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仁和鼓藝工坊
- 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工坊名稱响仁和鼓藝工坊的名稱是王錫坤, 開放時間是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電話是02-2991-2468 02-2992-7402, 地址是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响仁和鼓藝工坊的地圖

名稱王錫坤
電話02-2991-2468 02-2992-7402
地址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工坊名稱响仁和鼓藝工坊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圖
內容「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資料來源網址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名稱

王錫坤

電話

02-2991-2468 02-2992-7402

地址

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工坊名稱

响仁和鼓藝工坊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圖檔連結網址

圖

內容

「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資料來源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响仁和鼓藝工坊地圖 [ 導航 ]

响仁和鼓藝工坊的地址位於

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名稱 响仁和鼓藝工坊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响仁和鼓藝工坊 ...)

# 响仁和鼓藝工坊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1

名稱王錫坤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519/7bf8e95b8d643f93692624d063f6ad5de200cb95.jpg
簡介「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地址中正路171號 响仁和鼓藝工坊
經度座標121.4543935
緯度座標25.0364625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電話02-2991-2468 02-2992-7402
來源網站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主類別工藝之家
縣市(空)
群組類別工藝之家
主分類PK1519
版本1.0
點閱數16
名稱: 王錫坤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519/7bf8e95b8d643f93692624d063f6ad5de200cb95.jpg
簡介: 「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地址: 中正路171號 响仁和鼓藝工坊
經度座標: 121.4543935
緯度座標: 25.0364625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電話: 02-2991-2468 02-2992-7402
來源網站: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主類別: 工藝之家
縣市: (空)
群組類別: 工藝之家
主分類PK: 1519
版本: 1.0
點閱數: 16

