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執行單位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類別名稱是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是新竹縣, 地址是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地圖

執行單位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新竹縣
內容

在一次偶然的杮餅業訪查中,意外在味衛佳柿餅園發現了杮染之柱,斑駁而深淺不一的手印,記錄著客家婦女勤勉的精神,是母親對孩子愛的印記,也是子女對母親思念的印記,因此開啟了新竹縣新埔杮染的契機。杮染有獨特的古樸色彩,除了與皮革、金屬等異材質的結合,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期望為杮染創造不同的風格與韻味,尋找出在地四季裡最具代表性的染料植物,創造更豐富多元的色調,與杮染交織出不同的四季變化。

 

【杮染之柱造就新埔杮染工藝】

 

有句農諺說:「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柿子黃了皮。」九月時節,新竹縣新埔鎮滿山澄黃的杮子,正是客家婦女農忙的開始,大家忙著將採收的杮子削皮,乾燥又強烈的九降風就像是天然的乾燥機,利用天然的日曬風乾,變成美味的杮餅。以前製作杮餅必須以手工削皮,杮子的汁液染在婦女的衣袖上、門簾上、廊下的柱子,杮染工藝就是這樣被發現而開始。臺灣早期並沒有杮染的技藝,在民國94年因緣際會下,發現杮染之柱才造就新埔杮染的工藝,原本只是單純想為杮餅業附加其他價值,杮染卻意外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利用杮皮變黃金】

 

說起杮餅的加工在新埔旱坑地區已有超過200年歷史,是全臺主要製作杮餅的地區之一,每年製作杮餅會產生大量廢棄的杮子皮,除了部份民眾會拿來食用之外,只能當作堆肥處理,因為發展杮染工藝,也讓杮子皮有了新價值,除杮子皮外,杮子的枝葉及果實也都能當作染料,而與其他植物染最大不同點是因杮子本身的單寧酸,在經過日曬氧化後顏色會越顯深厚,形成杮染耐洗耐曬的獨特性。

 

【新埔為發展杮染工藝文化起源】

 

2010年成立「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同時也設立了「新埔柿染坊」,一直以推廣「新埔柿染」為主要重心,在協會、杮餅業者與社區居民三方努力下,杮染技法不斷精進,也試著與不同材質結合,將杮染工藝推向另一個境界。為了讓在地小朋友都能感受杮染的樂趣,已經連續2年與新埔在地小學做教學合作,教授杮染的技藝,另外也與南園合作,讓遊客可以體驗杮染DIY的趣味活動,藉著杮染工藝的活化,杮餅業者也得以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價值,利用豐富的在地文化,推動杮染工藝的內涵與深度,讓新埔成為全臺杮染工藝文化重要的發源地。

 

【單調沉重的杮染重新上色】

 

在新埔街道上四處可見客家人的祠堂與家廟,是客家傳統精神彙聚的地方,新埔杮染也把屬於宗祠家廟的紋樣融入設計當中,主要是深化在地的生活美學,而「染柿生活-染染四季」計畫是希望把原本杮染的紋樣設計結合不同的植物染,將四季豐富的顏色以杮染方式呈現,茜草的橘色系、藍染的藍色系、石榴皮的黃綠色系與柿染的咖啡、鐵灰色系組合成四季色彩,改變傳統杮染顏色過於沉重的印象,結合在地人文與四季風光,染出屬於新埔的四季變化。

 

【福杮繪道出新埔地區小故事】

 

此計畫是與設計師配合規劃出代表四季的色布,設計出代表客家樸實精神的服裝、包袋與茶席。另外更發展出福杮繪的主題,取自日本浮世繪的諧音,代表紀錄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將新埔的特色分為「人-天穿日傳說」、「事-賽神豬」、「時-義民廟」、「地-九降風」、「物-杮餅」五種類別,結合在地人的生活與傳說故事進行,以代表新埔的杮子為主軸,並融入在地風土民情,規劃出「柿染布風呂包裝」、「明信片」與「環保筷樂袋」代表地區特色的伴手小禮品。

 

【感受太陽之染的四季魅力】

 

延續「木市女子」的品牌精神,依照不同顧客群設計出不同商品,強調杮染商品的設計概念,製作出兼具質感、美感與實用的商品,同時因應每年10月到隔年2月因杮餅季節而來的人潮,與在地藝術家串聯合作,以杮染成品打造裝置藝術,讓來到新埔的遊客可以感受太陽之染迷人的魅力,也藉由人、事、時、地、物的特色與四季變化的設計,讓遊客得以聆聽新埔除九降風之外的四季樂章。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3.html

執行單位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新竹縣

內容

在一次偶然的杮餅業訪查中,意外在味衛佳柿餅園發現了杮染之柱,斑駁而深淺不一的手印,記錄著客家婦女勤勉的精神,是母親對孩子愛的印記,也是子女對母親思念的印記,因此開啟了新竹縣新埔杮染的契機。杮染有獨特的古樸色彩,除了與皮革、金屬等異材質的結合,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期望為杮染創造不同的風格與韻味,尋找出在地四季裡最具代表性的染料植物,創造更豐富多元的色調,與杮染交織出不同的四季變化。

 

【杮染之柱造就新埔杮染工藝】

 

