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
- 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 客家委員會

客家辭義開始的腔調是四縣, 分類是動作, 客家音標是koiˊsiiˋ/ciiˋ【koiˊxiˋ】, 華語辭義是開始, 客語例句是這下開始考試課本收起來。.

分類動作
腔調四縣
客家辭義開始
客家音標koiˊsiiˋ/ciiˋ【koiˊxiˋ】
華語辭義開始
英語辭義tobegi
客語例句這下開始考試課本收起來。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現在開始考試課本收起來。

分類

動作

腔調

四縣

客家辭義

開始

客家音標

koiˊsiiˋ/ciiˋ【koiˊxiˋ】

華語辭義

開始

英語辭義

tobegi

客語例句

這下開始考試課本收起來。

客家例句語音

華語翻譯

現在開始考試課本收起來。

根據名稱 開始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開始 ...)

# 開始 於 文資局古蹟 - 1

案件編號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1.1.1
級別名稱國定古蹟
種類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
現況地址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118.2384
緯度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4-22177777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254038
案件編號: 20240315000002
個案名稱: 東椗島燈塔
級別代碼: 1.1.1
級別名稱: 國定古蹟
種類: 1::
code: : A14
name: : 燈塔
歷史沿革: 一、東椗島島名由來 東椗島,近代又稱東碇島,位於金門南方海域,距金門水頭港約 28.8公里,經緯度為北緯24°09' 41.6"、東經118°14' 02.0",面積約0.016平方公里,是金門縣境之極南點。該島嶼之命名源自廈門民間對當地地理形勢的認識與想像。依據這套說法,廈門島形同一艘大船,而位於其北、東、南三側的三座小島則頗似固定船身之「椗」(即船錨)。因此,相對位置在廈門東偏南側的此島,即被稱為「東椗」。東椗島最遲在晚明至清初已可見於史料之中如17世紀的《熱蘭遮城日誌》、和17世紀晚期至18世紀初期,南明江日昇所撰寫的《台灣外紀》。在18世紀晚期(1787-1801)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亦明確標記出東椗島之存在。惟清《金門志》卻出現「南椗在金門城南」一語。或因該島位於金門城城池之南,故在以金門島為中心的書寫中便依此觀點而將該島指稱為「南椗」。推測當時可能存在「東椗」與「南椗」二名混用之情形。清代時,廈門成為重要通商港口。清道光22年(1842)廈門開港後,位於廈門海域之東偏南的東椗島,更成為廈門港出港後之重要標的。依據道光23年(1843)的〈Sailing Directions for the Coast of China〉中指出:「從南往廈門方向靠近,Chapel Island,中國人稱為Tungting東椗」。因此,東椗島名稱應是以廈門為中心之描述而來,西方人則將該島命名為Chapel Island。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同治10年(1871)建置「東椗島燈塔」於此。民國以後,政府以東碇取代東椗,成為目前正式的島名。但燈塔名稱則沿用椗字不變。 二、文獻中之東椗島概述 依據民國22年(1933)《中國沿海燈塔誌》中指出,東椗島以玄武岩構成,斜坡峭壁直達海濱,僅有島頂有狹窄平地,島之西南端有一處洞穿島身之窟穴,地形險峻,樹木無法生長,亦不適於人居。週邊海域為重要漁場,每年六至八月為魚汛期間,常有漁船在此海域捕撈。此外,作者指出東椗島的英文名稱雖為 Chapel Island,但整座島嶼並無一處可使人聯想到教堂或是禮拜堂。 20年代(1930s)的東椗島上似乎仍可見到一些防禦工事的遺跡。根據地方傳聞,這些是鄭成功軍隊所構築的防禦建築,頂端還設有烽火台與信標等,用以對廈門城警告可能來臨的軍事攻擊行動。但作者認為,這些遺構看來歷史並非如此悠久,有可能是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為了抵抗英國艦隊而在此建造。班氏有此推論並非於史無據,事實上在曾於鴉片戰爭中擔任工兵團(Royal Engineers)助理軍需官(Assistant Quartermaster General)的Maj Mark S. Bell 留下的鴉片戰爭紀錄中,便曾指出當英軍在閩浙之役勝利後,艦隊即是在東椗島會合整隊並繼續向華北進發。因此,東椗島確實有可能在這場戰役中扮演過防衛據點的角色。 三、燈塔歷史概述 清道光22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後,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條約內容協議開放五口通商,廈門遂成為重要貿易商港,往來船隻數量激增。然而,閩省沿海與台灣海峽一帶海象複雜、暗礁眾多,對於往來船隻而言危險性極高。因此,在近代助航設施引進中國前,此一地區即存在許多引航用之地標,如今日仍存在的濱海望樓、石塔等皆屬此類。但由於在傳統上,中國沿海航運多以日間航行為主,夜間導航的需求不多,因此並沒有設立燈塔的強烈需求。即便今日我們知道在當時確實存部分在夜晚以火光來引導或警示行船人的設施,但其多半為民間或寺院自行設置運作,政府官員極少介入相關事宜,同時也沒有系統性建置此類設備的計畫。此一傳統社會的慣行,到了開放五口通商後、大型遠洋輪船頻繁往來進出的19世紀中期,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東亞地區貿易航線網絡的需求。因此,在咸豐8年(1858)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法代表便特別要求中國政府必須要在各通商口岸周邊建立燈塔、浮標等助航設施,以確保船隻在中國沿海航行上的安全。 為了因應此種全新的需求與工作項目,清廷必須要為其安排相應的規劃與執行機構。但不論是傳統王朝的官僚建制、或是熟讀儒學經典的典型中國政治菁英,都難以勝任必須掌握近代航海、光學、建築等技術的燈塔營造工作。於是,此項業務就被委由咸豐3年(1853)之後逐漸常態化、建制化,並由西方人士組織與運作的新式海關來負責。中國原本即有在朝貢體系下負責船舶與稅收管理的海關,但這些傳統的「常關」運作效能往往不彰,稅金的課徵也常無定制,造成外籍商人諸多不滿。咸豐3年(1853),一個名為「小刀會」的祕密結社呼應太平天國的行動,發動突襲佔領上海縣城,造成管理西方船舶與稅務的江海關癱瘓。當時在上海設有租界的英、法、美三國領事為了維繫貿易的進行與進出口相關制度的穩定,決定自籌以近代西方海關為範本的新式海關,並在地方官員的同意下取代了原有的「常關」,成為上海主要的關務與港務組織,也被稱為「新關」。由於新關的管理與運作效率、乃至於徵稅的能力皆優於原有的常關,因此在北京的認可之下,其組織逐漸擴大並且遍及每個貿易口岸。在外籍總稅務司的帶領下,新式海關也成為推動中國與西方體制、技術接軌的重要單位之一。這個特殊的歷史脈絡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唯一以海關作為燈務主管單位的特例。 同治2年(1863),在中國海關任職最久、影響最深遠的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正式上任,並且很快地就把在中國沿海要地建立西式現代燈塔與其他助航設施納入海關的重要工作計畫中。惟在其就任之初,相關業務並沒有明確、充足的財源,因此赫德僅能以調查、規劃、人事等業務方面著手。直到同治7年(1868),赫德取得北京政府的許可,獲得西方國家商船繳交之「船鈔」(即噸稅,為海關對外籍船舶依其噸位徵收之稅費)之使用權(初為總額之1/10,後提高為7/10)後,中國沿海燈塔的營造案才獲得穩定的財源,並且得以真正開始進行具體的設計與興建作業。因此,於19世紀末接任大清海關總營造司(Engineer-in-Chief),負責沿海燈塔規劃建造事宜的哈爾定(John Reginald Harding)認為,中國的燈塔與航標相關事業從嚴格的意義來說應是自同治8年(1869)始。即便如此,在海關總稅務司仍忙於尋覓與籌措財源的同治4至7年間(1865-1868),赫德實際上已經對於中國沿海建置燈塔等助航設施的相關工作進行需求評估,並開始投入前置作業的整備。因此,當海關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確立由船鈔作為經費來源後,各部門工作人員便得以立刻投入具體的燈塔、燈船、浮標設置及更新工程之中。 此時,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建置工作的規劃是依照通商、通航需求的優先順序,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主要目標是針對已經成為中西貿易最大口岸的上海周邊進行設施整備;第二階段則是以海況多變、礁汕繁多、危險性極高的台灣海峽與福建沿海為主要對象;第三階段則是進一步擴大助航設施的設置地點與涵蓋範圍。在同治7至8年間(1868-1869),隨著財源逐步到位,各通商口岸的總巡辦、海岸工務段巡察司,以及工程師團隊也紛紛開始著手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同治8年(1869),作為沿海燈塔事務總籌的首任海事稅務司福布斯(Capt. Charles Stewart Forbes)完成了在歐洲的考察與研究工作,正式赴中國就任。在抵達中國後,福布斯即開始進行各個燈塔預定地的現勘,具體的燈塔興建工程則是依照他的紀錄與彙報,由總稅務司赫德做最後決定與下達指令。恰在不久之前,多份以西方讀者為主的報刊以及英國殖民相關部門內部的檔案皆指出,東椗島周邊海域危險性高,且是進入廈門港的南方門戶,亟需設立一座新式燈塔,以確保航運安全與商業利益。或許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東椗島成為赫德的第二階段燈塔設置計畫中最早被提出的設置地點之一。 在同治9年(1870)之前,赫德已開始針對其第二階段計畫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力。其中負責東椗島燈塔規劃與建造的駐地工程師,原為法籍建築師Jules Lescasse,但其在到任後數個月內便棄職離開中國。為了延續東椗島燈塔的工程,赫德改派原先負責考察中國東南沿海形勢與燈務需求的Greene接手相關業務。但不久後,Greene又因父喪而離職返歐。至此,赫德曾無奈表示「若負責中國南部工務段的畢士璧(Aelius Marcellus Bisbee)無法前來接手此項任務,在我們能夠找到新的燈塔工程師之前,東椗島燈塔的計畫恐怕必須先擱置了。」但赫德所憂慮之事並未發生,畢士璧最終同意承接東椗島燈塔未竟之工作。然而,在人事問題終告解決後,燈塔興建工程又遭遇到其他的障礙:氣候問題。依據赫德在同治9年(1870)6月訪視東南沿海與台灣的關務、港務進展時寫給海關職員威妥瑪(Wade)的書信所述,當時東椗島燈塔的興建工程才剛開始不久。此時,燈塔所需用的燈器也已經向英國張氏兄弟公司完成訂購, 英方除了保證產品品質外,也許諾在燈器出口到中國之前將會經過英國領港公會總監、當時英國知名的燈塔工程師James Douglass檢驗與認證,確保這批中國最早的近代燈塔能夠運作順利無礙。但同年9月之後,由於天候與海象惡劣,東椗島燈塔的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直到同治10年(1871)的6月才再次復工。 為此,當燈塔工程於同治10年(1871)年末告竣,時任廈門海關稅務司的休士(George Hughes)便在塔身上設置了一方署有畢士璧之名的勒石以紀其功。此種在燈塔門額上方刻寫、銘記燈塔創建者的做法,在中國實以東椗島燈塔為首例。同治10年(1871)11月15日,東椗島燈塔正式點燈開始運作。依照該時代之慣例,東椗島燈塔完工前後,中國海關也陸續在多個西文報刊上發布相關公告,以供航運公司與海員等了解該燈塔建造與運作之相關細節。這也再次凸顯出東椗島燈塔在全球航運網絡與資源交換體系中所佔據的節點角色。 東椗島燈塔除了指引廈門港的南方航路之外,並負有銜接臺灣海峽引導各燈,使燈鏈延續之責。由香港、廣東一帶往廈門的來往船隻,均需經過東椗島,可見該燈塔及其位置之重要性。 在燈塔興建完成後,其管理與維護工作由海關總稅務司負責,實際的看管與例行運作派遣外籍燈塔守看管。關於燈塔看守人員的選拔問題,總稅務司赫德最初並無聘任專人的想法。依據赫德留下的備忘錄檔案,其原始構想是由任職於海關的鈐字手(Tidewaiter, 稽查員)以輪流調派的方式擔任此職務。但考量到燈器操作、養護與維修方面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經驗,此一構想很快便被放棄。最終,赫德決定開設專任的燈塔守職缺,並在初期由歐洲直接招聘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前來中國赴任。這批中國最早的專業燈塔看守員,若非曾經任職於燈塔營造相關的事業體系,就是或多或少擁有沿海燈塔、燈船的工作經驗。除了基本的看守燈塔之外,他們還必須學習燈塔各項軟硬體設備的管理、設備的清潔保養、簡易的燈具修護,以及定時紀錄氣象資訊等。赫德認為中國籍員工雖然尚稱刻苦耐勞,但在專業知識與經驗等方面於管理維護近代式燈塔之所需仍有極大落差,因此並不適合交付此等重要責任。惟聘請歐美守塔員,將會大幅增加人事成本,這一點也將會對海關的財政帶來沈重的負荷。然而此一決定也可看出赫德對於中國沿海燈塔事務的高度重視。 東椗島燈塔及其附屬設施興建於島頂之平坦之處,建築基地呈梯形。燈塔立於基地西南端,塔身為圓形磚造,外塗黑漆,是中國最早以磚砌構築的黑色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塔頂燈器室為鑄鐵製。第一代燈器採用折光鏡系統的頭等透鏡四芯燈頭定光燈,以植物油點燃,每半分鐘閃光一次,分別發出1975燭光與28800燭光的白光,並有鑄鐵霧砲兩門。光緒25 年(1899),在更換六芯燈頭煤油壓力燈後,燈塔亮度提升18%。民國2年(1913),換裝85mm汽化燈,並加裝白熾紗罩,將定光與閃光的亮度分別提升到7500與111000燭光。民國6年(1917)夏季,東椗島燈塔在颱風中受損;民國7年(1918)2月,南澳大地震在中國東南沿海引發海嘯,廈門、汕頭一帶受災嚴重,東椗島燈塔也再次遭到重創。但此時的歐洲正面臨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與戰後的重建,因此燈塔的整修乃是在全球航運與原料運輸網絡逐步恢復正常之後,才得以進行。隨著歐洲國家逐步從一戰帶來的損耗中恢復,由歐洲職員為主要組成份子的中國海關也開始逐步推動中國沿海燈塔的設備更新與升級計畫。藉此機會,東椗島燈塔在民國12年(1923)進行了全面的檢修工作,隨後並決定換裝新式燈器,以替代在光緒27年(1901)時即已被認為過於老舊的初代燈器。 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應是在民國14至15年(1925-1926)透過中國海關駐倫敦辦公室採購,最後由法國的Barbier, Bénard et Turenne公司擊敗初代燈器的生產者英國張氏兄弟公司,獲得此次新燈器的設計製造工作。此次安裝在東椗島燈塔的新燈器採用旋轉鏡機,照度可達400000燭光,較前代的118000燭光明亮許多,且操作上十分便利,受到當時署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易紈士(Arthur H. F. Edwards)讚賞。民國16年(1927)9月26日的新燈啟用儀式,邀請了許多高階官員前來觀禮,包括各國駐廈門使節團、廈門的警政首長,以及國民革命軍漳廈海軍警備司令兼廈門市政督辦林國賡等。當晚六點,東椗島燈塔新燈正式啟用,法國駐廈門領事 Fernand Roy 與海關專員Albert Pichon皆認為此次東椗島燈塔的點燈儀式成功地宣揚並推廣了法國的工業與科技實力,值得欣喜。 二次大戰期間,燈塔遭盟軍轟炸,於民國31年(1942)停止發光。戰爭結束前夕,國民政府已開始針對沿海燈塔、航標等設施的損害情形與修復、重建需求預作構想,並與海關職員進行相關討論,其內容涉及人員訓練、設備維修、硬體採購等事項。二戰結束後,海關即針對沿海燈塔受到的戰爭損害進行了調查與盤點,並向國民政府提出報告並羅列修復相關建議。報告當中指出,東椗島燈塔受到的損害尚輕,狀態仍大致完好。民國38年(1949)國共內戰後,因東椗島具重要戰略位置,始有國軍駐紮,陸續於島上建築防禦設施及地下坑道,並一度將原有之黑色塔身粉刷為白色。民國47年(1958),因八二三砲戰之故,東椗島燈塔再次停燈,惟燈器室的玻璃帷幕、頂端鐵罩等部分皆遭砲擊損毀。現宿舍及辦公室棟亦遭砲擊受損,後由駐島守軍修復。 依據東椗島燈塔工作日誌所載,砲戰結束後,我國政府以東椗島燈塔為香港至廈門、上海航路之重要安全指引,其毀損嚴重影響國際公共水域航行安全為由,向聯合國國際法庭提起訴訟,並要求北京政府支付相應的損害賠償。在二至三年的訴訟後,國際法庭判決我方勝訴,並要求北京方面須向我國支付賠償金,以作為燈塔修復之相應費用。該筆款項亦為其因發動八二三砲戰而付出的唯一一筆賠償款項。 民國60年(1971),東椗島燈塔之燈器改為電燈,並重新點燈運作,公稱光程達11.3浬,原有之兩門霧砲則已停止使用。同年,時任國防部參謀總長的賴名湯上將登島訪視,並書「地小貢獻大」五字贈予駐島守軍以作為其精神標語,其後該標語則被設置、再現於塔身西側。在「地小貢獻大」標語的下方則可見另一組該時期常見之標語「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塔身東側則有「中華民國萬歲」字樣與青天白日國徽。惟民國75 年(1986),金防部司令趙萬富訪視東椗島慰問駐軍時,指示官兵將塔身西側的兩組標語進行上下位置的對調:即將「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移至上方,「地小貢獻大」則改至下方。 燈塔附屬建物部分,宿舍及辦公室等設施建於基地東北端,為單層、中廊式磚造建物,外牆塗白漆。民國47年(1958)因 823砲戰受損後,改建為鐵皮斜屋頂,後於73年(1984)再度改建為RC構造。燈塔及其附屬設施原由財政部關務署管理,民國 102年(2013)移撥交通部航港局,設置金門辦公室,管理東椗島及北椗島燈塔,編制主任1人,技工4人。燈塔及附屬設施由 1名技工看守,負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以維持燈塔之正常運作。其餘人員於金門辦公室值勤,每15天登島換班一次。
評定基準: 1:: :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指定登錄理由: (一)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性: 東椗島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之樞紐位置,周邊海域海象複雜、暗礁眾多。為確保航行安全,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於規劃東南沿海燈塔建設計畫時,最早確定興建東椗島燈塔。燈塔竣工於清同治10年(1871),為閩粵臺三地最早竣工之近代燈塔。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與19世紀時以歐美國家為中心所建構出的全球航運貿易網絡密切相關。 塔身之門額上方設置署有燈塔駐地工程師畢士壁(A. M. Bisbee)、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之名與建立年代1871之銘文以紀其功,為清代燈塔建築上首次出現的紀念性表現手法,標誌近代東亞航運觀念及設施現代化的起點,更是西方人直接介入官方設施的早期範例。 東椗島燈塔是臺澎金馬地區中,少數非建立於日本殖民史脈絡下的近代燈塔建築,見證東亞海域的近代史彼此連結的關係,具高度歷史價值及重要性。 (二)已指定之古蹟中保存完整: 東椗島燈塔作為19世紀興建的功能性建築,其造型、結構、技術與運作方式皆依據工業革命後科學發展與海上貿易網絡而建。除燈塔外,並構築辦公、居住、儲水池、井口及庫房等機能取向之附屬建築,形成符合近代物質與科技文明的特殊類型生活場所。 歷經過數次天災、戰爭及戰後軍方進駐,建物雖有毀損或增改建,然燈塔主體與附屬建築仍保有19世紀的原始建材、裝飾細節與特色。整體而言,東椗島燈塔及附屬建築群保存完整,其黑色塔身推測為增加航行辨識度而有別於其他燈塔的顏色選擇,為中國東南沿海近代燈塔首例,亦為臺澎金馬三座現存清代海關所建的磚造燈塔之一。 (三)已指定之古蹟中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東椗島燈塔見證近代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的影響下,逐步納入全球航運與國際貿易體系的歷程。興建期間由廈門海關稅務司提供行政與財務支援,並就近採用當地建材及工匠,故建築構造、形式與裝飾細節展現近代西方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傳統紅磚構造之閩洋折衷特色,為近代燈塔最具獨特性的案例之一,並為19世紀磚造燈塔建築之典範。
法令依據: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指定基準
所屬主管機關: 文化部
現況地址: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address: : 東碇段7、8、9地號
經度: 118.2384
緯度: 24.159269
主管機關名稱: 文化部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4-03-15/6bbb7af1-aa59-4897-b839-07720c603130/unnamed.jpg
name: : unnamed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中華民國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40315000002
外觀特徵: 1.燈塔:塔高1810公分,燈高764公分。燈塔塔身為圓形磚造,外牆塗黑漆。燈塔門額上方設有監造人畢士壁(Aelius Marcellus Bisbee)署名,以及廈門關稅務司休士(Geo. Hughes)的職銜及姓名及興建年代之勒石,為全國第一座設置監造者姓名及年代、並崁入塔身之勒石。民國62年(1973)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登島慰勞官兵,留下題字「地小貢獻大」,後將題字以泥塑方式塑於塔身,塔身另塑「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中華民國萬歲」精神標語及國徽標誌。 2.宿舍及辦公室棟:單層、雙坡斜屋頂建築,屋身為磚砌構造,外牆塗白漆。屋頂於民國73年(1984)改建為RC造、平頂形式。建築採中廊式之建築,短向各有一入口,門廊、建築檐口與有多層線腳,窗戶有窗楣,具濃厚西式建築特色。駐地官兵亦陸續建置標語,以鼓舞士氣。如:正立面的「忠誠精實」,以及辦公室入口之「那堪大陸同胞淪於水火、且看東碇健兒還我河山」聯對乃為民國75年(1986)駐島連長林健華構思、書寫。 3.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建物位於宿舍及辦公室棟之東側,現為軍方使用的廚房功能。由屋頂的煙囪推測這棟建物原應為守塔人之居住、起居空間。建物為磚砌構造,採丁順砌法。外部牆面以油漆塗刷迷彩紋樣和白漆,周邊有多棟新建建物及鐵皮構造增建。 4.廁所棟:建物以紅磚砌成,正立面外牆塗刷迷彩紋樣,二側及屋頂以鐵皮包裹。廁所棟左右二側與圍牆相連,左右及後方牆面為圍牆之延伸。 5.儲水池及井口:儲水池表面現為混凝土覆蓋,長11.2公尺,寬4.8公尺,表面設置2處汲水口,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口。 6.磚造庫房:燈塔旁側二棟庫房等亦均為磚造建築,呈現早期西式燈塔營造技術與閩南紅磚構造之混構技法。 磚造庫房1位於燈塔東南側,正立面外牆塗刷綠色系迷彩紋樣,背立面外牆有近代水泥修補痕跡,門扇多以更換為鋁門和木門,僅保有一處百葉窗構件。磚造庫房2位於燈塔西南側,內外牆皆塗刷白漆,共分隔為三間,每間各有一門,但以更換為鋁門,無窗。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2階。 7.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早期紅磚鋪面連接主要建築之步道以長方形紅磚鋪設,建築物周邊以正方形尺磚鋪設。磚砌表面風化或破裂,有部分水泥修痕跡。 8.圍牆:圍牆分上、下二部分:下半部以亂石砌成,上半部為磚砌,外部抹水泥,設有防禦用射口。牆面以灰漿及水泥塗刷,表面另以油漆繪製迷彩紋樣,並設置泥塑精神標語。 9.霧砲:2門霧砲於設置圍牆北側入口外,現已停用。霧砲雖為燈塔原有設施,目前尚無法確認現座落位置是否為原使用位置。
室內特徵: 1. 燈塔:塔內璧面塗白漆。燈塔中央為重錘室,外部為八邊形柱體,內部設置鑄鐵製的空心柱,重錘現已佚失。旋梯與塔身壁面連接,以花崗石條崁入磚構牆身、疊壘砌成,通往上層燈器室及修復平臺,扶手以鐵件製成。由內部觀察可見燈塔分層之處,牆身周身嵌入花崗石條,形成一圈穩固牆體之嵌條。燈塔中段設有樓板,以二層不同材質組成:表層鋪設傳統六角尺磚,鄰接階梯處為花崗石條及石板;下層為磚砌組成;樓板梯間開口處,外部以鑄鐵鐵皮包覆,並以鉚釘固定。 2. 宿舍及辦公室棟:內部地坪高於外部地坪4階。內部空間現為燈塔辦公室、燈塔管理員寢室及軍方使用之圖書館,其中燈塔管理員寢室內部仍留有壁爐一座,雖已停用,但保存完整,並可由此推測原屋頂應設有煙囪構造。 3.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內部空間已經改建,現為軍方使用之廚房。 4. 廁所棟:現為航港局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5. 儲水池及井口:由井口向內部觀察,汲水井口上半部為磚砌,表面抹灰漿,下半部以花崗石板組砌。 6. 磚造庫房1:現為東碇守備隊使用,無法進入內部調查。 7. 磚造庫房2:現為航港局使用,內部堆放雜物。
使用情形: 燈塔、磚造庫房2、廁所棟由交通部航港局使用及管理維護;宿舍及辦公室為航港局與東碇守備隊共用;廚房棟(原燈塔宿舍)、儲水池及井口、磚造庫房1、廣場紅磚步道與鋪面、圍牆、霧砲由東碇守備隊使用及管理維護。
現狀: 燈塔本體、宿舍及辦公室、儲水池、磚造庫房因持續使用中,由交通部航港局及金防部東碇守備隊定期維護,結構現況大致良好,建築內外部定期粉刷,以致油漆層層堆疊,難以觀察構造現況。燈塔二層地坪以六邊形紅磚組成,表面髒污,有風化白華現象。燈塔塔頂燈器室油漆層堆疊,表面塗層起鼓、剝落;鑄鐵燈罩鏽蝕,並以新製鋼材加固。 宿舍及辦公室棟屋頂已改建為RC構造,室內牆體近屋頂處有多處橫向開裂,面漆亦有剝落狀況。 磚砌庫房1現為軍方使用,外牆塗刷迷彩紋樣油漆,部分門窗佚失,僅保留一扇百頁門窗。部分磚砌牆面受損,紅磚破損剝落。磚砌庫房2為交通部航港局所使用之庫房,內部堆放大量雜物,屋頂RC構造剝落,牆體變形、開裂。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廚房棟(原燈塔宿舍)現為軍方所使用之廚房空間,建築內外因使用需求,已經歷多次修建。建築前方以鐵皮搭建棚架,將棚架結構固定於外牆表面;窗戶上方牆面現有多處橫向裂痕。 儲水池取水口磚砌風化,水池表面以混凝土覆蓋,有多處開裂痕跡。廣場紅磚地坪表面破損、風化,有水泥修補痕跡。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4-22177777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文授資局蹟字第11330026021號
公告日期: : 2024-03-15 15:20:23.363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7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2::
itemNo: : 2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8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3::
itemNo: : 3
cityName: : 金門縣
distName: : 金湖鎮
landNo: : 東碇段
landSerialNo: : 9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noncityLandUseTypeOther: : (空)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24-03-15/33ab53fd-91a5-42b8-aad6-dabb3bbc049d/東椗_-公告用印後PDF(黑白).pdf
repImgId: 254038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2

