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藝術工作室
-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執行單位老土藝術工作室的類別名稱是陶瓷類, 地區名稱是雲林縣, 地址是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執行單位 | 老土藝術工作室 |
地址 | 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
類別名稱 | 陶瓷類 |
地區名稱 | 雲林縣 |
內容 |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崙背詔安客家文化社區,申請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已經是第三年了。社區也因工藝扶植計畫栽培了不少陶瓷藝術人才,至今已有多位陶藝師學成自立門戶。今年社區希望嘗試以共同產銷的方式將一群愛好陶藝創作的藝術家聚集起來,以創作地方特色生活陶器為主,透過不定期舉辦陶藝展,行銷崙背詔安客家的在地特色產品。一方面致力推廣具地方特色陶藝文化,一方面讓陶藝創意產業化,增加地方工作機會。未來希望能以雲林地區詔安客家族群文化為基礎,將崙背好客之文化特色,呈現在生活陶藝產品中,並且結合地方農特產,搭配在地的陶瓷器具,創造具地方色彩的陶瓷器,藉此深化與連結農特產及文化產業之結構,讓崙背詔安客家的在地特色產品產業化,增加地方工作機會。 為了讓在地陶藝工作者能夠藉由共同行銷與協力生產,逐步朝向工藝微型產業的方向發展,今年計畫主要的工作在於觀摩交流、技術提昇和凝聚在地文化品牌共識等三個主軸。希望藉由帶領各工坊成員到其他社區的學習與觀摩來增加社區的視野,並且邀請幾位老師來進行技術指導,並透過交流的方式來進行研習,讓社區工坊可以充分與老師進行技術交流,提昇技術層次。 除此之外,為凝聚社區共識及開展共同行銷的在地品牌經營策略,透過「尋找崙背燒」的過程,藉由不斷討論、修正以及CI設計、提袋製作等,建立聯合行銷的在地文化品牌經營策略,提高在地文化的能見度。 今年參與的陶藝工坊包括:老土藝術工作室(李明松)、陶田陶藝工作室(廖加靖)、虎農陶藝希望工坊(李俊寧)、炯窯陶藝工作室(林炯宏)以及廖振淦陶藝工作室(廖振淦),未來希望能透由「崙背燒」的文化意象,營造具在地特色之創意與品味兼具的陶瓷文化產品,運用崙背在地特色的優勢,協助社區居民在地特色工藝及觀光產業提升附加價值,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達到共產共銷的微型工藝產業網絡,更希望進一步營造工藝發展優良環境,帶動社區工藝事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李明松】
雲林縣的崙背鄉,一個台灣最傳統的鄉村聚落,二、三十年前,在現代大型工廠進到雲林之前,崙背和其他村落一樣,大部分人靠種旱地為生,後來很多人改養乳牛,崙背人從耕田變成擠牛奶,但是生活依然沒變,農忙時忙工作,農暇時到廟裡練武功招式,這裡是著名的西螺七崁最後一崁:尾崁,村裡男丁從小每個人都會來上一招半式的,村人間的感情也就這樣凝聚力特別強,只是這裡的小孩,從小就在風沙裡長大,誰也沒有過特別出色的成就,反正長大就隨父母腳步種田養牛豬羊,好一點就進工廠做工。
人稱老土的陶藝家李明松,就是在崙背吃泥土長大的小孩,從小和村裡小孩成群結隊玩,所有鄉下小孩會的把戲他都在行,釣魚烤地瓜樣樣都不輸人。讀的是放牛班,對自己的未來從沒有過想像,直到國中時畫畫被老師稱讚,那是李明松生命裡第一次有人肯定他,畫畫開始轉動李明松的命運,到了高二時,他看到自己未來想走的路,他努力朝考藝專的路努力。雖然大學聯考放榜時他如願以償考上國立藝專,但是家裡卻沒打算讓他唸大學,因為父親想讓他一起在家養豬。
幾乎打算放棄的李明松有一天在睡夢中被叫醒,母親在床頭交給他一個打包好的包袱和一小包生活費和學費,讓他在父親醒來之前坐車去台北報到。就這樣,李明松踏上了藝術的道途。