有句農諺說:「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柿子黃了皮。」九月時節,新竹縣新埔鎮滿山澄黃的杮子,正是客家婦女農忙的開始,大家忙著將採收的杮子削皮,乾燥又強烈的九降風就像是天然的乾燥機,利用天然的日曬風乾,變成美味的杮餅。以前製作杮餅必須以手工削皮,杮子的汁液染在婦女的衣袖上、門簾上、廊下的柱子,杮染工藝就是這樣被發現而開始。臺灣早期並沒有杮染的技藝,在民國94年因緣際會下,發現杮染之柱才造就新埔杮染的工藝,原本只是單純想為杮餅業附加其他價值,杮染卻意外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利用杮皮變黃金】

 

說起杮餅的加工在新埔旱坑地區已有超過200年歷史,是全臺主要製作杮餅的地區之一,每年製作杮餅會產生大量廢棄的杮子皮,除了部份民眾會拿來食用之外,只能當作堆肥處理,因為發展杮染工藝,也讓杮子皮有了新價值,除杮子皮外,杮子的枝葉及果實也都能當作染料,而與其他植物染最大不同點是因杮子本身的單寧酸,在經過日曬氧化後顏色會越顯深厚,形成杮染耐洗耐曬的獨特性。

 

【新埔為發展杮染工藝文化起源】

 

2010年成立「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同時也設立了「新埔柿染坊」,一直以推廣「新埔柿染」為主要重心,在協會、杮餅業者與社區居民三方努力下,杮染技法不斷精進,也試著與不同材質結合,將杮染工藝推向另一個境界。為了讓在地小朋友都能感受杮染的樂趣,已經連續2年與新埔在地小學做教學合作,教授杮染的技藝,另外也與南園合作,讓遊客可以體驗杮染DIY的趣味活動,藉著杮染工藝的活化,杮餅業者也得以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價值,利用豐富的在地文化,推動杮染工藝的內涵與深度,讓新埔成為全臺杮染工藝文化重要的發源地。

 

【單調沉重的杮染重新上色】

 

在新埔街道上四處可見客家人的祠堂與家廟,是客家傳統精神彙聚的地方,新埔杮染也把屬於宗祠家廟的紋樣融入設計當中,主要是深化在地的生活美學,而「染柿生活-染染四季」計畫是希望把原本杮染的紋樣設計結合不同的植物染,將四季豐富的顏色以杮染方式呈現,茜草的橘色系、藍染的藍色系、石榴皮的黃綠色系與柿染的咖啡、鐵灰色系組合成四季色彩,改變傳統杮染顏色過於沉重的印象,結合在地人文與四季風光,染出屬於新埔的四季變化。

 

【福杮繪道出新埔地區小故事】

 

此計畫是與設計師配合規劃出代表四季的色布,設計出代表客家樸實精神的服裝、包袋與茶席。另外更發展出福杮繪的主題,取自日本浮世繪的諧音,代表紀錄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將新埔的特色分為「人-天穿日傳說」、「事-賽神豬」、「時-義民廟」、「地-九降風」、「物-杮餅」五種類別,結合在地人的生活與傳說故事進行,以代表新埔的杮子為主軸,並融入在地風土民情,規劃出「柿染布風呂包裝」、「明信片」與「環保筷樂袋」代表地區特色的伴手小禮品。

 

【感受太陽之染的四季魅力】

 

延續「木市女子」的品牌精神,依照不同顧客群設計出不同商品,強調杮染商品的設計概念,製作出兼具質感、美感與實用的商品,同時因應每年10月到隔年2月因杮餅季節而來的人潮,與在地藝術家串聯合作,以杮染成品打造裝置藝術,讓來到新埔的遊客可以感受太陽之染迷人的魅力,也藉由人、事、時、地、物的特色與四季變化的設計,讓遊客得以聆聽新埔除九降風之外的四季樂章。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3.html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地圖 [ 導航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地址位於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開啟Google地圖視窗

根據名稱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1

執行單位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旱里4鄰忠孝路120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新竹市
內容

秋風起,柿子熟,客家庄新埔又進入曬製柿餅的時節,削柿皮的婆婆媽媽忙得不亦樂乎。這時候,有一群人也忙碌起來,他們收集廢棄的柿皮,熬煮出濃濃的染汁,浸染出色澤沈穩、質地獨特的布匹,塗繪成風格雅致、在地情調的製品,飄盪在秋天的九降風裡,與陽光下一籮籮橙黃的柿子,競取遊人讚賞的目光。柿染,這項源起於地方?餅產業的特色工藝,儼然已有獨當一面的丰采,在?鄉新埔開拓出微型文創產業的契機。

