孫,孔伋)。十二哲人為先賢閔子損(子騫)、冉子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子由(子路)、卜子商(子夏)、有子若(子有)、冉子耕(伯牛)、宰子予(子我)、冉子求(子有)、言子偃(子游)、顓孫師(子張)及宋代朱子(朱熹)。十二哲人中,除宋代朱子,其餘皆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有一平台,稱為月台,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四面設有走馬廊道。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其上刻有雲龍,稱為「御路」。昔時祭孔時,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登上大成殿祭孔。兩旁欄杆,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立於柱頭。 大成殿的龍柱為清道光10年(1830)重修孔廟時的作品,龍柱採花崗岩石材,單龍盤柱,其特色為左龍柱張口,右龍柱閉口,4爪握珠,柱身裝飾雲紋及岩石,少許鏤空雕。 大成殿內珍藏歷代皇帝所御賜的古匾,分別有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等匾額。 崇聖祠位於大成殿的後方,奉祀孔子五代祖先,分別是五代祖父木金父公為「肇聖王」、高祖父祈父公「裕聖王」、曾祖父防叔公「詒聖王」、祖父伯夏公「昌聖王」、父叔梁紇公「啟聖王」之牌位。 兩旁則為四配之父,分別為先賢顏無繇(顏回之父)、先賢孔鯉(孔子之子、子思子之父)、先賢曾點(曾子之父)、先賢孟激(孟子之父)。另從祀先儒周輔成、蔡元定、張迪及朱松(朱熹之父)等。
使用情形目前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維護及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0條規定進行管理維護。
現狀民國八十八年「921」震災造成彰化孔子廟損毀,現已經修復完善。開放於民眾參觀。
網站名稱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資訊網-古蹟與歷史
網址http://mus.bocach.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6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08:50:57.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43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43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JPG
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JPG
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9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4).JPG
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9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5).JPG
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3/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6).JPG
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8).JPG
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7).JPG
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9).JPG
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0).JPG
1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1).JPG
1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2).JPG
1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3).JPG
1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4).JPG
1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2/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5).JPG
1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3/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6).JPG
1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7).JPG
1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8).JPG
1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9).JPG
1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0).JPG
2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1).JPG
2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2).JPG
2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3).JPG
2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4).JPG
2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2/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5).JPG
2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6).JPG
2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7).JPG
2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9).JPG
2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8).JPG
2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0).JPG
3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1).JPG
3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3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2).JPG
32::
mediaName: : 555f959b-978e-41e0-9b26-06e55c3ab079 (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613/photo/555f959b-978e-41e0-9b26-06e55c3ab079 (1).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26/10e02a6b-d88e-467d-8a89-17fa7f1f82d8/彰化孔子廟公告.jpg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766/photo/32608570-5a31-4b3b-80b5-d5b0c2b5c747.jpg
repImgId211724
案件編號: 19831228000004
個案名稱: 彰化孔子廟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2
name: : 寺廟
歷史沿革: 清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雍正4年(1726)知縣張鎬倡建縣儒學,建學立師,以彰雅化,當時的縣儒學即今彰化孔廟。清乾隆16年(1751)士紳施士齡等人倡議重修,各方捐資響應,知縣程運青具情以報,准予重修,後因故中輟,至乾隆18年(1753)由知縣王鴞主持重修工事,但由於資金缺乏,重修範圍僅止於大成門。 清乾隆23年(1758)孔廟傾頹,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以磚砌甬道,移禮門、義路於大成門左右,並在門外設置泮池與照牆,於泮池題石曰:「芹泉」,取「泮水採芹」之意。明倫堂依原址一併重修,地基增高二尺,規模宏敞。明倫堂之後新建訓導署,訓導署左方建教諭署,孔廟的規模俱全。此次重修工程自乾隆24年(1759)10月興工,乾隆25年(1760)5月完工。 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彰化縣城遭兵燹之災,明倫堂與學署毀於戰亂。清嘉慶2年(1797)貢生鄭士模倡議重修孔廟,工程因故並未完成。直至嘉慶16年(1811)知縣楊桂森倡議重修,增建大成殿前露台石欄杆,自東、西兩廡至大成門,增建短垣,於泮池上新建「登瀛橋」,毀於戰亂的明倫堂則改建至孔廟的左側。知縣楊桂森並置禮樂器,招佾舞生,於春秋二季舉行祀典。嘉慶17年(1812)職員王松修泮池,嘉慶21年(1816)吳性誠在明倫堂舊址興建文昌祠並重修白沙書院。 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刻臥碑石,置明倫堂的左側,又建福德祠於明倫堂大門內側。道光10年(1830)知縣李廷壁倡議重修夫子廟,編修縣志,並由接任知縣託克通阿力勸地方士紳,商賈踴躍捐資,募得資金一萬餘元。 清道光11年(1831)李廷壁知縣回任,乃於明倫堂後方開闢靜室,鳩工庀材,重修夫子廟。此次重修,將基地墊高二尺二寸,殿前改用龍柱二支及石柱二十支,露台亦增高二尺二寸,崇聖祠旁增設名宦祠與鄉賢祠及禮器庫、樂器庫,道光11年的重修,歷時二年七月,奠定今日孔廟的規模與格局。 清光緒4年(1878)知縣傅端銓見聖廟傾頹,乃捐廉養銀倡義重修,並得到士紳張春華等人,急公好義,相繼捐資,孔廟建築得以煥然一新,至光緒5年(1879)完成孔廟的修護。 明治30年(1897)日人將鹿港國語(日語)傳習所遷移至彰化,當時於孔廟做為上課的場所,至明治31年(1898)10月1日廢止,國語傳習所改設立「彰化公學校」,直至大正4年(1915)才搬離孔廟。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拆照牆並將泮池填平,拓寬東門大通(今孔門路),做為通往彰化神社的道路。 昭和8年(1933)孔廟戟門及大成門受風雨侵襲而頹圮,幸經市民李程慷慨捐資一千圓,並倡議募款修護,總計募得一千九百六十五圓,不足費用由孔廟存款支應,孔廟管理人李崇禮鳩工庀材,負責修護工程,恢復大成門與戟門舊貌。 民國41年士紳吳上花等人請彰化縣長陳錫卿向省政府商請補助,重修孔廟。民國60年代彰化縣政府有意將孔廟拆除,遷建至八卦山上,經地方人士異議而作罷,民國67年重修,民國72年12月28日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4::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指定登錄理由: 1.彰化孔廟的建築,大成殿採四面走馬廊,屋簷開展如翼,曲線流暢。殿內用「三通五瓜」棟架,空間高敞,樑上懸掛數座清國皇帝所賜匾額,以知縣楊桂森所鑄之銅製大鏞及雍正帝「生民未有」、乾隆帝「與天地參」巨匾最具歷史價值。 2.供桌上擺設形式古樸的五供,極為莊嚴。裝飾方面,大成殿台基四周以花磚砌成,御路的莽龍造型栩栩如生,戟門牆垛嵌以花鳥磚雕,櫺星門脊上置以六支「通天筒」,為全臺孔廟僅見。由於全臺如鳳山、諸羅、淡水等地孔廟皆不存或不完整,彰化孔廟的建築可視為清領中期臺灣官建孔廟之代表作。
法令依據: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17、18、19、22及27條第1款。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至5條。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address: : 彰化縣彰化市孔門路30號
經度: 120.54357303461
緯度: 24.078541641993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4-18/57adc466-1ae6-40ba-ad3f-df77c3e13cf7/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4-18/57adc466-1ae6-40ba-ad3f-df77c3e13cf7/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jpg