名稱陳慧芬
電話03-5242495
地址30064新竹市高峰路386巷85弄27號
工坊名稱如勝佛藝美術館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8:00~17:00,週六日預約制
圖檔連結網址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09eab492-085a-4055-9a69-cfa8fdd44b55.jpg
內容一位教授看過陳慧芬的作品後,給予了三個字做為評語:靜、淨、境,陳慧芬給人的感覺就如同她的作品一樣,祥和溫暖。  在採訪開始時,她並沒有像其他工藝家直接談自己的創作,家族對她來說更為重要。陳慧芬的祖父是一位藝術家,當時家裡富裕,希望祖父學醫,但他卻去學了藝術。回來後雖然家道中落,但仍完全沉浸於藝術中,和當時的幾位藝術家頗為友好。遺憾的是祖父過世很早,沒有留下很多作品,到了陳慧芬父親那一代,生活較以往更是辛苦,從小受祖父影響的父親為了家中生計,只好開始接日本訂單作工藝品。陳慧芬從小對藝術就有濃厚興趣,但迫於現實,大學時選了數學系,讀到大三不能忍受才回家幫忙。一開始做行政,會去日本客戶處參觀,無形中她慢慢接觸到日本工藝,面對訂單的需求也開始去揣摩學習,從此奠定了自己的方向。  早期她以訂單為主,積累資本,1989年她開始接觸宗教,那時師父的一句話讓她陷入深思:為什麼把那麼好的佛像外銷,自己的地方卻沒留下好作品呢?從那時起,陳慧芬開始專心創作更精緻的佛像,並慢慢開始轉向內銷。陳慧芬表示,因為她的行業比較特殊,市面上很難見到作品,大部分是被廟宇或者民間收藏;目前大部分佛像則以木胚為主,這除了受到日本影響,主要也是因為木製品的氣場更溫暖,更能讓人感受到佛像自然、親和的一面。  佛像彩繪的過程是很嚴謹的,陳慧芬將它分為幾步:圖案設計、泥塑、拷膜、修光、雕刻成品、白胚打底、打磨、彩繪成品。其中有90%都需要純手工製作。至於材料,皆以高級用材為主,木雕用小葉樟,石雕用是漢白玉。色彩部分,佛像的重點在於漸層的內容、明暗的變化,如果搭配不好,佛像的莊嚴度就會受影響。目前工作室有十二位彩繪工作人員,但他們不只從事彩繪,工作內容也涉及貼金、描金等領域。她解釋,在她的工作室裡,一尊佛像一年最多僅作四至五件,基本上都是限量的。在市場需要刺激下,作品的形式風格可以多樣,但雕工精緻,做法復古、仿舊,這是陳慧芬父親的專門技術,也是她堅持至今的基礎。  陳慧芬認為,佛像作品雖然要以莊嚴為主,不能太花俏、誇張,但也不需要太過呆板,活潑一點有助宗教融入生活,如飛天這樣的天女就可以表現多樣一些。不過,多樣不代表隨便,她說自己有件飛天作品,從開始策劃到木雕完成,再算上彩繪,前後可能花費了三年。秉持著這樣的態度,每個作品都慢慢醞釀,從草圖開始,完善後再開始工作,所以成品出來後,她都很滿意。  陳慧芬在1996年正式皈依佛教,禪宗要求人常常面對自己,沉澱之後,才可能了解自己心中更深層的東西,所以陳慧芬總會要自己沉靜下來,而每回這麼放空後,她就會有新的靈感進入。她表示,自己在信仰前後的作品差很多。「做到現在也是一種使命,對宗教如此,對藝術亦然,這是一種堅持,這個過程也是艱辛熬過來的。三十年,像爬樓梯一樣,還沒有到最頂端,空間就還很大。」她靜靜笑著說,自己平時除了畫圖、念佛、靜坐誦經,白天業務也很繁忙,所以多半都是晚上開始創作。  「人有四種:一是為了興趣而工作又能賺錢。二是有了興趣但只能溫飽。三是沒有興趣但可以賺錢。四是沒有興趣也賺不了錢。我們算第二種人,其實很知足的。」陳慧芬於平靜中語氣堅定地接著說,她要以百年企業為目標,希望佛像彩繪可以傳承下去,宗教、文化和藝術可以用這樣的形式結合下去。「即使自己子女不能傳承,也希望有相當興趣的人接下去。但是學術理論和實際落差很大,很多工藝已經是斷層了,比如說木雕,在十五年前產業外移後就很少有工匠了,後來的年輕人也沒有去學。現在只能在大陸找到木雕工匠,傳承也只能用現在的模式。」她道出對產業現狀的無奈。目前她的作品比較多在大陸展出,大陸四大名寺都收藏有她的作品。  對於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陳慧芬並不擔心,「宗教與藝術結合,在臺灣三十多年前就已起步,大陸近些年才開始,我們在十年前就在大陸做過展示,外貿協會的配套去年才開始,所以我們比政府的腳步更快,品質部分也要走在尖端。」穩扎穩打,同時洞燭機先,陳慧芬的企業與人生,就在這樣的原則中熠熠發光。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42.html
名稱: 陳慧芬
電話: 03-5242495
地址: 30064新竹市高峰路386巷85弄27號
工坊名稱: 如勝佛藝美術館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8:00~17:00,週六日預約制
圖檔連結網址: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09eab492-085a-4055-9a69-cfa8fdd44b55.jpg
內容: 一位教授看過陳慧芬的作品後,給予了三個字做為評語:靜、淨、境,陳慧芬給人的感覺就如同她的作品一樣,祥和溫暖。  在採訪開始時,她並沒有像其他工藝家直接談自己的創作,家族對她來說更為重要。陳慧芬的祖父是一位藝術家,當時家裡富裕,希望祖父學醫,但他卻去學了藝術。回來後雖然家道中落,但仍完全沉浸於藝術中,和當時的幾位藝術家頗為友好。遺憾的是祖父過世很早,沒有留下很多作品,到了陳慧芬父親那一代,生活較以往更是辛苦,從小受祖父影響的父親為了家中生計,只好開始接日本訂單作工藝品。陳慧芬從小對藝術就有濃厚興趣,但迫於現實,大學時選了數學系,讀到大三不能忍受才回家幫忙。一開始做行政,會去日本客戶處參觀,無形中她慢慢接觸到日本工藝,面對訂單的需求也開始去揣摩學習,從此奠定了自己的方向。  早期她以訂單為主,積累資本,1989年她開始接觸宗教,那時師父的一句話讓她陷入深思:為什麼把那麼好的佛像外銷,自己的地方卻沒留下好作品呢?從那時起,陳慧芬開始專心創作更精緻的佛像,並慢慢開始轉向內銷。陳慧芬表示,因為她的行業比較特殊,市面上很難見到作品,大部分是被廟宇或者民間收藏;目前大部分佛像則以木胚為主,這除了受到日本影響,主要也是因為木製品的氣場更溫暖,更能讓人感受到佛像自然、親和的一面。  佛像彩繪的過程是很嚴謹的,陳慧芬將它分為幾步:圖案設計、泥塑、拷膜、修光、雕刻成品、白胚打底、打磨、彩繪成品。其中有90%都需要純手工製作。至於材料,皆以高級用材為主,木雕用小葉樟,石雕用是漢白玉。色彩部分,佛像的重點在於漸層的內容、明暗的變化,如果搭配不好,佛像的莊嚴度就會受影響。目前工作室有十二位彩繪工作人員,但他們不只從事彩繪,工作內容也涉及貼金、描金等領域。她解釋,在她的工作室裡,一尊佛像一年最多僅作四至五件,基本上都是限量的。在市場需要刺激下,作品的形式風格可以多樣,但雕工精緻,做法復古、仿舊,這是陳慧芬父親的專門技術,也是她堅持至今的基礎。  陳慧芬認為,佛像作品雖然要以莊嚴為主,不能太花俏、誇張,但也不需要太過呆板,活潑一點有助宗教融入生活,如飛天這樣的天女就可以表現多樣一些。不過,多樣不代表隨便,她說自己有件飛天作品,從開始策劃到木雕完成,再算上彩繪,前後可能花費了三年。秉持著這樣的態度,每個作品都慢慢醞釀,從草圖開始,完善後再開始工作,所以成品出來後,她都很滿意。  陳慧芬在1996年正式皈依佛教,禪宗要求人常常面對自己,沉澱之後,才可能了解自己心中更深層的東西,所以陳慧芬總會要自己沉靜下來,而每回這麼放空後,她就會有新的靈感進入。她表示,自己在信仰前後的作品差很多。「做到現在也是一種使命,對宗教如此,對藝術亦然,這是一種堅持,這個過程也是艱辛熬過來的。三十年,像爬樓梯一樣,還沒有到最頂端,空間就還很大。」她靜靜笑著說,自己平時除了畫圖、念佛、靜坐誦經,白天業務也很繁忙,所以多半都是晚上開始創作。  「人有四種:一是為了興趣而工作又能賺錢。二是有了興趣但只能溫飽。三是沒有興趣但可以賺錢。四是沒有興趣也賺不了錢。我們算第二種人,其實很知足的。」陳慧芬於平靜中語氣堅定地接著說,她要以百年企業為目標,希望佛像彩繪可以傳承下去,宗教、文化和藝術可以用這樣的形式結合下去。「即使自己子女不能傳承,也希望有相當興趣的人接下去。但是學術理論和實際落差很大,很多工藝已經是斷層了,比如說木雕,在十五年前產業外移後就很少有工匠了,後來的年輕人也沒有去學。現在只能在大陸找到木雕工匠,傳承也只能用現在的模式。」她道出對產業現狀的無奈。目前她的作品比較多在大陸展出,大陸四大名寺都收藏有她的作品。  對於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陳慧芬並不擔心,「宗教與藝術結合,在臺灣三十多年前就已起步,大陸近些年才開始,我們在十年前就在大陸做過展示,外貿協會的配套去年才開始,所以我們比政府的腳步更快,品質部分也要走在尖端。」穩扎穩打,同時洞燭機先,陳慧芬的企業與人生,就在這樣的原則中熠熠發光。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42.html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3