在學校的李明松仍然是那個吃泥土灰塵的土樣子,黑皮膚大眼晴,同學給他封了綽號叫「老土」,但這個老土可不土,第一次拉的陶拿去比賽就得了台北藝術獎首獎。得到肯定的創作路開始一帆風順平穩走著,一直有畫廊當他的經紀公司,他的作品始終有固定收藏者。1994年,為了家裡及創作因素,他回到崙背老家,用家裡的老豬舍開了「老土藝術工作室」。
或許自小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長大,李明松的作品總是創意力十足,不僅造型、釉色活潑多變化,連器物本身的功能也常具備多重功能,這也是他在市場上始終有固定粉絲的原因之一。曾獲得臺灣工藝研發中心「良品美器」認證的「老土」李明松,除了創作純藝術品外,也做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餐具及茶具等。他形容自己的特色便是將陶瓷藝術融會在生活之中,創造出一般消費大眾也能瞭解並使用的陶藝品。也因而李明松落實「藝術生活化」的這項理念,獲得了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的評選認定。
雖然已是中部或甚至是臺灣知名陶藝家的李明松。他並未因成名而自滿,他開始反思更深刻的創作理念,為了開拓自我,他進入雲林科技大學念設計研究所,一方面在虎尾農工特教班當陶藝老師,因為他知道低成就的小孩,需要有人來肯定他們的生命價值,所以他認為要教孩子一個謀生的技能,尤其這些有學習障礙的小孩,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機會。他在學校教過的學生很多在畢業後都進入他的工作室工作,有人一做十幾年,在他們坎坷的命運路上,李明松看到他們與人不同的長處與穩定性,為這些幾乎被家庭和社會遺忘的小孩點亮一盞燈。
其實除了特教生,李明松看到家鄉愈來愈多的外籍配偶,就曾在他參加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中以外籍配偶為對象,希望培養這些社會中相對弱勢的成員,有一些基本工藝技能,一方面解決社會問題,一方面也為社區發展工藝產業提供基礎能量,透過工坊對外接單、提供設施與資源,間接讓外籍配偶與在地居民獲得工作機會。
李明松雖然自己的工作室訂單一直不成問題,但他始終為家鄉的未來感到憂心,尤其是崙背週邊日益增多的個人窯廠與工作室,他對陶藝聚落的成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愈來愈多人投入日漸成熟的陶藝工作;憂的是台灣整體產業環境的萎縮與低靡。為了提升自我內在的能量,拓展更寬的視野,能讓自己能面對更多未來的挑戰,李明松這回遠赴北京攻讀博士學位。
對於陶藝產業的未來,李明松認為沒有文化的根基,讓陶作品深入人們的生活裡,要談產業化是很空洞的。近年他結合台灣原有的喝茶風氣,希望重新建構台灣的茶文化,找出茶與陶最完美的結合點,試圖創造茶藝與陶藝的未來世紀,當然也放眼大陸市場,因為那究竟是一個令人不得不鎖定目標的具有龐大消費力的對象。
除了提昇自我的前進能量,李明松也積極提昇崙背周邊陶藝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定期與其他陶藝工作室做技藝交流,他在自家窯廠增設一座柴燒窯,提供這些同行使用。這種無私的付出,可以看到他熱血的一面,李明松總是時時想到其他人,並不因為自己已是知名陶藝家而自滿,更不會獨占資源,他總是想給的更多。 李明松接下來的願望是成立希望工廠,讓學校的特教生有一個真正自立生活的能力。這些思惟已跳脫陶藝家的思惟與高度,更接近社會工作者甚或宗教家的情懷,因為在李明松眼中,陶藝不只是陶藝,它有更深刻的情感在裡面。 李明松總是想把崙背泥土那股特有的黏性,透過陶製作過程,轉化成文化的特質,雖然一切仍在嚐試,但李明松從未放棄夢想是讓陶藝進入社區,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陶藝帶來的幸福感。 |