name: : I001 彰化縣 彰化孔子廟(一級)02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彰化縣政府
2::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臺灣省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31228000004
外觀特徵: 彰化孔子廟類似傳統宮殿式建築式樣,直接把臺南的承重磚結構外加一環迴廊,空間配置與已毀的嘉義文廟相近,較接近中國各地的文廟,唯一可見到臺灣的手法是在大成殿後的崇聖祠,在兩翼加出了鄉賢祠及明宦祠。同時彰化孔廟與臺灣其他各廟一樣,明倫堂設在殿的左邊,而他地設明倫堂之處均設崇聖祠,這是漳州、泉州府學的傳統。
室內特徵: 彰化孔廟為四進三院的建築格局,分別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與崇聖祠。目前孔廟的建築型制仍保存清道光10年(1830)重修時的規模。孔廟正門稱為大成門或欞星門,有「取士、得士」之意。正門入口兩旁有一對石雕精緻的石鼓,石鼓的基座與門柱後方的門臼為同一塊石材,為鞏固門柱的功能。石鼓上方雕刻有螺紋圖案,為倣傚龍生九子之「椒圖」,其性好閉,所以立於門口。 大成門上方置有六個筒狀的通天筒,象徵孔子其德配天地,道貫古今。道光版《彰化縣志》聖廟木刻圖顯示,當時孔廟已有此六根通天筒,代表「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大成門兩旁牆垣分別是「下馬碑」與「萬仞宮牆」碑,龍邊牆垣是滿、漢文的「下馬碑」,其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為對孔子至高尊敬的表徵。虎邊牆垣是「萬仞宮牆」碑,清乾隆24年(1759)重修彰化縣儒學時,於泮池前建照牆,即是「萬仞宮牆」。「萬仞宮牆」語出論語:「…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依周制一仞為八尺,萬仞之意為象徵孔子學問深厚。 彰化孔廟第二進為戟門,是台灣孔廟建築的首例。「戟」乃古代武器,昔時士宦的門戶設有戟門,為訪客拜訪時,卸下隨身兵器的門廳。戟門屋脊上方有一對「龍頭魚尾」造型的動物,稱為「螭吻」,為龍生九子之一,其性好吐水,置於屋頂上,有避火災的意涵。 戟門左右兩側掛有鐘、鼓,為祭孔時制禮樂器之用,鏞鐘為清嘉慶16年(1811)彰化知縣楊桂森及生員吳瓊華、增生王雲鼎、訓導葉文載、教諭陳鯉青、典史徐延俊、生員鄭維謙等所敬獻。 位於龍邊牆垣的「臥碑」,為孔廟特有的碑文,由於石碑是橫置,所以稱為「臥碑」。清順治9年(1652)禮部奉題於明倫堂左側置立臥碑,臥碑內有八條教規,告誡生員上當報效國家,下立人品。彰化孔廟的臥碑為清道光5年(1825)教諭蔡克全敬立,原碑置於彰化孔廟明倫堂,因明倫堂已毀損,目前此臥碑置於戟門內。 彰化孔廟東、西廡為獨立的建築, 無迴廊與戟門或大成殿相連接,是彰化孔廟的特色。兩廡分別奉祀孔子的弟子及歷代賢明的學者,東廡祀先賢40位、先儒33位,西廡祀先賢38位、先儒37位,共148位。 孔廟的正殿稱為大成殿,奉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四配、十二哲人。四配則為復聖顏子(顏回),宗聖曾子(曾參),亞聖孟子(孟軻),述聖子思子(孔子之孫,孔伋)。十二哲人為先賢閔子損(子騫)、冉子雍(仲弓)、端木賜(子貢)、仲子由(子路)、卜子商(子夏)、有子若(子有)、冉子耕(伯牛)、宰子予(子我)、冉子求(子有)、言子偃(子游)、顓孫師(子張)及宋代朱子(朱熹)。十二哲人中,除宋代朱子,其餘皆為孔子弟子。 大成殿前有一平台,稱為月台,為祭孔時神聖的空間。正殿面寬五開間,屋頂為重簷歇山式造型,四面設有走馬廊道。月台前有一斜面花崗石,其上刻有雲龍,稱為「御路」。昔時祭孔時,文武官員從御路旁石階,登上大成殿祭孔。兩旁欄杆,以泉州白石雕刻獅子,立於柱頭。 大成殿的龍柱為清道光10年(1830)重修孔廟時的作品,龍柱採花崗岩石材,單龍盤柱,其特色為左龍柱張口,右龍柱閉口,4爪握珠,柱身裝飾雲紋及岩石,少許鏤空雕。 大成殿內珍藏歷代皇帝所御賜的古匾,分別有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等匾額。 崇聖祠位於大成殿的後方,奉祀孔子五代祖先,分別是五代祖父木金父公為「肇聖王」、高祖父祈父公「裕聖王」、曾祖父防叔公「詒聖王」、祖父伯夏公「昌聖王」、父叔梁紇公「啟聖王」之牌位。 兩旁則為四配之父,分別為先賢顏無繇(顏回之父)、先賢孔鯉(孔子之子、子思子之父)、先賢曾點(曾子之父)、先賢孟激(孟子之父)。另從祀先儒周輔成、蔡元定、張迪及朱松(朱熹之父)等。
使用情形: 目前由彰化縣文化局管理維護及使用。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0條規定進行管理維護。
現狀: 民國八十八年「921」震災造成彰化孔子廟損毀,現已經修復完善。開放於民眾參觀。
網站名稱: 彰化縣古蹟暨歷史建築資訊網-古蹟與歷史
網址: http://mus.bocach.gov.tw/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6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72臺內民字第202452號
公告日期: : 1983-12-28 08:50:57.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43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433-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4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彰化縣
distName: : 彰化市
landNo: : 孔門段
landSerialNo: : 506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JPG
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8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JPG
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9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4).JPG
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59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5).JPG
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3/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6).JPG
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8).JPG
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7).JPG
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9).JPG
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0).JPG
1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1).JPG
1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0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2).JPG
1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3).JPG
1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4).JPG
1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2/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5).JPG
1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3/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6).JPG
1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7).JPG
1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8).JPG
1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19).JPG
1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0).JPG
2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1).JPG
2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1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2).JPG
22::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3).JPG
23::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1/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4).JPG
24::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2/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5).JPG
25::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4/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6).JPG
26::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7)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5/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7).JPG
27::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9)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6/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9).JPG
28::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8)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7/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28).JPG
29::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0)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8/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0).JPG
30::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29/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1).JPG
31::
mediaName: : 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630/photo/I001彰化縣彰化孔子廟(一級)(32).JPG
32::
mediaName: : 555f959b-978e-41e0-9b26-06e55c3ab079 (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114613/photo/555f959b-978e-41e0-9b26-06e55c3ab079 (1).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1-10-26/10e02a6b-d88e-467d-8a89-17fa7f1f82d8/彰化孔子廟公告.jpg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74766/photo/32608570-5a31-4b3b-80b5-d5b0c2b5c747.jpg
repImgId: 211724