執行單位野桐工坊
地址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38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位於大安溪上游的象鼻部落是泰雅族北勢群居住的區域,當地的產業除農作(桃、李、甜柿等)外,只有少數經濟寬裕農家目前積極推動民宿朝觀光休閒產業轉行,此外已無其他產業。近年來配合傳統織布文化的推動,村民也在坡地種植染織植物與苧麻。目前野桐工坊正積極保存泰雅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並為傳統注入新意,用以開創出傳統工藝的新生命,且藉此振興工藝產業、活化部落經濟。

 

野桐工坊工藝家尤瑪達陸,長期經營研究泰雅染織工藝文化多年,經由參與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四年的經歷,部落和工坊積蓄了豐富能力,第一年團隊整備工坊資源和設備,將重點放置在基礎人才及傳統服飾資料的收集、建置上,第二年的工作重點放在進階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知識的增進上,並將傳統染織工藝的元素分類、建置數位資料庫。

 

野桐工坊和原住民工藝協會團隊持續將多年累積的人才、技藝和傳統文化元素,積極結合包括服裝設計、金工飾品設計、傢飾設計及纖維藝術創作等跨領域設計師群,藉由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精練,將導入現代設計的概念,並進行文化核心概念的轉化結合,集中資源研發具備文化深度及現代生活價值的新生活風格產品;並且以部落的在地化獨特性質,擴大族群永續發展的新視野,並藉此重新認定、建立與定位泰雅染織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位置。

 

【彩虹橋的那一端 站著尤瑪和他的織女們】

 

初秋清晨,尤瑪‧達陸站在象鼻吊橋上,面對著大安溪潺潺流水,用她宏亮的嗓音唱著:「San qa niy ku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qa niy ku k-m-kgi…」就在眾人傾耳在泰雅織女歌美麗的旋律起頭間,尤瑪突然低下頭,哽咽著哭了起來:「這是說祖靈呀,不管我們去那裡你都要帶著我們走…可是好難呀!」也許是連日來疲累,也許是數年來推動泰雅編織工藝所累積的挫折和委屈,尤瑪的淚像大安溪的河水再也停不下來…。

 

2007年,電視上一支侯孝賢導演拍的SONY HD廣告「泰雅織女」,描繪台灣自然生態之美與苗栗象鼻部落尤瑪‧達陸教授泰雅傳統手工織布的野桐工枋。這支美麗又溫柔的廣告也讓泰雅傳統織布的美麗在台灣人眼前驚艷現身。

 

其實尤瑪投身泰雅傳統織布已超過十年的時間。在九二一地震後,她回到了故鄉泰安鄉的部落,投入了災後重建的行列。

 

「其實我從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就回來了,一開始送物資做義工,最初一切都很簡陋也很愉快,但是當開始有社造的補助之後,開始有了很多雜音。我發現土石流的影響根本無法超過人心的土石流,可能是那時在很短時間裡要投下很多資源在小小的部落裡,人心就開始分崩離析。在一個不愉快的事件後,我開始想要離開這個資源分贓或是資源混亂狀態。那時我回到輔大去念研究所,想幫一些朋友她們已有這樣的能力,當她們回到部落裡去時會有能力當一個老師或成立小型工坊去帶自己族人往這路上走。二年後我再回來,發現這裡的婦女真的需要我,於是在九十一年的時候,我再度回到部落,成立了野桐工坊。」

 

在象鼻這個和其他原鄉部落一樣的地方,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都是無法擺脫命運惡性摧殘的人,很多來到工坊的婦女,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鼻酸的際遇,尤瑪這樣形容她的織女們:「我不太願意提她們的過往,她們有很多受暴婦女,有年紀輕輕就守寡,就帶著小孩住部落,在有限的工作機會裡,不知奶粉尿布錢在那裡,總之,她們都是一些扛家計的人。你無法想像一開始有多少事發生,有來討債的有躲在工坊逃避家暴的,工坊裡的衛浴就是為那些暫時離家的織女準備的。那時根本不在處理織布的事,我在整備他們的心往織布走去,調整她的心調整她的家庭。這事就調整三年。」

 

七年來,尤瑪陪著這群泰雅織女走過她們的花樣人生:「我不否認他們剛來也只想混口飯吃,就像我們挑花高手阿嬌,他一開始以為是要來掃地的,曾在第一天就想落跑,第二個禮拜他又想跑,因為她上了最難的挑花機。我看到了她的資質,知道她可以,她一直跟著我到現在。幾年下來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告訴他們,前面有很多資源可以讓她們沒有後顧的往前,她們會立即跳下來衝向前去。你看昨天的報告中,就是自己主動去完成的,她們可以走下去,我也希望他們持續往上成長。」

 

織布對於泰雅女人的一生又是如何?尤瑪想起了外婆的話:「外婆說泰雅女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圓,用傳統織布織出來的布如果不用剪刀剪斷它,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圓。泰雅的小女孩一出生外婆就會為她織一條襁褓布,到了她十二三歲就開始織自己的裙子,到了十五六歲開始織自己的新娘服,等出嫁為人妻為人母時開始織先生小孩的衣服,一直到老了,最後替自己織一件裹屍布,我們泰雅人是蹲踞葬,包成一個圓,葬在家屋裡…,然後通過了彩虹橋又回到祖先懷裡,他們住在一個衣食無虞的快樂地方。」

 

當泰雅女人盡其一生為她的人生、她的家人織布的能力與文化消失在部落裡的時候,在漢人社會受完高等教育的尤瑪,有一天在國外的博物館裡看到那熟悉的織紋時,所有塵封在外婆昏暗的房裡那台織布機的記憶與符碼全都浮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決意全心投入這個屬於泰雅女人專有的技藝世界。她要從流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裡祖先的遺產中重建泰雅織布的美麗與感動。

 

七年過去了,尤瑪和她的織女們都有了改變,昔日那些咬著檳榔用三字經做逗點的落難女成了會穿高跟鞋,在台北來的客人面前侃侃而談泰雅織布充滿自信的泰雅編織文化傳承人,她們可以穿著親手織的美麗服飾在鏡頭前自信展顏,這些,都是從泰雅織布美麗紋路中找回的自信。

 

當清晨的太陽用金黃的光芒灑滿象鼻部落的時候,尤瑪再度展開笑顏:「她說,我昨晚沒睡覺,但我想通了,我們要的不是變成世界知名織布工廠,我們要的是織給那些知道我們愛我們的人,本來泰雅織布文化就是為需要的人而織,不是為了買賣而織,管他什麼產業化,我們只要做一個三百年的店,就是要快樂的織下去,一直到老了織不動了,可以在竹屋裡為年經人捻線啊!」

 

一向形容在生命歷程的轉折中都遇到直角的尤瑪,在面對生命直角的轉折從未遲疑,這回她又要轉彎了,前陣子她半夜從台北開車回部落的路上,突然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她想要回到純創作的路上去…。這個靈感就像有人打開她的頭一直裝東西進去。沒錯,自己未來的路就是往創作的路上去,奇怪的是,力量也就這樣進來了。所以她必需告訴她的姐妹們:你們必需接手了。織布和尤瑪的關係,就像一個路徑,就是這樣一直走一直向前走就到了,從來沒有過遲疑。

 

遠方,工坊染好的布料晾在清晨的陽光中,正努力迎向太陽綻放屬於她的艷麗光采。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0.html
執行單位: 野桐工坊
地址: 苗栗縣泰安鄉象鼻村1鄰38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苗栗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位於大安溪上游的象鼻部落是泰雅族北勢群居住的區域,當地的產業除農作(桃、李、甜柿等)外,只有少數經濟寬裕農家目前積極推動民宿朝觀光休閒產業轉行,此外已無其他產業。近年來配合傳統織布文化的推動,村民也在坡地種植染織植物與苧麻。目前野桐工坊正積極保存泰雅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並為傳統注入新意,用以開創出傳統工藝的新生命,且藉此振興工藝產業、活化部落經濟。

 

野桐工坊工藝家尤瑪達陸,長期經營研究泰雅染織工藝文化多年,經由參與工藝所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四年的經歷,部落和工坊積蓄了豐富能力,第一年團隊整備工坊資源和設備,將重點放置在基礎人才及傳統服飾資料的收集、建置上,第二年的工作重點放在進階人才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知識的增進上,並將傳統染織工藝的元素分類、建置數位資料庫。

 

野桐工坊和原住民工藝協會團隊持續將多年累積的人才、技藝和傳統文化元素,積極結合包括服裝設計、金工飾品設計、傢飾設計及纖維藝術創作等跨領域設計師群,藉由對傳統文化價值的精練,將導入現代設計的概念,並進行文化核心概念的轉化結合,集中資源研發具備文化深度及現代生活價值的新生活風格產品;並且以部落的在地化獨特性質,擴大族群永續發展的新視野,並藉此重新認定、建立與定位泰雅染織工藝在現代設計中的位置。

 

【彩虹橋的那一端 站著尤瑪和他的織女們】

 

初秋清晨,尤瑪‧達陸站在象鼻吊橋上,面對著大安溪潺潺流水,用她宏亮的嗓音唱著:「San qa niy kuk-m-kgi San qa niy ku k-m-kgi Sanqa niy ku k-m-kgi…」就在眾人傾耳在泰雅織女歌美麗的旋律起頭間,尤瑪突然低下頭,哽咽著哭了起來:「這是說祖靈呀,不管我們去那裡你都要帶著我們走…可是好難呀!」也許是連日來疲累,也許是數年來推動泰雅編織工藝所累積的挫折和委屈,尤瑪的淚像大安溪的河水再也停不下來…。

 

2007年,電視上一支侯孝賢導演拍的SONY HD廣告「泰雅織女」,描繪台灣自然生態之美與苗栗象鼻部落尤瑪‧達陸教授泰雅傳統手工織布的野桐工枋。這支美麗又溫柔的廣告也讓泰雅傳統織布的美麗在台灣人眼前驚艷現身。

 

其實尤瑪投身泰雅傳統織布已超過十年的時間。在九二一地震後,她回到了故鄉泰安鄉的部落,投入了災後重建的行列。

 

「其實我從八十八年九二一地震之後就回來了,一開始送物資做義工,最初一切都很簡陋也很愉快,但是當開始有社造的補助之後,開始有了很多雜音。我發現土石流的影響根本無法超過人心的土石流,可能是那時在很短時間裡要投下很多資源在小小的部落裡,人心就開始分崩離析。在一個不愉快的事件後,我開始想要離開這個資源分贓或是資源混亂狀態。那時我回到輔大去念研究所,想幫一些朋友她們已有這樣的能力,當她們回到部落裡去時會有能力當一個老師或成立小型工坊去帶自己族人往這路上走。二年後我再回來,發現這裡的婦女真的需要我,於是在九十一年的時候,我再度回到部落,成立了野桐工坊。」

 

在象鼻這個和其他原鄉部落一樣的地方,有能力的人都離開了,留下的都是無法擺脫命運惡性摧殘的人,很多來到工坊的婦女,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鼻酸的際遇,尤瑪這樣形容她的織女們:「我不太願意提她們的過往,她們有很多受暴婦女,有年紀輕輕就守寡,就帶著小孩住部落,在有限的工作機會裡,不知奶粉尿布錢在那裡,總之,她們都是一些扛家計的人。你無法想像一開始有多少事發生,有來討債的有躲在工坊逃避家暴的,工坊裡的衛浴就是為那些暫時離家的織女準備的。那時根本不在處理織布的事,我在整備他們的心往織布走去,調整她的心調整她的家庭。這事就調整三年。」

 

七年來,尤瑪陪著這群泰雅織女走過她們的花樣人生:「我不否認他們剛來也只想混口飯吃,就像我們挑花高手阿嬌,他一開始以為是要來掃地的,曾在第一天就想落跑,第二個禮拜他又想跑,因為她上了最難的挑花機。我看到了她的資質,知道她可以,她一直跟著我到現在。幾年下來我知道,如果我可以告訴他們,前面有很多資源可以讓她們沒有後顧的往前,她們會立即跳下來衝向前去。你看昨天的報告中,就是自己主動去完成的,她們可以走下去,我也希望他們持續往上成長。」

 

織布對於泰雅女人的一生又是如何?尤瑪想起了外婆的話:「外婆說泰雅女人的生命就像一個圓,用傳統織布織出來的布如果不用剪刀剪斷它,它的形狀就是一個圓。泰雅的小女孩一出生外婆就會為她織一條襁褓布,到了她十二三歲就開始織自己的裙子,到了十五六歲開始織自己的新娘服,等出嫁為人妻為人母時開始織先生小孩的衣服,一直到老了,最後替自己織一件裹屍布,我們泰雅人是蹲踞葬,包成一個圓,葬在家屋裡…,然後通過了彩虹橋又回到祖先懷裡,他們住在一個衣食無虞的快樂地方。」

 

當泰雅女人盡其一生為她的人生、她的家人織布的能力與文化消失在部落裡的時候,在漢人社會受完高等教育的尤瑪,有一天在國外的博物館裡看到那熟悉的織紋時,所有塵封在外婆昏暗的房裡那台織布機的記憶與符碼全都浮現在她的腦海中,她決意全心投入這個屬於泰雅女人專有的技藝世界。她要從流失在世界各地博物館裡祖先的遺產中重建泰雅織布的美麗與感動。

 

七年過去了,尤瑪和她的織女們都有了改變,昔日那些咬著檳榔用三字經做逗點的落難女成了會穿高跟鞋,在台北來的客人面前侃侃而談泰雅織布充滿自信的泰雅編織文化傳承人,她們可以穿著親手織的美麗服飾在鏡頭前自信展顏,這些,都是從泰雅織布美麗紋路中找回的自信。

 

當清晨的太陽用金黃的光芒灑滿象鼻部落的時候,尤瑪再度展開笑顏:「她說,我昨晚沒睡覺,但我想通了,我們要的不是變成世界知名織布工廠,我們要的是織給那些知道我們愛我們的人,本來泰雅織布文化就是為需要的人而織,不是為了買賣而織,管他什麼產業化,我們只要做一個三百年的店,就是要快樂的織下去,一直到老了織不動了,可以在竹屋裡為年經人捻線啊!」

 

一向形容在生命歷程的轉折中都遇到直角的尤瑪,在面對生命直角的轉折從未遲疑,這回她又要轉彎了,前陣子她半夜從台北開車回部落的路上,突然一個念頭油然而生,她想要回到純創作的路上去…。這個靈感就像有人打開她的頭一直裝東西進去。沒錯,自己未來的路就是往創作的路上去,奇怪的是,力量也就這樣進來了。所以她必需告訴她的姐妹們:你們必需接手了。織布和尤瑪的關係,就像一個路徑,就是這樣一直走一直向前走就到了,從來沒有過遲疑。

 

遠方,工坊染好的布料晾在清晨的陽光中,正努力迎向太陽綻放屬於她的艷麗光采。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0.html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4

執行單位添興磁器工廠
地址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里楓林巷10號
類別名稱陶瓷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添興窯,1955年成立於集集綠色隧道(舊中潭公路)邊,原生產水缸、酒甕、花盆、琉璃瓦、陶磚等聞名於台灣各地,為台灣地區唯一混合燒製磚瓦、雜陶的窯場。1980年起因應台灣陶瓷業生態之轉變開始轉型為以「陶藝文化結合觀光」的多元化經營,為台灣現存仍以產作為主的最老窯場,目前仍保留一座創窯至今已滿54年,仍在燒陶的老蛇窯「集集蛇窯」。

 

集集在地實際從事陶藝工作的人口,目前僅約30人,但多年來在工藝家林清河的努力推動傳承工作下,已經培訓一批種子陶藝工藝師(約50人),陸續已投入本聚落的陶藝文化工作。

 

延續本社區近三十年的陶藝文化發展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發中心2006-2008連續三年「社區工藝扶植」成果,再接再厲為社區陶藝產業奠定更深厚的基礎。一方面有效導入社區人力增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一方面致力於社區陶藝產值再提升以強化社區陶藝產能,進而成為聚落型社區工藝產業自立更生的經濟模式,最終目標在打造本社區陶藝文化產業生生不息的基石。

 

今年持續進行促進社區同業、異業之互助合作、相輔相成模式發展之工作;同時與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南開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等合作,進行雙向研討或教學,藉以提升設計與生產相輔相成的合作模式,並且配合「第十一屆集集陶藝節暨添興窯54週年慶聯合慶生會」、中小企業處OTOP地方特色產品展、資策會「典藏創作 台灣禮讚」…等大型活動辦理成果展,透過成果作品展出、活動圖片、成果圖表等之展示與媒體之擴大報導,期能將社區「聚落型」陶藝產業奠定穩固基礎。

 

【林清河在陶藝道途中堅做自己的添興窯】

 