【柿染文創展現客家風華】

新竹縣新埔鎮是臺灣製做柿餅的原鄉,也是發展柿染的絕佳地點。柿汁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和膠質,用於染色可使纖維產生優異的色牢度,耐洗耐曬,時間越久顯色越深,並可染製出類似皮革的質感。染成的顏色從土黃、黃褐、深褐、焦褐到灰黑,雖然彩度不鮮豔,但素樸、沈穩、厚重、堅實是它的特色,正好與在地客家人勤勞、篤實、純樸、硬頸的族群特質相互呼應,最適合發展為社區的特色工藝。有鑑於此,一群社區媽媽和柿餅業者在2005年開始舉辦柿染研習班,邀請染織界卓有聲譽的工藝家陳景林前來傳授?染技藝,並且持續輔導至今。2010年進一步成立「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同時設立「新埔?染坊」,有規劃、有組織地推廣?染工藝。在策略上,柿染協會強調與在地產業結盟,達成雙贏的目標。柿染的發展,原本是為了提升柿餅產業的附加價值,透過柿染包裝柿餅,以「柿染之柱」為故事行銷主軸,訴說客家婦女如何的勤儉持家,再以「柿餅婆」玩偶打響「柿餅之鄉」知名度。如今,柿染已發展出獨立的微型文創產業能量,但仍不忘初衷,與地方?餅產業充分結合,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的柿餅季節中,設計不同的DIY體驗內容,開發豐富實用的柿染商品,並結合藝術家以柿染營造裝置藝術,融入曬柿餅的環境景觀,增添柿餅季節的視覺饗宴,讓訪客留下永恆記憶,同時提高新埔?餅和柿染的知名度。

【導入不同工藝增強技術】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在2009、2010年兩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2012年再度以「柿染新藝──新埔柿染工藝推廣計畫」入選,持續展開技藝研習、產品開發、體驗推廣的工作。在技藝研習方面,本年度的重點是技藝的提升,導入不同層級的工藝技術,活化柿染工藝,提升生產技術與產量。規劃的研習課程,著重在設計能力的養成、染色技術的精進、布偶製作、包袋和家飾品的製作四個項目。在柿染之外,研習課程也邀請設計及製作專業老師授課,加強設計概念與商品製作的能力,提升成品的質感與美感,進而設計屬於柿染的獨特商品,以發展自有品牌為目標。這項「柿染新藝──2012新埔柿染研習課」,總研習時數合計102小時。

【太陽之染在地特色鮮明】

在產品開發方面,以柿染所呈現的色彩為主調,搭配其他在地的植物染色,創造更細膩的色彩層次變化。由於柿染調性沉穩厚重,成品的色彩深度與牢度,足以和其手工染坊強調多色相、華麗、輕柔等特色做出區隔,而且柿染手感特殊,染成後布面呈現如老皮革般斑駁不均,具有獨特的美感,這些特色都是產品設計開發時的重點。柿染的紋樣則採用具有新埔在地特色的元素,包括傳統民俗樣式──如義民廟和宗祠建築的雕刻紋飾、傳統店家的圖像,以及主要農作物──柿子、水梨、柑橘等造形,使?染成品擁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本次計畫中,共研發設計完成特色商品5款:貓咪手腕墊、十二生肖系列、茶具袋、筆記本、五彩絲巾。包袋產品5款:書包概念的斜背包、淑女肩背包、柿染套藍染的斜背包、桶型肩背包、淑女提包。家飾品5款:桌旗、桌巾、桐花杯墊、無憂抱枕、枕套和被套。其中貓咪手腕墊具有現代生活的實用性,五彩絲巾靈感來自新竹縣鳥五色鳥,各款背包呈現?染的多元樣貌,桐花杯墊是低價的生活品,無憂抱枕與在地書法家合作,枕套和被套則是將「太陽之染」(柿染日本別稱)的溫暖帶入家中。其次,工坊也在柿染布量產的染製程序上,下工夫進行改善,目前已經朝向染製大布塊的方向努力,增加一種款式生產多件作品的量產目標。

【創作染魚旗裝置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新竹縣文化局2012年11月起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的「秋客染新衫」活動,柿染文化協會結合藝術家創作柿染戶外裝置藝術,以新竹縣鳳山溪魚群為意象,取法日本鯉魚旗的美學,透過柿染布以現代文創概念製作各色魚旗,呈現在地人文特色與藝術。這項藝術作品融合在地曬柿餅的環境景觀,讓觀者留下美好的記憶。在「秋客染新衫」的展覽活動中,柿染協會也展出商品開發的成果,讓參觀者對琳琅滿目、兼具美觀與實用的柿染產品,留下深刻印象。同時,柿染協會也與在地服裝設計師林廷芬老師合作,提供柿染布及其他植物染布料,讓她製作成美麗的禮服,在染藝服飾走秀中發表。年度例行的推廣與展售活動也持續進行。今年配合柿餅節推出的柿染DIY體驗,達成全年1500人次的目標。在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多寶格舉辦的「染──柿說新語」展售活動,為期一個半月,達成43000元的銷售成績。在臺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舉行的「臺北路平迎好客──千人柿染」,也讓更多人認識並體驗到?染這項工藝的樂趣。

【已然具備微型產業雛型】

令人欣喜的是,柿染文化協會2012年至11月25日止,營收已能達成收支平衡,也較上一年度營收有較佳的表現。透過新竹縣政府工商策進會的協助,香港裕華國貨也向染坊採購市價約10萬元的柿染商品,在12月5日開幕的新竹週活動中販售。而協會也將在2013年與新東陽公司合作,在三號國道的「關西服務區」展售柿染產品。由這些成果可以發現,柿染文化協會的新埔柿染坊已經擁有微型文創產業的潛力。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8.html
執行單位: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旱里4鄰忠孝路120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新竹市
內容:

秋風起,柿子熟,客家庄新埔又進入曬製柿餅的時節,削柿皮的婆婆媽媽忙得不亦樂乎。這時候,有一群人也忙碌起來,他們收集廢棄的柿皮,熬煮出濃濃的染汁,浸染出色澤沈穩、質地獨特的布匹,塗繪成風格雅致、在地情調的製品,飄盪在秋天的九降風裡,與陽光下一籮籮橙黃的柿子,競取遊人讚賞的目光。柿染,這項源起於地方?餅產業的特色工藝,儼然已有獨當一面的丰采,在?鄉新埔開拓出微型文創產業的契機。

【柿染文創展現客家風華】

新竹縣新埔鎮是臺灣製做柿餅的原鄉,也是發展柿染的絕佳地點。柿汁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和膠質,用於染色可使纖維產生優異的色牢度,耐洗耐曬,時間越久顯色越深,並可染製出類似皮革的質感。染成的顏色從土黃、黃褐、深褐、焦褐到灰黑,雖然彩度不鮮豔,但素樸、沈穩、厚重、堅實是它的特色,正好與在地客家人勤勞、篤實、純樸、硬頸的族群特質相互呼應,最適合發展為社區的特色工藝。有鑑於此,一群社區媽媽和柿餅業者在2005年開始舉辦柿染研習班,邀請染織界卓有聲譽的工藝家陳景林前來傳授?染技藝,並且持續輔導至今。2010年進一步成立「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同時設立「新埔?染坊」,有規劃、有組織地推廣?染工藝。在策略上,柿染協會強調與在地產業結盟,達成雙贏的目標。柿染的發展,原本是為了提升柿餅產業的附加價值,透過柿染包裝柿餅,以「柿染之柱」為故事行銷主軸,訴說客家婦女如何的勤儉持家,再以「柿餅婆」玩偶打響「柿餅之鄉」知名度。如今,柿染已發展出獨立的微型文創產業能量,但仍不忘初衷,與地方?餅產業充分結合,在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的柿餅季節中,設計不同的DIY體驗內容,開發豐富實用的柿染商品,並結合藝術家以柿染營造裝置藝術,融入曬柿餅的環境景觀,增添柿餅季節的視覺饗宴,讓訪客留下永恆記憶,同時提高新埔?餅和柿染的知名度。

【導入不同工藝增強技術】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在2009、2010年兩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2012年再度以「柿染新藝──新埔柿染工藝推廣計畫」入選,持續展開技藝研習、產品開發、體驗推廣的工作。在技藝研習方面,本年度的重點是技藝的提升,導入不同層級的工藝技術,活化柿染工藝,提升生產技術與產量。規劃的研習課程,著重在設計能力的養成、染色技術的精進、布偶製作、包袋和家飾品的製作四個項目。在柿染之外,研習課程也邀請設計及製作專業老師授課,加強設計概念與商品製作的能力,提升成品的質感與美感,進而設計屬於柿染的獨特商品,以發展自有品牌為目標。這項「柿染新藝──2012新埔柿染研習課」,總研習時數合計102小時。

【太陽之染在地特色鮮明】

在產品開發方面,以柿染所呈現的色彩為主調,搭配其他在地的植物染色,創造更細膩的色彩層次變化。由於柿染調性沉穩厚重,成品的色彩深度與牢度,足以和其手工染坊強調多色相、華麗、輕柔等特色做出區隔,而且柿染手感特殊,染成後布面呈現如老皮革般斑駁不均,具有獨特的美感,這些特色都是產品設計開發時的重點。柿染的紋樣則採用具有新埔在地特色的元素,包括傳統民俗樣式──如義民廟和宗祠建築的雕刻紋飾、傳統店家的圖像,以及主要農作物──柿子、水梨、柑橘等造形,使?染成品擁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本次計畫中,共研發設計完成特色商品5款:貓咪手腕墊、十二生肖系列、茶具袋、筆記本、五彩絲巾。包袋產品5款:書包概念的斜背包、淑女肩背包、柿染套藍染的斜背包、桶型肩背包、淑女提包。家飾品5款:桌旗、桌巾、桐花杯墊、無憂抱枕、枕套和被套。其中貓咪手腕墊具有現代生活的實用性,五彩絲巾靈感來自新竹縣鳥五色鳥,各款背包呈現?染的多元樣貌,桐花杯墊是低價的生活品,無憂抱枕與在地書法家合作,枕套和被套則是將「太陽之染」(柿染日本別稱)的溫暖帶入家中。其次,工坊也在柿染布量產的染製程序上,下工夫進行改善,目前已經朝向染製大布塊的方向努力,增加一種款式生產多件作品的量產目標。

【創作染魚旗裝置藝術】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新竹縣文化局2012年11月起在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舉辦的「秋客染新衫」活動,柿染文化協會結合藝術家創作柿染戶外裝置藝術,以新竹縣鳳山溪魚群為意象,取法日本鯉魚旗的美學,透過柿染布以現代文創概念製作各色魚旗,呈現在地人文特色與藝術。這項藝術作品融合在地曬柿餅的環境景觀,讓觀者留下美好的記憶。在「秋客染新衫」的展覽活動中,柿染協會也展出商品開發的成果,讓參觀者對琳琅滿目、兼具美觀與實用的柿染產品,留下深刻印象。同時,柿染協會也與在地服裝設計師林廷芬老師合作,提供柿染布及其他植物染布料,讓她製作成美麗的禮服,在染藝服飾走秀中發表。年度例行的推廣與展售活動也持續進行。今年配合柿餅節推出的柿染DIY體驗,達成全年1500人次的目標。在交通大學藝文中心多寶格舉辦的「染──柿說新語」展售活動,為期一個半月,達成43000元的銷售成績。在臺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舉行的「臺北路平迎好客──千人柿染」,也讓更多人認識並體驗到?染這項工藝的樂趣。