# 古代 於 文資局古蹟 - 4

案件編號20120515000001
個案名稱郭宗嘏墓
級別代碼1.1.2
級別名稱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2
name: : 墓葬
歷史沿革郭宗嘏墓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山坡上,墓主為清代漢移民墾拓北臺灣的重要影響人物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1728年)率眾來臺灣開墾,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乾隆十四年(1749年)過世後,其子繼續墾耕事業,郭宗嘏便是其中之一,墾拓北臺灣從桃園往龜山、林口到八里,與鄉親共闢「龜崙古道」。四十多歲起陸續捐出田地,用以興辦書院,並興建新莊福德祠等,清廷嘉許其興學義舉,特頒授「文林郎」七品文官銜。五十四歲過世之後建墓安葬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為清代臺灣墾拓發展歷史重要的先民人士墳墓。並於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雍正年間,郭宗嘏隨父渡海來台,開展北台灣規模龐大的拓墾事業,業有所成捐資公益事務造福鄉里,並支持地方子弟教育興學所需,在北台灣開發的歷史,深具重要地位。 二、郭宗嘏墓建於清乾隆48年,年代久遠,現存建築構造相當完整。 三、墓體是藉古代三合土(含貝殼灰)夯土版築而成,在當今台灣古墓中是非常稀有的,墓體上方還有墓龜作為頂蓋,也是少見的作法,三層曲手比較含蓄,左前方還有舊「司土」的作法(即今后土) ,見證清中葉時代的形制。 4.郭宗嘏墓四周環境完整,隔著淡水河,可以遠眺滬尾,墓地形式座山觀局,有獅穴的稱法,沒有遮欄。
法令依據(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address: : 大八里坌段渡船頭小段591、591-1地號
經度121.43230832865
緯度25.156481399429
主管機關名稱新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7-03/0d926f19-864b-42a3-baa9-11b300cd65db/承辦_外部全貌-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7-03/0d926f19-864b-42a3-baa9-11b300cd65db/承辦_外部全貌-1.jpg
name: : 承辦_外部全貌-1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郭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20515000001
外觀特徵此整體格局呈現前低後高,左右與後方環抱墳墓本體的建築形式。墓碑無碑首,直接碑身立於碑座,前方安置墓桌。墓碑兩側設碑耳夾護,採洗石子粉刷表面,墓碑兩側有屈手,向前延伸彎曲而下,第一屈手向前彎曲環抱,緊鄰墓碑、墓桌,形成進深約2尺半的頂埕(拜埕)空間,頂埕前方再向前延伸,兩側以第二屈手彎曲環抱,形塑約10尺進深的下埕,屈手外伸末端收尾圓柱,左右安置一對石獅。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室內特徵本古蹟為墓葬,故無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由郭氏後代管理,現場由郭氏後代於清明時節及不定期地巡視環境。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對於墓碑本體之損壞應按現況修復,並定期清理周圍植生。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現狀墓體構造出現內外環三合土構造風化現象,應為歷經長久的雨水侵蝕所造成,其他整體上的墓體構造本身的結構尚良好,並無不均勻沉陷的問題。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2)2960-3456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府文資字第1011696562號
公告日期: : 2012-05-15 09:14:54.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landNo: : 米倉段
landSerialNo: : 321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landNo: : 米倉段
landSerialNo: : 320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1::
mediaName: : 郭宗嘏墓-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6e11b296-77d9-400d-a388-9315ee2421f0/承辦_外部全貌-1.jpg
2::
mediaName: : 郭宗嘏墓-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7fdab98-0877-43e1-95f2-15800d113510/承辦_外部全貌-2.jpg
3::
mediaName: : 郭宗嘏墓-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1f7de694-da32-4dca-b492-c37369ea8a58/承辦_外部全貌-4.jpg
4::
mediaName: : 郭宗嘏墓-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bcf967da-0d17-4d65-8425-62d3511be682/玩味_外部全貌-3.jpg
5::
mediaName: : 郭宗嘏墓-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b48542f-c699-41e4-a745-8d9d8b6615e4/玩味_外部非全貌-1.jpg
6::
mediaName: : 郭宗嘏墓-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f9abb24-9462-4d06-96b7-d9d700e403aa/玩味_細節-1.jpg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7-05/d809593e-4446-4399-a17f-4c909c57665d/郭宗嘏墓公告-101.5.15.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18/8ff6657e-5c92-4b50-85df-974c64e52b76/郭宗嘏墓.pdf
repImgId226516
案件編號: 20120515000001
個案名稱: 郭宗嘏墓
級別代碼: 1.1.2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2
name: : 墓葬
歷史沿革: 郭宗嘏墓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山坡上,墓主為清代漢移民墾拓北臺灣的重要影響人物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1728年)率眾來臺灣開墾,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乾隆十四年(1749年)過世後,其子繼續墾耕事業,郭宗嘏便是其中之一,墾拓北臺灣從桃園往龜山、林口到八里,與鄉親共闢「龜崙古道」。四十多歲起陸續捐出田地,用以興辦書院,並興建新莊福德祠等,清廷嘉許其興學義舉,特頒授「文林郎」七品文官銜。五十四歲過世之後建墓安葬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修建,為清代臺灣墾拓發展歷史重要的先民人士墳墓。並於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雍正年間,郭宗嘏隨父渡海來台,開展北台灣規模龐大的拓墾事業,業有所成捐資公益事務造福鄉里,並支持地方子弟教育興學所需,在北台灣開發的歷史,深具重要地位。 二、郭宗嘏墓建於清乾隆48年,年代久遠,現存建築構造相當完整。 三、墓體是藉古代三合土(含貝殼灰)夯土版築而成,在當今台灣古墓中是非常稀有的,墓體上方還有墓龜作為頂蓋,也是少見的作法,三層曲手比較含蓄,左前方還有舊「司土」的作法(即今后土) ,見證清中葉時代的形制。 4.郭宗嘏墓四周環境完整,隔著淡水河,可以遠眺滬尾,墓地形式座山觀局,有獅穴的稱法,沒有遮欄。
法令依據: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二日發布)第2條第1項第1、2、3、4款
所屬主管機關: 新北市政府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address: : 大八里坌段渡船頭小段591、591-1地號
經度: 121.43230832865
緯度: 25.156481399429
主管機關名稱: 新北市政府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7-03/0d926f19-864b-42a3-baa9-11b300cd65db/承辦_外部全貌-1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3-07-03/0d926f19-864b-42a3-baa9-11b300cd65db/承辦_外部全貌-1.jpg
name: : 承辦_外部全貌-1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郭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20515000001
外觀特徵: 此整體格局呈現前低後高,左右與後方環抱墳墓本體的建築形式。墓碑無碑首,直接碑身立於碑座,前方安置墓桌。墓碑兩側設碑耳夾護,採洗石子粉刷表面,墓碑兩側有屈手,向前延伸彎曲而下,第一屈手向前彎曲環抱,緊鄰墓碑、墓桌,形成進深約2尺半的頂埕(拜埕)空間,頂埕前方再向前延伸,兩側以第二屈手彎曲環抱,形塑約10尺進深的下埕,屈手外伸末端收尾圓柱,左右安置一對石獅。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室內特徵: 本古蹟為墓葬,故無室內特徵
使用情形: 由郭氏後代管理,現場由郭氏後代於清明時節及不定期地巡視環境。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對於墓碑本體之損壞應按現況修復,並定期清理周圍植生。 資料來源:新北市市定古蹟郭宗嘏墓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現狀: 墓體構造出現內外環三合土構造風化現象,應為歷經長久的雨水侵蝕所造成,其他整體上的墓體構造本身的結構尚良好,並無不均勻沉陷的問題。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2)2960-3456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北府文資字第1011696562號
公告日期: : 2012-05-15 09:14:54.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landNo: : 米倉段
landSerialNo: : 321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新北市
distName: : 八里區
landNo: : 米倉段
landSerialNo: : 320地號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影音多媒體圖片: 1::
mediaName: : 郭宗嘏墓-1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6e11b296-77d9-400d-a388-9315ee2421f0/承辦_外部全貌-1.jpg
2::
mediaName: : 郭宗嘏墓-2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7fdab98-0877-43e1-95f2-15800d113510/承辦_外部全貌-2.jpg
3::
mediaName: : 郭宗嘏墓-3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1f7de694-da32-4dca-b492-c37369ea8a58/承辦_外部全貌-4.jpg
4::
mediaName: : 郭宗嘏墓-4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bcf967da-0d17-4d65-8425-62d3511be682/玩味_外部全貌-3.jpg
5::
mediaName: : 郭宗嘏墓-5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b48542f-c699-41e4-a745-8d9d8b6615e4/玩味_外部非全貌-1.jpg
6::
mediaName: : 郭宗嘏墓-6
ur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media/2021-08-16/4f9abb24-9462-4d06-96b7-d9d700e403aa/玩味_細節-1.jpg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2-07-05/d809593e-4446-4399-a17f-4c909c57665d/郭宗嘏墓公告-101.5.15.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18/8ff6657e-5c92-4b50-85df-974c64e52b76/郭宗嘏墓.pdf
repImgId: 226516