十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改變了南投地區的命運,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南投集集的老蛇窯添興窯是其中一個。

 

九二一那年,添興窯第三代窯主林清河剛投入大筆資金改建的添興窯新廠區剛落成不久,主人完全做好準備要向現代陶藝市場大步邁進的當頭,地震來了,添興窯幾乎全毀。幸好,主人林清河的夢沒有碎,但揹了四千萬的債務。

 

十年過去了,林清河硬是從細碎的瓦礫堆裡站起來,一磚一瓦地把碎在地上的老蛇窯復建起來,他要讓添興窯延續半世紀的窯火繼續燒下去,因為這是他的使命。

 

在民國四、五十年代,南投、集集、水里地區窯業興盛,到處可見窯廠高高聳立的煙囪,位於集集鐵路支線龍泉站往東400公尺的添興窯成立於1995年,當年的添興窯可說是集集當地的「明星窯」,因為經過林陳梅、林雙喜母子二代的經營,添興窯所燒製的水缸盆等粗陶器皿及陶瓦和琉璃瓦等,因為品質精良在陶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林清河回憶當時訂單往往要排到遠遠的半年後才能交貨的盛況。政工幹校畢業的林清河是家中獨子,1979年自軍中退伍後就接掌家業。但林清河接掌窯廠後卻面臨台灣傳統窯業開始式微的命運,因為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與工業製品如玻璃製品、塑膠製品大量進入民間,水泥瓦和石棉瓦取代了琉璃瓦,成為普遍的建材,陶製瓦片銷量急速沒落,眼見著鎮上窯廠一家接著一家面臨關廠的命運,目光銳利精準的林清河嗅到窯廠已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氣息。

 

1988年,林清河的父親欲將親手興建的一座蛇窯拆除,林清河阻止父親,不但保留了蛇窯,連帶將廠中的老工具一併做了保存,因為他看到這些傳承了半世紀的老東西是未來窯廠存續的重要資產。保留了老蛇窯,林清河也開始進行添興窯的轉型計畫,除了粗陶製作,也開始轉型製作其他的陶藝品。他從外地募集陶藝師父,開始生活陶器及走上精緻的陶藝之路,積極建立窯廠特色。

 

為了更快速讓窯廠轉型成功,原本對陶藝外行的林清河自己也親身走上拉胚製陶的工匠之路。憑著過人的決心和毅力,林清河以初生之犢勇猛,數年內連續奪得四十五屆全省美展,十三屆全國美展,之後陶藝雙年展、金陶獎……,獲獎連連,也開始定期舉辦展覽。林清河與添興窯從一個窯廠小開蛻變為陶藝家與全台知名的陶藝工廠。

 

在添興窯引領風氣之下,集集與附近如名間、水里的窯廠也相繼走上生活陶器製作的精緻陶藝之路,幾年之內,南投地區的製陶風氣鼎盛,這都要歸功添興窯引領風氣,創造了當時的陶藝環境。

 

但是十多年過去,林清河的命運並未如初期一帆風順,他開始遇到人生的風雨。就在添興窯準備重振陶器新時代之際,九二一摧毀了他累積十年的心血,一切都歸零。

 

「我的運氣就是那麼不好,總是在一切都剛準備好要出發的時候,遇到大風暴~」林清河口才便給,說陶論時事或與當代陶藝論戰都可以滔滔不絕如江河,但講到這幾年遇到的挫折,他音量頓時小了下來。

 

原來,林清河在九二一地震後,好不容易靠著過去累積的人脈,得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核貸的二千五百萬元重建了「添興窯陶藝村」,當一切都就緒,計畫也開始上路執行了,卻在添興窯文藝術園區的夢想起飛之際,晴天霹靂地遇到全球金融風暴,有幾張重要的訂單在緊要關頭取消了,經營的壓力相對也造成添興窯發展方向的壓力。

 

為了生計,添興窯開始做多元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延續生活陶的製作,一方面也開始從事陶藝的體驗與窯廠觀光,在綠色隧道的觀光人潮中,以陶藝提升觀光的文化質感是很好的賣點,可惜這幾年受景氣影響,成果並不如預期。林清河認為觀光就是文化的果實,要如何讓這棵文化的樹茁壯生長,結出甜美的果實,先要建立本身主幹的深度內涵。

 

近幾年,為了開新的市場也為了清償債務,添興窯試圖往異業合作的產業模式發展。先是與南投酒廠合作,為酒廠設計了幾款頗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酒器,成了添興窯近年的代表作。此外也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了竹炭能量陶系列,讓傳統陶藝注入新的素材元素。

 

林清河總是不斷嚐試各種新的可能,一如當初毅然讓添興窯轉型,在尋找另一種讓老窯廠延續生命的最大機會。

 

林清河強勢的個性得罪不少同行,但是同行在私底下仍對他十多年來不變的堅持感到佩服,認為添興窯是少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自己方向的窯廠。

 

其實林清河在熟人面前也會露出感性的一面,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努力經營添興窯,他有一個讓集集成為中部陶藝村的遠大理想,近年來他也培訓了不少師傅級的匠師,當這些匠師要自立門戶他也會伸出援手,只要他覺得對方與添興窯的理念相同,就像常有媒體要採訪添興窯,他會說,去採訪我的學生好了,他們就在附近,他們過得比我辛苦太多,更需要有露臉的機會。

 

這就是林清河,在陶藝的路上,即使風雨交加,他依然堅持:「我做我要做的,不是做市場要的,要做給能產生共鳴的市場!我們不只是一個窯廠,我們會是一個能傳遞文化、傳承文化的百年、千年窯廠。」這種不畏艱難、堅持自信的精神,同樣也在這幾年陸續回到窯廠承接窯廠工作的林欣皓、林欣頡兩兄弟身上。林清河驕傲地笑著說,這幾年的努力,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兩個兒子都回到窯廠,讓他們從協助窯廠事務到逐漸扛起窯廠經營的重責。父子三人,在美麗怡人的集集綠色隧道旁,正緩慢踏實地實踐著工藝文化傳承與工藝產業永續經營的百年大業。

 

走過九二一、經歷金融風暴,今年是九二一震災十週年,添興窯沒有被擊垮,反而以一貫的堅持和樂觀的態度,和同樣從921震災站起來的南投縣埔里酒廠合作,結合老酒與陶藝,製作船形造型的「幸福臺灣號—921十週年紀念酒」,期待台灣為一艘不沉之舟,載著台灣人民航向幸福的未來。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3.html
執行單位: 添興磁器工廠
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里楓林巷10號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添興窯,1955年成立於集集綠色隧道(舊中潭公路)邊,原生產水缸、酒甕、花盆、琉璃瓦、陶磚等聞名於台灣各地,為台灣地區唯一混合燒製磚瓦、雜陶的窯場。1980年起因應台灣陶瓷業生態之轉變開始轉型為以「陶藝文化結合觀光」的多元化經營,為台灣現存仍以產作為主的最老窯場,目前仍保留一座創窯至今已滿54年,仍在燒陶的老蛇窯「集集蛇窯」。

 

集集在地實際從事陶藝工作的人口,目前僅約30人,但多年來在工藝家林清河的努力推動傳承工作下,已經培訓一批種子陶藝工藝師(約50人),陸續已投入本聚落的陶藝文化工作。

 

延續本社區近三十年的陶藝文化發展與國立臺灣工藝研發中心2006-2008連續三年「社區工藝扶植」成果,再接再厲為社區陶藝產業奠定更深厚的基礎。一方面有效導入社區人力增加社區居民就業機會,一方面致力於社區陶藝產值再提升以強化社區陶藝產能,進而成為聚落型社區工藝產業自立更生的經濟模式,最終目標在打造本社區陶藝文化產業生生不息的基石。

 

今年持續進行促進社區同業、異業之互助合作、相輔相成模式發展之工作;同時與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系、南開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等合作,進行雙向研討或教學,藉以提升設計與生產相輔相成的合作模式,並且配合「第十一屆集集陶藝節暨添興窯54週年慶聯合慶生會」、中小企業處OTOP地方特色產品展、資策會「典藏創作 台灣禮讚」…等大型活動辦理成果展,透過成果作品展出、活動圖片、成果圖表等之展示與媒體之擴大報導,期能將社區「聚落型」陶藝產業奠定穩固基礎。

 

【林清河在陶藝道途中堅做自己的添興窯】

 

十年前的九二一地震改變了南投地區的命運,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南投集集的老蛇窯添興窯是其中一個。

 

九二一那年,添興窯第三代窯主林清河剛投入大筆資金改建的添興窯新廠區剛落成不久,主人完全做好準備要向現代陶藝市場大步邁進的當頭,地震來了,添興窯幾乎全毀。幸好,主人林清河的夢沒有碎,但揹了四千萬的債務。

 

十年過去了,林清河硬是從細碎的瓦礫堆裡站起來,一磚一瓦地把碎在地上的老蛇窯復建起來,他要讓添興窯延續半世紀的窯火繼續燒下去,因為這是他的使命。

 

在民國四、五十年代,南投、集集、水里地區窯業興盛,到處可見窯廠高高聳立的煙囪,位於集集鐵路支線龍泉站往東400公尺的添興窯成立於1995年,當年的添興窯可說是集集當地的「明星窯」,因為經過林陳梅、林雙喜母子二代的經營,添興窯所燒製的水缸盆等粗陶器皿及陶瓦和琉璃瓦等,因為品質精良在陶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林清河回憶當時訂單往往要排到遠遠的半年後才能交貨的盛況。政工幹校畢業的林清河是家中獨子,1979年自軍中退伍後就接掌家業。但林清河接掌窯廠後卻面臨台灣傳統窯業開始式微的命運,因為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與工業製品如玻璃製品、塑膠製品大量進入民間,水泥瓦和石棉瓦取代了琉璃瓦,成為普遍的建材,陶製瓦片銷量急速沒落,眼見著鎮上窯廠一家接著一家面臨關廠的命運,目光銳利精準的林清河嗅到窯廠已到了非轉型不可的氣息。

 

1988年,林清河的父親欲將親手興建的一座蛇窯拆除,林清河阻止父親,不但保留了蛇窯,連帶將廠中的老工具一併做了保存,因為他看到這些傳承了半世紀的老東西是未來窯廠存續的重要資產。保留了老蛇窯,林清河也開始進行添興窯的轉型計畫,除了粗陶製作,也開始轉型製作其他的陶藝品。他從外地募集陶藝師父,開始生活陶器及走上精緻的陶藝之路,積極建立窯廠特色。

 

為了更快速讓窯廠轉型成功,原本對陶藝外行的林清河自己也親身走上拉胚製陶的工匠之路。憑著過人的決心和毅力,林清河以初生之犢勇猛,數年內連續奪得四十五屆全省美展,十三屆全國美展,之後陶藝雙年展、金陶獎……,獲獎連連,也開始定期舉辦展覽。林清河與添興窯從一個窯廠小開蛻變為陶藝家與全台知名的陶藝工廠。

 

在添興窯引領風氣之下,集集與附近如名間、水里的窯廠也相繼走上生活陶器製作的精緻陶藝之路,幾年之內,南投地區的製陶風氣鼎盛,這都要歸功添興窯引領風氣,創造了當時的陶藝環境。

 

但是十多年過去,林清河的命運並未如初期一帆風順,他開始遇到人生的風雨。就在添興窯準備重振陶器新時代之際,九二一摧毀了他累積十年的心血,一切都歸零。

 

「我的運氣就是那麼不好,總是在一切都剛準備好要出發的時候,遇到大風暴~」林清河口才便給,說陶論時事或與當代陶藝論戰都可以滔滔不絕如江河,但講到這幾年遇到的挫折,他音量頓時小了下來。

 

原來,林清河在九二一地震後,好不容易靠著過去累積的人脈,得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核貸的二千五百萬元重建了「添興窯陶藝村」,當一切都就緒,計畫也開始上路執行了,卻在添興窯文藝術園區的夢想起飛之際,晴天霹靂地遇到全球金融風暴,有幾張重要的訂單在緊要關頭取消了,經營的壓力相對也造成添興窯發展方向的壓力。

 

為了生計,添興窯開始做多元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延續生活陶的製作,一方面也開始從事陶藝的體驗與窯廠觀光,在綠色隧道的觀光人潮中,以陶藝提升觀光的文化質感是很好的賣點,可惜這幾年受景氣影響,成果並不如預期。林清河認為觀光就是文化的果實,要如何讓這棵文化的樹茁壯生長,結出甜美的果實,先要建立本身主幹的深度內涵。

 

近幾年,為了開新的市場也為了清償債務,添興窯試圖往異業合作的產業模式發展。先是與南投酒廠合作,為酒廠設計了幾款頗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酒器,成了添興窯近年的代表作。此外也與工研院合作開發了竹炭能量陶系列,讓傳統陶藝注入新的素材元素。

 

林清河總是不斷嚐試各種新的可能,一如當初毅然讓添興窯轉型,在尋找另一種讓老窯廠延續生命的最大機會。

 

林清河強勢的個性得罪不少同行,但是同行在私底下仍對他十多年來不變的堅持感到佩服,認為添興窯是少數十年如一日堅持自己方向的窯廠。

 

其實林清河在熟人面前也會露出感性的一面,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努力經營添興窯,他有一個讓集集成為中部陶藝村的遠大理想,近年來他也培訓了不少師傅級的匠師,當這些匠師要自立門戶他也會伸出援手,只要他覺得對方與添興窯的理念相同,就像常有媒體要採訪添興窯,他會說,去採訪我的學生好了,他們就在附近,他們過得比我辛苦太多,更需要有露臉的機會。

 

這就是林清河,在陶藝的路上,即使風雨交加,他依然堅持:「我做我要做的,不是做市場要的,要做給能產生共鳴的市場!我們不只是一個窯廠,我們會是一個能傳遞文化、傳承文化的百年、千年窯廠。」這種不畏艱難、堅持自信的精神,同樣也在這幾年陸續回到窯廠承接窯廠工作的林欣皓、林欣頡兩兄弟身上。林清河驕傲地笑著說,這幾年的努力,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兩個兒子都回到窯廠,讓他們從協助窯廠事務到逐漸扛起窯廠經營的重責。父子三人,在美麗怡人的集集綠色隧道旁,正緩慢踏實地實踐著工藝文化傳承與工藝產業永續經營的百年大業。

 

走過九二一、經歷金融風暴,今年是九二一震災十週年,添興窯沒有被擊垮,反而以一貫的堅持和樂觀的態度,和同樣從921震災站起來的南投縣埔里酒廠合作,結合老酒與陶藝,製作船形造型的「幸福臺灣號—921十週年紀念酒」,期待台灣為一艘不沉之舟,載著台灣人民航向幸福的未來。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3.html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5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陽明山是一個開發甚早的地方,在清朝即有郁永河採硫磺的記載,早期也是藍染原料的大菁的主要栽植地。過去陽明山區的溪流旁都會種植山藍,又稱大菁,是天然靛藍的植物。1 8 5 0 年代,臺灣的「靛藍」是重要的外銷產品,史料中記載「1880年,靛藍的數量占輸出貨品之第三位,僅次於稻米及煤炭…。」昔日,陽明山區如鹿角坑溪、大尖後山、竹仔湖、平林溪、菁礐溪、木屐寮等地都種植山藍且設置菁礐,許多地名也都和「菁礐」有關,如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菁山路、平菁街等等,由此可見當時製藍產業的普遍。後來,北部的茶產業興起,植茶的獲利較高,農民紛將藍圃改為茶園,至1864年左右,德國人造靛藍研發成功後,至1890年,德國人造染料居於絕對領先地位,天然的靛藍被趕出市場,臺灣的製藍業、染布業從此一蹶不振,終於在1920年左右結束生產。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在大屯自然公園進行菁礐復舊工程,完成了一組菁礐,包含二座浸泡池、一座沉澱池,並舉辦「菁礐再現」活動,將浸藍、打藍、製藍的過程依古法操練,重現先人闢路藍縷的產業過程。而在地極具歷史又肩負教育使命的一群湖山國小老師,從陽管處習得了植栽、製藍靛與染布的技巧,延續社區的藍染工藝產業。

湖山國小自2003年起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協助輔導下開始於校園種植大菁,逐步發展藍染課程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中,並成立「湖山染工坊」,尤其藍染與校園生態為主的草山遊學已深化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從大菁扦插、了解大菁與陽明山區的關係,由採收、粹取藍靛素到學習各種染法等歷程,引導小朋友認識與體驗地方文化。

自2008年起,北投文化基金會依原有聚落與特色進行發想與行程結合,並與湖山染工坊合作,共同將藍染體驗與技法推廣至社區,也邀請北投溫泉業者試遊與體驗,希望將溫泉體驗、自然遊憩、有機農業、社區文史、傳統聚落等,以社區共識凝聚綠生活方向為目標逐步邁進,創造出整體區域與資源的整合。

目前主要工坊教室以座落於湖山國小校園中的工藝教室為主,結合周遭環境,以校園樹蔭下空地為大菁復育種植場所、湖山溪之水池為自然洗滌、漂布之場所,運用工藝教室中的空間進行教學、傳統陶缸養藍與染布。

為方便相關試驗與產品開發,除了湖山國小之工坊與大菁復育地,北投文化基金會及湖山社區中農友提供之約35平方公尺之農地亦進行養藍、藍染與植物種植,今年度連同湖山國小大菁收成共製藍泥約60公斤。藍染工藝的推廣從大菁的復育、藍泥的製作起。每年的6月及11月為適合採大菁葉製藍的日子,因此在6月與11月舉辦培訓與體驗課程,從在農地種植作物、藍泥製作(打藍、取藍)、生葉染簡易產品製作、藍靛綁紮染、縫染技法學習等。北投的藍染工藝已隱而不現多年,如何將北投藍染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在地人才的培育與深化、藍染體驗的場域環境整理,是未來努力的重點與方向。