【已然具備微型產業雛型】

令人欣喜的是,柿染文化協會2012年至11月25日止,營收已能達成收支平衡,也較上一年度營收有較佳的表現。透過新竹縣政府工商策進會的協助,香港裕華國貨也向染坊採購市價約10萬元的柿染商品,在12月5日開幕的新竹週活動中販售。而協會也將在2013年與新東陽公司合作,在三號國道的「關西服務區」展售柿染產品。由這些成果可以發現,柿染文化協會的新埔柿染坊已經擁有微型文創產業的潛力。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8.html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於 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 2

執行單位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文化發展協會
地址305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4鄰忠孝路120號
類別名稱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新竹縣
內容

每年九月伊始到十二月,新埔旱坑地區吹起乾燥的「九降風」,正是新埔柿餅大量產製的時節,一筐筐、一籮籮橙黃的柿子,整齊排列在陽光下吹風曬日,數大而美的畫面,向來是愛好攝影者爭相獵取的鏡頭,也成為台灣代表性的映象之一。事實上,除了好吃的柿餅、曬柿子動人的畫面,新埔「柿餅文化」還有一個美麗的新成員──柿染工藝。

【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

走進柿餅工場,牆壁處處有深褐的痕跡,那是削柿皮的阿婆,久坐後扶著牆壁起身,沾滿柿汁的手在牆面上留下難以清除的頑強掌印。這些印紋,就是新埔柿染工藝的緣起!

新埔旱坑地區的柿餅加工歷史悠久,名聞全台,但是隨著時代遞嬗,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競爭力。近年來,柿餅產業積極轉型,朝向精緻化、高附加價值的方向發展,並且結合觀光、舉辦柿餅節以招??人潮。為了開發更多吸引人的話題和產品,為了增添柿餅節的文化魅力,發展「柿染」的構想,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躍上社區舞台。

民國九十四年新埔鎮公所及中衛發展中心邀請染織工藝家陳景林老師,開班指導社區媽媽柿染技藝,今日的柿染工坊於焉肇端。柿染工藝在當地社區有多重的義意和優勢。首先,柿染可以和在地柿餅產業緊密結合,延伸產業的文化意涵,互相提升價值。其次,柿餅製做過程大量廢棄的柿皮、柿蒂和柿葉,都是提煉染料的材料,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而且供應源源不絕。其三,柿染成色敦厚樸雅,與客家庄勤儉樸拙的生命風情,足堪相互映美。所以柿染工藝無疑是與當地社區最對味、一項既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可以發展出獨特又與時俱進的在地生活美學。

【長久努力終於有了新家】

從九十四年的柿染班開始,一群社區媽媽就在陳景林老師的教導下,持續不懈學習柿染技藝。這些早期的學員,構成柿染工坊的主要成員,經過數年的鍛鍊與成長,技藝已經逐漸成熟,除了能夠到學校與團體教學、指導遊客DIY體驗之外,也有足夠的能力開發柿染工藝品,增益社區生活的美學教育。

從初期的摸索,到成長茁壯,染工坊在民國九十八年第一次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得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資源的挹注和指導,柿染工坊得以擴大規模,進行更有計畫的發展。除了持續人才的培訓和技藝的提升,並且強化組織運作能力,邁向自主經營的目標。

九十九年「藝染新柿界──新埔柿染工藝發展計畫」再度入選工藝扶植計畫,延續柿染工藝在社區推廣的努力。對新埔柿染工藝執行團隊而言,九十九年是主動出擊、成果豐碩的一年。

首先,工坊終於「成家」了!工坊在成立後,一直沒有固定場所,九十九年新埔鎮公所向新竹縣政府承租閒置的仁愛之家辦公室,轉借給工坊做為推廣柿染之用。仁愛之家久未使用,漏水及牆壁剝落嚴重,但是空間寬廣,內部及外觀經過一番整修和裝潢之後,將成為柿染作品展示空間、DIY教室以及工坊工作室,屋後車棚及空地則是進行煮染、晾曬的理想場所。

有了固定的據點,工坊陸續添購縫紉機和拷克機等機具,置備大型工作桌,現在學員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展示空間可以長期展售作品,DIY教室也可以接待更多體驗遊客,這些都讓工坊未來有美好的憧憬。

【主動出擊成果豐碩之年】

在這一年裡, 柿染工坊完成一百二十小時的柿染技藝研習課程,開發十八款商品設計與四款包裝設計。也針對量產過程進行改善,嘗試染製大布塊,並朝向以同一種款式生產多件成品的量產目標邁進。