# 古代 於 文資局古蹟 - 5

案件編號20190223000002
個案名稱旗後礮臺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清領末期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於打狗山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其中最高處的「大坪頂礮臺」,現位置可能落在現在的軍事管制區內,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哨船頭之「雄鎮北門」礮臺,三個礮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扼高雄港之進出,形勢相當險要,軍事地位更形重要。 旗後礮臺位於高雄旗後山頂,旗後山位於高雄旗津西側,隔高雄第一港口與鼓 山(即壽山南端)對峙,稱為「旗鼓相當」。旗後礮臺位處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公園計畫範圍包含壽山、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地區,堪稱高雄市都市之肺,也扮演著提供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角色。 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為加強海防於清光緒元年(1875)建造旗後礮臺,清光緒2年(1876)竣工,旗後建礮臺之紀錄首次記載於清光緒20年(18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爾後於日治時期曾改置高射礮陣地,並增築數座碉堡,二戰後曾由國軍駐守,並置機槍堡。民國74年(1985)8月19日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民國95年(2006)3月29日古蹟重新公告,由第二級古蹟改為高雄市直轄市定古蹟。民國108年(2019)2月22日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鄭氏時期:高雄市原為平埔族打狗社居住之地,故名「打狗」,荷蘭人稱之為Tancoia或Tancoya,約在壽山山麓和旗後一帶。打狗附近自16世紀末即為南臺灣的重要漁場,隨著來往的頻繁,有少數漁民在此地居留。明永曆27年(1673),福建漁民徐阿華航海遇颶,漂流至旗後,結草寮而居;其後又回鄉邀同鄉漁民來臺,移居旗後地區。至清康熙30年(1691),旗後地區已有移民十餘戶,呈現出聚落的芻形。 (2)清領時期: A.旗後除了漁業與商港機能外,因其控制打狗港的進出的門戶,成為軍事要地。清康熙58年(1719),旗後汛設有大礮臺一座,安中國式大礮六門;清道光20年(1840),清英鴉片戰爭爆發,清廷且於旗尾山設礮臺一座以強化防備。 B.清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重視臺灣,並陸續增強國防。光緒年間,最主要設施是勘定打狗三礮臺(打鼓大坪、旗後、哨船頭)的位置,並在旗後礮臺的旗桿處建兩座小礮臺,控制打狗港之門戶。然而礮臺的型態雖已完成,大礮尚未備齊。清光緒10-11年(1884-85)清法戰爭時,打狗的三座礮臺進一步修建,功能趨於完備,其中以大坪頂礮臺的規模最大,營房最多。因旗後礮臺已有準備,法軍未有更進一步的動作,旋即離去。 C.清光緒14年(1888),旗後礮臺再更新四座大礮。乙未之役(1895)時,日軍猛攻,旗後礮臺的門額被吉野艦擊中,「威震天南」題字前兩字遭損。 (3)日治時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為防止美軍自菲律賓方面來襲,遂開始改造旗後礮臺,改置高射炮,並新建碉堡數座。 (4) 二戰後:二戰後,因現代化的戰爭型態改變,旗後礮臺的功能不再,逐漸傾頹。 (5)綜上,旗後礮臺除了反映清領末期海防工事外,更是清法戰爭、乙未割臺之役的重要見證,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 2.藝術價值:旗後礮臺雖然是軍事設施,但在砌磚藝術上極富巧思,以裝飾呈現對美感的期望。 3.科學價值(鐵水泥與密肋樑構造):兵房屋頂的木構架與鐵水泥混合構造,屬早期水泥構造之實例,保存了清領時期兵房結構形式,係現存其它礮臺所未見,具有科技發展史上的價值。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興建旗後礮臺的磚砌工法技巧純熟,研判紅磚應是來自廈門,而工匠亦聘自漳泉,其磚工至為考究,有磚雕與多樣的花式砌法,顯示中國傳統磚砌技術。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1.保存最完整且融合中國觀念的洋式礮臺:旗後礮臺是臺灣近代史上融合中國觀念、全面吸收西洋技術而設計的礮臺中最完整的一座。 2.唯一設置祭祀房的礮臺:旗後礮臺在後操場西側的房間設置了一座灰泥砌築的翹頭案,雖在臺灣其餘的礮臺有類似神龕的凹洞配置,但未有如旗後礮臺如此規模的單一空間,具有古代軍事文化史上的重要意義。 3.旗後礮臺配置的風水概念:旗後礮臺原主入口朝東南方,分金線(中軸線)坐丑向未,營門坐戌向辰,因此雖為外籍技師所設計,但大門方位顯然符合中國傳統的風水觀念。 (四)較具重要性:旗後礮臺為臺灣第一批洋式礮臺,為國內唯二最早的洋式礮臺。原有的礮座區、兵房、彈藥庫、前後操練場等格局保存完整,見證清領末期的戰防思考,在臺灣近代的軍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五)保存較完整:旗後礮臺在各個時期,雖因應各種不同的戰爭需求而做的增修改建,但僅有南端進出口改變,原有形式保存完整,周圍環境仍能呈現始建時的歷史風貌。 (六)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旗後礮臺的中國與西洋混合式設計,體現了「洋務運動」時所標榜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當時聘西人工程師設計,但研判為中國匠師建造,在關塞類建築中,其砌磚工藝精湛,全臺僅見。
法令依據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address: : 旗後山上
經度120.2652778
緯度22.6155556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6-26/4fe174fc-cb73-4036-98f0-4eee88c8e370/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6-26/4fe174fc-cb73-4036-98f0-4eee88c8e370/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jpg
name: : 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90223000002
外觀特徵砲台建築是清領末期臺灣海防的一大特色,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臺灣均聘西人督造砲臺,高雄之旗後砲台在臺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砲台。
現狀高雄市政府於民國80年(1991)開始整修,民國84年(1995)修復完竣,砲台得以恢復大部分原貌,目前情況良好並開放參觀。
網站名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網址https://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0cf33b4c-91f4-47ca-af9c-547cd2bef4d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673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830015361號
公告日期: : 2019-02-22 10:54:23.986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147-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150-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1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1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5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2-23/f85b02f5-2a52-4771-8772-3fd6ed1888bf/公告-旗後礮臺.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24/b6397ef0-69a7-47b3-a7e1-a99ba2263d6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48651
案件編號: 20190223000002
個案名稱: 旗後礮臺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5
name: : 關塞
歷史沿革: 清領末期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於打狗山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其中最高處的「大坪頂礮臺」,現位置可能落在現在的軍事管制區內,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哨船頭之「雄鎮北門」礮臺,三個礮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扼高雄港之進出,形勢相當險要,軍事地位更形重要。 旗後礮臺位於高雄旗後山頂,旗後山位於高雄旗津西側,隔高雄第一港口與鼓 山(即壽山南端)對峙,稱為「旗鼓相當」。旗後礮臺位處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公園計畫範圍包含壽山、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地區,堪稱高雄市都市之肺,也扮演著提供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角色。 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為加強海防於清光緒元年(1875)建造旗後礮臺,清光緒2年(1876)竣工,旗後建礮臺之紀錄首次記載於清光緒20年(18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爾後於日治時期曾改置高射礮陣地,並增築數座碉堡,二戰後曾由國軍駐守,並置機槍堡。民國74年(1985)8月19日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民國95年(2006)3月29日古蹟重新公告,由第二級古蹟改為高雄市直轄市定古蹟。民國108年(2019)2月22日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 1.歷史價值: (1)鄭氏時期:高雄市原為平埔族打狗社居住之地,故名「打狗」,荷蘭人稱之為Tancoia或Tancoya,約在壽山山麓和旗後一帶。打狗附近自16世紀末即為南臺灣的重要漁場,隨著來往的頻繁,有少數漁民在此地居留。明永曆27年(1673),福建漁民徐阿華航海遇颶,漂流至旗後,結草寮而居;其後又回鄉邀同鄉漁民來臺,移居旗後地區。至清康熙30年(1691),旗後地區已有移民十餘戶,呈現出聚落的芻形。 (2)清領時期: A.旗後除了漁業與商港機能外,因其控制打狗港的進出的門戶,成為軍事要地。清康熙58年(1719),旗後汛設有大礮臺一座,安中國式大礮六門;清道光20年(1840),清英鴉片戰爭爆發,清廷且於旗尾山設礮臺一座以強化防備。 B.清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重視臺灣,並陸續增強國防。光緒年間,最主要設施是勘定打狗三礮臺(打鼓大坪、旗後、哨船頭)的位置,並在旗後礮臺的旗桿處建兩座小礮臺,控制打狗港之門戶。然而礮臺的型態雖已完成,大礮尚未備齊。清光緒10-11年(1884-85)清法戰爭時,打狗的三座礮臺進一步修建,功能趨於完備,其中以大坪頂礮臺的規模最大,營房最多。因旗後礮臺已有準備,法軍未有更進一步的動作,旋即離去。 C.清光緒14年(1888),旗後礮臺再更新四座大礮。乙未之役(1895)時,日軍猛攻,旗後礮臺的門額被吉野艦擊中,「威震天南」題字前兩字遭損。 (3)日治時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時,為防止美軍自菲律賓方面來襲,遂開始改造旗後礮臺,改置高射炮,並新建碉堡數座。 (4) 二戰後:二戰後,因現代化的戰爭型態改變,旗後礮臺的功能不再,逐漸傾頹。 (5)綜上,旗後礮臺除了反映清領末期海防工事外,更是清法戰爭、乙未割臺之役的重要見證,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 2.藝術價值:旗後礮臺雖然是軍事設施,但在砌磚藝術上極富巧思,以裝飾呈現對美感的期望。 3.科學價值(鐵水泥與密肋樑構造):兵房屋頂的木構架與鐵水泥混合構造,屬早期水泥構造之實例,保存了清領時期兵房結構形式,係現存其它礮臺所未見,具有科技發展史上的價值。 (二)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興建旗後礮臺的磚砌工法技巧純熟,研判紅磚應是來自廈門,而工匠亦聘自漳泉,其磚工至為考究,有磚雕與多樣的花式砌法,顯示中國傳統磚砌技術。 (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1.保存最完整且融合中國觀念的洋式礮臺:旗後礮臺是臺灣近代史上融合中國觀念、全面吸收西洋技術而設計的礮臺中最完整的一座。 2.唯一設置祭祀房的礮臺:旗後礮臺在後操場西側的房間設置了一座灰泥砌築的翹頭案,雖在臺灣其餘的礮臺有類似神龕的凹洞配置,但未有如旗後礮臺如此規模的單一空間,具有古代軍事文化史上的重要意義。 3.旗後礮臺配置的風水概念:旗後礮臺原主入口朝東南方,分金線(中軸線)坐丑向未,營門坐戌向辰,因此雖為外籍技師所設計,但大門方位顯然符合中國傳統的風水觀念。 (四)較具重要性:旗後礮臺為臺灣第一批洋式礮臺,為國內唯二最早的洋式礮臺。原有的礮座區、兵房、彈藥庫、前後操練場等格局保存完整,見證清領末期的戰防思考,在臺灣近代的軍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五)保存較完整:旗後礮臺在各個時期,雖因應各種不同的戰爭需求而做的增修改建,但僅有南端進出口改變,原有形式保存完整,周圍環境仍能呈現始建時的歷史風貌。 (六)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旗後礮臺的中國與西洋混合式設計,體現了「洋務運動」時所標榜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當時聘西人工程師設計,但研判為中國匠師建造,在關塞類建築中,其砌磚工藝精湛,全臺僅見。
法令依據: 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規定。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address: : 旗後山上
經度: 120.2652778
緯度: 22.6155556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單位: 古蹟聚落組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6-26/4fe174fc-cb73-4036-98f0-4eee88c8e370/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8-06-26/4fe174fc-cb73-4036-98f0-4eee88c8e370/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jpg
name: : O037 高雄市 旗後砲臺) (二級)08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90223000002
外觀特徵: 砲台建築是清領末期臺灣海防的一大特色,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在臺灣均聘西人督造砲臺,高雄之旗後砲台在臺灣近代史上可能是第一座融合西洋與中國形式,全面吸收西洋技術之始的中西合璧式砲台。
現狀: 高雄市政府於民國80年(1991)開始整修,民國84年(1995)修復完竣,砲台得以恢復大部分原貌,目前情況良好並開放參觀。
網站名稱: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網址: https://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0cf33b4c-91f4-47ca-af9c-547cd2bef4d1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673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0830015361號
公告日期: : 2019-02-22 10:54:23.986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147-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150-2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15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4::
itemNo: : 4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1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5::
itemNo: : 5
cityName: : 高雄市
distName: : 旗津區
landNo: : 旗港段
landSerialNo: : 1231-53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2-23/f85b02f5-2a52-4771-8772-3fd6ed1888bf/公告-旗後礮臺.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11-24/b6397ef0-69a7-47b3-a7e1-a99ba2263d64/地籍資料.pdf
repImgId: 48651