長期而言, 期望能透過北投社區營造基礎,創造尊嚴自傲(selfsufficiency)的生活,藉由北投社區藍染基礎,營造在地自足(shortdistance)的生活;以北投社區藍染網絡基礎, 建構社區分享共榮(sharing)的生活,並且建構社區慢活城市(slow life)生活。希望能藉由重建北投藍染微型產業,創造工藝體驗的社區經濟模式,來營造健康、永續的綠生活。

【山谷裡的藍色驚艷】

湖山里,一個靜靜窩踞在大屯山和七星山二座大山間的山谷裡的小村子,磺溪從她眼前冒著白色霧氣穿流而過,靜靜凝視著山腳下北投溫泉區的繁華煙雲。在傍晚時分,當村裡人家燈火亮起時,不禁令人浮現出美國民謠「山谷裡的燈火」旋律中的美麗場景。

這一個只有十來戶人家小聚落,村民近百年來在河階的小台地上耕種,農閒時也往更高的山上討生活。在陽明山採硫盛行的年代,有人也到附近的山區採硫做工,另一個生計就是已被大多數人遺忘的採藍。在藍泥成為出口重點商品的十九世紀中葉,整個大屯山區因為地形多陰濕谷地,山溝河谷長滿大菁,這些大菁造就了陽明山的藍染產業,藍染產業從鼎盛一時到後來因茶葉興起與合成染料問世而逐漸消失。藍染產業的輝煌歷史只能從陽明山地區的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菁山路等地名想像,而產業內容也只有在大屯遊客服務站的展示室和戶外的菁礐復舊池裡想像了。

湖山里本地原不產大菁,七、八年前陽明山國家公園開始著手復育菁礐時,因為山上居民配合意願不高,而當時湖山國小一位自然與生活的老師知道了,就從國家公園拿了30株大菁苗在校園栽種,做為教學用途。沒想到七年過去,無心插柳的結果,竟讓藍染工藝沒落八十年之後,在這個安靜的小村落重新綻放藍色光芒。

湖山國小,像所有山區小學面臨了人口外移的壓力,是一個只有六班的小學校,為了避免像其他偏遠地區學校走上廢校或併校的命運,校長何怡君到任後積極推動綠色教學與環境教育,現在湖山成了台北地區熱門的森林小學,不但學生人數維持穩定,也吸引了台北市區內的學生來就讀,目前每班都已有近三十人的規模,還有不少在候補入學的學生,何校長自豪的說湖山是最小的大學校。

每年六月,湖山國小有一個特別的畢業典禮,在這一天,每個畢業生都會穿上自己親手染的藍染T恤,每個孩子臉上都有無上的光榮與驕傲,因為這件T恤有他們從三年級開始的精采學習記憶。

原來,在民國92年,有一位任職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學生家長李清峰,熱心地把國家公園當時正在推動的藍染復育介紹給學校自然與生活學科的老師,就這樣帶動了湖山里甚至北投地區的藍染工藝風氣。在湖山國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就參與了藍染工藝的薰染。他們從自然課裡的扦插課程中學習大菁的栽種,再從社會科的教學裡認識了藍染產業在台灣的歷史過程,高年級的小孩就在藝術課程裡親身參與了採藍、打藍與藍染的技能,最後在畢業的時候,每個人都能穿上代表自己心血結晶的藍染T恤了。

何校長說學校推動藍染工藝已六年多,六年多來配合其他音樂藝術課程的重點教學,學生長期在這種美學氛圍中學習,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美學能力變強了,學生畢業後選擇藝術相關科系的比例相當高。

湖山國小的美麗教學,很快的被其他學校看見,在96年學校開始舉辦遊學計畫,接受其他學校到湖山做一日體驗教學,三年來,已有超過二千個人來這裡參加包括藍染工藝在內的遊學活動。

湖山國小靠著大菁與藍染,為逐漸老化的村落帶來新活力,學校風氣的轉變影響了家長,多年來,在學校要採藍的季節工作時,家長都會熱心來幫忙,開始讓學校這個藍染技藝受到附近社區的注意,山下的北投文化基金會帶進來社區參與的熱情,讓這個在學校默默經營了六七年的傳統工藝,逐漸擴大成為社會參與的基礎。

北投文化基金會從去年開始與湖山國小合作,利用學校廢棄場地與校舍,開事從事大菁的種植與藍染技藝的社會傳承工作,目前大菁栽種面積有一百平方公尺,每年可產藍泥約五十公斤。另一方面,透過社區大學的通絡,實質展開藍染技藝的傳承,每次舉辦願景工作坊體驗活動,都吸引附近社區民眾的熱情參與,有人甚至已連續參與數次。在北投社區大學推廣的藍染體驗課程,藍染已成為最熱門課程之一,甚至也吸引了國外學員的參與,在我們前往湖山國小參觀的這一天,學員中赫然發現一位日本學員的身影,原來他是一位到台灣來long stay的遊客,在基金會的旅遊宣傳品裡看到台灣竟然有和日本傳統藍染一樣的工藝活動,毫不考慮就報名參加了,其實他已不是第一位來參加體驗的外國學員,從去年開始,基金會這項working holiday已成為日本遊客眼中熱門的參與項目了。

此外基金會也嘗試將藍染工藝轉化為社區產業,繼去年與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林榮泰教授帶領團隊合作進行北投紗帽山藍染復育與推廣計畫之後,今年更落實產業化的嘗試,開始發展藍染絲巾、把藍泥加入手工皂開發為特色商品的可能。在今年加入北投溫泉產業的行列,基金會與北投與溫泉發展協會合作,開發了北投有禮、北投藍染禮等商品。讓這項意涵著土地特色與傳統歷史文化的美藍色印象,在北投各溫泉飯店,都可以尋訪到她的現代身影。

雖然,因為受限大菁產能與藍染本身高成本的的限制,讓藍染產業化的路仍很艱辛,例如一百八十公斤的大菁才能生產約二十六公斤的藍泥,一公斤的藍泥成本大約需要一千元,但卻只能染出十條手帕,這樣的生產成本要讓藍染在一般市場具有競爭力是很大的考驗。

誠如何校長所言,一切文化的形成都需經過很長的時間培養形成,在推動藍染工藝課程中,我們盡到了文化傳承的責任。是的,也許復興藍染產業是一個遙遠的夢,但這群可愛的朋友已在路上,他們帶我們在湖山村的山谷裡看到美麗的藍色驚艷。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8.html
執行單位: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陽明山是一個開發甚早的地方,在清朝即有郁永河採硫磺的記載,早期也是藍染原料的大菁的主要栽植地。過去陽明山區的溪流旁都會種植山藍,又稱大菁,是天然靛藍的植物。1 8 5 0 年代,臺灣的「靛藍」是重要的外銷產品,史料中記載「1880年,靛藍的數量占輸出貨品之第三位,僅次於稻米及煤炭…。」昔日,陽明山區如鹿角坑溪、大尖後山、竹仔湖、平林溪、菁礐溪、木屐寮等地都種植山藍且設置菁礐,許多地名也都和「菁礐」有關,如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菁山路、平菁街等等,由此可見當時製藍產業的普遍。後來,北部的茶產業興起,植茶的獲利較高,農民紛將藍圃改為茶園,至1864年左右,德國人造靛藍研發成功後,至1890年,德國人造染料居於絕對領先地位,天然的靛藍被趕出市場,臺灣的製藍業、染布業從此一蹶不振,終於在1920年左右結束生產。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在大屯自然公園進行菁礐復舊工程,完成了一組菁礐,包含二座浸泡池、一座沉澱池,並舉辦「菁礐再現」活動,將浸藍、打藍、製藍的過程依古法操練,重現先人闢路藍縷的產業過程。而在地極具歷史又肩負教育使命的一群湖山國小老師,從陽管處習得了植栽、製藍靛與染布的技巧,延續社區的藍染工藝產業。

湖山國小自2003年起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協助輔導下開始於校園種植大菁,逐步發展藍染課程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中,並成立「湖山染工坊」,尤其藍染與校園生態為主的草山遊學已深化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從大菁扦插、了解大菁與陽明山區的關係,由採收、粹取藍靛素到學習各種染法等歷程,引導小朋友認識與體驗地方文化。

自2008年起,北投文化基金會依原有聚落與特色進行發想與行程結合,並與湖山染工坊合作,共同將藍染體驗與技法推廣至社區,也邀請北投溫泉業者試遊與體驗,希望將溫泉體驗、自然遊憩、有機農業、社區文史、傳統聚落等,以社區共識凝聚綠生活方向為目標逐步邁進,創造出整體區域與資源的整合。

目前主要工坊教室以座落於湖山國小校園中的工藝教室為主,結合周遭環境,以校園樹蔭下空地為大菁復育種植場所、湖山溪之水池為自然洗滌、漂布之場所,運用工藝教室中的空間進行教學、傳統陶缸養藍與染布。

為方便相關試驗與產品開發,除了湖山國小之工坊與大菁復育地,北投文化基金會及湖山社區中農友提供之約35平方公尺之農地亦進行養藍、藍染與植物種植,今年度連同湖山國小大菁收成共製藍泥約60公斤。藍染工藝的推廣從大菁的復育、藍泥的製作起。每年的6月及11月為適合採大菁葉製藍的日子,因此在6月與11月舉辦培訓與體驗課程,從在農地種植作物、藍泥製作(打藍、取藍)、生葉染簡易產品製作、藍靛綁紮染、縫染技法學習等。北投的藍染工藝已隱而不現多年,如何將北投藍染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在地人才的培育與深化、藍染體驗的場域環境整理,是未來努力的重點與方向。

長期而言, 期望能透過北投社區營造基礎,創造尊嚴自傲(selfsufficiency)的生活,藉由北投社區藍染基礎,營造在地自足(shortdistance)的生活;以北投社區藍染網絡基礎, 建構社區分享共榮(sharing)的生活,並且建構社區慢活城市(slow life)生活。希望能藉由重建北投藍染微型產業,創造工藝體驗的社區經濟模式,來營造健康、永續的綠生活。

【山谷裡的藍色驚艷】

湖山里,一個靜靜窩踞在大屯山和七星山二座大山間的山谷裡的小村子,磺溪從她眼前冒著白色霧氣穿流而過,靜靜凝視著山腳下北投溫泉區的繁華煙雲。在傍晚時分,當村裡人家燈火亮起時,不禁令人浮現出美國民謠「山谷裡的燈火」旋律中的美麗場景。

這一個只有十來戶人家小聚落,村民近百年來在河階的小台地上耕種,農閒時也往更高的山上討生活。在陽明山採硫盛行的年代,有人也到附近的山區採硫做工,另一個生計就是已被大多數人遺忘的採藍。在藍泥成為出口重點商品的十九世紀中葉,整個大屯山區因為地形多陰濕谷地,山溝河谷長滿大菁,這些大菁造就了陽明山的藍染產業,藍染產業從鼎盛一時到後來因茶葉興起與合成染料問世而逐漸消失。藍染產業的輝煌歷史只能從陽明山地區的頂菁礐、中菁礐、下菁礐、菁山路等地名想像,而產業內容也只有在大屯遊客服務站的展示室和戶外的菁礐復舊池裡想像了。

湖山里本地原不產大菁,七、八年前陽明山國家公園開始著手復育菁礐時,因為山上居民配合意願不高,而當時湖山國小一位自然與生活的老師知道了,就從國家公園拿了30株大菁苗在校園栽種,做為教學用途。沒想到七年過去,無心插柳的結果,竟讓藍染工藝沒落八十年之後,在這個安靜的小村落重新綻放藍色光芒。

湖山國小,像所有山區小學面臨了人口外移的壓力,是一個只有六班的小學校,為了避免像其他偏遠地區學校走上廢校或併校的命運,校長何怡君到任後積極推動綠色教學與環境教育,現在湖山成了台北地區熱門的森林小學,不但學生人數維持穩定,也吸引了台北市區內的學生來就讀,目前每班都已有近三十人的規模,還有不少在候補入學的學生,何校長自豪的說湖山是最小的大學校。

每年六月,湖山國小有一個特別的畢業典禮,在這一天,每個畢業生都會穿上自己親手染的藍染T恤,每個孩子臉上都有無上的光榮與驕傲,因為這件T恤有他們從三年級開始的精采學習記憶。

原來,在民國92年,有一位任職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學生家長李清峰,熱心地把國家公園當時正在推動的藍染復育介紹給學校自然與生活學科的老師,就這樣帶動了湖山里甚至北投地區的藍染工藝風氣。在湖山國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就參與了藍染工藝的薰染。他們從自然課裡的扦插課程中學習大菁的栽種,再從社會科的教學裡認識了藍染產業在台灣的歷史過程,高年級的小孩就在藝術課程裡親身參與了採藍、打藍與藍染的技能,最後在畢業的時候,每個人都能穿上代表自己心血結晶的藍染T恤了。

何校長說學校推動藍染工藝已六年多,六年多來配合其他音樂藝術課程的重點教學,學生長期在這種美學氛圍中學習,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的美學能力變強了,學生畢業後選擇藝術相關科系的比例相當高。

湖山國小的美麗教學,很快的被其他學校看見,在96年學校開始舉辦遊學計畫,接受其他學校到湖山做一日體驗教學,三年來,已有超過二千個人來這裡參加包括藍染工藝在內的遊學活動。

湖山國小靠著大菁與藍染,為逐漸老化的村落帶來新活力,學校風氣的轉變影響了家長,多年來,在學校要採藍的季節工作時,家長都會熱心來幫忙,開始讓學校這個藍染技藝受到附近社區的注意,山下的北投文化基金會帶進來社區參與的熱情,讓這個在學校默默經營了六七年的傳統工藝,逐漸擴大成為社會參與的基礎。

北投文化基金會從去年開始與湖山國小合作,利用學校廢棄場地與校舍,開事從事大菁的種植與藍染技藝的社會傳承工作,目前大菁栽種面積有一百平方公尺,每年可產藍泥約五十公斤。另一方面,透過社區大學的通絡,實質展開藍染技藝的傳承,每次舉辦願景工作坊體驗活動,都吸引附近社區民眾的熱情參與,有人甚至已連續參與數次。在北投社區大學推廣的藍染體驗課程,藍染已成為最熱門課程之一,甚至也吸引了國外學員的參與,在我們前往湖山國小參觀的這一天,學員中赫然發現一位日本學員的身影,原來他是一位到台灣來long stay的遊客,在基金會的旅遊宣傳品裡看到台灣竟然有和日本傳統藍染一樣的工藝活動,毫不考慮就報名參加了,其實他已不是第一位來參加體驗的外國學員,從去年開始,基金會這項working holiday已成為日本遊客眼中熱門的參與項目了。

此外基金會也嘗試將藍染工藝轉化為社區產業,繼去年與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林榮泰教授帶領團隊合作進行北投紗帽山藍染復育與推廣計畫之後,今年更落實產業化的嘗試,開始發展藍染絲巾、把藍泥加入手工皂開發為特色商品的可能。在今年加入北投溫泉產業的行列,基金會與北投與溫泉發展協會合作,開發了北投有禮、北投藍染禮等商品。讓這項意涵著土地特色與傳統歷史文化的美藍色印象,在北投各溫泉飯店,都可以尋訪到她的現代身影。

雖然,因為受限大菁產能與藍染本身高成本的的限制,讓藍染產業化的路仍很艱辛,例如一百八十公斤的大菁才能生產約二十六公斤的藍泥,一公斤的藍泥成本大約需要一千元,但卻只能染出十條手帕,這樣的生產成本要讓藍染在一般市場具有競爭力是很大的考驗。

誠如何校長所言,一切文化的形成都需經過很長的時間培養形成,在推動藍染工藝課程中,我們盡到了文化傳承的責任。是的,也許復興藍染產業是一個遙遠的夢,但這群可愛的朋友已在路上,他們帶我們在湖山村的山谷裡看到美麗的藍色驚艷。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8.html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6

執行單位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類別名稱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對於人的居住空間,在市場以奢華為訴求的主流價值觀裡,總是以大就是美的概念為豪宅的基本條件,但隨著環保思潮如雪球在世界各地滾動,開始有人對自己的居住空間提出反省,到底人是住在房子裡還是住在環境裡?在竹山的德豐木業就以這樣的思惟建構它的企業經營主軸,他們賣的是個讓人住的舒適的基本空間概念,但是可以讓人在環境中與自然共舞和地球的未來和諧相處。

德豐木業是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木材加工廠,創始人李有德先生原本從事杉木買賣,在木業鼎盛時期在豐原開設了木材加工廠,後來由兒子李成宗先生遷移到竹山,繼續從事木材加工,但是隨著台灣森林資源衰竭,台灣的木業市場也急速下墜,李成宗先生眼光獨到的與屏科大技術合作,在加工技術上做了提升,讓德豐有了木材防火耐燃與塑化及集成材加工等技術,使得市場上木材加工廠百分之九十都停歇業之際,德豐得以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隨著德豐第三代接班人李文雄的加入,開始積極尋找德豐與木業經營的另一種可能,傳統木材加工業者除了從事木材買賣代工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尤其在環境意識高漲的當代,木材業者免不了揹負著破壞森林的原罪,但是根據李文雄的思維,其實木材是很好的再生環保建材,只要你用的方法是對的。

李文雄認為:『木材業的沒落是因為它直接截取天然資源販售,並沒有一個使用的系統所致。但是我看到全球的氛圍,開始對木材使用有一個正向的訴求。我發現在台灣這種市場潛力很大,因為木材是永續性的使用,而台灣有面積廣闊的山林地。』

在原生材料這部分,李文雄發現不管是木、竹、土或是單純的金屬元素都是很好的創作材料,他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家族經營了六十年的事業,很高興的發現木材是很好的原料,因為它不必透過損耗更多能源提煉,只要直接裁切就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種出來再生的,對環境是很好的資源使用。

李文雄強調,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都與木材分不開,與森林樹木無法切割的。所以他一直在思考,既然要用它,就要知道如何去善用,而不是一味以人的角度去使用森林資源,當然也不是單方面以環保角度去提倡保護它,企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點。