# 响仁和鼓藝工坊 於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 2

名稱王錫坤
代表圖像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519/7bf8e95b8d643f93692624d063f6ad5de200cb95.jpg
簡介「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响仁和鼓藝工坊
經度座標121.4544023
緯度座標25.0363807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電話02-2991-2468 02-2992-7402
來源網站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主類別工藝之家
縣市(空)
群組類別工藝之家
主分類PK1519
版本1.0
點閱數1220
名稱: 王錫坤
代表圖像: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aa185d7f-ee80-4066-8611-4667435ea750/1519/7bf8e95b8d643f93692624d063f6ad5de200cb95.jpg
簡介: 「响仁和鐘鼓廠」及王錫坤老師,兩者在臺灣製鼓業中皆有響亮名氣,也是談論臺灣鼓藝不可不提的名稱,無論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或優人神鼓的表演, 還是佛教聖地的佛光山或法鼓山,臺灣各小大廟宇、宗教活動,只要能看到鼓的地方都有可能見過其身影。 「响仁和鐘鼓廠」位於新北新莊區中正路上, 名稱取佛經中「佛响仁和,棄散惡塵」之意,是王桂枝(阿塗師)所一手創立的製鼓場所。而王錫坤人稱臺灣「鼓藝大師」,為「响仁和鐘鼓廠」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也是阿塗師的兒子。話說王錫坤會踏入「鼓」的淵源, 其實是件讓人傷心的往事。1973年阿塗師突然逝世,當時的王錫坤仍在讀書。由於父親早年希望小孩多讀書,並未將相關技藝傳授給下一代,驟然過世讓王錫坤思索是否該繼承家業,親戚的冷嘲熱諷則讓他下定決心,無論怎樣都要一肩扛起並拚出成績。當時的他不但沒有師傅、沒有客源、沒有經驗也沒有技術,一切等於從頭開始。一些從小看著父親從事的簡單步驟,自己實際操作才發現根本沒那麼容易。不過這些艱苦的過程與難熬的歲月,在王錫坤多年來的堅持與努力之下早已化為前塵往事。對於這段經歷,他淡淡的說:「可能我的優點就是我很定,可以坐好幾個小時都不動吧。」而「响仁和鐘鼓廠」也就是因為有著王錫坤對於家業的堅持與毅力,才漸漸打響了名號,臺灣鼓藝也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 王錫坤至今仍不懈地保持著對於鼓藝的熱誠,成立文化館、參與臺灣工藝之家且多方面的學習,期望將鼓藝的範疇更推廣延伸出去。多年前他首創東方音階鼓,也嘗試用抽絲壓花製作鼓身, 用染織、撕畫、青花瓷等方式製做鼓面,讓鼓不再只有打擊的功能,也多了收藏和欣賞的價值。並和知名的印染老師共同創作了〈鳳旋〉鼓,該作品取「鳳凰展翅飛翔盤旋」之意,圖騰用意為「專屬於臺灣鼓自己的符號」。近期並與輔大織品系陳亮運老師合作聯展,用三國演義的人物來詮釋〈五音鼓〉,將鼓藝與染印結合,在鼓面繪製該人物的國劇臉譜,在鼓身搭配該人物性格的顏色與圖騰,在鼓身外面套上該人物的衣著(如戰袍等),布展時並在鼓的後面延伸著屬於該人物圖案顏色的藍染絲綢,同時旁邊展示著擊鼓的影片與專屬於該人物節奏旋律的鼓聲。如此顏色、圖樣、擺設、聲音、影像等多角度的呈現該作品,細膩多元地將鼓完整呈現給觀者,也同時讓鼓藝擁有更寬廣全面的層次。 王錫坤說未來他還要將鼓藝帶到更廣更深的領域,目前他本身既定的兩個方向是「健身」與「音療」。前者「健身」的用意是將鼓藝更為推廣出去,他指出「工藝不應該只是一門嚴肅的藝術,也應該平民與普及」,透過健身的概念不僅能達到身強體魄的確實效果,也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人的需求。然而後者「音療」才是王錫坤念茲在茲的部分,王錫坤舉例說明。去年與花蓮教養院的合作案,當時的他看見教養院的病患們在藍天白雲的草地上、在花蓮好山好水的溪畔間快樂的打著鼓,這一幕已經給了他內心極大的衝擊。更何況有回病患們來到臺北市中山堂表演,當其中一位需要人照料的女兒,居然能夠主動照顧與詢問年邁父親──是否過於勞累?是否需要休息?是否需要表演前上廁所?此情此景更讓看在眼中的王錫坤對「鼓藝音療」的未來確信不疑。 他說現代人生活每天上演著與金錢競逐的遊戲,人與人間愈來愈冷漠疏離,他認為我們應該學習上一代對人對事的用心與態度。他本身做為一個工藝家,責任不僅是工藝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延續工藝中那份真實純粹的態度。鼓藝對他而言,早已不是賭一口氣,而是對於臺灣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社會的責任。語末他說:「態度很重要,不管是什麼行業都一樣,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堅持自己的初衷,是做任何事情的基本態度,有這樣用心的過程,結果必然受到肯定」。相信有王錫坤的堅持與努力,臺灣的鼓藝絕對有璀璨多元的未來可以期待。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地址: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响仁和鼓藝工坊
經度座標: 121.4544023
緯度座標: 25.0363807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六10:00~17:00,週日休館
電話: 02-2991-2468 02-2992-7402
來源網站: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html
主類別: 工藝之家
縣市: (空)
群組類別: 工藝之家
主分類PK: 1519
版本: 1.0
點閱數: 1220
[ 搜尋所有 响仁和鼓藝工坊 ... ]

根據姓名 王錫坤 找到的相關資料

响仁和鐘鼓廠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8:30~18:00(請於一周前先預約) | | 電話: 886-2-29927402 | 地址: 新北市242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响仁和鐘鼓廠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8:30~18:00(請於一周前先預約) | | 電話: 886-2-29927402 | 地址: 新北市242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搜尋所有 王錫坤 ... ]

根據電話 02-2991-2468 02-2992-7402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02-2991-2468 02-2992-7402 資料。

[ 搜尋所有 02-2991-2468 02-2992-7402 ... ]

根據地址 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資料。

[ 搜尋所有 24243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 ]

姓名 王錫坤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王錫坤)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宜蘭縣五結鄉四結村中興路三段69號
王錫坤40613130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901170)

登記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四結村中興路三段69號 | 負責人: 王錫坤 | 統編: 40613130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901170)