# 古代 於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6

名稱許朝宗
電話02-26705756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大湖路185巷7號
工坊名稱許朝宗陶瓷藝術館(吉洲窯)
開放時間每日08:00~17:00,須先預約,限10~40人
圖檔連結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072f43d1-4d8b-4d2f-9633-47709b2ed2f3.jpg
內容鶯歌是一個有雅俗共賞的博物館,有讓人眼花撩亂的老街逸品,有讓旅人能夠將自己獨一無二的手作品宅配給遠方友人的陶藝勝地,臺灣幾乎所有跟陶瓷有關的事物都能夠在這裡找到蹤跡。然而,這幅景觀並非一直理所當然地存在,它之所以沒有因為大陸廉價陶瓷的興起而淪落為代工型態,其實是有賴許多陶瓷界人士的奮鬥與努力。其中一位重要人物,就是許朝宗,他不僅是鶯歌地區與今日臺灣陶瓷界的重量級人物,也在臺灣陶瓷產業面臨沒落與轉型的關鍵年代,扮演著指標性的角色。 許朝宗來自宜蘭,當兵結束之後為了追求現在的妻子,毅然決然來到鶯歌發展。一開始進入當時頗具規模的陶瓷公司「市拿」擔任品管員,並利用這段時間積極累積對陶瓷的專業知識,四年後應「吉洲窯」成立時股東的邀請擔任廠長。之後,因窯廠面臨經營問題,他決定買下全部的股份獨立營運,自此開始了許朝宗的十年計畫。 所謂的十年計畫,是許朝宗將自己的生涯去除掉最初學習陶瓷的四年(1977-1980)後,希望在後續的每十年都能尋求突破與創新的自我成長計畫。第一個十年(1980-1989),他以明代與清代的仿古瓷器外銷為主,細緻的仿古青花瓷、晶瑩如玉的汝窯作品為當時的代表作。他的妻子回憶,那時的窯廠可以說相當忙碌,幾乎天天趕出貨,甚至有時會因忙碌而無法休息。 第二個十年(1990-1999),仿古藝術陶瓷的外銷熱潮衰退,整個陶瓷產業因而逐漸沒落,許朝宗於是趁勢轉做附加價值較高的創作性陶瓷商品,並在仿古基礎上,集中於釉藥的鑽研、釉色的表現、燒窯的功夫、造型的突破與個人品牌的建立上。也就在這個時期,許朝宗開始結合陶土與其他媒材,玩活了陶土,賦予陶土新生命,成功打響了自我品牌的名聲。這時期的作品以現代風格重新詮釋仿古藝術瓷的描金、亮金、金彩系列作品及「鐵繡花」系列作品等為代表。 第三個十年(2000-2010),許朝宗不僅開始向黃金雕塑家吳卿學習,尋求黃金雕塑與陶瓷的巧妙結合,更多方嘗試運用不同的工藝與技術來打造陶瓷的新面貌,這時期的作品以「黃金立體」系列為集大成代表。 歷經了從外銷出口到建立自我品牌的三十年,目前已進行到第四個十年的許朝宗,除了將於年底開放其品牌的陶瓷博物館之外,更透露他正在積極嘗試另外一項工藝─漆線雕與陶瓷的結合,並已達到初步的成果。 回顧這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許朝宗感慨地說:「一個人是否會成功,跟自己會不會思考有關係。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應該要自己創造。」他舉自己當兵時候的經歷為例,當時年輕的他曾試著衡量自己入伍的時間與可以得到的收穫,後來就選擇了對自己最佳的方案,所以當他二十三歲退伍時,他所擔任的職務已遠強過同年齡的其他人了。對許朝宗而言,不停學習與成長才是他追求的目標,這可以解釋雖然當年他在工廠不過是名小小的陶瓷彩繪品保員,他卻會不斷利用時間與機會學習知識與技能,才會於四年後當上吉洲窯的廠長,接下來更因緣際會承接下窯廠的所有權,為自己開闢了廣闊的舞台。 談到陶瓷產業的未來性,許朝宗不改一貫立場地表示:「工藝產業要不斷地創新,只要不停地創新,就不用擔心模仿。」他認為只要陸續有人投入研發、創新與發展,陶瓷產業的未來仍舊無可限量,那些所謂的大陸陶瓷的威脅與臺灣本身資源的不足等都不是關鍵問題。以他自己的經歷來說,他認為自己當初就是沒有一直侷限於仿古陶瓷,轉而開發鐵繡花、陶瓷描金、鐵鏽花與黃金雕刻的結合等,不停尋求陶瓷與其他媒材的結合,才擴大了自己事業的未來。 近年來,許朝宗的生活步調十分規律,教學、創作、休閒與運動都有固定安排。雖然因為事情多而壓縮了創作時間,然而許朝宗說:「時間分配得宜,反而讓自己在創作的時候有充沛的動力,效率更高。」一番話讓人相信,不久之後,臺灣的陶瓷界即能再次看見許朝宗將現代陶瓷藝術推展到另一個輝煌的境界。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6期

 

《專欄介紹》許朝宗-「蛻變」之旅

 

許朝宗老師於2015年榮獲德國知名頂級瓷器大廠麥森(Meissen)邀請,赴德國駐廠創作,是全球華人中首位獲邀到麥森駐廠創作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大型陶板作品「蛻變」,也被麥森博物館收為館藏、永久展示。

 

回想德國麥森公司行銷副總Werner.Liane親自到工作室邀請他赴德創作。許老師自謙我由貧窮農村出生,到沿途兜售自己作品,最後在陶瓷領域享有盛名。而現在即將成為德國麥森公司合作的藝術家,與面對如此盛情,除了感謝之外,更對遠赴迢遠的國度,存在許多的不安與惶恐〈包含語言釉藥設備皆是無法控制的變因〉只是再多的不確定,終究壓抑不住許老師拓展視野的渴望,於是,先行前往該公司參觀瞭解,便成為解套最佳方式。

 

麥森公司位於德國東南方的德勒斯登,如畫的山水風光搭配薈萃的人文藝術及巴洛克建築,並以悠閒和緩的生活步調點綴,從而構成他的第一印象,且更深刻的理解,卻是在進入麥森公司內部參觀後。有著三百年悠遠的歷史的麥森公司,能成為西方陶瓷巨擘,實歸因:釉上彩的技巧、嚴謹的企業管理、出色的品牌行銷三點,在令人折服之餘,更可供台灣於陶瓷發展上引為借鏡,但論及釉藥研發及生產技術方面,持平而論,臺灣是足以與他們相互輝映且並駕齊驅的。參訪尾聲,許老師以結合八隻純金蜜蜂與鐵鏽花釉藥的陶瓷雕塑作品-「甜蜜豐收」贈送麥森公司,表達對彼此友好見證與誠摯的感謝。

 

然而參訪麥森只是開始而非結束,接踵而來的便是正是前往德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跨國合作。與先前的心態迥異,此次前往除了展現台灣卓越的陶瓷技術外,更是陶瓷文化的切磋與交流,即使彼此語言隔閡,但憑著對陶瓷創作的熱愛,足以激盪出超越以往的出色作品,我以中國古代圖騰「福祿壽」為發想,與吹青、吹綠等釉藥為基底,配合釉上彩、釉下彩等花卉繪製,製作出多變化「福壽雙全」等祥瑞之作;也以環境保護的意識為創作主軸,運用自然生態的圖騰「蝴蝶」、「瓜瓞」,並結合兩國金彩繪畫技術,創作出破蛹、重生、生機的「蛻變」、「綿延」等充滿生命美好的詠嘆之作。當中以陶板造型的「蛻變」作品將放置於麥森博物館珍藏,以紀念此次充實且別具意義的合作交流。

 

「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東西方工藝交流的精采對話」,這是結束與德國麥森公司合作後後的肺腑之言,也是體驗陶瓷藝術的創作,是經由彼此的努力而歷久彌堅的深刻體悟,九件陶瓷作品,正是代表陶瓷藝術的創新與延續,即使靜默無語,已會永無止盡的傳承下去…。

 

許朝宗大放藝彩許朝宗.大放藝彩與MEISSEN合作協議簽署與MEISSEN合作協議簽署東西方瓷藝交流東西方瓷藝交流《蛻變》創作流程《蛻變》創作流程《蛻變》系列之一《蛻變》系列之一《蛻變》系列之二《蛻變》系列之二《福壽》創作流程《福壽》創作流程《福壽》系列之一《福壽》系列之一《福壽》系列之二《福壽》系列之二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20.html
名稱: 許朝宗
電話: 02-26705756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大湖路185巷7號
工坊名稱: 許朝宗陶瓷藝術館(吉洲窯)
開放時間: 每日08:00~17:00,須先預約,限10~40人
圖檔連結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072f43d1-4d8b-4d2f-9633-47709b2ed2f3.jpg
內容: 鶯歌是一個有雅俗共賞的博物館,有讓人眼花撩亂的老街逸品,有讓旅人能夠將自己獨一無二的手作品宅配給遠方友人的陶藝勝地,臺灣幾乎所有跟陶瓷有關的事物都能夠在這裡找到蹤跡。然而,這幅景觀並非一直理所當然地存在,它之所以沒有因為大陸廉價陶瓷的興起而淪落為代工型態,其實是有賴許多陶瓷界人士的奮鬥與努力。其中一位重要人物,就是許朝宗,他不僅是鶯歌地區與今日臺灣陶瓷界的重量級人物,也在臺灣陶瓷產業面臨沒落與轉型的關鍵年代,扮演著指標性的角色。 許朝宗來自宜蘭,當兵結束之後為了追求現在的妻子,毅然決然來到鶯歌發展。一開始進入當時頗具規模的陶瓷公司「市拿」擔任品管員,並利用這段時間積極累積對陶瓷的專業知識,四年後應「吉洲窯」成立時股東的邀請擔任廠長。之後,因窯廠面臨經營問題,他決定買下全部的股份獨立營運,自此開始了許朝宗的十年計畫。 所謂的十年計畫,是許朝宗將自己的生涯去除掉最初學習陶瓷的四年(1977-1980)後,希望在後續的每十年都能尋求突破與創新的自我成長計畫。第一個十年(1980-1989),他以明代與清代的仿古瓷器外銷為主,細緻的仿古青花瓷、晶瑩如玉的汝窯作品為當時的代表作。他的妻子回憶,那時的窯廠可以說相當忙碌,幾乎天天趕出貨,甚至有時會因忙碌而無法休息。 第二個十年(1990-1999),仿古藝術陶瓷的外銷熱潮衰退,整個陶瓷產業因而逐漸沒落,許朝宗於是趁勢轉做附加價值較高的創作性陶瓷商品,並在仿古基礎上,集中於釉藥的鑽研、釉色的表現、燒窯的功夫、造型的突破與個人品牌的建立上。也就在這個時期,許朝宗開始結合陶土與其他媒材,玩活了陶土,賦予陶土新生命,成功打響了自我品牌的名聲。這時期的作品以現代風格重新詮釋仿古藝術瓷的描金、亮金、金彩系列作品及「鐵繡花」系列作品等為代表。 第三個十年(2000-2010),許朝宗不僅開始向黃金雕塑家吳卿學習,尋求黃金雕塑與陶瓷的巧妙結合,更多方嘗試運用不同的工藝與技術來打造陶瓷的新面貌,這時期的作品以「黃金立體」系列為集大成代表。 歷經了從外銷出口到建立自我品牌的三十年,目前已進行到第四個十年的許朝宗,除了將於年底開放其品牌的陶瓷博物館之外,更透露他正在積極嘗試另外一項工藝─漆線雕與陶瓷的結合,並已達到初步的成果。 回顧這一路以來的點點滴滴,許朝宗感慨地說:「一個人是否會成功,跟自己會不會思考有關係。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應該要自己創造。」他舉自己當兵時候的經歷為例,當時年輕的他曾試著衡量自己入伍的時間與可以得到的收穫,後來就選擇了對自己最佳的方案,所以當他二十三歲退伍時,他所擔任的職務已遠強過同年齡的其他人了。對許朝宗而言,不停學習與成長才是他追求的目標,這可以解釋雖然當年他在工廠不過是名小小的陶瓷彩繪品保員,他卻會不斷利用時間與機會學習知識與技能,才會於四年後當上吉洲窯的廠長,接下來更因緣際會承接下窯廠的所有權,為自己開闢了廣闊的舞台。 談到陶瓷產業的未來性,許朝宗不改一貫立場地表示:「工藝產業要不斷地創新,只要不停地創新,就不用擔心模仿。」他認為只要陸續有人投入研發、創新與發展,陶瓷產業的未來仍舊無可限量,那些所謂的大陸陶瓷的威脅與臺灣本身資源的不足等都不是關鍵問題。以他自己的經歷來說,他認為自己當初就是沒有一直侷限於仿古陶瓷,轉而開發鐵繡花、陶瓷描金、鐵鏽花與黃金雕刻的結合等,不停尋求陶瓷與其他媒材的結合,才擴大了自己事業的未來。 近年來,許朝宗的生活步調十分規律,教學、創作、休閒與運動都有固定安排。雖然因為事情多而壓縮了創作時間,然而許朝宗說:「時間分配得宜,反而讓自己在創作的時候有充沛的動力,效率更高。」一番話讓人相信,不久之後,臺灣的陶瓷界即能再次看見許朝宗將現代陶瓷藝術推展到另一個輝煌的境界。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6期