首先李文雄開始思考在建築方面,從祖父開始是建材提供者,到了父親是進入材料的保存與提升,讓木材加工技術更成熟。他決定思考如何讓它用出來,怎麼運用它。

在建築方面,李文雄帶領設計師以東方人的角度思考,不是用西方建築出發,德豐的團隊花很多時間思考榫接技術與斗拱式工法。這二種工法一個是居住空間工法一個是廟堂的工法。德豐開發出來的傢俱是在深入瞭解這兩種工法後延續出來的生活用品,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建築結構產生的傢俱,從這一脈絡發展下來。但是李文雄這二年也發現技術並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更積極的又回到環境問題上去思考木業未來真正的發展,它已不再只是單木業發展而是整個環境發展所衍生出來的企業架構。』

在竹山郊區有一塊李家的地,原本是德豐計畫擴廠用地。但現在李文雄要在這裡進行一個試驗。李文雄說:『當我們開始考慮把房子蓋在這裡的時候就在想,不只是我們住進來,真的住進來後是否可以發現一個新的生活型態,從土地建築與環境思考一個新可能,也許就是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態度。如果從材料的角度或思考蓋一般農舍或經濟型建材料也好,其實它都不能跳脫一般傳統的模式思考。但是如果我們站在順著生態的樣貌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再讓原來這土地上的樹種慢慢回到這裡,我們住在這裡其實是可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再回頭來思考居住的量體,跟人的關係,我們到底需要一個多大面積就夠了,我一直覺得是人居住在這環境裡而非房子裡的想法,所以決定在這裡展開實驗。』

李文雄以人和自然共生的角度思考企業的未來,也從這裡展開品牌型塑之路,從木材與環境的思惟創造品牌,德豐在木業有一個很特別的是幫人家做建築設計,特別是以傳統工法的設計及用現代木材建築材料像集成材工法的設計,在木業裡台灣可能就德豐一家。

李文雄說:『踏出這一步是希望我們用台灣的材料來建房屋。設計生活用品,我是希望大家都以貿易商的角度把國外木材進口來台灣得到生活所需利潤,真的把在地林業做起來,站在全球資源分配的角度看這是必然的,是要以當地土地提供人民需要而非用錢去其他國家買進來的。其實產品研發過程是從木材架構下來,現在更從高角度環境架構下來,方向就很清楚,不會用High tech來進行。更期待用Low tech的方向進行,所以我們思考人在環境裡到底需要多少空間?我們發現人需要的空間是休息然後存放一些他的生活物品,其他時間都是在環境中的,再來延伸下來的器物,我們會希望是這土地所生的林產品或農產品資源,當然無可迴避有些電器物品,我們並不是希望回到原始生活的角度,而是希望說在過度浪費的狀況下如何再精簡下來的想法,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再回到環境裡面。』

最後李文雄期待,不論是在這土地上是進行一個生活態度的實驗也好,逐夢也好,踏實的方式也好,他都期待從現實環境開始之後,在這裡產生的生活型態居住空間都可以提供以後的發展借鏡,因為這是和德豐木業的本業相關的,希望透過這途徑會讓整個居住空間系統完整,會讓生活用品開發都是從土地來的,用可以再生的樹是種出來後是直接使用到生活中的,對環境干擾最小的,這是就是德豐企業發展的實踐,他希望從這思考出來的結果是對環境對土地對人都是完整的而不是被切割的,對企業是可以走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的生活用品開發。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0.html
執行單位: 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地區名稱: 南投縣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對於人的居住空間,在市場以奢華為訴求的主流價值觀裡,總是以大就是美的概念為豪宅的基本條件,但隨著環保思潮如雪球在世界各地滾動,開始有人對自己的居住空間提出反省,到底人是住在房子裡還是住在環境裡?在竹山的德豐木業就以這樣的思惟建構它的企業經營主軸,他們賣的是個讓人住的舒適的基本空間概念,但是可以讓人在環境中與自然共舞和地球的未來和諧相處。

德豐木業是一家有六十年歷史的木材加工廠,創始人李有德先生原本從事杉木買賣,在木業鼎盛時期在豐原開設了木材加工廠,後來由兒子李成宗先生遷移到竹山,繼續從事木材加工,但是隨著台灣森林資源衰竭,台灣的木業市場也急速下墜,李成宗先生眼光獨到的與屏科大技術合作,在加工技術上做了提升,讓德豐有了木材防火耐燃與塑化及集成材加工等技術,使得市場上木材加工廠百分之九十都停歇業之際,德豐得以在市場上屹立不搖。

隨著德豐第三代接班人李文雄的加入,開始積極尋找德豐與木業經營的另一種可能,傳統木材加工業者除了從事木材買賣代工之外還可以做什麼?尤其在環境意識高漲的當代,木材業者免不了揹負著破壞森林的原罪,但是根據李文雄的思維,其實木材是很好的再生環保建材,只要你用的方法是對的。

李文雄認為:『木材業的沒落是因為它直接截取天然資源販售,並沒有一個使用的系統所致。但是我看到全球的氛圍,開始對木材使用有一個正向的訴求。我發現在台灣這種市場潛力很大,因為木材是永續性的使用,而台灣有面積廣闊的山林地。』

在原生材料這部分,李文雄發現不管是木、竹、土或是單純的金屬元素都是很好的創作材料,他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家族經營了六十年的事業,很高興的發現木材是很好的原料,因為它不必透過損耗更多能源提煉,只要直接裁切就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種出來再生的,對環境是很好的資源使用。

李文雄強調,人類從古至今,就一直都與木材分不開,與森林樹木無法切割的。所以他一直在思考,既然要用它,就要知道如何去善用,而不是一味以人的角度去使用森林資源,當然也不是單方面以環保角度去提倡保護它,企圖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點。

首先李文雄開始思考在建築方面,從祖父開始是建材提供者,到了父親是進入材料的保存與提升,讓木材加工技術更成熟。他決定思考如何讓它用出來,怎麼運用它。

在建築方面,李文雄帶領設計師以東方人的角度思考,不是用西方建築出發,德豐的團隊花很多時間思考榫接技術與斗拱式工法。這二種工法一個是居住空間工法一個是廟堂的工法。德豐開發出來的傢俱是在深入瞭解這兩種工法後延續出來的生活用品,我們會因為這樣的建築結構產生的傢俱,從這一脈絡發展下來。但是李文雄這二年也發現技術並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所以更積極的又回到環境問題上去思考木業未來真正的發展,它已不再只是單木業發展而是整個環境發展所衍生出來的企業架構。』

在竹山郊區有一塊李家的地,原本是德豐計畫擴廠用地。但現在李文雄要在這裡進行一個試驗。李文雄說:『當我們開始考慮把房子蓋在這裡的時候就在想,不只是我們住進來,真的住進來後是否可以發現一個新的生活型態,從土地建築與環境思考一個新可能,也許就是生活的方式或生活的態度。如果從材料的角度或思考蓋一般農舍或經濟型建材料也好,其實它都不能跳脫一般傳統的模式思考。但是如果我們站在順著生態的樣貌去思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再讓原來這土地上的樹種慢慢回到這裡,我們住在這裡其實是可以達到平衡的狀態。再回頭來思考居住的量體,跟人的關係,我們到底需要一個多大面積就夠了,我一直覺得是人居住在這環境裡而非房子裡的想法,所以決定在這裡展開實驗。』

李文雄以人和自然共生的角度思考企業的未來,也從這裡展開品牌型塑之路,從木材與環境的思惟創造品牌,德豐在木業有一個很特別的是幫人家做建築設計,特別是以傳統工法的設計及用現代木材建築材料像集成材工法的設計,在木業裡台灣可能就德豐一家。

李文雄說:『踏出這一步是希望我們用台灣的材料來建房屋。設計生活用品,我是希望大家都以貿易商的角度把國外木材進口來台灣得到生活所需利潤,真的把在地林業做起來,站在全球資源分配的角度看這是必然的,是要以當地土地提供人民需要而非用錢去其他國家買進來的。其實產品研發過程是從木材架構下來,現在更從高角度環境架構下來,方向就很清楚,不會用High tech來進行。更期待用Low tech的方向進行,所以我們思考人在環境裡到底需要多少空間?我們發現人需要的空間是休息然後存放一些他的生活物品,其他時間都是在環境中的,再來延伸下來的器物,我們會希望是這土地所生的林產品或農產品資源,當然無可迴避有些電器物品,我們並不是希望回到原始生活的角度,而是希望說在過度浪費的狀況下如何再精簡下來的想法,希望我們的生活可以再回到環境裡面。』

最後李文雄期待,不論是在這土地上是進行一個生活態度的實驗也好,逐夢也好,踏實的方式也好,他都期待從現實環境開始之後,在這裡產生的生活型態居住空間都可以提供以後的發展借鏡,因為這是和德豐木業的本業相關的,希望透過這途徑會讓整個居住空間系統完整,會讓生活用品開發都是從土地來的,用可以再生的樹是種出來後是直接使用到生活中的,對環境干擾最小的,這是就是德豐企業發展的實踐,他希望從這思考出來的結果是對環境對土地對人都是完整的而不是被切割的,對企業是可以走與環境共生的永續的生活用品開發。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70.html