研習課程中,學員接受老師的傳授指導,在前輩的引領之下,從柿汁的榨取、儲存,到學習染布、晾曬、複染等繁複程序,最終染出自己設計的布,接著依布料材質進行設計、裁縫,最後完成包袋、服裝和家飾等多樣化作品。新進學員彭玉良說,「加入柿染工坊讓我學會利用家居周遭素材,玩出有趣的染布。起初我在社區裡試做、晾曬染布,鄰人總是以疑惑的眼光看我在大太陽下忙進忙出;當我把染布裁製成衣服穿在身上,她們的眼神變成驚訝,看著我身上獨一無二別致的衣服。」

如同研習課程帶給學員滿足的成就感,DIY活動也帶給參與者鮮奇有趣的體驗。配合地方上「新埔心、照門情、樂活遊」以及柿餅季節活動,柿染工坊經由平日接團、參加商圈年會、地產基金等活動,累計參與DIY體驗人數超過二千人次。在這些活動中,遊客嘗試以刷染方式,用柿汁在布杯墊、棉方巾和肩背包上染色。當美麗的圖案在他們歡呼中顯現出來時,柿染也在他們內心留下深刻印象。

體驗推廣活動也深入校園、向下扎根。柿染工坊在竹東國小舉辦客家語刷染活動,六年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客家語辭刻在紙板,然後將紙板固定在衣服上,以柿汁刷染出字樣,成為畢業典禮時最具文化意涵的服裝。在枋寮國小舉辦的新住民DIY棉T刷染活動,則是邀請鎮上的外籍新娘親子一同參與,讓她們在??染的學習交流中,更加融入社區的生活文化。

【每次染布都是迷人探索】

除此之外, 柿染工坊也主動走向大眾。九十九年十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 在台北新光三越的全國商圈年會中推廣柿染、展出柿染作品; 針對全國商圈年會新開發的伴手禮─ ─ 兩件刷染肩背袋, 雅致簡潔, 頗受喜愛。十一月六、七日, 搭配地產基金在中壢SOGO的「好柿特集」活動, 除了靜態展示、DI Y 體驗,還有柿染包袋的走秀。這些活動讓柿染有機會走進人群, 而不是等候他人的造訪, 主動爭取曝光的機會, 希望吸引更多人來學習柿染。

柿染以柿汁為原料,柿子的葉、果、皮,都可以拿來熬煉染料。相較於一般植物染,柿染不僅可以煮染、冷染,而且還可以做「繪染」。以繪畫方式將柿汁染在布料上,效果猶如用水墨在宣紙上作畫,能表現出優美靈動的形態,這是一般植物染難以達到的境界。由於柿汁富含膠質和單寧酸,具有不會褪色的特點,時間越久顏色越深;而且染色之後,色素與膠質會逐漸固化為高分子聚合物,讓布料變得有類似皮革的質感,增添多層次的表現性,也更加厚實耐用,更符合客家人勤儉、篤實和純樸的生活哲學。

其實,每次染布就是一次新的嘗試、新的探索,總包含著許多不確定,無法預知解開的那一瞬間,會有什麼樣的驚奇等著我們。這也是柿染創作過程迷人之處。

【多方助力未來美好願景】

做為全台柿染發展的前驅,柿染已經為柿餅之鄉增添文化魅力。然而新埔柿染工藝發展的時間仍然有限,還需要更多助力加以推廣,九十九年二月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成立,就是要集結更多愛好者的力量。在產業化方面,新埔柿染工藝也才剛剛起步,為了追求永續經營,未來將朝向成立合作社的方向努力。

 

如同計畫主持人、九芎湖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華柱所言,這幾年靠著這群社區媽媽的努力,柿染已成為新埔柿餅文化耀眼的一環。在民國一百年,柿染工坊已經爭取到多元就業方案的經費,可以增加人力進駐,朝向量產及銷售的方向發展。劉華柱誠懇地表示,「希望在推廣柿染的同時,也能促進地方就業人口,降低失業率,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網址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9.html
執行單位: 新竹縣新埔鎮九芎湖文化發展協會
地址: 305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4鄰忠孝路120號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地區名稱: 新竹縣
內容:

每年九月伊始到十二月,新埔旱坑地區吹起乾燥的「九降風」,正是新埔柿餅大量產製的時節,一筐筐、一籮籮橙黃的柿子,整齊排列在陽光下吹風曬日,數大而美的畫面,向來是愛好攝影者爭相獵取的鏡頭,也成為台灣代表性的映象之一。事實上,除了好吃的柿餅、曬柿子動人的畫面,新埔「柿餅文化」還有一個美麗的新成員──柿染工藝。

【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

走進柿餅工場,牆壁處處有深褐的痕跡,那是削柿皮的阿婆,久坐後扶著牆壁起身,沾滿柿汁的手在牆面上留下難以清除的頑強掌印。這些印紋,就是新埔柿染工藝的緣起!