 

《專欄介紹》許朝宗-「蛻變」之旅

 

許朝宗老師於2015年榮獲德國知名頂級瓷器大廠麥森(Meissen)邀請,赴德國駐廠創作,是全球華人中首位獲邀到麥森駐廠創作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大型陶板作品「蛻變」,也被麥森博物館收為館藏、永久展示。

 

回想德國麥森公司行銷副總Werner.Liane親自到工作室邀請他赴德創作。許老師自謙我由貧窮農村出生,到沿途兜售自己作品,最後在陶瓷領域享有盛名。而現在即將成為德國麥森公司合作的藝術家,與面對如此盛情,除了感謝之外,更對遠赴迢遠的國度,存在許多的不安與惶恐〈包含語言釉藥設備皆是無法控制的變因〉只是再多的不確定,終究壓抑不住許老師拓展視野的渴望,於是,先行前往該公司參觀瞭解,便成為解套最佳方式。

 

麥森公司位於德國東南方的德勒斯登,如畫的山水風光搭配薈萃的人文藝術及巴洛克建築,並以悠閒和緩的生活步調點綴,從而構成他的第一印象,且更深刻的理解,卻是在進入麥森公司內部參觀後。有著三百年悠遠的歷史的麥森公司,能成為西方陶瓷巨擘,實歸因:釉上彩的技巧、嚴謹的企業管理、出色的品牌行銷三點,在令人折服之餘,更可供台灣於陶瓷發展上引為借鏡,但論及釉藥研發及生產技術方面,持平而論,臺灣是足以與他們相互輝映且並駕齊驅的。參訪尾聲,許老師以結合八隻純金蜜蜂與鐵鏽花釉藥的陶瓷雕塑作品-「甜蜜豐收」贈送麥森公司,表達對彼此友好見證與誠摯的感謝。

 

然而參訪麥森只是開始而非結束,接踵而來的便是正是前往德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跨國合作。與先前的心態迥異,此次前往除了展現台灣卓越的陶瓷技術外,更是陶瓷文化的切磋與交流,即使彼此語言隔閡,但憑著對陶瓷創作的熱愛,足以激盪出超越以往的出色作品,我以中國古代圖騰「福祿壽」為發想,與吹青、吹綠等釉藥為基底,配合釉上彩、釉下彩等花卉繪製,製作出多變化「福壽雙全」等祥瑞之作;也以環境保護的意識為創作主軸,運用自然生態的圖騰「蝴蝶」、「瓜瓞」,並結合兩國金彩繪畫技術,創作出破蛹、重生、生機的「蛻變」、「綿延」等充滿生命美好的詠嘆之作。當中以陶板造型的「蛻變」作品將放置於麥森博物館珍藏,以紀念此次充實且別具意義的合作交流。

 

「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東西方工藝交流的精采對話」,這是結束與德國麥森公司合作後後的肺腑之言,也是體驗陶瓷藝術的創作,是經由彼此的努力而歷久彌堅的深刻體悟,九件陶瓷作品,正是代表陶瓷藝術的創新與延續,即使靜默無語,已會永無止盡的傳承下去…。

 

許朝宗大放藝彩許朝宗.大放藝彩與MEISSEN合作協議簽署與MEISSEN合作協議簽署東西方瓷藝交流東西方瓷藝交流《蛻變》創作流程《蛻變》創作流程《蛻變》系列之一《蛻變》系列之一《蛻變》系列之二《蛻變》系列之二《福壽》創作流程《福壽》創作流程《福壽》系列之一《福壽》系列之一《福壽》系列之二《福壽》系列之二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20.html

# 古代 於 來到農村住一晚-休閒農場住宿資訊 - 7

名稱珠山 41 號民宿 (特色民宿)
編號02_51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珠山 41 號
電話0963-166-171
主人的話珠山是個純樸的傳統聚落,如果您有興趣,我將帶您來趟珠山聚落深度之旅,也可以提供珠山週邊景點資料及路線諮詢服務。為了使您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夏天,將提供金門降火聖品石花給您享用,也可帶您到海灘撿拾貝殼,並製作手工藝品,或是利用種子做成批貼畫,冬天我們可以沿著珠山到歐厝的小路,欣賞來金門過冬的鳥類貴賓,您將會有更多的收獲。若您有幸來此入住一宿,希望您會跟我一樣熱愛傳統聚落及閩南古厝的知性與典雅。 再次拜訪珠山大夫第民宿,身邊少了帶路的人,東拐西轉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大夫第民宿,忍不住向民宿主人淑瑛姐抱怨為什麼不設置路標,經過她的解釋才瞭解,原來這樣可以增進遊客與聚落居民的情感。 大夫第為雙落雙護龍的閩南式古厝,位於珠山村南端,為清朝末葉薛紹鑽兄弟在呂宋經商致富、榮歸故里所建,薛紹鑽因捐官賜大夫銜,因而,大門高懸「大夫第」匾額一方。薛紹鑽的祖先薛令之,為唐代中宗神龍元年 (西元 705 元) 進士,為福建第一位科考進士,開元年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太子,後因與權相李林甫不合而託病去辭,因此,大夫第的大廳懸掛著「開閩進士」的燈號,相當有氣派。 大夫第民宿有六個房間,以古代美女命名,有「西施閣」、「貂嬋閣」、「貴妃閣」、「昭君閣」、「黛玉閣」、「湘雲閣」等客房。據說屋主之先祖娶了五位妻妾,所以才以古代美人來襯托每個房間的尊貴,另外民宿中陳列了許多原屋主所留下來的古物,都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您可以看見早期金門居民的生活寫照。 淑瑛姐是道地的金門人,選擇經營民宿純粹只因為自已愛住老房子,喜歡探索老房子中的許多小故事,然後與入住的客人分享這點點滴滴的心得。
費用簡介(空)
營業時間請先電話預約
可刷卡否True
可用國民旅遊卡否True
網站連結http://tour.kinmen.gov.tw/Hotel/Hotel.aspx?doctag73
交通指引(空)
部落格網址(空)
寵物須知(空)
貼心叮嚀(空)
容納人數(空)
住宿特色珠山是個純樸的傳統聚落,如果您有興趣,我將帶您來趟珠山聚落深度之旅,也可以提供珠山週邊景點資料及路線諮詢服務。為了使您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夏天,將提供金門降火聖品石花給您享用,也可帶您到海灘撿拾貝殼,並製作手工藝品,或是利用種子做成批貼畫,冬天我們可以沿著珠山到歐厝的小路,欣賞來金門過冬的鳥類貴賓,您將會有更多的收獲。若您有幸來此入住一宿,希望您會跟我一樣熱愛傳統聚落及閩南古厝的知性與典雅。 再次拜訪珠山大夫第民宿,身邊少了帶路的人,東拐西轉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大夫第民宿,忍不住向民宿主人淑瑛姐抱怨為什麼不設置路標,經過她的解釋才瞭解,原來這樣可以增進遊客與聚落居民的情感。 大夫第為雙落雙護龍的閩南式古厝,位於珠山村南端,為清朝末葉薛紹鑽兄弟在呂宋經商致富、榮歸故里所建,薛紹鑽因捐官賜大夫銜,因而,大門高懸「大夫第」匾額一方。薛紹鑽的祖先薛令之,為唐代中宗神龍元年 (西元 705 元) 進士,為福建第一位科考進士,開元年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太子,後因與權相李林甫不合而託病去辭,因此,大夫第的大廳懸掛著「開閩進士」的燈號,相當有氣派。 大夫第民宿有六個房間,以古代美女命名,有「西施閣」、「貂嬋閣」、「貴妃閣」、「昭君閣」、「黛玉閣」、「湘雲閣」等客房。據說屋主之先祖娶了五位妻妾,所以才以古代美人來襯托每個房間的尊貴,另外民宿中陳列了許多原屋主所留下來的古物,都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您可以看見早期金門居民的生活寫照。 淑瑛姐是道地的金門人,選擇經營民宿純粹只因為自已愛住老房子,喜歡探索老房子中的許多小故事,然後與入住的客人分享這點點滴滴的心得。
景點縣市金門縣
鄉鎮金城鎮
圖片https://ezgo.ardswc.gov.tw/Uploads/opendata/HomeStayMain01/APPLY_D/20151110154220.jpg
緯度座標24.401966
經度座標118.318385
停車場(空)
業者email(空)
名稱: 珠山 41 號民宿 (特色民宿)
編號: 02_51
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珠山 41 號
電話: 0963-166-171
主人的話: 珠山是個純樸的傳統聚落,如果您有興趣,我將帶您來趟珠山聚落深度之旅,也可以提供珠山週邊景點資料及路線諮詢服務。為了使您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夏天,將提供金門降火聖品石花給您享用,也可帶您到海灘撿拾貝殼,並製作手工藝品,或是利用種子做成批貼畫,冬天我們可以沿著珠山到歐厝的小路,欣賞來金門過冬的鳥類貴賓,您將會有更多的收獲。若您有幸來此入住一宿,希望您會跟我一樣熱愛傳統聚落及閩南古厝的知性與典雅。 再次拜訪珠山大夫第民宿,身邊少了帶路的人,東拐西轉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大夫第民宿,忍不住向民宿主人淑瑛姐抱怨為什麼不設置路標,經過她的解釋才瞭解,原來這樣可以增進遊客與聚落居民的情感。 大夫第為雙落雙護龍的閩南式古厝,位於珠山村南端,為清朝末葉薛紹鑽兄弟在呂宋經商致富、榮歸故里所建,薛紹鑽因捐官賜大夫銜,因而,大門高懸「大夫第」匾額一方。薛紹鑽的祖先薛令之,為唐代中宗神龍元年 (西元 705 元) 進士,為福建第一位科考進士,開元年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太子,後因與權相李林甫不合而託病去辭,因此,大夫第的大廳懸掛著「開閩進士」的燈號,相當有氣派。 大夫第民宿有六個房間,以古代美女命名,有「西施閣」、「貂嬋閣」、「貴妃閣」、「昭君閣」、「黛玉閣」、「湘雲閣」等客房。據說屋主之先祖娶了五位妻妾,所以才以古代美人來襯托每個房間的尊貴,另外民宿中陳列了許多原屋主所留下來的古物,都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您可以看見早期金門居民的生活寫照。 淑瑛姐是道地的金門人,選擇經營民宿純粹只因為自已愛住老房子,喜歡探索老房子中的許多小故事,然後與入住的客人分享這點點滴滴的心得。
費用簡介: (空)
營業時間: 請先電話預約
可刷卡否: True
可用國民旅遊卡否: True
網站連結: http://tour.kinmen.gov.tw/Hotel/Hotel.aspx?doctag73
交通指引: (空)
部落格網址: (空)
寵物須知: (空)
貼心叮嚀: (空)
容納人數: (空)
住宿特色: 珠山是個純樸的傳統聚落,如果您有興趣,我將帶您來趟珠山聚落深度之旅,也可以提供珠山週邊景點資料及路線諮詢服務。為了使您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夏天,將提供金門降火聖品石花給您享用,也可帶您到海灘撿拾貝殼,並製作手工藝品,或是利用種子做成批貼畫,冬天我們可以沿著珠山到歐厝的小路,欣賞來金門過冬的鳥類貴賓,您將會有更多的收獲。若您有幸來此入住一宿,希望您會跟我一樣熱愛傳統聚落及閩南古厝的知性與典雅。 再次拜訪珠山大夫第民宿,身邊少了帶路的人,東拐西轉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大夫第民宿,忍不住向民宿主人淑瑛姐抱怨為什麼不設置路標,經過她的解釋才瞭解,原來這樣可以增進遊客與聚落居民的情感。 大夫第為雙落雙護龍的閩南式古厝,位於珠山村南端,為清朝末葉薛紹鑽兄弟在呂宋經商致富、榮歸故里所建,薛紹鑽因捐官賜大夫銜,因而,大門高懸「大夫第」匾額一方。薛紹鑽的祖先薛令之,為唐代中宗神龍元年 (西元 705 元) 進士,為福建第一位科考進士,開元年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太子,後因與權相李林甫不合而託病去辭,因此,大夫第的大廳懸掛著「開閩進士」的燈號,相當有氣派。 大夫第民宿有六個房間,以古代美女命名,有「西施閣」、「貂嬋閣」、「貴妃閣」、「昭君閣」、「黛玉閣」、「湘雲閣」等客房。據說屋主之先祖娶了五位妻妾,所以才以古代美人來襯托每個房間的尊貴,另外民宿中陳列了許多原屋主所留下來的古物,都有 100 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您可以看見早期金門居民的生活寫照。 淑瑛姐是道地的金門人,選擇經營民宿純粹只因為自已愛住老房子,喜歡探索老房子中的許多小故事,然後與入住的客人分享這點點滴滴的心得。
景點縣市: 金門縣
鄉鎮: 金城鎮
圖片: https://ezgo.ardswc.gov.tw/Uploads/opendata/HomeStayMain01/APPLY_D/20151110154220.jpg
緯度座標: 24.401966
經度座標: 118.318385
停車場: (空)
業者email: (空)