# 開始 於 文資局歷史建築 - 7

案件編號20190712000001
個案名稱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
種類1::
code: : A10
name: : 教堂
歷史沿革根據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的紀錄,1951年時,原在中國大陸傳教的荷蘭籍遣使會士包括高德貴、白永恩、和振華等十餘位神父先後抵台,在三張犁一帶開教牧靈,1954年成立堂區,設立延吉街聖母顯靈聖牌堂。 1954年3月,高德貴神父來到頭城開教設立堂區,先購得青雲路30號民房一棟做為聖堂。1958年6月,高德貴神父返回荷蘭募款,返台後購地新築聖伯多祿堂,於1960年7月祝聖落成。其後陸續在下埔與大溪兩地設立分堂,分別在1962年5月與1963年12月祝聖落成。其後又有包宜航、衛宗賢兩位神父在頭城聖保祿堂福傳。 1955年時,和振華神父來到礁溪設立堂區,先在礁溪舊街購置3間民房做為聖堂。在和神父傳播福音的努力下,教眾日增,即在現址購置約1千坪土地興建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在1961年開工,1963年5月祝聖落成。羅文思神父1936年出生於荷蘭,1949年進小修道院,1956 進初學院(初學一年、哲學二年、神學四年),1963年於荷蘭天主教神學院畢業並成為神父,同年9月12日來到台灣,先到新竹並展開為期一年的閩南語學習。1964年來到礁溪天主堂擔任副本堂。1966年羅文思神父擔任礁溪天主堂本堂神父。羅文思神父在與遣使會省會長白永恩神父的討論下,開始與頭城包宜航神父開始在礁溪、頭城等地,挨家挨戶尋覓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在與家長溝通後開始帶著(或揹)患小兒痲痺的孩子,平均每週一次搭清晨4時50分頭班火車北上,到台大醫院、振興醫院等看診。在1971年文聲復健院新建啟用前,羅文思神父利用礁溪天主堂內施作簡易木作隔間作為病童手術後之定期復建場所。 1968年頭城仁愛修女會修女們,在礁溪天主堂東南側設立興建「慈惠幼稚園」,有教室三間,使礁溪的年輕媽媽們,在幼童獲得照顧下得以出外安心上班。直至1993年神父及修女們有感於幼稚教育已蓬勃發展,方結束「慈惠幼稚園」25 年的時代任務。 1970年神父們有感於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除了接受開刀等治療外,更需要長期復健照顧,並讓他們能正常受教育及與人群相處,故羅文思神父在國內外人士的捐款及發起愛心券等行動下共募得120 萬元籌建文聲復建院。1971年「文聲療養院」興建完成,作為小兒痲痺症孩童居住生活、復健、定期複診治療的地方;院童並在慈惠幼稚園、礁溪國小、礁溪國中就學。文聲復健院直至1995年方因建築不符新建築法令下方功成身退。文聲復健院在近30年期間曾幫助過1000 餘位宜蘭縣患有小兒痲痺症的孩子,使其接受治療、開刀、復健等、穿起鐵鞋踏出新的人生。此外,更有300餘位患小兒痲痺症的孩子,曾居住在「文聲復健院」接受長期復建、生活、受教育等;有孩子曾在文聲復建院度過12個寒暑。 隨著政府在1993年起開始引進外籍勞工,不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籍(以菲律賓籍居多)勞工,也需要宗教信仰對於思鄉心靈的撫慰,礁溪聖若瑟堂也開始提供外籍勞工英文彌撒,大部分是礁溪遠東紡織廠的菲籍勞工。聖若瑟堂在設立早期即設有2名菲律賓籍服務人員協助文聲復健院照護院童的工作,後期擔任外籍勞工生活輔導的諮詢。 2017年10月羅文思神父返回荷蘭後,遣使會中華省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權移交給台北教區;2018年2月20日,由遣使會費克強神父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正式移交給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主任司鐸鄒正義神父。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礁溪天主堂(含礁溪天主堂、辦公室及宿舍、慈惠幼稚園、文聲復健院等)」文化資產先期調查評估報告/蔡明志/2018.11
評定基準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1.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及文聲復健院採用當時在宜蘭地區技術甚佳之洗石子與磨石子工法,文聲復健院之水療池則採馬賽克敷設;三種工法作工均相當細膩,具民間藝術之特色。 2.礁溪聖若瑟天主堂為永寧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型獨特,以圓弧做為貫串整座聖堂的設計概念,平面呈扇形,高度則由入口往聖壇處逐漸升高,具強烈透視效果,聖壇上方並突起塔樓,相當能夠體現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之精神與特色,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3.礁溪聖若瑟天主堂之建造物類型為天主教堂,為宜蘭地區早期具有現代建築精神之建造物,而文聲復健院則利用礁溪天然溫泉做為小兒麻痺孩童之復健場所,均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 4.天主教遣使會自1950年代開始,以頭城與礁溪為責任區域進行傳教。在礁溪堂區,亦協助小兒麻痺孩童醫療、復健與教育的工作,見證天主教在戰後宜蘭地區對於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及教育之重要貢獻,體現天主教之社會服務意涵,具歷史文化價值。
法令依據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 1、2、3 款規定之登錄基準。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宜蘭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address: : 礁溪路五段42號
經度121.771434
緯度24.8258259
主管機關名稱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復興路二段101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代表圖像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jpg
name: : 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
所有權屬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0712000001
外觀特徵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由東往西分別由教友席扇形平弧頂量體、聖壇高塔以及神父準備室等三個量體所組成。入口門廊前緣突出於扇形量體,後緣則內凹於教友席牆面,形成一處稍具深邃感的入口空間。 在南北側牆部分,其高度由入口處(東側)逐漸往聖壇方向(西側)逐漸升高,開上下兩排圓拱形窗戶,下排窗戶大小相同,上下兩側半圓形採固定窗,中間縱長矩形開兩扇上下旋轉窗;上排窗戶由東側往西側逐漸增高,開窗方式與下排相同。牆面為洗石子,垂直分割線配置在窗戶縱向中軸上。此外,立面亦可見屋頂落水管,其位置依循教友席量體柱位,且柱間寬度由東側往西側漸窄。 聖堂塔樓高度約比入口處側牆高約一倍,面向東南東方之牆面略往內凹,牆面並開有五扇頂端與底端為半圓形之細縱長條形窗,東昇旭日的陽光可由此5扇窗戶進入聖壇背牆上方再反射下來,形塑聖若瑟堂最具神聖性的空間氛圍。在聖壇背面則設有一座矩形鋼筋混凝土框,且高度較塔樓更高,並架設一座聖堂最重要之宗教象徵元素-鋼筋混凝土造的十字架。 文聲復健院: 文聲復健院樓中央主要量體樓高三層,兩側量體樓高兩層。主結構框架採鋼筋混凝土,外牆為砌磚後以洗石子粉刷。 文聲復健院之正面,在中央量體部分三層樓皆採1:2:2:1的開窗韻律,僅在一層中央入口部分開兩道雙開門,且稍向內凹搭配懸挑RC版形成文聲復健院之主要入口。 兩側次要量體為兩層樓高,三樓部分以高約2公尺之透空水泥花磚圍塑。一樓外牆較中央量體外牆突出約2公尺,各開2扇與中央量體相同尺寸之窗戶。北側量體因基地尚有餘裕,因此在一樓部分的量體往後延伸,提供做為水療池之主要復健空間。 文聲復健院背立面最為特別之處,即是在後方出入口之南側突出一塊高逾二層之牆版,表面以洗石子為主體,並以咖啡色之馬賽克拼貼出十字架形狀,再以灰泥塑出「文聲復健院」五字,形成在新開闢之礁溪路側最顯眼的視覺焦點。但此高牆極有可能在創建之初並未設置,應是在礁溪路開闢後方新設。
室內特徵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教友席與聖壇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宗教儀式空間。教友席空間為扇形平面,寬度從入口進入處最寬,逐漸往聖壇位置縮窄,讓教友進入教友席的空間後能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中軸線上另一端的聖壇;再者,平弧狀的屋頂之高度也往聖壇逐漸抬高,同樣聚焦在聖壇背牆及往上延伸的聖壇塔樓上方較為明亮的空間。 由於教友席最近入口處之柱間在聖堂後落成祝聖啟用後不到幾年,即增設木作隔間做為小兒麻痺病童的臨時治療與復健場所。 在北側最接近入口的隔間中,可見到在轉角處設有告解亭。 教友席與聖壇間,除以結構柱樑框架做為區隔外,也透過地面高度的變化來區隔。在聖壇前緣兩側,則設置了兩道矮欄,是由3個半圓與2個四分圓為支撐結構,上方置一水平水泥橫樑,做為聖壇與教友席間最主要的區隔,也可能是聖堂在1963年落成時尚未有梵二會議結論前之作法的見證。 聖若瑟堂之祭衣室位於聖壇後方,可自聖壇兩邊側牆拱門進入,亦可由戶外自北側外牆圓拱門進入。 文聲復健院: 從東向主入口進入,是文聲復健院之客廳,內部自早期即擺放沙發,神父、修女、院童經常在客廳活動。由客廳後半部設有樓梯上到二樓。目前樓梯是由客廳後半南側牆面拾級而上,經兩次轉折後可上至二樓。外側扶手為鑄鐵構成,以兩個S形間菱形框架組構,靠牆面則皆設有扶手,以方便小兒麻痺病童上下樓。但從舊照片觀察,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應非原始創建時的樓梯;原來的樓梯可能是貼著北側牆面上四階後,再沿著西側往上爬升。復健院客廳後方原本似開一扇窗戶(北側)與一道雙開門扇(門扇)。今所見二樓往三樓的樓梯位置與轉折方式,極有可能才是一樓往二樓在創建時的位置與轉折方式。 溫泉水療池,則設置在一樓北側後半突出的量體,牆面貼以白色磁磚,水療池則貼以小口馬賽克磁磚,更衣室或淋浴間則在旁邊的房間,可能為了因應院童需有輔具,每個小隔間的寬度較寬。據菲籍物理治療師陸阿姨表示每週三、週五各一次,每次半小時讓院童透過溫水活動四肢復健。
使用情形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原是天主教遣使會教堂。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文聲復健院:原做為小兒麻痺病童復健療養之用。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目前閒置,107年6月發現被局部拆毀。
是否開放(空)
是否收費(空)
開放時間不開放參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03-9322440#604
公告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80003828B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2 00:00:00.0
landlotList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landNo: : 義結段
landSerialNo: : 69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公告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7-12/326c3a40-4d3e-44b8-9e67-4edaeb35a014/公告文.pdf
地籍資料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03/da2eff2b-17d9-47ec-b463-a5de15794af5/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地籍圖.jpg
repImgId59914
案件編號: 20190712000001
個案名稱: 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
種類: 1::
code: : A10
name: : 教堂
歷史沿革: 根據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的紀錄,1951年時,原在中國大陸傳教的荷蘭籍遣使會士包括高德貴、白永恩、和振華等十餘位神父先後抵台,在三張犁一帶開教牧靈,1954年成立堂區,設立延吉街聖母顯靈聖牌堂。 1954年3月,高德貴神父來到頭城開教設立堂區,先購得青雲路30號民房一棟做為聖堂。1958年6月,高德貴神父返回荷蘭募款,返台後購地新築聖伯多祿堂,於1960年7月祝聖落成。其後陸續在下埔與大溪兩地設立分堂,分別在1962年5月與1963年12月祝聖落成。其後又有包宜航、衛宗賢兩位神父在頭城聖保祿堂福傳。 1955年時,和振華神父來到礁溪設立堂區,先在礁溪舊街購置3間民房做為聖堂。在和神父傳播福音的努力下,教眾日增,即在現址購置約1千坪土地興建聖若瑟天主堂。天主堂在1961年開工,1963年5月祝聖落成。羅文思神父1936年出生於荷蘭,1949年進小修道院,1956 進初學院(初學一年、哲學二年、神學四年),1963年於荷蘭天主教神學院畢業並成為神父,同年9月12日來到台灣,先到新竹並展開為期一年的閩南語學習。1964年來到礁溪天主堂擔任副本堂。1966年羅文思神父擔任礁溪天主堂本堂神父。羅文思神父在與遣使會省會長白永恩神父的討論下,開始與頭城包宜航神父開始在礁溪、頭城等地,挨家挨戶尋覓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在與家長溝通後開始帶著(或揹)患小兒痲痺的孩子,平均每週一次搭清晨4時50分頭班火車北上,到台大醫院、振興醫院等看診。在1971年文聲復健院新建啟用前,羅文思神父利用礁溪天主堂內施作簡易木作隔間作為病童手術後之定期復建場所。 1968年頭城仁愛修女會修女們,在礁溪天主堂東南側設立興建「慈惠幼稚園」,有教室三間,使礁溪的年輕媽媽們,在幼童獲得照顧下得以出外安心上班。直至1993年神父及修女們有感於幼稚教育已蓬勃發展,方結束「慈惠幼稚園」25 年的時代任務。 1970年神父們有感於患小兒痲痺症的孩童除了接受開刀等治療外,更需要長期復健照顧,並讓他們能正常受教育及與人群相處,故羅文思神父在國內外人士的捐款及發起愛心券等行動下共募得120 萬元籌建文聲復建院。1971年「文聲療養院」興建完成,作為小兒痲痺症孩童居住生活、復健、定期複診治療的地方;院童並在慈惠幼稚園、礁溪國小、礁溪國中就學。文聲復健院直至1995年方因建築不符新建築法令下方功成身退。文聲復健院在近30年期間曾幫助過1000 餘位宜蘭縣患有小兒痲痺症的孩子,使其接受治療、開刀、復健等、穿起鐵鞋踏出新的人生。此外,更有300餘位患小兒痲痺症的孩子,曾居住在「文聲復健院」接受長期復建、生活、受教育等;有孩子曾在文聲復建院度過12個寒暑。 隨著政府在1993年起開始引進外籍勞工,不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籍(以菲律賓籍居多)勞工,也需要宗教信仰對於思鄉心靈的撫慰,礁溪聖若瑟堂也開始提供外籍勞工英文彌撒,大部分是礁溪遠東紡織廠的菲籍勞工。聖若瑟堂在設立早期即設有2名菲律賓籍服務人員協助文聲復健院照護院童的工作,後期擔任外籍勞工生活輔導的諮詢。 2017年10月羅文思神父返回荷蘭後,遣使會中華省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權移交給台北教區;2018年2月20日,由遣使會費克強神父將礁溪堂區的管理正式移交給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主任司鐸鄒正義神父。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礁溪天主堂(含礁溪天主堂、辦公室及宿舍、慈惠幼稚園、文聲復健院等)」文化資產先期調查評估報告/蔡明志/2018.11
評定基準: 1:: :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 : 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者
3:: :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1.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及文聲復健院採用當時在宜蘭地區技術甚佳之洗石子與磨石子工法,文聲復健院之水療池則採馬賽克敷設;三種工法作工均相當細膩,具民間藝術之特色。 2.礁溪聖若瑟天主堂為永寧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造型獨特,以圓弧做為貫串整座聖堂的設計概念,平面呈扇形,高度則由入口往聖壇處逐漸升高,具強烈透視效果,聖壇上方並突起塔樓,相當能夠體現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之精神與特色,具建築史或技術史之價值。 3.礁溪聖若瑟天主堂之建造物類型為天主教堂,為宜蘭地區早期具有現代建築精神之建造物,而文聲復健院則利用礁溪天然溫泉做為小兒麻痺孩童之復健場所,均具地區性建造物類型之特色。 4.天主教遣使會自1950年代開始,以頭城與礁溪為責任區域進行傳教。在礁溪堂區,亦協助小兒麻痺孩童醫療、復健與教育的工作,見證天主教在戰後宜蘭地區對於弱勢族群的醫療照護及教育之重要貢獻,體現天主教之社會服務意涵,具歷史文化價值。
法令依據: 符合「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1項第 1、2、3 款規定之登錄基準。第2條第1項第1、3、4款
所屬主管機關: 宜蘭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address: : 礁溪路五段42號
經度: 121.771434
緯度: 24.8258259
主管機關名稱: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復興路二段101號(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代表圖像: ext: : jpg
transform:
c: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_c.jpg
original: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19-07-12/f3eb5384-a436-4020-961b-a55b0261fa54/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jpg
name: : 文聲復健院正面照片
所有權屬: 1::
ownerType: : 土地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2::
ownerType: : 建築所有人
ownerName: : 財OOOOOOOOOOO
網站連結: 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190712000001
外觀特徵: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聖若瑟天主堂由東往西分別由教友席扇形平弧頂量體、聖壇高塔以及神父準備室等三個量體所組成。入口門廊前緣突出於扇形量體,後緣則內凹於教友席牆面,形成一處稍具深邃感的入口空間。 在南北側牆部分,其高度由入口處(東側)逐漸往聖壇方向(西側)逐漸升高,開上下兩排圓拱形窗戶,下排窗戶大小相同,上下兩側半圓形採固定窗,中間縱長矩形開兩扇上下旋轉窗;上排窗戶由東側往西側逐漸增高,開窗方式與下排相同。牆面為洗石子,垂直分割線配置在窗戶縱向中軸上。此外,立面亦可見屋頂落水管,其位置依循教友席量體柱位,且柱間寬度由東側往西側漸窄。 聖堂塔樓高度約比入口處側牆高約一倍,面向東南東方之牆面略往內凹,牆面並開有五扇頂端與底端為半圓形之細縱長條形窗,東昇旭日的陽光可由此5扇窗戶進入聖壇背牆上方再反射下來,形塑聖若瑟堂最具神聖性的空間氛圍。在聖壇背面則設有一座矩形鋼筋混凝土框,且高度較塔樓更高,並架設一座聖堂最重要之宗教象徵元素-鋼筋混凝土造的十字架。 文聲復健院: 文聲復健院樓中央主要量體樓高三層,兩側量體樓高兩層。主結構框架採鋼筋混凝土,外牆為砌磚後以洗石子粉刷。 文聲復健院之正面,在中央量體部分三層樓皆採1:2:2:1的開窗韻律,僅在一層中央入口部分開兩道雙開門,且稍向內凹搭配懸挑RC版形成文聲復健院之主要入口。 兩側次要量體為兩層樓高,三樓部分以高約2公尺之透空水泥花磚圍塑。一樓外牆較中央量體外牆突出約2公尺,各開2扇與中央量體相同尺寸之窗戶。北側量體因基地尚有餘裕,因此在一樓部分的量體往後延伸,提供做為水療池之主要復健空間。 文聲復健院背立面最為特別之處,即是在後方出入口之南側突出一塊高逾二層之牆版,表面以洗石子為主體,並以咖啡色之馬賽克拼貼出十字架形狀,再以灰泥塑出「文聲復健院」五字,形成在新開闢之礁溪路側最顯眼的視覺焦點。但此高牆極有可能在創建之初並未設置,應是在礁溪路開闢後方新設。
室內特徵: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 教友席與聖壇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宗教儀式空間。教友席空間為扇形平面,寬度從入口進入處最寬,逐漸往聖壇位置縮窄,讓教友進入教友席的空間後能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中軸線上另一端的聖壇;再者,平弧狀的屋頂之高度也往聖壇逐漸抬高,同樣聚焦在聖壇背牆及往上延伸的聖壇塔樓上方較為明亮的空間。 由於教友席最近入口處之柱間在聖堂後落成祝聖啟用後不到幾年,即增設木作隔間做為小兒麻痺病童的臨時治療與復健場所。 在北側最接近入口的隔間中,可見到在轉角處設有告解亭。 教友席與聖壇間,除以結構柱樑框架做為區隔外,也透過地面高度的變化來區隔。在聖壇前緣兩側,則設置了兩道矮欄,是由3個半圓與2個四分圓為支撐結構,上方置一水平水泥橫樑,做為聖壇與教友席間最主要的區隔,也可能是聖堂在1963年落成時尚未有梵二會議結論前之作法的見證。 聖若瑟堂之祭衣室位於聖壇後方,可自聖壇兩邊側牆拱門進入,亦可由戶外自北側外牆圓拱門進入。 文聲復健院: 從東向主入口進入,是文聲復健院之客廳,內部自早期即擺放沙發,神父、修女、院童經常在客廳活動。由客廳後半部設有樓梯上到二樓。目前樓梯是由客廳後半南側牆面拾級而上,經兩次轉折後可上至二樓。外側扶手為鑄鐵構成,以兩個S形間菱形框架組構,靠牆面則皆設有扶手,以方便小兒麻痺病童上下樓。但從舊照片觀察,一樓往二樓的樓梯,應非原始創建時的樓梯;原來的樓梯可能是貼著北側牆面上四階後,再沿著西側往上爬升。復健院客廳後方原本似開一扇窗戶(北側)與一道雙開門扇(門扇)。今所見二樓往三樓的樓梯位置與轉折方式,極有可能才是一樓往二樓在創建時的位置與轉折方式。 溫泉水療池,則設置在一樓北側後半突出的量體,牆面貼以白色磁磚,水療池則貼以小口馬賽克磁磚,更衣室或淋浴間則在旁邊的房間,可能為了因應院童需有輔具,每個小隔間的寬度較寬。據菲籍物理治療師陸阿姨表示每週三、週五各一次,每次半小時讓院童透過溫水活動四肢復健。
使用情形: 礁溪聖若瑟天主堂:原是天主教遣使會教堂。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文聲復健院:原做為小兒麻痺病童復健療養之用。目前閒置,並被局部拆毀。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現狀: 目前閒置,107年6月發現被局部拆毀。
是否開放: (空)
是否收費: (空)
開放時間: 不開放參觀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3-9322440#604
公告: 1::
classification: : 指定/登錄
公告文號: : 府文資字第1080003828B號
公告日期: : 2019-05-22 00:00:00.0
landlotList: 1::
itemNo: : 1
cityName: : 宜蘭縣
distName: : 礁溪鄉
landNo: : 義結段
landSerialNo: : 691
landownership: : (空)
cityLandUseType: : 住宅區
公告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documents/2019-07-12/326c3a40-4d3e-44b8-9e67-4edaeb35a014/公告文.pdf
地籍資料: 1:: : https://data.boch.gov.tw/upload/cadasters/2021-08-03/da2eff2b-17d9-47ec-b463-a5de15794af5/礁溪天主堂及附屬建築地籍圖.jpg
repImgId: 59914

# 開始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8

執行單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北市三峽區民權街84巷2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三峽早年曾為藍染染料植物--馬藍的產地。因為清澈的三角湧溪具備了染布時所需的良好水質,更為漂洗、晾曬染布時的最佳場所,再加上淡水河水運之便,即由下游的港埠運進布匹來染色,而染料製成後亦可順流運到萬華,再大量銷往廈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有利的先天條件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行業特色。因此,三角湧為清代北台灣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之一。染布業在早期的墾拓社會中即供應附近地區居民的需求,直到同治、光緒年間才大為興盛。曾在三峽民權老街上開設過的染坊有鄉紳陳種玉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開設的『陳恒芳染坊』、秀才林金井開設的『林元吉染坊』、同為秀才的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及廖富本家所開設的『金聯春』等,這些都是老字號的染坊。打從光緒年間起,三峽傳統染布業受到人工合成染料的影響,產量逐漸減退,再加以西式及日式和服的衝擊下,市場逐漸萎縮,終告沒落。

 

現今三峽藍染的推動緣起於1999年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起的「找尋失落的三峽染」研究計畫,進行傳統手工藍染技藝研究與地方文化產業再造。『三峽染工坊』是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輔導的染色工坊,目前主要推出的文化商品包含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今日三峽藍染的推動起源於少數人的興趣與投入,後來因為參與的人頗多且凝聚共同意識而發展至今,可以說是根基於相同興趣的結合,從社群的集結而至社區與地方、中央政府的連結,進推動社區產業之發展。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乃以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三峽藍染文化發展的成員為推動主軸,針對有高度意願推動藍染文化產業者為輔導對象。一方面邀請商品專業設計師參與三峽藍染創意生活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以『湧』意象為創意發想主題來開發藍染創意商品,同時學習與應用裂織技法,讓藍染更貼近時尚,融入現在生活;另一方面則透過三峽在地家庭代工資源調查,形成代工資源網絡,落實社區產業在地製作與生產,並創造社區就業機會。

 

【湧】

 

“三峽鎮舊稱「三角湧」,境內有大漢溪、三峽河及橫溪三條河流交匯,因波浪翻湧、景觀壯麗,且地形略成三角形,故稱為「三角湧」,取「三合湧」(臺語)或「相合湧」之意。”

三峽地形多山坡,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近山一帶種植大量山菁(大菁、馬藍),可以製成天然染料,加上水質偏鹼,染布時能呈現較美的色澤,自清領時期藍染就成為具代表性的地方產業,在日治中期開始走下坡、逐漸式微。

「那麼多年下來,我們應該大家再凝聚起來,一起進修,希望能產生一些新的激盪。」榮譽理事長王淑宜說。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2002年成立「三峽染工坊」,執行三峽藍染文化推廣及社區文化導覽,推出的文化商品包括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並從2002年開始舉辦「三峽藍染節」活動。榮譽理事長王淑宜小姐,與一群致力於藍染創作、推廣的協進會成員,於今年提出「三峽藍‧染三峽 」計畫,希望在讓昔日三峽的藍染產業活動能有所突破與成長,為三峽藍染找出新契機。

「什麼可以代表三峽?老街、拱橋、城隍廟、地景地貌、昔日的回憶…」,參與這次計畫的成員,大家凝聚在一起,互相丟出自己心中三峽的意象,像是慶祝的「慶」、祈禱的「祈」、回憶的「憶」等。最後大家決議用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字—「湧」作為主軸,除了呼應地形地名,也隱含了希望對振興三峽染這一目標,大家的心力、創意能像三峽的湧泉般,自各方凝聚,交匯後激盪出壯麗的水花。本次的作品也將扣緊「湧」的主題,發展出水滴、水紋等元素呈現在這一系列的產品之中。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日前從三峽歷史文物館遷移回到三峽老街(民權街),王淑宜小姐表示,回老街這裡,跟老街要多一些契合,除了是協會的重新出發,也希望相較於文物館的位置較遠,工坊就近在老街時能跟這裡的居民、左右鄰居有多一些互動。老街後面有一個藍染公園,雖然還沒完全開幕,但是未來這個文化意象會跟工坊結合起來。當初縣政府規劃藍染公園的時候,協會提供了很多意見,藍染公園後面是一個老房子,未來規劃把它徵收回來,當商品區跟展示館。另外也跟三峽長老教會合作,教會裡有活動的場地, 也有空間放染缸,可以辦培訓課程。

【從文化停掉的部份再開始】

除了希望把地方文化傳承下來,找回失落的三峽染,準備跨出新步伐的三峽染工坊成員們,更開始去思考,在許多傳統文化之中,雖然藍染是一項傳統手工藝,然而怎麼樣讓他可以更時尚、很自然的融入現代生活中,不會讓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老文化的傳承?「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詮釋,這是我對藍染的期待,希望他走的是一個新藍染文化風格。」

在這樣的想法中,王淑宜小姐認為,這麼多年來藍染都是一種「染布」,這之間應該還有可以探討的可能性,所以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材質可以應用。

這次參與計畫的十位成員,有的原本只是協進會的導覽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十個人去創作、十個人去嘗試,不吝惜資金在開發新的材質上,每個人都試不只一種材質,就有了很多種可能。最後今年決定用「皮」來作為新的藍染創作材質,並且鎖定休閒風和飾品類兩個方向,創作包含夾腳拖、帽子、包包、皮帶、項鍊、耳環等,打破傳統材質的框架,「藍染皮件」就在今年的計畫中誕生。

【藍染中的三峽】

除了打破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開拓產品的創新構想之外,另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便是在藍染這項工藝領域之中:「『三峽染』的特色在哪裡?」 王淑宜小姐自問,到底什麼是三峽染?假使作品拿到別的地方販售,拿掉三峽染工坊的名稱,如何讓人知道這是三峽染?