新埔旱坑地區的柿餅加工歷史悠久,名聞全台,但是隨著時代遞嬗,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競爭力。近年來,柿餅產業積極轉型,朝向精緻化、高附加價值的方向發展,並且結合觀光、舉辦柿餅節以招??人潮。為了開發更多吸引人的話題和產品,為了增添柿餅節的文化魅力,發展「柿染」的構想,就在這樣的氛圍中躍上社區舞台。

民國九十四年新埔鎮公所及中衛發展中心邀請染織工藝家陳景林老師,開班指導社區媽媽柿染技藝,今日的柿染工坊於焉肇端。柿染工藝在當地社區有多重的義意和優勢。首先,柿染可以和在地柿餅產業緊密結合,延伸產業的文化意涵,互相提升價值。其次,柿餅製做過程大量廢棄的柿皮、柿蒂和柿葉,都是提煉染料的材料,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而且供應源源不絕。其三,柿染成色敦厚樸雅,與客家庄勤儉樸拙的生命風情,足堪相互映美。所以柿染工藝無疑是與當地社區最對味、一項既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可以發展出獨特又與時俱進的在地生活美學。

【長久努力終於有了新家】

從九十四年的柿染班開始,一群社區媽媽就在陳景林老師的教導下,持續不懈學習柿染技藝。這些早期的學員,構成柿染工坊的主要成員,經過數年的鍛鍊與成長,技藝已經逐漸成熟,除了能夠到學校與團體教學、指導遊客DIY體驗之外,也有足夠的能力開發柿染工藝品,增益社區生活的美學教育。

從初期的摸索,到成長茁壯,染工坊在民國九十八年第一次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得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資源的挹注和指導,柿染工坊得以擴大規模,進行更有計畫的發展。除了持續人才的培訓和技藝的提升,並且強化組織運作能力,邁向自主經營的目標。

九十九年「藝染新柿界──新埔柿染工藝發展計畫」再度入選工藝扶植計畫,延續柿染工藝在社區推廣的努力。對新埔柿染工藝執行團隊而言,九十九年是主動出擊、成果豐碩的一年。

首先,工坊終於「成家」了!工坊在成立後,一直沒有固定場所,九十九年新埔鎮公所向新竹縣政府承租閒置的仁愛之家辦公室,轉借給工坊做為推廣柿染之用。仁愛之家久未使用,漏水及牆壁剝落嚴重,但是空間寬廣,內部及外觀經過一番整修和裝潢之後,將成為柿染作品展示空間、DIY教室以及工坊工作室,屋後車棚及空地則是進行煮染、晾曬的理想場所。

有了固定的據點,工坊陸續添購縫紉機和拷克機等機具,置備大型工作桌,現在學員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展示空間可以長期展售作品,DIY教室也可以接待更多體驗遊客,這些都讓工坊未來有美好的憧憬。

【主動出擊成果豐碩之年】

在這一年裡, 柿染工坊完成一百二十小時的柿染技藝研習課程,開發十八款商品設計與四款包裝設計。也針對量產過程進行改善,嘗試染製大布塊,並朝向以同一種款式生產多件成品的量產目標邁進。

研習課程中,學員接受老師的傳授指導,在前輩的引領之下,從柿汁的榨取、儲存,到學習染布、晾曬、複染等繁複程序,最終染出自己設計的布,接著依布料材質進行設計、裁縫,最後完成包袋、服裝和家飾等多樣化作品。新進學員彭玉良說,「加入柿染工坊讓我學會利用家居周遭素材,玩出有趣的染布。起初我在社區裡試做、晾曬染布,鄰人總是以疑惑的眼光看我在大太陽下忙進忙出;當我把染布裁製成衣服穿在身上,她們的眼神變成驚訝,看著我身上獨一無二別致的衣服。」

如同研習課程帶給學員滿足的成就感,DIY活動也帶給參與者鮮奇有趣的體驗。配合地方上「新埔心、照門情、樂活遊」以及柿餅季節活動,柿染工坊經由平日接團、參加商圈年會、地產基金等活動,累計參與DIY體驗人數超過二千人次。在這些活動中,遊客嘗試以刷染方式,用柿汁在布杯墊、棉方巾和肩背包上染色。當美麗的圖案在他們歡呼中顯現出來時,柿染也在他們內心留下深刻印象。

體驗推廣活動也深入校園、向下扎根。柿染工坊在竹東國小舉辦客家語刷染活動,六年級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把客家語辭刻在紙板,然後將紙板固定在衣服上,以柿汁刷染出字樣,成為畢業典禮時最具文化意涵的服裝。在枋寮國小舉辦的新住民DIY棉T刷染活動,則是邀請鎮上的外籍新娘親子一同參與,讓她們在??染的學習交流中,更加融入社區的生活文化。

【每次染布都是迷人探索】

除此之外, 柿染工坊也主動走向大眾。九十九年十月二十七、二十八日兩天, 在台北新光三越的全國商圈年會中推廣柿染、展出柿染作品; 針對全國商圈年會新開發的伴手禮─ ─ 兩件刷染肩背袋, 雅致簡潔, 頗受喜愛。十一月六、七日, 搭配地產基金在中壢SOGO的「好柿特集」活動, 除了靜態展示、DI Y 體驗,還有柿染包袋的走秀。這些活動讓柿染有機會走進人群, 而不是等候他人的造訪, 主動爭取曝光的機會, 希望吸引更多人來學習柿染。

柿染以柿汁為原料,柿子的葉、果、皮,都可以拿來熬煉染料。相較於一般植物染,柿染不僅可以煮染、冷染,而且還可以做「繪染」。以繪畫方式將柿汁染在布料上,效果猶如用水墨在宣紙上作畫,能表現出優美靈動的形態,這是一般植物染難以達到的境界。由於柿汁富含膠質和單寧酸,具有不會褪色的特點,時間越久顏色越深;而且染色之後,色素與膠質會逐漸固化為高分子聚合物,讓布料變得有類似皮革的質感,增添多層次的表現性,也更加厚實耐用,更符合客家人勤儉、篤實和純樸的生活哲學。