# 古代 於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8

名稱高枝明
電話05-2754577
地址嘉義市東區北門里長榮街170號
工坊名稱工夫窯交趾陶工作室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08:00~12:00;13:00~19:00;週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9b6cf080-1d83-4d9d-8c5d-512e7915a337.jpg
內容古諺有云:「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從古物買賣到成為交趾陶大師,高枝明有機緣巧遇貴人相助,加上自己努力不懈,驗證天時、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要素。  高枝明的父親是一位古物買賣商,自幼在古董環伺的環境中長大,無形中的浸淫讓高枝明對古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從父親口中得知許多古物鑑定的經驗。因此,初中畢業後,他即隨從父親做起文物買賣生意。  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許多廟宇翻修或重建,許多交趾陶被拆下廢棄,高枝明於是四處收購,遇上交趾陶有毀損的地方,皆自行以樹脂調色填補後再行兜售出。1974年他退伍時,建於清朝屬於三級古蹟的臺南普濟殿與新港的奉天宮正要翻修,將廟裡的舊物招標,眼光精準的高枝明就一舉標下兩處。  某日,他在普濟殿巧遇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傳人林添木,上前對林添木說:「哦!毆吉桑,您的交趾陶釉色做尬很水……。」林添木一聽歡喜不已,當下即邀請高枝明前往住處觀賞其作品,相談甚歡下,大師授予釉藥的配方與交趾陶黏合等巧技,前後莫約十來天。  當初高枝明向林添木學習釉色,係為了修復標來的交趾陶,但待所有的交趾陶賣完後,竟還有人要向其購買,於是,他嘗試自己做交趾陶,沒想到還是有人跟買。「當初我根本沒想到將交趾陶當成事業,但最後它竟然成為我的終身事業。」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讓高枝明直呼生命中冥冥安排的神妙。  高枝明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讓他在臨摹時獲得極大助益,但為了更精進學習交趾陶的製作,他遍訪鄉間廟宇及古厝,精研觀摩老師傅手藝,從交趾陶練土作土坯學起,再以手捏塑民俗藝術圖像、花果、人物、走獸等形象。除此,他還不斷閱讀相關書籍細心研究,據他表示,光是購書費用即高達200萬元。  釉色是呈現交趾陶的最重要關鍵。初期,臺灣的釉料皆從交趾陶的發源地──廣東進口,但由於清朝時期的戰亂及後期的文革,釉藥的供輸中斷,因此,臺灣廟宇裡的交趾陶逐漸被剪黏所取代。高枝明表示,這是交趾陶文化沒落的原因之一,另外過去交趾陶侷限於廟宇,無法深入民間,也是沒落的一大因素。為了不受制於大陸釉藥供輸的不確定性,高枝明自行研發釉藥,且為了延續交趾陶的文化,他也將交趾陶推向藝術創作。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這是幼時的童謠,高枝明將其轉換成〈五子登科〉的創作題材,描繪三隻黑色、一隻棕色、一隻白色,共五隻老鼠以疊羅漢的方式攀高偷油吃。仿清朝宮中的燈台,以帝王之黃為主色,紋飾與設色典雅、高貴。五隻老鼠「攀燈」油台,具有「五子登科」之含意。  〈悠然自得〉則不禁令人莞爾與心生欽佩。在這件作品中,一個小和尚以《心經》為床,念經敲打的「木魚」為枕,酣睡中呈現安詳之神韻,意表小和尚連休憩中仍心繫佛法。此作之《心經》以卍字形雕畫而成,代表萬壽無疆之意。人物捏塑生動,顏色秀雅,與一般重彩之交趾陶有極大不同。  中國書畫、工藝中喜以雞為題,因金榜提名中的「提」字與「啼」同音,是恭賀及第餽贈的佳言,閩南一帶則因雞的臺語與「家」的臺語同音。〈金雞報喜〉亦取「家」之意,蓋家為國之本,家安則國固,金雞更是富足充裕的表徵,而在岩石上的靈芝則寓意如意。此作中的公雞登高臨下,眼睛注視著正在覓食的母雞,昭示雄性保護雌性的天經地義。以手工製出的山岩肌理與栩栩如生的雞隻,令人驚嘆高枝明寫實的能力。  「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靈之一,也是華夏民族尊奉的獨特神物。傳說中龍生九子,因此,高枝明將傳說化為創作〈大九龍盤〉,盤中的龍非禽非獸,非蟲非魚,身上有鱗,頭上有角,嘴邊有鬚,足似鷹爪,兩眼炯炯有神,彰顯其至高無上之尊。盤緣圍繞著九條龍,每一隻皆姿態各異,並於其上寫著「萬世千秋」,再飾以吉祥圖案。此作兩面皆有圖飾,故於燒製上更增加其難度,費時半年時間才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前總統李登輝就職時,曾有官員請高枝明燒製此作,做為祝賀之禮。  交趾陶大師葉王素以「胭脂紅」聞名,問高枝明是否有承襲此技,他含蓄地說:「做得好不好、像不像,要別人說,自己說不算啦!」但他表示,他的釉色調配有獨門秘方,因此可以調製出古雅的色調。他認為,對古董有長期的鑽研才能調製出仿古之色。「會不會將祕方傳給下一代呢?」高枝明說,只要對交趾陶有興趣,他很樂意傳承下去。(31期)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64.html
名稱: 高枝明
電話: 05-2754577
地址: 嘉義市東區北門里長榮街170號
工坊名稱: 工夫窯交趾陶工作室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六08:00~12:00;13:00~19:00;週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9b6cf080-1d83-4d9d-8c5d-512e7915a337.jpg
內容: 古諺有云:「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從古物買賣到成為交趾陶大師,高枝明有機緣巧遇貴人相助,加上自己努力不懈,驗證天時、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要素。  高枝明的父親是一位古物買賣商,自幼在古董環伺的環境中長大,無形中的浸淫讓高枝明對古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從父親口中得知許多古物鑑定的經驗。因此,初中畢業後,他即隨從父親做起文物買賣生意。  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許多廟宇翻修或重建,許多交趾陶被拆下廢棄,高枝明於是四處收購,遇上交趾陶有毀損的地方,皆自行以樹脂調色填補後再行兜售出。1974年他退伍時,建於清朝屬於三級古蹟的臺南普濟殿與新港的奉天宮正要翻修,將廟裡的舊物招標,眼光精準的高枝明就一舉標下兩處。  某日,他在普濟殿巧遇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傳人林添木,上前對林添木說:「哦!毆吉桑,您的交趾陶釉色做尬很水……。」林添木一聽歡喜不已,當下即邀請高枝明前往住處觀賞其作品,相談甚歡下,大師授予釉藥的配方與交趾陶黏合等巧技,前後莫約十來天。  當初高枝明向林添木學習釉色,係為了修復標來的交趾陶,但待所有的交趾陶賣完後,竟還有人要向其購買,於是,他嘗試自己做交趾陶,沒想到還是有人跟買。「當初我根本沒想到將交趾陶當成事業,但最後它竟然成為我的終身事業。」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讓高枝明直呼生命中冥冥安排的神妙。  高枝明與生俱來的繪畫天賦,讓他在臨摹時獲得極大助益,但為了更精進學習交趾陶的製作,他遍訪鄉間廟宇及古厝,精研觀摩老師傅手藝,從交趾陶練土作土坯學起,再以手捏塑民俗藝術圖像、花果、人物、走獸等形象。除此,他還不斷閱讀相關書籍細心研究,據他表示,光是購書費用即高達200萬元。  釉色是呈現交趾陶的最重要關鍵。初期,臺灣的釉料皆從交趾陶的發源地──廣東進口,但由於清朝時期的戰亂及後期的文革,釉藥的供輸中斷,因此,臺灣廟宇裡的交趾陶逐漸被剪黏所取代。高枝明表示,這是交趾陶文化沒落的原因之一,另外過去交趾陶侷限於廟宇,無法深入民間,也是沒落的一大因素。為了不受制於大陸釉藥供輸的不確定性,高枝明自行研發釉藥,且為了延續交趾陶的文化,他也將交趾陶推向藝術創作。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這是幼時的童謠,高枝明將其轉換成〈五子登科〉的創作題材,描繪三隻黑色、一隻棕色、一隻白色,共五隻老鼠以疊羅漢的方式攀高偷油吃。仿清朝宮中的燈台,以帝王之黃為主色,紋飾與設色典雅、高貴。五隻老鼠「攀燈」油台,具有「五子登科」之含意。  〈悠然自得〉則不禁令人莞爾與心生欽佩。在這件作品中,一個小和尚以《心經》為床,念經敲打的「木魚」為枕,酣睡中呈現安詳之神韻,意表小和尚連休憩中仍心繫佛法。