與响仁和鼓藝工坊同分類的工藝中心臺灣工藝之家

黃明鍾工作室

名稱: 黃明鍾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37-875515 |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伯公坑220號

蓬萊工作坊

名稱: 章潘三妹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37-821226 | 地址: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19鄰紅毛館117號

鐵山漆坊

名稱: 廖勝文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26864155 | 地址: 台中市大甲區頂店里成功路16號

陳逢顯毫芒雕刻館

名稱: 陳逢顯 | 開放時間: 週日開放,週一至週六預約制 | 電話: 02-22125794 |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一段207巷17號

鍾華玉石藝術工坊

名稱: 鍾榮華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9點至18點 | 電話: (03)8522422 | 地址: 花蓮市和平路507巷7號

心陶園工作室

名稱: 白木全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2:00;13:00~17:00(10人內) | 電話: 049-2305235 |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727巷364弄63號

吳苑陶藝

名稱: 吳榮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5-5329193 | 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鎮南路1009號

陶妍藝術創作坊

名稱: 周妙文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26652800 |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中華路二段502號

林洸沂陶藝工作室

名稱: 林洸沂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5-3772895 |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月眉村115-6號

簡政興木雕藝術創作工作室

名稱: 簡政興 |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五09:00~17:00,請先預約;周六、日全天開放 | 電話: 03-4714709 | 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大平段龍源路690巷102弄22號

陳德隆工作室

名稱: 陳德隆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須預約 | 電話: 037-875075 |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15鄰20份404號

和風石韻

名稱: 鄭階和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3-6571199 | 地址: 30264新竹縣竹北市文義街168號

陳志揚錫藝工作室

名稱: 陳志揚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7782877 |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德興街 23 號

天冠銀帽工作室

名稱: 蘇建安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08:00~12:00、14:00~21:00周日休息,可預約參觀 | 電話: 06-2582686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292巷75號

玻璃工藝王國

名稱: 李文福 |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1:00~20:00 | 電話: 03-5202207 | 地址: 新竹市東區柴橋里明湖路650巷1號

黃明鍾工作室

名稱: 黃明鍾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37-875515 |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伯公坑220號

蓬萊工作坊

名稱: 章潘三妹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37-821226 | 地址: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19鄰紅毛館117號

鐵山漆坊

名稱: 廖勝文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26864155 | 地址: 台中市大甲區頂店里成功路16號

陳逢顯毫芒雕刻館

名稱: 陳逢顯 | 開放時間: 週日開放,週一至週六預約制 | 電話: 02-22125794 | 地址: 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一段207巷17號

鍾華玉石藝術工坊

名稱: 鍾榮華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9點至18點 | 電話: (03)8522422 | 地址: 花蓮市和平路507巷7號

心陶園工作室

名稱: 白木全 |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09:00~12:00;13:00~17:00(10人內) | 電話: 049-2305235 |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碧山路727巷364弄63號

吳苑陶藝

名稱: 吳榮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5-5329193 | 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鎮南路1009號

陶妍藝術創作坊

名稱: 周妙文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26652800 |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中華路二段502號

林洸沂陶藝工作室

名稱: 林洸沂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5-3772895 |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月眉村115-6號

簡政興木雕藝術創作工作室

名稱: 簡政興 |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五09:00~17:00,請先預約;周六、日全天開放 | 電話: 03-4714709 | 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大平段龍源路690巷102弄22號

陳德隆工作室

名稱: 陳德隆 | 開放時間: 週三至週日,須預約 | 電話: 037-875075 |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15鄰20份404號

和風石韻

名稱: 鄭階和 | 開放時間: 請先預約 | 電話: 03-6571199 | 地址: 30264新竹縣竹北市文義街168號

陳志揚錫藝工作室

名稱: 陳志揚 | 開放時間: 預約制 | 電話: 04-7782877 |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德興街 23 號

天冠銀帽工作室

名稱: 蘇建安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六08:00~12:00、14:00~21:00周日休息,可預約參觀 | 電話: 06-2582686 |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292巷75號

玻璃工藝王國

名稱: 李文福 |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1:00~20:00 | 電話: 03-5202207 | 地址: 新竹市東區柴橋里明湖路650巷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