其實,每次染布就是一次新的嘗試、新的探索,總包含著許多不確定,無法預知解開的那一瞬間,會有什麼樣的驚奇等著我們。這也是柿染創作過程迷人之處。

【多方助力未來美好願景】

做為全台柿染發展的前驅,柿染已經為柿餅之鄉增添文化魅力。然而新埔柿染工藝發展的時間仍然有限,還需要更多助力加以推廣,九十九年二月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成立,就是要集結更多愛好者的力量。在產業化方面,新埔柿染工藝也才剛剛起步,為了追求永續經營,未來將朝向成立合作社的方向努力。

 

如同計畫主持人、九芎湖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劉華柱所言,這幾年靠著這群社區媽媽的努力,柿染已成為新埔柿餅文化耀眼的一環。在民國一百年,柿染工坊已經爭取到多元就業方案的經費,可以增加人力進駐,朝向量產及銷售的方向發展。劉華柱誠懇地表示,「希望在推廣柿染的同時,也能促進地方就業人口,降低失業率,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29.html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於 組織及團體憑證唯一識別編碼 - 3

組織名稱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OID2.16.886.119.90005.100288
電話03-5880783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號
DNo=柿染文化協會,l=新竹縣,c=TW
組織名稱: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OID: 2.16.886.119.90005.100288
電話: 03-5880783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號
DN: o=柿染文化協會,l=新竹縣,c=TW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於 客家委員會好客卡特約商店(已停辦) - 4

業者名稱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忠孝路120號
市話(03)5880783
緯度22.62565
經度120.3151
業者名稱: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忠孝路120號
市話: (03)5880783
緯度: 22.62565
經度: 120.3151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於 非營利事業機關團體資料集 - 5

統一編號34867092
單位名稱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機關所在縣市新竹縣
最近異動日期1110303
最近異動原因02
原因說明文字變更負責人(含IDN)
統一編號: 34867092
單位名稱: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機關所在縣市: 新竹縣
最近異動日期: 1110303
最近異動原因: 02
原因說明文字: 變更負責人(含IDN)
[ 搜尋所有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 ]

根據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資料。

[ 搜尋所有 新竹縣新埔鎮中正路449 號 ... ]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的黃頁資料

(以下顯示 1 筆)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忠孝路120號 | 電話: 03-588-0783

名稱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竹縣新埔鎮新生里中正路449號
37919426

登記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新生里中正路449號 | 統編: 37919426

與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同分類的工藝中心工藝社區

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屏東縣 |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 鄰圓山路6-1號

老土藝術工作室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雲林縣 | 地址: 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橋頭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磚瓦類 | 彰化縣 | 地址: 彰化縣花壇鄉橋頭村長昇街20巷96弄22號

三峰金屬漆藝設計工作室

類別名稱: 金工類 | 高雄市 | 地址: 81369 高雄市左營區重建路三號三樓之三

添興窯陶藝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里楓林巷10號

田中窯陶藝工坊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彰化縣 | 地址: 彰化縣田中鎮斗中路二段230巷248號

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嘉義縣 | 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美南村10鄰天赦12號之1

雲林縣社區產業文化協會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雲林縣 | 地址: 雲林縣林內鄉林北村增產路1-12號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 新北市 |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20巷3號

錦緞竹編工作室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557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東鄉路5之85號

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龍鳳祥交趾陶藝社

類別名稱: 複合媒材類 | 嘉義市 | 地址: 嘉義市林森東路319巷6號

臺灣藺草學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苗栗縣 | 地址: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14鄰378號

安藝實業社

類別名稱: 其他類 | 台南市 | 地址: 台南市安南區長溪路1段407巷55號

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屏東縣 |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 鄰圓山路6-1號

老土藝術工作室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雲林縣 | 地址: 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德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延平一路2號

橋頭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磚瓦類 | 彰化縣 | 地址: 彰化縣花壇鄉橋頭村長昇街20巷96弄22號

三峰金屬漆藝設計工作室

類別名稱: 金工類 | 高雄市 | 地址: 81369 高雄市左營區重建路三號三樓之三

添興窯陶藝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田寮里楓林巷10號

田中窯陶藝工坊

類別名稱: 陶瓷類 | 彰化縣 | 地址: 彰化縣田中鎮斗中路二段230巷248號

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嘉義縣 | 地址: 嘉義縣溪口鄉美南村10鄰天赦12號之1

雲林縣社區產業文化協會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雲林縣 | 地址: 雲林縣林內鄉林北村增產路1-12號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 新北市 |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中山路20巷3號

錦緞竹編工作室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557南投縣竹山鎮延平里東鄉路5之85號

藝邨精品企業有限公司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 南投縣 |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保甲路10號

龍鳳祥交趾陶藝社

類別名稱: 複合媒材類 | 嘉義市 | 地址: 嘉義市林森東路319巷6號

臺灣藺草學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 苗栗縣 | 地址: 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14鄰378號

安藝實業社

類別名稱: 其他類 | 台南市 | 地址: 台南市安南區長溪路1段407巷55號

 |