網址 |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7.html |
執行單位老土藝術工作室 |
地址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
類別名稱陶瓷類 |
地區名稱雲林縣 |
內容【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崙背詔安客家文化社區,申請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已經是第三年了。社區也因工藝扶植計畫栽培了不少陶瓷藝術人才,至今已有多位陶藝師學成自立門戶。今年社區希望嘗試以共同產銷的方式將一群愛好陶藝創作的藝術家聚集起來,以創作地方特色生活陶器為主,透過不定期舉辦陶藝展,行銷崙背詔安客家的在地特色產品。一方面致力推廣具地方特色陶藝文化,一方面讓陶藝創意產業化,增加地方工作機會。未來希望能以雲林地區詔安客家族群文化為基礎,將崙背好客之文化特色,呈現在生活陶藝產品中,並且結合地方農特產,搭配在地的陶瓷器具,創造具地方色彩的陶瓷器,藉此深化與連結農特產及文化產業之結構,讓崙背詔安客家的在地特色產品產業化,增加地方工作機會。 為了讓在地陶藝工作者能夠藉由共同行銷與協力生產,逐步朝向工藝微型產業的方向發展,今年計畫主要的工作在於觀摩交流、技術提昇和凝聚在地文化品牌共識等三個主軸。希望藉由帶領各工坊成員到其他社區的學習與觀摩來增加社區的視野,並且邀請幾位老師來進行技術指導,並透過交流的方式來進行研習,讓社區工坊可以充分與老師進行技術交流,提昇技術層次。 除此之外,為凝聚社區共識及開展共同行銷的在地品牌經營策略,透過「尋找崙背燒」的過程,藉由不斷討論、修正以及CI設計、提袋製作等,建立聯合行銷的在地文化品牌經營策略,提高在地文化的能見度。 今年參與的陶藝工坊包括:老土藝術工作室(李明松)、陶田陶藝工作室(廖加靖)、虎農陶藝希望工坊(李俊寧)、炯窯陶藝工作室(林炯宏)以及廖振淦陶藝工作室(廖振淦),未來希望能透由「崙背燒」的文化意象,營造具在地特色之創意與品味兼具的陶瓷文化產品,運用崙背在地特色的優勢,協助社區居民在地特色工藝及觀光產業提升附加價值,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達到共產共銷的微型工藝產業網絡,更希望進一步營造工藝發展優良環境,帶動社區工藝事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李明松】
雲林縣的崙背鄉,一個台灣最傳統的鄉村聚落,二、三十年前,在現代大型工廠進到雲林之前,崙背和其他村落一樣,大部分人靠種旱地為生,後來很多人改養乳牛,崙背人從耕田變成擠牛奶,但是生活依然沒變,農忙時忙工作,農暇時到廟裡練武功招式,這裡是著名的西螺七崁最後一崁:尾崁,村裡男丁從小每個人都會來上一招半式的,村人間的感情也就這樣凝聚力特別強,只是這裡的小孩,從小就在風沙裡長大,誰也沒有過特別出色的成就,反正長大就隨父母腳步種田養牛豬羊,好一點就進工廠做工。
人稱老土的陶藝家李明松,就是在崙背吃泥土長大的小孩,從小和村裡小孩成群結隊玩,所有鄉下小孩會的把戲他都在行,釣魚烤地瓜樣樣都不輸人。讀的是放牛班,對自己的未來從沒有過想像,直到國中時畫畫被老師稱讚,那是李明松生命裡第一次有人肯定他,畫畫開始轉動李明松的命運,到了高二時,他看到自己未來想走的路,他努力朝考藝專的路努力。雖然大學聯考放榜時他如願以償考上國立藝專,但是家裡卻沒打算讓他唸大學,因為父親想讓他一起在家養豬。
幾乎打算放棄的李明松有一天在睡夢中被叫醒,母親在床頭交給他一個打包好的包袱和一小包生活費和學費,讓他在父親醒來之前坐車去台北報到。就這樣,李明松踏上了藝術的道途。
在學校的李明松仍然是那個吃泥土灰塵的土樣子,黑皮膚大眼晴,同學給他封了綽號叫「老土」,但這個老土可不土,第一次拉的陶拿去比賽就得了台北藝術獎首獎。得到肯定的創作路開始一帆風順平穩走著,一直有畫廊當他的經紀公司,他的作品始終有固定收藏者。1994年,為了家裡及創作因素,他回到崙背老家,用家裡的老豬舍開了「老土藝術工作室」。