此作之《心經》以卍字形雕畫而成,代表萬壽無疆之意。人物捏塑生動,顏色秀雅,與一般重彩之交趾陶有極大不同。  中國書畫、工藝中喜以雞為題,因金榜提名中的「提」字與「啼」同音,是恭賀及第餽贈的佳言,閩南一帶則因雞的臺語與「家」的臺語同音。〈金雞報喜〉亦取「家」之意,蓋家為國之本,家安則國固,金雞更是富足充裕的表徵,而在岩石上的靈芝則寓意如意。此作中的公雞登高臨下,眼睛注視著正在覓食的母雞,昭示雄性保護雌性的天經地義。以手工製出的山岩肌理與栩栩如生的雞隻,令人驚嘆高枝明寫實的能力。  「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靈之一,也是華夏民族尊奉的獨特神物。傳說中龍生九子,因此,高枝明將傳說化為創作〈大九龍盤〉,盤中的龍非禽非獸,非蟲非魚,身上有鱗,頭上有角,嘴邊有鬚,足似鷹爪,兩眼炯炯有神,彰顯其至高無上之尊。盤緣圍繞著九條龍,每一隻皆姿態各異,並於其上寫著「萬世千秋」,再飾以吉祥圖案。此作兩面皆有圖飾,故於燒製上更增加其難度,費時半年時間才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前總統李登輝就職時,曾有官員請高枝明燒製此作,做為祝賀之禮。  交趾陶大師葉王素以「胭脂紅」聞名,問高枝明是否有承襲此技,他含蓄地說:「做得好不好、像不像,要別人說,自己說不算啦!」但他表示,他的釉色調配有獨門秘方,因此可以調製出古雅的色調。他認為,對古董有長期的鑽研才能調製出仿古之色。「會不會將祕方傳給下一代呢?」高枝明說,只要對交趾陶有興趣,他很樂意傳承下去。(31期)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64.html
[ 搜尋所有 古代 ... ]

與古代同分類的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袋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toieˋ | 華語辭義: 袋子 | 客語例句: 臺北地區收垃圾用專用?袋仔。

手落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ˋlabˋeˇ【suˋlabˋeˋ】 | 華語辭義: 手套 | 客語例句: 戴手落仔做事較(過)毋會傷?手。

嘴落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zoilabˋeˇ | 華語辭義: 口罩 | 客語例句: 會嗽?人自家愛戴嘴落仔。

面衫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miensamˊ | 華語辭義: 外衣 | 客語例句: 出門定著愛著領面衫。

衫袖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amˊqiu | 華語辭義: 袖子 | 客語例句: 洗手?時節衫袖愛攝起來正毋會打溼。

長褲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congˇfu | 華語辭義: 長褲 | 客語例句: 寒天著長褲較(過)燒暖。

底褲仔【內褲】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daiˋfueˋ【nuifu】 | 華語辭義: 內褲 | 客語例句: 底褲仔(內褲)愛逐日(每日)換正衛生。

布(布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bue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這垤布(布仔)拿來做桌巾當(蓋)堵好。

花布(花布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faˊbu(faˊbueˋ) | 華語辭義: 花布 | 客語例句: 客家花布(花布仔)做?衫當(蓋)靚。

皮包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iˇbauˊeˋ | 華語辭義: 皮包 | 客語例句: 阿爸?皮包仔放當(蓋)多證件。

閒到擘股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hanˊdobagguˇ | 華語辭義: 手提包 | 客語例句: 阿姆新買一隻手閒到擘股。

鍊【金鍊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adlien【gimˊlieneˋ】 | 華語辭義: 項鍊 | 客語例句: 阿姆有一條金鍊(金鍊仔)。

耳環【耳環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giˋvanˇ【ngiˋfanˇ/kuanˇeˋ】 | 華語辭義: 耳環 | 客語例句: 這下異多細?人戴耳環(耳環仔)。

手【手環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ˋagˋ【suˋkuanˇeˋ】 | 華語辭義: 手鐲 | 客語例句: 這隻手(手環仔)係阿姊送分阿姆?。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dai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先生吩咐打籃球毋好戴時錶仔。

袋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toieˋ | 華語辭義: 袋子 | 客語例句: 臺北地區收垃圾用專用?袋仔。

手落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ˋlabˋeˇ【suˋlabˋeˋ】 | 華語辭義: 手套 | 客語例句: 戴手落仔做事較(過)毋會傷?手。

嘴落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zoilabˋeˇ | 華語辭義: 口罩 | 客語例句: 會嗽?人自家愛戴嘴落仔。

面衫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miensamˊ | 華語辭義: 外衣 | 客語例句: 出門定著愛著領面衫。

衫袖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amˊqiu | 華語辭義: 袖子 | 客語例句: 洗手?時節衫袖愛攝起來正毋會打溼。

長褲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congˇfu | 華語辭義: 長褲 | 客語例句: 寒天著長褲較(過)燒暖。

底褲仔【內褲】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daiˋfueˋ【nuifu】 | 華語辭義: 內褲 | 客語例句: 底褲仔(內褲)愛逐日(每日)換正衛生。

布(布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bueˋ)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這垤布(布仔)拿來做桌巾當(蓋)堵好。

花布(花布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faˊbu(faˊbueˋ) | 華語辭義: 花布 | 客語例句: 客家花布(花布仔)做?衫當(蓋)靚。

皮包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iˇbauˊeˋ | 華語辭義: 皮包 | 客語例句: 阿爸?皮包仔放當(蓋)多證件。

閒到擘股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hanˊdobagguˇ | 華語辭義: 手提包 | 客語例句: 阿姆新買一隻手閒到擘股。

鍊【金鍊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adlien【gimˊlieneˋ】 | 華語辭義: 項鍊 | 客語例句: 阿姆有一條金鍊(金鍊仔)。

耳環【耳環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giˋvanˇ【ngiˋfanˇ/kuanˇeˋ】 | 華語辭義: 耳環 | 客語例句: 這下異多細?人戴耳環(耳環仔)。

手【手環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uˋagˋ【suˋkuanˇeˋ】 | 華語辭義: 手鐲 | 客語例句: 這隻手(手環仔)係阿姊送分阿姆?。

腔調: 四縣 | 分類: 服飾美容 | 客家音標: dai | 華語辭義: | 客語例句: 先生吩咐打籃球毋好戴時錶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