 

「很多地方在做藍染,我們的位置在哪裡?三峽地區以往的歷史背景,還有現有的資源,可以怎樣跟其他社區做區隔?我們希望發揮的優勢跟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最早我們成立的時候希望是一個研發團隊,取名叫『三峽傳統染色發展技術團隊』,之後曾經寫信給當時的蘇貞昌縣長,希望政府能支持我們的地區特色發展,當時用了『三峽染.鶯歌瓷.平溪天燈』作為地方特色的詮釋,後來就簡稱『三峽染』。而三峽並不一定要是『藍染』,因為染色有很多種可能。」王淑宜小姐表示,雖然主要是以藍色為主,其實三峽還有「薯榔」,就是咖啡色、黃色,用薯榔打底後再經過藍染,出來的顏色就叫做「烏布」(烏漂布)。 三峽早期有十幾二十家染布店,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樣,也不會傳出來。這些技術在口頭訪談的時候可以得知大概,但是歷經隔代,記憶中的方法調配出來已經無法讓布上色,才知道原料變成染料還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每一家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人加麥芽糖、有人加黑糖、有人用蜂蜜。

 

「現在我們強調我們的染液是色香味俱佳,我們用米酒、用木灰水,還餵麥芽糖!」如果要區別出三峽的特色,目前成員們討論出的方式,像是開發一個代表三峽的圖案,或是從使用染液原料、水質的不同做切入,還有結合三峽的歷史背景、故事作為品牌詮釋等。在藍染中如何定位出三峽染的獨特性,成為目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展的重點方向。

 

【環保、再生、智慧、創意、傳承】

 

本次計畫中,除了振興「藍染」,更加入了「綠色」元素。三峽染工坊的成員,在創作皮質藍染之餘,還規劃了學習「裂織」的研習課程。「裂織」是一種編織技巧,在日本已經廣泛被利用,台灣則還不普及。主要是將不要的布拆解成粗細不定的長條狀後,重新編織組合。

 

做裂織最初的構想來自資源再利用,從事藍染創作的成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堆用剩的布,這些大都是難以用來製成成品的碎布、或是染製過程中有瑕疵的廢布,有些更是成員們早期開始學習藍染時技術不夠成熟的染布,卻相當具有歷史及情感意義。而藍染的布因為顏色都相近,在做裂織上非常容易搭配,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裂織藍染的創作,不但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是將過去留下的舊布、廢布賦予新的價值、延續物品的生命,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創意與惜物的精神極具發展的潛力。

 

【「Aika」—染布的女孩】

 

「我把這次的案子當作員工的教育訓練,讓他們能夠持續成長。這麼多年來也許我們一直都有在學習,也有新的成員加入,但在怎麼樣去腦力激盪?如何去研發、嘗試這些材料?這些方面能力比較欠缺。藉由這一次大家提案,從寫計畫開始這樣一個過程,讓成員可以把一個產品的誕生、怎麼樣形成的一個能力訓練出來。我認為每一位成員個人就是一個工坊,課程結束之後,他們還是可以繼續做這個工作,以後自己要設計,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賣給誰、怎麼樣定價、怎麼去包裝,這整個過程都能夠讓我們更加提升。」王淑宜說,每個成員都有一個代號,她自己的叫做「Aika」,意思是「染布的女孩」,她除了期待三峽染能走進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之外,也期許致力於藍染創作的每位成員,都能在三峽的傳統工藝中,獲得個人的成長。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7.html
執行單位: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地址: 北市三峽區民權街84巷2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台北市
內容: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三峽早年曾為藍染染料植物--馬藍的產地。因為清澈的三角湧溪具備了染布時所需的良好水質,更為漂洗、晾曬染布時的最佳場所,再加上淡水河水運之便,即由下游的港埠運進布匹來染色,而染料製成後亦可順流運到萬華,再大量銷往廈門、漳州、福州、上海等地。這些有利的先天條件造就了發展染布業的絕佳環境,於是染布業在當時逐漸成為三角湧街的行業特色。因此,三角湧為清代北台灣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之一。染布業在早期的墾拓社會中即供應附近地區居民的需求,直到同治、光緒年間才大為興盛。曾在三峽民權老街上開設過的染坊有鄉紳陳種玉於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開設的『陳恒芳染坊』、秀才林金井開設的『林元吉染坊』、同為秀才的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及廖富本家所開設的『金聯春』等,這些都是老字號的染坊。打從光緒年間起,三峽傳統染布業受到人工合成染料的影響,產量逐漸減退,再加以西式及日式和服的衝擊下,市場逐漸萎縮,終告沒落。

 

現今三峽藍染的推動緣起於1999年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起的「找尋失落的三峽染」研究計畫,進行傳統手工藍染技藝研究與地方文化產業再造。『三峽染工坊』是由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輔導的染色工坊,目前主要推出的文化商品包含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今日三峽藍染的推動起源於少數人的興趣與投入,後來因為參與的人頗多且凝聚共同意識而發展至今,可以說是根基於相同興趣的結合,從社群的集結而至社區與地方、中央政府的連結,進推動社區產業之發展。

 

今年的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乃以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三峽藍染文化發展的成員為推動主軸,針對有高度意願推動藍染文化產業者為輔導對象。一方面邀請商品專業設計師參與三峽藍染創意生活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以『湧』意象為創意發想主題來開發藍染創意商品,同時學習與應用裂織技法,讓藍染更貼近時尚,融入現在生活;另一方面則透過三峽在地家庭代工資源調查,形成代工資源網絡,落實社區產業在地製作與生產,並創造社區就業機會。

 

【湧】

 

“三峽鎮舊稱「三角湧」,境內有大漢溪、三峽河及橫溪三條河流交匯,因波浪翻湧、景觀壯麗,且地形略成三角形,故稱為「三角湧」,取「三合湧」(臺語)或「相合湧」之意。”

三峽地形多山坡,氣候溫暖、雨水充沛,近山一帶種植大量山菁(大菁、馬藍),可以製成天然染料,加上水質偏鹼,染布時能呈現較美的色澤,自清領時期藍染就成為具代表性的地方產業,在日治中期開始走下坡、逐漸式微。

「那麼多年下來,我們應該大家再凝聚起來,一起進修,希望能產生一些新的激盪。」榮譽理事長王淑宜說。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2002年成立「三峽染工坊」,執行三峽藍染文化推廣及社區文化導覽,推出的文化商品包括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與藍染商品,並從2002年開始舉辦「三峽藍染節」活動。榮譽理事長王淑宜小姐,與一群致力於藍染創作、推廣的協進會成員,於今年提出「三峽藍‧染三峽 」計畫,希望在讓昔日三峽的藍染產業活動能有所突破與成長,為三峽藍染找出新契機。

「什麼可以代表三峽?老街、拱橋、城隍廟、地景地貌、昔日的回憶…」,參與這次計畫的成員,大家凝聚在一起,互相丟出自己心中三峽的意象,像是慶祝的「慶」、祈禱的「祈」、回憶的「憶」等。最後大家決議用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字—「湧」作為主軸,除了呼應地形地名,也隱含了希望對振興三峽染這一目標,大家的心力、創意能像三峽的湧泉般,自各方凝聚,交匯後激盪出壯麗的水花。本次的作品也將扣緊「湧」的主題,發展出水滴、水紋等元素呈現在這一系列的產品之中。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日前從三峽歷史文物館遷移回到三峽老街(民權街),王淑宜小姐表示,回老街這裡,跟老街要多一些契合,除了是協會的重新出發,也希望相較於文物館的位置較遠,工坊就近在老街時能跟這裡的居民、左右鄰居有多一些互動。老街後面有一個藍染公園,雖然還沒完全開幕,但是未來這個文化意象會跟工坊結合起來。當初縣政府規劃藍染公園的時候,協會提供了很多意見,藍染公園後面是一個老房子,未來規劃把它徵收回來,當商品區跟展示館。另外也跟三峽長老教會合作,教會裡有活動的場地, 也有空間放染缸,可以辦培訓課程。

【從文化停掉的部份再開始】

除了希望把地方文化傳承下來,找回失落的三峽染,準備跨出新步伐的三峽染工坊成員們,更開始去思考,在許多傳統文化之中,雖然藍染是一項傳統手工藝,然而怎麼樣讓他可以更時尚、很自然的融入現代生活中,不會讓人覺得這只是一個老文化的傳承?「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詮釋,這是我對藍染的期待,希望他走的是一個新藍染文化風格。」

在這樣的想法中,王淑宜小姐認為,這麼多年來藍染都是一種「染布」,這之間應該還有可以探討的可能性,所以開始思考有沒有其他材質可以應用。

這次參與計畫的十位成員,有的原本只是協進會的導覽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十個人去創作、十個人去嘗試,不吝惜資金在開發新的材質上,每個人都試不只一種材質,就有了很多種可能。最後今年決定用「皮」來作為新的藍染創作材質,並且鎖定休閒風和飾品類兩個方向,創作包含夾腳拖、帽子、包包、皮帶、項鍊、耳環等,打破傳統材質的框架,「藍染皮件」就在今年的計畫中誕生。

【藍染中的三峽】

除了打破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開拓產品的創新構想之外,另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便是在藍染這項工藝領域之中:「『三峽染』的特色在哪裡?」 王淑宜小姐自問,到底什麼是三峽染?假使作品拿到別的地方販售,拿掉三峽染工坊的名稱,如何讓人知道這是三峽染?

 

「很多地方在做藍染,我們的位置在哪裡?三峽地區以往的歷史背景,還有現有的資源,可以怎樣跟其他社區做區隔?我們希望發揮的優勢跟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最早我們成立的時候希望是一個研發團隊,取名叫『三峽傳統染色發展技術團隊』,之後曾經寫信給當時的蘇貞昌縣長,希望政府能支持我們的地區特色發展,當時用了『三峽染.鶯歌瓷.平溪天燈』作為地方特色的詮釋,後來就簡稱『三峽染』。而三峽並不一定要是『藍染』,因為染色有很多種可能。」王淑宜小姐表示,雖然主要是以藍色為主,其實三峽還有「薯榔」,就是咖啡色、黃色,用薯榔打底後再經過藍染,出來的顏色就叫做「烏布」(烏漂布)。 三峽早期有十幾二十家染布店,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樣,也不會傳出來。這些技術在口頭訪談的時候可以得知大概,但是歷經隔代,記憶中的方法調配出來已經無法讓布上色,才知道原料變成染料還有一個發酵的過程,每一家的方法都不一樣,有人加麥芽糖、有人加黑糖、有人用蜂蜜。

 

「現在我們強調我們的染液是色香味俱佳,我們用米酒、用木灰水,還餵麥芽糖!」如果要區別出三峽的特色,目前成員們討論出的方式,像是開發一個代表三峽的圖案,或是從使用染液原料、水質的不同做切入,還有結合三峽的歷史背景、故事作為品牌詮釋等。在藍染中如何定位出三峽染的獨特性,成為目前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發展的重點方向。

 

【環保、再生、智慧、創意、傳承】

 

本次計畫中,除了振興「藍染」,更加入了「綠色」元素。三峽染工坊的成員,在創作皮質藍染之餘,還規劃了學習「裂織」的研習課程。「裂織」是一種編織技巧,在日本已經廣泛被利用,台灣則還不普及。主要是將不要的布拆解成粗細不定的長條狀後,重新編織組合。

 

做裂織最初的構想來自資源再利用,從事藍染創作的成員,每個人家裡都有一堆用剩的布,這些大都是難以用來製成成品的碎布、或是染製過程中有瑕疵的廢布,有些更是成員們早期開始學習藍染時技術不夠成熟的染布,卻相當具有歷史及情感意義。而藍染的布因為顏色都相近,在做裂織上非常容易搭配,也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裂織藍染的創作,不但是為環保盡一份心力,同時也是將過去留下的舊布、廢布賦予新的價值、延續物品的生命,在環保意識高漲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創意與惜物的精神極具發展的潛力。

 

【「Aika」—染布的女孩】

 

「我把這次的案子當作員工的教育訓練,讓他們能夠持續成長。這麼多年來也許我們一直都有在學習,也有新的成員加入,但在怎麼樣去腦力激盪?如何去研發、嘗試這些材料?這些方面能力比較欠缺。藉由這一次大家提案,從寫計畫開始這樣一個過程,讓成員可以把一個產品的誕生、怎麼樣形成的一個能力訓練出來。我認為每一位成員個人就是一個工坊,課程結束之後,他們還是可以繼續做這個工作,以後自己要設計,要開發什麼樣的產品、賣給誰、怎麼樣定價、怎麼去包裝,這整個過程都能夠讓我們更加提升。」王淑宜說,每個成員都有一個代號,她自己的叫做「Aika」,意思是「染布的女孩」,她除了期待三峽染能走進生活當中,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份之外,也期許致力於藍染創作的每位成員,都能在三峽的傳統工藝中,獲得個人的成長。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57.html
[ 搜尋所有 開始 ... ]

與開始同分類的客家委員會客語辭彙(已不適用)

叔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gˋpoˇ | 華語辭義: 叔婆 | 客語例句: 叔婆毋肯來臺北跈?仔歇。

阿伯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ˊbagˋ | 華語辭義: 伯父 | 客語例句: 阿伯屋下畜兩條狼狗。

阿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ˊsugˋ | 華語辭義: 叔叔 | 客語例句: 阿叔拿錢分買糖仔。

老公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loˋgungˊ | 華語辭義: 丈夫 | 客語例句: 厥老公當(蓋)好唱歌仔。

餔娘【姐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ˊngiongˇ【jiaˋeˋ】 | 華語辭義: 妻子 | 客語例句: 阿方哥當(蓋)會同厥餔娘(姐仔)??手。

伯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gˋpoˇ | 華語辭義: 伯祖母 | 客語例句: 伯婆七十歲?行路還當(蓋)遽。

姪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iidngˋ | 華語辭義: 姪女 | 客語例句: 吾姪女係籃球選手。

丈人哀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ongˊminˊoiˊ | 華語辭義: 岳母 | 客語例句: 阿宏哥帶餔娘(姐仔)轉外(妹)家丈人哀留佢食夜。

丈人老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ongˊminˊloˋ【congˊminˇloˋ】 | 華語辭義: 岳父 | 客語例句: 姐公(外阿公)係阿爸?丈人老。

叔伯兄弟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gˋbagˋhiungˊti | 華語辭義: 堂兄弟 | 客語例句: 阿明同兩儕係叔伯兄弟。

家官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aˊgonˊ | 華語辭義: 公公 | 客語例句: 厥家官當(蓋)好食番豆。

外甥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oisenˊeˋ | 華語辭義: 外甥 | 客語例句: 厥外甥仔過忒年愛讀國中?。

外孫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oisunˊngˋ | 華語辭義: 外孫女 | 客語例句: 厥外孫女在美國出世!

舅公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iuˊgungˊ | 華語辭義: 舅公 | 客語例句: 舅公做生日喊去分佢請。

舅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iuˊpoˇ | 華語辭義: 舅婆 | 客語例句: 舅婆在莊下畜當(蓋)多雞鴨。

叔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gˋpoˇ | 華語辭義: 叔婆 | 客語例句: 叔婆毋肯來臺北跈?仔歇。

阿伯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ˊbagˋ | 華語辭義: 伯父 | 客語例句: 阿伯屋下畜兩條狼狗。

阿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ˊsugˋ | 華語辭義: 叔叔 | 客語例句: 阿叔拿錢分買糖仔。

老公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loˋgungˊ | 華語辭義: 丈夫 | 客語例句: 厥老公當(蓋)好唱歌仔。

餔娘【姐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ˊngiongˇ【jiaˋeˋ】 | 華語辭義: 妻子 | 客語例句: 阿方哥當(蓋)會同厥餔娘(姐仔)??手。

伯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agˋpoˇ | 華語辭義: 伯祖母 | 客語例句: 伯婆七十歲?行路還當(蓋)遽。

姪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iidngˋ | 華語辭義: 姪女 | 客語例句: 吾姪女係籃球選手。

丈人哀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ongˊminˊoiˊ | 華語辭義: 岳母 | 客語例句: 阿宏哥帶餔娘(姐仔)轉外(妹)家丈人哀留佢食夜。

丈人老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congˊminˊloˋ【congˊminˇloˋ】 | 華語辭義: 岳父 | 客語例句: 姐公(外阿公)係阿爸?丈人老。

叔伯兄弟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ugˋbagˋhiungˊti | 華語辭義: 堂兄弟 | 客語例句: 阿明同兩儕係叔伯兄弟。

家官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aˊgonˊ | 華語辭義: 公公 | 客語例句: 厥家官當(蓋)好食番豆。

外甥仔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oisenˊeˋ | 華語辭義: 外甥 | 客語例句: 厥外甥仔過忒年愛讀國中?。

外孫女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goisunˊngˋ | 華語辭義: 外孫女 | 客語例句: 厥外孫女在美國出世!

舅公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iuˊgungˊ | 華語辭義: 舅公 | 客語例句: 舅公做生日喊去分佢請。

舅婆

腔調: 四縣 | 分類: 稱謂 | 客家音標: kiuˊpoˇ | 華語辭義: 舅婆 | 客語例句: 舅婆在莊下畜當(蓋)多雞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