或許自小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長大,李明松的作品總是創意力十足,不僅造型、釉色活潑多變化,連器物本身的功能也常具備多重功能,這也是他在市場上始終有固定粉絲的原因之一。曾獲得臺灣工藝研發中心「良品美器」認證的「老土」李明松,除了創作純藝術品外,也做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餐具及茶具等。他形容自己的特色便是將陶瓷藝術融會在生活之中,創造出一般消費大眾也能瞭解並使用的陶藝品。也因而李明松落實「藝術生活化」的這項理念,獲得了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的評選認定。
雖然已是中部或甚至是臺灣知名陶藝家的李明松。他並未因成名而自滿,他開始反思更深刻的創作理念,為了開拓自我,他進入雲林科技大學念設計研究所,一方面在虎尾農工特教班當陶藝老師,因為他知道低成就的小孩,需要有人來肯定他們的生命價值,所以他認為要教孩子一個謀生的技能,尤其這些有學習障礙的小孩,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機會。他在學校教過的學生很多在畢業後都進入他的工作室工作,有人一做十幾年,在他們坎坷的命運路上,李明松看到他們與人不同的長處與穩定性,為這些幾乎被家庭和社會遺忘的小孩點亮一盞燈。
其實除了特教生,李明松看到家鄉愈來愈多的外籍配偶,就曾在他參加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中以外籍配偶為對象,希望培養這些社會中相對弱勢的成員,有一些基本工藝技能,一方面解決社會問題,一方面也為社區發展工藝產業提供基礎能量,透過工坊對外接單、提供設施與資源,間接讓外籍配偶與在地居民獲得工作機會。
李明松雖然自己的工作室訂單一直不成問題,但他始終為家鄉的未來感到憂心,尤其是崙背週邊日益增多的個人窯廠與工作室,他對陶藝聚落的成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愈來愈多人投入日漸成熟的陶藝工作;憂的是台灣整體產業環境的萎縮與低靡。為了提升自我內在的能量,拓展更寬的視野,能讓自己能面對更多未來的挑戰,李明松這回遠赴北京攻讀博士學位。
對於陶藝產業的未來,李明松認為沒有文化的根基,讓陶作品深入人們的生活裡,要談產業化是很空洞的。近年他結合台灣原有的喝茶風氣,希望重新建構台灣的茶文化,找出茶與陶最完美的結合點,試圖創造茶藝與陶藝的未來世紀,當然也放眼大陸市場,因為那究竟是一個令人不得不鎖定目標的具有龐大消費力的對象。
除了提昇自我的前進能量,李明松也積極提昇崙背周邊陶藝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定期與其他陶藝工作室做技藝交流,他在自家窯廠增設一座柴燒窯,提供這些同行使用。這種無私的付出,可以看到他熱血的一面,李明松總是時時想到其他人,並不因為自己已是知名陶藝家而自滿,更不會獨占資源,他總是想給的更多。 李明松接下來的願望是成立希望工廠,讓學校的特教生有一個真正自立生活的能力。這些思惟已跳脫陶藝家的思惟與高度,更接近社會工作者甚或宗教家的情懷,因為在李明松眼中,陶藝不只是陶藝,它有更深刻的情感在裡面。 李明松總是想把崙背泥土那股特有的黏性,透過陶製作過程,轉化成文化的特質,雖然一切仍在嚐試,但李明松從未放棄夢想是讓陶藝進入社區,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陶藝帶來的幸福感。 |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7.html |
老土藝術工作室地圖 [ 導航 ]
老土藝術工作室的地址位於
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